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令人震撼的印度贫民窟(多图) -- daharry

共:💬509 🌺1072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上海不仅有这种房子

        而且总数还不少。当然,从比例上来看不算多,而且数量每年都在下降,尤其近10年。

        我奶奶在这种房子里住了大半辈子。她家就在闸北区的一个小弄堂里,其实也谈不上平民窟,住的就是普通老百姓,至少我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奶奶和“贫民”联系在一起。只是那房子就那么破,而且几十年来也没有办法改善居住条件。当然住在里面的人也确实不富,否则早就想办法搬走了。

        记忆中,每次到下大雨的时候,她家屋顶就会渗水,有时候几乎是屋内下小雨。而且那个矮平房地势还特别低,外面的水会漫进屋里,老人家就拿个盆往门外舀水。。。

        现在很多人似乎很难把这种场景和上海联系在一起,但在很长时间里,这样的场景一直就是上海的一部分。80,90年代,每年一到雨季,上海的头头脑脑就要去这些里弄去嘘寒问暖,至今我还能记得朱老板穿着高帮雨鞋在小河般的里弄里跋涉的场景。

        奶奶是在几年前搬离住了50年的老家,搬迁到了新房里。原来的地方终于被开发商看中。老实说,对政府大搞房地产真是感情复杂,一方面让包括自己在内的那么多人买不起房,另一方面,没有他们我奶奶可能至今都在那个破楼里窝着,度过她的余生。

        • 家园 到现在我还有这样一个贫民窑房间

          算是在那里长大,现在出租给别人住。边上是现在最繁华的地区,估计被拆迁是迟早的事情。

          也许算不上很纯粹的贫民窑,因为里面部分房屋的质量还不错,老式石库门房子。按照政府说法,叫棚户区。棚户区最早还用井水,后来有了自来水,不过在室外。一到冬天,就要在水管上绑草绳保温。卫生间是没有的,只能靠马桶和公共浴室。早年用煤炉,后来有了煤气,做饭在公共厨房,里面煤气灶叫那个密集。

          • 家园 石库门还算好的

            我奶奶那个绝对比你这个破。石库门房子质量还算不错,我奶奶那个叫“私房”,就是刚解放那会儿他们自己凑钱乱搭的,居然住了50年!

            她家从来没有通过煤气,一直用煤球炉。也没有厕所,用“痰盂罐”。有时候家里的女性要方便,我们男性都得出门去散步。。。

      • 家园 这种“贫民窟观光”

        其实正说明了麦当娜这种人的心态,我反正不认为它们是怀着PUSSY价值去人性化关怀滴。

      • 家园 有点震撼

        没想到上海还有这种地方...曾去过我爸爸小时候住过的谭家桥,觉得那里应该是上海最龙蛇混杂的地方了

        以前觉得最悲惨的童年记忆就是我的童年,在奶奶的忽视中长大,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跳舞去学琴,自己洗衣服自己送自己上学...好在这种日子才过了四五年,而且一直以来爸妈在经济上无条件的支持我,而我对自己也特别好,毫不吝啬的花钱把自己养成了一个小胖猪。。。

        现在想想我其实很幸福啊,如果奶奶再对我好一些,是不是就要遭天妒了,呵呵

        • 家园 曾经的年代

          我是父母双职工在一个厂里,每天很忙碌,而且常常要加班。说出来,现在的小孩子也许不相信。父母早上出门时将菜全部烧好放在煤球炉上保温,我放学回家后要自己烧饭,然后做作业等父母下班回家。而我第一次烧饭,是读幼儿园大班快上小学时,印象非常深刻。常常父母匆忙上班没有准备菜,我和弟弟两人放学回家就随便拌点猪油酱油饭对付着吃(如果找到鸡蛋炒个蛋饭,简直是美味啊!到现在还很喜欢吃自己炒的蛋饭,也许就是这个原因)。

          • 家园 hehe

            好幸福呢,有个弟弟还有猪油酱油饭吃。。。

            我是吃小笼长大的,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早饭可以吃三两小笼,小时候人很胖,脸圆的跟包子一样(小笼吃多的缘故),估计真去少年宫跳舞也没老师肯要我

            中学慢慢瘦下来,大学后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啦,呵呵

            • hehe
              家园 你太幸福了!!

              我第一次吃小笼,是一直到读小学高年级时,有一年压岁钱弟弟拒绝上交(估计父母也是开一眼闭一眼,当自己不不知道),结果第2天我们痛快的去了一顿小笼包。

              到那天才知道小笼的美味啊

      • 家园 我们那在上海打工的好多人就住这种地方。

        所以以前看到别人提到蚁族的事情,我就说唐家岭比起上海打工者聚集区简直是天堂(因为本人住过一年唐家岭也住过几天打工者聚集区)

      • 家园 当年暑假在上海就住过这样地方

        当年暑假去上海住亲戚家,他家也就你说的这样,甚至更差,因为能够睡觉的地方,全部睡上人,比如床底,走廊,搭建的小阁楼(能否称呼为阁楼,有一定疑问,就是个柜子上几块木板)。和邻居家的窗户紧挨着,伸手就能够到邻居家,而且通过窗户能够爬到隔壁任何房子。

        那时还小,也没有感觉到什么,只是感觉这样很新奇。不过那时的邻里关系很密切,而且居委会管理也很严格。记的,我才到时,就有个老大妈上门问:“这你侬啥人,………………”唧唧呱呱一大堆问题。

        想到这些勾起很多当年的回忆,和哥们在外滩一起乘凉,到儿童乐园看看没有钱玩,到城隍庙里划船,然后一路走回家,很远的路啊。

        现在他们已经个个在海外有了自己的事业,据说还不错,不知道他们还记不记的当年的苦日子。

      • 家园 主要是中国人再穷也还是会打理,印度人……感觉随便了点

        不是说他们就懒,也许是文化差异吧。印度貌似对苦行,来生之类的东西比中国人更感兴趣

      • 家园 在上海哪里啊?

        好奇地问一下。有机会去参观参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