主题:【原创】29军在七七事变----订正评书《血斗南苑》1 -- 苍野

共:💬78 🌺27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冰冷雨天说这纯粹是日本人子弹不够了逼的……
                    • 家园 还是夸张有余

                      首先日军夜袭的是一个“师团”,而不是一个师... 日军的“师团”大体可以看作是两个师编制的军...

                      而且也并非是白刃战全歼俄国守军,不过是“击溃”俄国师级守军而已....

                      这个很好理解,那个时代通讯不畅,夜袭战很容易在敌军中造成极大恐慌,使其不战自溃...

                  • 家园 随便google一下

                    关键字:第2师团、日俄战争、弓长岭。

                    即可知华虎所言不虚。

                    • 家园 wiki日文版咋提到是驱逐了弓张岭守军呢

                      外链出处

                      “8月26日、第一軍は紅沙嶺へ進攻し、同日午後には弓張嶺において第二師団が白兵での夜襲を敢行し、ロシア軍を駆逐し、第一線陣地であった同地を撤退させる。第二軍も8月25日に進撃し、ロシア軍を後退させる。”

                      所言不虚?好像颇虚嘛

            • 家园 世界第一?

              在太平洋小岛上,遇到不练刺刀的美军,被蹂躏得一塌糊涂。

              • 家园 白兵格斗再厉害也架不住子弹象下雨一样的泼过来

                不要说美军这种火力强大到变态的部队,就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自己也认为极近距离交战,冲锋枪队的效果强于白刃格斗。

                • 家园 不是被火力蹂躏

                  不是被美军火力蹂躏,而是跟美军肉搏拼刺刀,输得一塌糊涂。那点刺刀技术,抵不上美军身高体强。

                  • 家园 我看日本人还是吃了火力的亏

                    想靠白刃格斗取胜,也得能在对方火力的空隙中突入足够的兵力才行,人少了不过是送死。美军那种火力密度,有几个日本兵能冲的进去?

                    当然,这也得说美军的战斗意志旺盛,关键时刻敢上去拼命,换了国军,也许就被冲进来的那几个人赶散了。

                • 家园 想起了瓜岛上的一木支队

                  就一个字-“惨”。

                  美军的对策也很简单,就是环形防御圈加上用不完的子弹(还有照明弹)。

                  相同的方法也被美军应用在朝鲜战争对付中国军队的冲锋和夜袭,但中国军队比日军强的地方就是不那么“轴”,敌变我亦变。

                  • 家园 跳岛战役里面大部分时候是美军进攻,日军防守

                    美军除了海军火力强,地面火力恐怕不如朝鲜战争的时候。海军陆战队很多时候顶多有点水陆坦克,但那种薄皮大馅的家伙还不如没有。搞防御圈大量杀伤进攻者的是日本人,但美军除了火力,确实有勇猛的进攻精神,尤其海军陆战队,具有比陆军部队更高的荣誉感和训练度,虽然重装备不如日军,但敢于近战和夜战,因此才能取得那样的胜利。实在要说美军有什么好的进攻武器,恐怕一个是火焰喷射器,一个是推土机。

            • 家园 所以TG也要山寨一把日式刺枪术

              把日军战俘转换成反战同盟战士,也就是日本八路,然后规模山寨奉,再奉还给日本鬼子哈

            • 家园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虽然技术上大刀不如刺刀,但那时中国军队里敢和日军肉搏的根本也没几支部队。而且由于敢于搏命、夜袭等等的因素,杀伤敌人不少,但自己伤亡也大。

              即使是这样,也是中国军队和日军交手以来较好的战绩。所以当时才会大力宣传,对吗?

          • 家园 拼刺是个技术活,刺刀也是奢侈品

            西北军要是有足够步兵火力,哪里还会那么青睐大刀呢

            比大刀好使的还是长矛.......不过那玩意不能当主力,偶然为之可收奇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