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建安九年:河北群贤 -- 李靖岩

共:💬207 🌺124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赞
      • 家园 诸葛丞相是职业规划的天才。

        以诸葛之出身背景,其才能在魏国发扬光大是个大大的问号:三国鼎立对曹魏没有吸引力;诸葛的法制与曹操的唯才是举相冲突,又与其子的九品中正制不合套。

        诸葛的两位朋友好象在职业规划上要差很多。

        曾为石韬跟徐庶在魏国的仕途叹息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 家园 精辟!花赞!

        "最高统治者们再有才力也不可能独力当之。而且,即使制定再周详妥善的计划,执行上也总是问题。这一节直到今天还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将合适的人才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才是统治者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 家园 送花!
      • 家园 终于又更新了

        老兄让我好等啊。

        今天正好看三国,惊叹诸曹夏侯人才之盛,虽然有美饰之嫌,好歹也是有些本事的。

        游戏里梁习是个很好用的家伙,不过张既在三国八里可把我坑的够戗,政治智力什么的都高的爽歪歪,放出去做太守,不是闹贼就是缺兵,远不如李典好用,不知游戏是怎么设定的。而魏国后期的精英,象陈泰王基,好象都被游戏降低了能力,呵呵,一家之言。

        以前很喜欢曹子建,经常在无人时低声吟诵白马篇,颇有他年把良刃、猛志守四方的豪情;而今却为稻梁谋,常求田问舍而不得,都快奔三的人了,可叹矣。今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想起曹丕的一首短诗,原文记不得了,好象是说:四边的风轻轻吹过,仆役推着车,让我来到无人的地方,想起以前快乐的日子,心中忧郁却不知向谁诉说(大概是这个意思吧,实在记不清了,望李兄指正)。吾心由子建而至子桓,是成熟了,还是老了???

      • 家园 我得去扮演一下三国志10中的梁习和张既

        张既这个人物见到过,是个文官,会内讧。平时不见厉害,战役的时候,父子联动比较猛。

        梁习就完全没有见到过,还要找一下在哪个年代出现的。

        我玩过很多主要的人物,现在还玩玩蒋干、韩馥、严畯等边缘人物,会引发不同的事件场景。

      • 家园 先送花还能抢占到前几名

        然后再读。。。

      • 家园 哇,终于占到偶像的沙发了
    • 家园 建安十年:黄巾之乱

      ——燎原之势已息,而星火不灭。

      张燕打点好行装,准备上京。虽然早在多年以前,他已经接受了汉王朝所谓平难中郎将的封号,张燕的心里仍然有些惴惴。与一般人不同,张燕甚至没有表字。实际上连他的姓名都是拼凑而成。这使他一旦置身于朝廷的诗礼世家和簪缨巨族之间不免失色。

      本朝从四百年前始肇至今,向来没有缺乏过世家大族。虽然正如人们所知,他们往往也没什么好下场。就在不久以前,王朝最后几个强大的世家之一袁家被迅速崛起的曹操打败。袁绍的家族有四世三公之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本人虽然是庶子,却仪表瑰玮,被视为当世的英雄。本朝的惯例,下级对直属上级的效忠是天经地义一般的不二法则。即倘若某人是一郡之功曹从事,则其应当效忠的对象就是本郡郡守而非皇帝。虽然从理论上说,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郡功曹对皇帝的效忠可以通过效忠郡守而郡守效忠皇帝来间接表达,但倘若郡守起而反对皇帝,则郡功曹道义上应当依附于郡守。除非郡功曹得到特殊提拔而一跃成为天子之臣,在组织关系上一举摆脱郡守。所以刘表的使臣韩暨在奉令觐见皇帝时受了皇帝的封赏,立场就可以迅速从刘表向转变为朝廷向而可以不受道德上的谴责,反之则如田畴受过袁氏的恩德,所以他引导曹军攻破袁军最后防御的行径被人斥为首鼠两端。即使曹军打的是天子旗号。因此袁绍的实力和潜在实力一度异常强大,但曹操仅用了十几年时间就从一穷二白变成一雷天下响。当建安十年张燕正为自己的出行做最后一次准备时,曹操正在驱策强兵健将专心致志的把已崩溃的袁氏集团最后势力从中原地图上抹去。

      但张燕也无须过多的不安。因为他的邺城之行并不孤单。他的十万部属也将随着此行一起归化到王朝的管辖之中。在王朝末年动荡不安的乱世之中,十万部属足以令许多野心家眼睛中闪烁出异样光芒。相对来说,张燕还算平稳。他的十万部属,虽然真正精锐其实不过万余,但在群雄的夹缝中自保则绰绰有余。张燕的人马无论在装备还是训练上均无优势。这与他们的先天成分有关。因此尽管也算有一支不弱的武力,张燕仍然行止谨慎。在袁绍和公孙瓒的大战中,他试图倾向公孙瓒并助战,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袁绍本已强盛,倘若战败公孙瓒,则中原北路尽归其有,势必不会再容忍区区张燕的苟活。所谓唇亡而齿寒。实际上袁绍也的确曾经动心。他延请了当时正处于流亡状态的吕布军团合力攻打张燕。吕布是天下间的名将。他和他的骑兵队摧枯拉朽的进攻和一往无前的突击令张燕终生记忆深刻。好在吕布性格桀骜,袁绍对他的忍耐力比张燕对吕布袁绍联军的忍耐力更加脆弱。结果是吕布和袁绍反目的时候,张燕仍然存活。此后他再也没有掺和过王朝末年群雄的争霸。但现在河北袁氏势力已被曹操基本荡平。张燕觉得,决定自己和自己的部队生路的一个机会终于来到了。

      他准备投诚。

      其实张燕并非庸碌无能之辈。一个强力的证据就是他的名和姓都是意外得来。他的名“燕”得自当年军中对他的称呼“飞燕”。这个称呼于今而言稍显女性化,但在当时却能表现出张燕的轻捷剽悍。而他的姓“张”得自这支军队前一任首领博陵张牛角。张牛角其名何来则不可考。但即使该名称出于张牛角有一只牛角做的武器也毫不稀奇。因为他和他的军队在不久之前还是彻底的农民。汉王朝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一组预示着特别征兆的神秘的歌谣在九州的庶民百姓中悄悄传播。其耳熟能详的程度直到今天还在三国时代各种歌谣中排名前列:苍天已死,黄天当道。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听到歌谣的人们以最简陋的农具作为武器,响应三名首领张角、张梁、张宝的号召密谋发动起义。虽然预期前出现了不安因素,一个重要知情者投靠了朝廷并且泄露了起事机密,但斗争的烽火还是迅速燃起。凡起事者皆以黄巾包头,这就是王朝末年震惊朝野的黄巾之乱!

      二十一年之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张燕回首眺望黑山莽莽群林和山中他的十余万部众时不禁感慨万千,一股悲凉的情绪油然而生。虽然王朝早已降诏加其为平难中郎将,但无论他还是部众们心里都清楚,他们在天下的正式称谓是:黑山贼!他们是二十一年前黄巾之乱中黄巾军的最后余脉。

      王朝对黄巾军的镇压力度是空前强大且坚决的。先后派出朝廷中最负盛名且在西凉驻扎多年兵强马壮的皇甫嵩、朱隽、卢植和董卓等名臣宿将。其中皇甫嵩是关陇将门之后。其叔皇甫规是王朝的名将,甚至其婿谢援也因有关陇皇甫世家的背景而在日后蜀中群臣劝进刘备的联名奏章中名列第四,高于诸葛亮、关羽和张飞。朱隽是名将,卢植则兼为名儒。董卓正作为能战之将迅速崛起于西凉。

      王朝虽然已至末年,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王朝的权力和军力并没有消灭,只是相当的分散到世家大族和名臣宿将之手而已。但黄巾义旗所指不分贤愚,玉石俱焚,所以无论王朝的直属势力还是旁系人马,在剿杀黄巾一事上均是立场鲜明。甚至连中小地主官僚也纷纷组织军队参与剿杀,其中包括刚刚踏入历史舞台还没引起足够注意的刘备与曹操。

      黄巾军在声势和人数上远为占优,但装备和训练上则大大逊之。战争进行正激烈的时候。黄巾军的领袖张角病逝。张角无论在王朝末年历史还是宗教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王朝的末年,一种新的宗教正逐渐发源并且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宗教从此传承一千八百年香火至今鼎盛。那就是道教。早在王朝远未肇始之前,古老的方士们就以中华帝王之祖黄帝和春秋时代杰出思想家老子为精神号召和灵感来源,加入历代以来对哲学的理解和东方特有的神秘主义,杂糅形成黄老之学。王朝中后叶,随着西域之路的开辟,外来新鲜宗教流入。从一定程度上说,佛教的引进迫使本土信仰不得不改良黄老之学以为本土宗教抗衡之。道教因此应运而生。一般认为承认道教事实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其一就是张角和他的太平道。另一则是张陵和他的正一道。关于后者,建安二十年我们再讲。

      但道教实际肇始者之一的张角并没有表现出军事上的过高造诣,而且甚至没有表现出作为道教宗师通常应有的神通和长寿。他的猝然病逝使本已难于招架的黄巾军顿时失去最高领导。之前本已缺乏有效训练和组织的黄巾军士气大降,各自为政,逐渐散乱,终于被王朝镇压下去。只有大部始终聚拢在一起的势力才可能坚持不倒。张燕的黑山贼势力鼎盛时号称百万,这让总人口九十四万的蜀国默然自惭。当然我们知道这只是虚词。实际上,虽然名义上公推张燕为首领,黑山贼至少在初起时是河北一带残余黄巾势力的总汇,个中魁首不下于一二十人。

      引:《九州春秋》曰:张角之反也,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牛角、五鹿、羝根、苦蝤、刘石、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等各起兵,大者二三万,小者不减数千。灵帝不能讨,乃遣使拜杨凤为黑山校尉,领诸山贼,得举孝廉计吏。后遂弥漫,不可复数。

      《典略》曰: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张璠《汉纪》云:又有左校、郭大贤、左髭丈八三部也。

      从这些希奇古怪的首领名录中,我们即可约略窥到失去张角后的黄巾诸部的纷乱。固然张燕军曾雄据黑山,一度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独立力量,无论袁绍还是公孙瓒均不敢小视。但其本质毕竟仍属乌合之众。既然军中已无足够资历威望者统辖全局,那么决定首领资格的最简单方式也即本身武勇。象呼延庆打擂或杨七郎打擂那样在拳脚下万夫莫敌便可成为统御全军的首领。但依靠这种方式选出的首领在与王朝中足智多谋的宿将比拼中仍然落尽下风。明朝中后叶,倭寇频频侵袭我国东南沿海。倭刀锋利,倭寇刀法熟娴,明军单兵素质颇有不及。于是以武艺高强闻名的千年古刹少林寺应声组织起僧兵赴海抗倭。一个并不令人愉快的事实是:少林的僧兵对抗倭寇的战果也很有限。直到戚继光的鸳鸯阵发挥功效,这个问题才被最终解决。而鸳鸯阵的成员,则据《纪效新书》所言,并不需要高超的武功。身体强壮能拿起竹筅即算合格。这并非因为少林的僧兵作战不勇猛。明朝中后叶僧兵的大批牺牲曾使少林寺的武学水平急剧下降,直到后来另一位抗倭名将也是武林宗师著有《剑经》的的俞大遒回传武功于少林。个人的勇猛在越有体系的成组织大规模混战中必然失去光彩。

      而实际上也是如此,这些带有强烈江湖好汉色彩的领袖及其部属在历史上的结局也颇黯然。

      《英雄记》:六月,(袁绍)乃引军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口,讨于毒。围攻五日,破之,斩毒及其众万余级。绍遂寻山北行,进击诸贼左髭丈八等,皆斩之,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皆屠其屯壁。

      张燕以轻捷剽悍号为飞燕,他的直接统率部下超过万人,骑兵数千骑,这在黄巾各部中极属难得。但他更明智的是不倚自己个人的武勇为骄傲之资。以免反而遭受灭顶之灾。这也使他能在黄巾大部失败二十年之后仍然保有自己的山头。但十余万人的生存也是巨大的压力。河北虽然地形平坦土地广阔,但张燕军蜗居山中势必不能有如此多的土地以供屯田。而倘若走出山谷,就会面临袁绍军队的沉重压力。至少在张燕受封为平难中郎将之前相当一段时间,劫掠还是这支军队果腹的重要手段。三国志张燕传里因此说,“河北诸郡被其害。”

      摆在张燕和他的军队面前的选择越来越少。与大多数黄巾首领相比,张燕比较冷静。第一、黄巾起义至今已经完全失败。如果没有自己黑山军的存在,在很多地方大贤良师张角的名称已经成为记忆。第二、以自己的才智和所拥兵力,倘若在群雄混战时期坐山观虎斗绰绰有余,但自己亲身成为群雄之一参与争霸是不大现实的。第三、倘若河北争霸有了结果,一方获胜,则之前躲藏在夹缝中己方就会迅速凸显出来首当其冲。第四、而后结果是失去仅有的地盘再退回山里,即使敌人不愿意进攻。黑山寒冷的冬天和几乎等于零的后勤也会将这支军队迅速拖垮。而是时自己将再无任何可供妥协的本钱。

      所以投降是自己这支军队的唯一出路。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黑山贼首领张燕率其众十余万归降朝廷。王朝这时候的名誉统治者自然还是献帝,但实际统治者已是曹操。曹操对这支为数不小的势力归附显得相当满意。

      实际上,对这种黄巾势力的整合和兼并,曹操并不陌生。他本身就是直接以此起家的。在曹操起兵的初期,兵力总共不过数千。虽然不乏人才,毕竟势单力薄。好在参与平剿黄巾之乱使他狠狠扩张了一次实力。黄巾军人数虽多,但指挥、训练、装备、后勤大都脆弱,只要避其锋芒,稍施谋略,不难得到胜利。初平二年和三年,曹操的大部分时间就在追打黄巾军,胜利后扩充实力,稍加迅速整编而后再去追打。王朝初平三年,一股号称百万的黄巾军在兖州被曹操以袭其辎重之法击溃拖垮。最终投降,曹操获得三十余万降卒和百余万人民。曹操清楚,这些黄巾之所以如此容易击溃,并非因为缺乏勇敢作战的决心,而是缺乏使决心变成事实的组织和管理。这年冬天,曹操从这些黄巾军中去粗取精,建立起一支堪称他初期精锐的部队,这就是青州兵。有了这支属于自己的作战勇敢的军队,曹操才在日后与袁绍的争霸中始终底气不衰。

      青州兵在不久以后拥有了自己的首领臧霸。因为特殊的出身和成分,青州兵即使在日后曹操实力更加扩张以后仍然保有自己比较独立的思想和行事方式。与一代名将张辽齐名的臧霸本属青州人。和张辽不同,臧霸虽然年轻,但本就是在青徐两州有相当影响力和人脉的豪族出身。因此管理起同乡的青州兵格外得心应手。青州兵也不反感有这样一个领导。建安二十五年一月,被后世追封为武帝的曹操逝世。消息不胫而走,臧霸率领的青州兵中开始鼓噪不安,并且出现大规模逃亡事件。即所谓“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和一般戏曲或演义中颇有武勇而符号化的形象不同,臧霸不但是王朝末年曹操手下颇为倚重的将领,而且是长期驻扎青州树大根深的豪强,这使得他的行为不能摆脱政治的阴影。对安居某地的豪强来说,对上层名义性或实性的效忠实际可以选择。臧霸至少有一度选择了名义性。曹丕泛江东来,陈兵长江,准备趁刘备与孙权在夷陵血战时捞些便宜。但这或许也是表象。一个并不明显的符号是,曹丕声势浩大的倾国进攻并没有取得明显战果,但他在收兵回朝时顺手将已在青州盘桓良久的臧霸捎回首都,加为执金吾。执金吾是与九卿平列的维护首都治安的官职。这一官职的授予或者是想让地头蛇臧霸变成过江龙臧霸。之前,据记载,臧霸曾向曹休语气骄矜的说,“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曹休是曹丕的族弟和亲信,曹家后期主要将领之一,素有千里驹之称。他的反映必然会引起曹丕足够重视。倘若真的只是横行江表,当然很好。但臧霸的颇有不屑的语气或许令曹休感到些许不快。对王朝而言,即使臧霸拥有青州兵的倾向和青州的经营,在礼貌的情况下使其离职只是程序上的问题。

      魏国太和四年八月,原青州兵的统领、现执金吾臧霸以代理太尉的身份代表皇帝曹睿向神灵敬献供品。这是臧霸在历史上最后一次出场。此后十四年,臧霸以第一批的身份被魏国正式配享太祖曹操庙庭。当建安十年,曹操的军队在南皮攻破袁绍长子袁谭时,臧霸曾经向曹操请求派自己的子弟亲族入京以为人质。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率。在曹操手下象臧霸这样在某时某地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大小豪强还有很多,臧霸的主动效忠使曹操在与这些人的博弈中占据主动。这一年他与曹操之间的忠心和默契达到极点。这时候无论臧霸还是曹操都不会想到这种忠心十五年后将变成犹豫不决。而又若干年后终于在冉冉飘散的香烟中尽化为前尘。

      同样是建安十年,不久以后,张燕便被王朝册封为平北将军安国亭侯。邑五百户。乡下人张燕终于锦袍玉带的进入了王朝的首都。面对宝座,山呼舞蹈。从此以后,张燕将在邺城拥有自己的府第并且永远居住下去。直到他的儿子张方、孙子张融、曾孙张林……他的部属和兵马则当然作为一种交换物被剥夺了。这个黄巾军最后的大首领,因其轻捷剽悍而在十万军中赢得飞燕之名的将军,以后再也没有披甲执矛随军出征过。邺城的生活闲适而漫长,王朝的平北将军张燕有时无聊,把盏酣醉。醉梦仿佛可以令他忘记一切。但他和他的子孙仍然保留着一份秘密的纪念,那就是他们的姓氏。那是前任大首领张牛角留给他的。

      张燕,本姓褚。

      建安十年,即公元205年。这一年张燕的投诚与臧霸的纳质使黄巾作为一股独立势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后的传说中,黄巾的出现似乎只是为了拉出幕后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然而我们不应当忘记的是,就在王朝的末年,的确有许许多多的百姓在额上束起黄巾揭竿而起,他们的鲜血和骨殖散落九州大地之上。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迅速衰减,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两家咬牙凑出的五万人和建安二十六年刘备为关羽复仇而尽出的蜀汉四万精锐。这与动辄十万百万的黄巾数量相比实在差的太远。而这一切在建安十年凝成黄巾最后的结局,并且随着岁月的书页逐渐翻过,合上。

      关键词(Tags): #建安年#张燕#黑山贼#黄巾
      • 家园 倭寇和少林僧兵相比的优势在于他们的火枪犀利而不是刀法

        倭寇的火枪是改良过的葡萄牙火枪,精度高,射程远,明军若没有大炮,仅靠鸟枪和弓箭处于下风

      • 家园 臧霸是黄巾么?

        好似是地方豪族出身

      • 家园 天啊,还要等到建安二十年才能见到正一道啊

        兄弟我对道教的历史很有兴趣,希望靖岩兄能稍微多讲一点,谢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