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新中国粮食生产的研究 1.概述 -- 润树

共:💬864 🌺3434 🌵5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人均耕地较少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了
          • 家园 如果农民分了90%的田,然后又在剩下的公田集体劳动。。

            本来打算讨论一下集体土地的边际递减问题,比如说“农民分了90%的田,然后又在剩下的公田集体劳动”。也许这么一来,集体土地的边际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但这玩意跟传说中的“井天制”很象,很久以前就被证明是个失败的实验品了。

          • 家园 无题。

            探访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集中耕作统一分配

            外链出处

            与其找那么多纸面资料,不如多研究几个实例。这个少数留存的公社的农业跟隔壁分田单干的地方相比有多大的优势呢?

            如果分田积极性是个神话,改革初期被忽悠的隔壁老乡们看到邻居公社日子过的红火,大概砸锅卖铁也要奔社会主义了吧。毕竟咱们还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搞公社不犯天条。但是。。。。

          • 家园 边际效应递减这个名词就是专门解释这一现象的

            将自留地上的精力均分到大田上,带来的收益远大于自留地上的损失。

          • 家园 那您是否认为

            分到家的土地种的和生产队的时候一样。

        • 家园 《平凡的世界》里面

          就详细地描写了在大包干之前,农民对集体生产有多么的不满,对宝贵的一小块自留地又投入了多少精力。连小小的扩大自留地的举动,村民都是自发欢迎的。

          当然,《平凡的世界》是文学作品,不是统计资料,也不是科技文献,仅供参考。

          • 家园 劳动积极性不能完全决定劳动效率

            有一点好像还没人反驳过:通常情况下,工业生产中的流水生产或小群体协作生产(规模生产或批量生产)的劳动效率必然要高于手工作坊式(单件生产)的劳动效率。但是实际上劳动积极性这个问题在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中都同样存在,那为什么没人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提倡“作坊式的工业生产”呢?

      • 家园 还有疑惑

        以笔者的亲身体验,在生产队体制下,大家一起劳动,并定期对每个劳动者的工分进行民主评议,就是一种有效的反馈和监督形式

        另外,集体制下的分工合作,可以做到人尽其才,使那些有特殊专长者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

        润树兄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我没有搞错,当年的生产队对产出,是没有分配权的,是由国家统购统销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工分评议公平合理,对劳动者的激励能多有效,我很怀疑。

        我也读过其他文章,说到当年生产队的农民,在公家的地里就偷懒,但在自留地里就卖力。无他,就是因为自留地的产出他们有支配权,可以自用,甚至到农贸市场,或者黑市去卖。

        家庭承包的关键在于上交了定额产量之后,农民对余下的产出可以全权支配,这个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还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如果当年的制度很有效,为什么现在没有普遍村落实施呢?现在这么做,也不违反法律吧?

        • 家园 生产队是管分配的

          所谓三级所有(公社,大队,小队),队为基础,就是指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农产品和效益分配。其中,农产品是按人头平均分配,但需用工分购买;效益分配则完全按工分算。

          统购统销是指上缴国家的那一部分。

          • 家园 统购统销不光是上缴国家的那一部分。

              还有卖给国家的那部分,当时规定所有粮食、主要经济产物,除去交税的那部分外都要卖给国家指定的部门,由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国家出售这些产品也由规定的部门统一分配,所以叫统购统销。

              生产队上缴给国家的只有税收,包括以修水利的形式出的民工,余下的利润除去上缴给大队、公社的提留外全部由生产队自行分配。

              当时生产队的现金分配主要来源于统购所得。

          • 家园 谢谢解惑

            再请教一下:这些工分能够换现金吗?是否可以去农贸市场换东西?

            如果不行的话,恐怕激励效果有限。

            • 家园 工分只在生产队内部分配有用。

                因为各生产队工分值不同,可以说相差很大,对外无法流通。

                工分值在年底结算以前是不知道的,只能从上年的分配和当年的年景上做个估计。当时各地工分值相差很大,一个工(一般是一天十分,十分为一个工)能有一元是非常好的了,大部分在三毛到五毛,少的五分甚至要倒找的。有的地方为了面子好看,一天的最高分规定成七到八分,对外还是算十分一个工,这样收益不变但工分值变高了。

                我当年插队三年,头两年每天十分,工分值(十分)是六毛五、七毛。第三年改成每天最高九分,工分值(同样十分)七毛五。我一位朋友在苏北插队,他们的工分值是六毛左右,最高分每天八分。另一位同学的父亲在苏北另一处下放,那里的工分值只有五分钱。

                年底结算你的总工分值多少钱,扣去口粮钱和在队上领、拿东西的钱,剩下的分配现金,那时还没听说有打白条的。

                至于倒找的有两种情况,一是自行外出打工,或者因故出工的少,个人总工分值就少,但分配的口粮也是要算钱的,工分值少于口粮钱就要给队上交钱。另就是整个生产队欠收,但上交给大队、公社的提留还是少不了多少,生产队也要留一部分作为公益和种籽,这样有可能总的工分值还低于总的口粮钱。象上面说的工分值只有五分钱的地方全队分配现金都是负数,这就要靠自留地和家庭养殖来弥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客气

              效益分配就是在将所有生产成本和收益核算后,算出每十个工分值多少钱。如果收益大于成本,那么效益就是正的,个人的工分值扣除支付农产品的价值后,年底换算成现金兑现。每十个工分值多少钱,各地各生产队差别很大,有低至几分钱的,也有一元以上的。

              农村集市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农民既可出售家畜和自留地的农产品,也可以现金购买集市上的任何物品。当然有些地方搞极左,对集市的限制比较多,但不是普遍的现象。

              其实这些都是非常普通的常识,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特别是有农村经验的人,基本上都是了解的。可是多年来,经过一些媒体对集体化时代负面宣传,很多事情都被夸大或歪曲了。年轻一代,特别是城市里的人被灌输了许多错误观念,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令人感到悲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