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1) -- 忘情

共:💬468 🌺165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大问一下。

          SYZ25DT和SYZ25DD有啥区别。为啥我国新车都是25米的呢?这个有说法不?

          • 家园 DT中的D是指动车

            T是指拖车,第二个如果也是D那就是说这节车厢有动力

            25是车型代号,25是指原设计其基本长度是25米,但实际长度不是这个数,看看车端涂打的技术规格标记,当中有一项是“换长”,换长乘以11就是该车实际长度

    • 家园 【原创】也谈“中华之星”的下马(3)

      (续2)链接出处

      二、209HS的失败

      209HS是什么?它是一种快速车转向架的型号。

      什么叫转向架?简单地说,就是车厢底下那走行部分的总称(我们业内俗称台车)。它是车辆最要命的东西,关系到全车旅客的安全。

      列车的速度提高了,对转向架的技术要求也必定相应提高。90年代末期,国内各厂开发出了一系列时速160公里的转向架,主要有206KP,209KP、209HS,SW-160,CW-1等。其中有几种是在原有209、206型转向架上改装空气弹簧,盘形制动装置而成,经实践证明,性能差强人意。因此,最后的竞争集中到了四方厂的SW-160和浦镇厂的209HS。

      99年,我们局第一次引进68辆25K型车,全由浦镇厂制造,配装209HS型转向架。为了保证接车成功,保证接车后有足够的技术力量维护运行,单位上不仅提前组织了技术材料学习,而且下大决心抽调了30名骨干在接车前到北京西车辆段实习。

      在兄弟单位,我们不但听兄弟单位技术人员讲课,还与基层职工交流,并且到现场把209HS转向架里里外外研究了几遍。我们得到的信息和公开宣传里所吹嘘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浦厂说什么这种转向架是他们的留洋博士自主发开设计的。但其实是把国外几种转向架山寨了一把,强行揉合到一起了而已。是自主开发还是山寨,我们根本不在意,我们需要的是成熟、可靠、安全、易维护、全寿命费用低的产品。要命的是,浦厂山寨不得法,只知道抄,只知道罗列,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它将纵向牵引拉杆座和摇枕吊座二合一了。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也就是说它在设计之初就把整个车在运行中所承受的纵向力和垂向力全都集中到一个承力点上。在浦厂的宣传材料里,把这个设计说成是神来之笔,如何如何巧妙构思,如何如何化繁为简,但根据我们所了解的各兄弟单位的使用信息,最大的危险却来自于这个设计,兄弟单位在运行中已经好几次发现这个吊座产生了基座裂纹,不得不途中甩车,构成事故。你敢不甩车吗?已经发现裂纹了,车速那么高,冲击那么大,谁能保证什么时候彻底断裂呢?这个吊座一旦断裂,整个摇枕就垮下来了,列车翻车、出轨那是必然的,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浦厂宣传说这转向架构造简单,维护简便。但设计这个转向架的人根本就从来没在现场待过,没有半点现场维护经验,只知道在绘图板上一画就一切OK了。那个转向架设计得非常复杂,各种各样的零碎非常多,而且压根就没考虑过现场职工如何更换配件方便,要么是各种罗列的部件间距过小,职工维护时无操作空间,要换某个部件只能把附近的其他部件全拆光才行;要么是周围是大构架,你根本无法拆卸,但留给你的操作空间不仅严重不足,而且操作起来非常别扭,有力使不上干着急。

      还有那个抗侧滚扭杆,理论上主要受力沿截面径向递减,所以设计成了空心结构能大大减轻重量。理论上这完全正确,但兄弟单位在运用过程中经常发现这个扭杆被拧成了麻花。这说明什么?难道是材质不过关?不可能,象这种关健部位,至少取的是1.5倍的安全系数,材质差点也差不到这种程度。这只能说整个台车设计并不合理,实际侧倾扭距大大超过理论值。别忘了,这还是在北方平原地带运行时发生的状况,到了我们南方这种山区多,弯道多的线路上,情况只能是更严重。

      至于宣传片里吹唬说什么转向架运行平稳,运行时在茶几上放杯水,杯子里的水纹丝不动,那不过是唬外行的。咱们实际上车体验的结果,在同等情况下,它的平稳性远不如宣传的那么好,车晃得厉害。当然,我们所说的晃得厉害和普通旅客感觉到的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们是站在专业的角度横向比较而言。

      当年我们在北京西车辆段的整备场里,一连好几天钻到车辆底下,拿着检点锤,打着手电筒,里里外外仔细研究209HS,让兄弟单位的职工示范他们平时怎么看车,怎么找故障,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真是够费劲的,209HS的可维护性不是一般地差,偏偏零碎件还特别多,有些地方你根本看不到,但往往就是这些地方出毛病。

      带着这些体验和兄弟单位的宝贵经验,我们来到浦厂接车,当时就提出交涉,要求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就解决问题。开始,厂家的嘴巴一如既往地死硬,拒不承认产品设计有缺陷,理由还是那一套,说什么我们的产品是通过了部里的技术鉴定再投产的,设计上是没有问题的,运用中出点问题是难免的之类的话。

      咱们是有备而来,当即一五一十地列出其他站段运用中出过的事故事苗案例,列出要求改进的具体项目,包括改进二合一吊座,要求将抗侧滚扭杆改成实心的。这一下,浦厂明白我们这些人事先做了充分准备,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马上改口说那是材质问题,并赶紧把我们拉到外面大摆酒宴公关,公关的重点自然是有相当地位,能拍板作主的人,我们这些小箩卜也就沾个光,混点吃喝罢了。(关于接车的那些一言难尽的事,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那时候局里急等着这批车用,加上浦厂下了猛药公关,所以最后我们还是接收了这批车。至于我们提出的有关转向架的改进项目,抗侧滚扭杆给换成了实心的,但吊座裂纹他们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只能让我们先接回去,再让售后服务人员想办法加焊加强筋。

      相比之下,四方厂的SW-160那才真正叫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可维护性好。由于基层反应得太过强烈,而且转向架不比其他,事关安全,虽然浦厂大力公关,但谁也不敢拿安全开玩笑,谁也不敢拿自己的乌纱帽作赌注。铁路上对于“安全”二字看得比什么都重,209HS转向架存在的问题一来无人胆敢隐瞒,二来你也隐瞒不了。路上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谁敢儿戏?立马得甩车,这一甩车,上面必定要追问原因,相关单位肯定要开分析会,结果肯定要通报。

      铁路上有个习惯,那叫“一人感冒,全国人民吃药”。一家出了事,全国各地铁路都得举一反三,对照整改,展开安全预想,防微杜渐。209HS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这种重大安全隐患,所以该转向架被部里下文给废了。我们局接收的这68辆车就成了209HS型转向架的绝版。在这场竞争中,SW-160大获全胜。

      据说部里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该转向架的总设计师当场放声痛哭。浦厂失去了这个寄予厚望的主打产品,那些年的效益一落千丈,沦落到了长年发不出工资,职工等米下锅居然将工厂大门拆了当废品卖钱的地步。

      可是这能怪谁呢?怪铁道部偏心眼?怪铁道部不支持,不给它成熟的机会?怪四方厂公关做得更好?事关安全,那就是天大的事,任谁也不胆马虎。要怪就怪浦厂自己不争气。

      (未完,待续)

      (续4)

      链接出处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写的不错,没经验了,留声
      • 家园 有意思,有意思

        据说部里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该转向架的总设计师当场放声痛哭。

        浦厂失去了这个寄予厚望的主打产品,那些年的效益一落千丈,沦落到了长年发不出工资,职工等米下锅居然将工厂大门拆了当废品卖钱的地步。

        设计师“放声痛哭”--恩,很煽情,毕生心血致力于民族产业的爱国设计师遭到了汉奸买办的无情打压。

        职工生活困难--恩,由于买办汉奸扼杀了大有希望的民族自主产业,导致工人阶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煽情啊~~

      • 家园 其实中国的制造业差的很远

        对本河中狂赞的几个民营汽车行业我也存疑。尤其对所谓国际领先的电动汽车的讨论。

        其实包括对大飞机、航母的一些讨论。

      • 家园 感谢铁路

        铁路上有个习惯,那叫“一人感冒,全国人民吃药”。
        这一条保证了我们普通乘客不会作无谓的牺牲品,同时送花给TG

      • 家园 放声痛哭,他也好意思自称设计师

        兄弟作软件的,前两年一个项目,在现场整整跟了一年,跑遍华东调研实验,在南京总部800大元租了一套房子,一个月住不了3天,就这样,上线那天还是战战兢兢,生产系统,绝不能出一点纰漏。

        浦长那种设计,半吊子到老兄所说的地步,简直就侮辱了工程师这个名头。

        ps: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真材实料的点评、讲解。赞。
      • 家园 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该转向架的总设计师当场放声痛..哎,

        哭解决不了问题滴

      • 家园 鉴定本来就是走过场的

        我经过的一些国内鉴定,连关键数据都不提供,数据的真实性更难说,实质的东西,完全不知道。拿这个经过鉴定来说话,基本上就是骗人的么。另外一些参加鉴定的专家,看到不对的东西,为了其他的原因,会不明确提出,不过很多会在鉴定意见上面用很委婉的方式提出来。仔细看鉴定意见,有的时候还是能看出很多有趣的东西的。

        感觉您举的这些例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设计人员脱离实际。这种情况难免,毕竟设计人员不是操作维护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往往只关心自己这一摊,周边的环境很少顾及到,也的确很难把自己带入到操作维护人员的位置上来思考。很多行业的设计都有这样的问题。

        可能可以尝试的,是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让有类似产品、工艺的使用经验,相似设备的维护经验的人员参与,提出一线使用的时候的一些具体困难,在早期设计的时候就进行改进。我手上的项目在尝试这样的思路,在基础设计阶段就找了有操作经验和维护经验的人员,但是组织的难度也很高,因为一线人员对设计也是完全不懂,很难把图纸上的东西想象出来,做到真正的设身处地,特别是还有语言障碍,实际效果并不大好,不过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的,也许有意义。

        另外似乎在样车上做的实验不够。很多东西,只能在样品出来以后才能发现,根据一线的意见再进行改进。把这么多毛病的车交给用户,自然是挨骂了。不过工作不踏实,恐怕也和其他大环境有关,赶工期,赶项目,投领导喜好,政治任务等等,都会把不成熟的东西拿出来。因为一些技术上可能可以解决的问题而导致一些好想法没有实施机会,还是很可惜的。

        • 家园 这个问题很普遍

          赶工期,赶项目,投领导喜好,政治任务等等,都会把不成熟的东西拿出来。

          项目规划不科学,一味赶时间,压缩周期,这样领导才能尽快拿出“政绩”,等到领导有了“政绩”高升以后,相关项目人走茶凉的比比皆是,这样造成了很多“半截子”工程,这里所谓“半截子工程”,就是指那种拿出了工程样品,但是离批产还有很大距离的产品。

        • 家园 组织设计方和使用方交流,应该是领导的责任,

          只有领导才有足够的权威与资源把该来的人搞到一起,可惜很多做在领导位子上的人脑袋里根本没有这根弦。

      • 家园 设计方应该与使用方密切合作。

          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好的产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