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十送红军 -- 唵啊吽

共:💬54 🌺2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键是留下来的还归项英领导-那是个不懂军事的
            • 家园 项英那个军事dz把老弱伤病的部队集中起来和国军打正规战

              迟迟不分散部队突围,到终于确定游击战方针时已经大伤元气,陷入重重包围。要是太祖当家,早就趁包围圈没有完全合拢之前跳到外线去了,太祖遵义掌权后第一封给他们的电报就是指示项陈依托山地打游击,贺昌和刘伯坚这样的壮年军政人才都是在晚期突围中牺牲的,更别说有病的瞿秋白和年迈的何叔衡,如果要疏散他们理应是第一批走的。

              ps:不过没有太祖的话,中央红军能不能到陕北就很难说了,那里头的骨干更多。

    • 家园 这首歌是60年代空政文工团创作的《革命歌曲联唱》里最著名

      的一首。《革命歌曲大联唱》是舞台上化妆演出的歌曲唱,独唱、合唱都有。形式象歌剧,但是没有严格的故事情节,表演比《长征组歌》要多,管弦乐队是在乐池里演奏。

      大家GOOGLE一下“十送红军 空政文工团”就知道了她的作词、作曲和创作故事了。

    • 家园 我怀疑真正的十送红军已经失传了,因为我70年代读

      长征回忆录(刘帅写第一篇的那本)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人回忆他们离开江西时候有老乡唱这歌。现在的歌词好像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出来的。

      • 家园 民歌歌词往往有再创作的

        可能脱胎于民间传唱的歌词,但是不会精确复制,因为民歌歌词很多芜杂枝蔓需要精简,而且口头传唱的也未必有定稿。

        《十送红军》的歌词应该在60年代已经写定了,家父曾经提到他中学时有一次新年晚会上全班表演《十送红军》,事在文革之前。

    • 家园 送花,存了

      这个是全本吗?我原来以为“十送红军”应该是从一到十呢,原来是“一三五七九十”?

      另外有没有女声的?以前看《长征》的时候片尾是妇声,但好像不全,好像直接就从一到九了。

    • 家园 我最最最喜欢的歌--没有之一!

      每次听到都会落泪,尤其是里面的男声.....

    • 家园 好听的很,不知道这首歌谁写的

      应该是从当地民歌改的吧,打小就听过,从新编曲以后更有一番味道

      • 家园 应该是民歌乡调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旋律很长,而且像这个图城堡顶部的台阶一样,可以无尽地向上旋转。

        感觉西方乐器旋律都很短,只是用不同的变调和不同的配器来重复一个短短的旋律。而中国歌曲有许多很长的旋律,这首就是其中之一。

        • 家园 改编自赣南民歌——长歌
          • 家园 【文摘】谢谢,原来是江南版的《走西口》

            一、《长歌》的产生及其特征

            赣南山区的农民们,在旧 社会 的苦难时期, 在地主、豪绅和反动官府的统治下,那些无地少地的劳苦农民,想要求得温饱的生活,是非常的困难。赣南劳动人民,在无奈之中,只好选择辞别亲人、离乡背井、出外谋生的道路。一方面,外出谋生虽然有着风险,但又不得不追求那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只身远行必须忍受离开亲人的痛苦。这两种思想感情之间,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在他们的心灵里,激发出冲击性的波澜,于是,埋藏在心底里的哀怨和抑郁之情,便借助人们口头创作的歌声,奔泻出来,这便是久为人们传唱的《长歌》(送郎)

            这是一首叙事体民间小调,全歌都是叙述妇女送丈夫出远门,出发之时的亲切叮咛。表现出赣南妇女的善良、憨厚、朴实。这首歌共有十二段歌词,从一送柜子边、二送房门边、三送天井边、四送门楼下、五送大门口、六送大路中……,一直到十二送到渡船头。每段都详细地叙述着自身对丈夫的关怀、牵挂、体贴和希望,以及表达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决心。全曲的基调,是缠绵、悱恻和委婉。常用唱出半句,就加入衬词的方式,给人以欲说无言、欲唱无声、似断又续之感。特别在叙述过程中,每段的第五句前,均有称谓:“哎呀亲表哥!”以加强第五句的语气,把恋恋不舍的境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民歌中,虽然此情此景与妇女的柔情也是常见的,但这首《长歌》(送郎)写得更为有声有色,显得风格色彩别具一格。

            这首歌是运用女声的轻声慢唱、忽唱忽停的方式,增强抒情性,加上客家方言的衬词,贯穿全曲,更显出浓郁的乡土气味,亲切感人。

            -----引自赣南《长歌》的变化与发展

            • 家园 赣南农民有这么高文化水平?

              谢谢,原来是江南版的《走西口》 [ 唵啊吽 ] 于:2009-03-01 00:28:40

              一、《长歌》的产生及其特征

              赣南山区的农民们,在旧 社会 的苦难时期,代写硕士论文 在地主、豪绅和反动官府的统治下,那些无地少地的劳苦农民,想要求得温饱的生活,是非常的困难。赣南劳动人民,在无奈之中,只好选择辞别亲人、离乡背井、出外谋生的道路。一方面,外出谋生虽然有着风险,但又不得不追求那一线生机;另一方面,只身远行必须忍受离开亲人的痛苦。这两种思想感情之间,发生了强烈的碰撞,在他们的心灵里,激发出冲击性的波澜,于是,埋藏在心底里的哀怨和抑郁之情,便借助人们口头创作的歌声,奔泻出来,这便是久为人们传唱的《长歌》(送郎)

              这是一首叙事体民间小调,全歌都是叙述妇女送丈夫出远门,出发之时的亲切叮咛。表现出赣南妇女的善良、憨厚、朴实。这首歌共有十二段歌词,从一送柜子边、二送房门边、三送天井边、四送门楼下、五送大门口、六送大路中……,一直到十二送到渡船头。每段都详细地叙述着自身对丈夫的关怀、牵挂、体贴和希望,以及表达对爱情坚贞不移的决心。全曲的基调,是缠绵、悱恻和委婉。常用唱出半句,就加入衬词的方式,给人以欲说无言、欲唱无声、似断又续之感。特别在叙述过程中,每段的第五句前,均有称谓:“哎呀亲表哥!”以加强第五句的语气,把恋恋不舍的境况,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民歌中,虽然此情此景与妇女的柔情也是常见的,但这首《长歌》(送郎)写得更为有声有色,显得风格色彩别具一格。

              这首歌是运用女声的轻声慢唱、忽唱忽停的方式,增强抒情性,加上客家方言的衬词,贯穿全曲,更显出浓郁的乡土气味,亲切感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