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美国的核武库——从零到九十 -- 北京阿新

共:💬264 🌺124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什么把核弹头装在地空导弹上?

        看起来 奈基-大力士 是一种地空导弹,为什么也会搭载核弹头?

        • 家园 那是对付轰炸机群的利器~

          一炸一大片啊~

        • 家园 对于二战式的大型战略轰炸机高空密集编队轰炸

          使用带有核弹头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可以一发导弹击落大量轰炸机乃至整个轰炸机编队,是效率很高的一种打法。美国苏联都动过这个脑筋。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对战后出现的低空突袭的轰炸机,因为难于发现,导弹的拦截效果普遍很差,核弹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而且这类核防空导弹大都用于在本土的要地防空,即使能够干掉轰炸机,在本国上空的核爆炸副作用也太大,不划算。

          • 家园 还有一个重要考虑是反导

            那时候防空导弹的引导精度不够,要拦截核导弹,就必须使用核战斗部。美、苏的第一代反导系统,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完成了部属的反导系统,都是这样的——拦截弹的当量不逊于来袭导弹,真是个疯狂的年代。

        • 家园 对付大轰炸机群
    • 家园 【原创】4. MK-6系列核弹

      4. MK-6、MK-13/W-13、MK-18与MK-20系列

      MK-6型核炸弹是早期核炸弹MK-3/MK-4系列的高当量减重改进型。

      MK-6在1951年到1955年间制造,于1962年退出服役。一共制造了7种变型与不同版本,所有型号共制造了1100枚(恐怖的年代),一部分MK-4D被改进为MK-6 Mod 0型。

      基本型的MK-6直接60英寸,长128英寸(与MK-4相同),重量则在7600~8500磅之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表 26 MK-6型核炸弹

      早期的MK-6采用的是32点爆破的内爆式设计,这点与MK-3/4相同,而MK-6 Mod2及以后的型号则采用60点爆破的内爆式设计。

      MK-6各变型的当量包括8000、26000、80000、154000以及160000吨级TNT当量。

      MK-13型核炸弹与W-13核弹头则是MK-6核炸弹的高当量改进型,是1951年到1954年间美国的一种实验性设计。MK-13有着与MK-6相似的外形尺寸,直径61英寸,长128英寸,重7400磅,而W-13则小些,直径58英寸,长100英寸,重6000~6500磅。

      Mk-13系列使用改进的92点爆破的内爆式设计,而类似的92点爆破式设计稍后也用于MK-6型核炸弹。

      MK-13进行过一次核试验,是在1953年5月19日于内华达沙漠进行的“节点-结果”(Upshot-Knothole)系列实验中的“哈里”(Harry)实验,实验当量是32000吨级。

      当MK-13接近可以生产的状态的时候,随着热核武器的进步,特别是1952年10月“常春藤-麦克”热核武器实验的成功,使它马上就过时了。但是它还在继续进行研究(在第一次热核实验“常春藤-麦克”之后数月的那次“哈里”(Harry)实验),并设计了两种变型,不过MK-13从来没有被部署过。MK-13核炸弹计划最后于1953年8月被终止,而W-13核弹头计划也于一个月后被终止了。

      MK-18型核炸弹则是作为“超级裂变弹”而著名,其采用MK-13的92点爆破内爆式设计,是美国所制造的威力最大的纯裂变弹。它的当量达到了50万吨。由著名的Ted Taylor领导的团队所设计。

      MK-18使用了一个重达60kg的高浓缩铀内核取代了MK-13的铀/钚混合内核,对于天然铀来说,它集中了四倍于临界质量的铀,因此很不安全,甚至一个雷管的意外爆炸(一共有92个爆点即有92个雷管),都会导致严重的爆炸事故(爆炸能量超过千吨级)。因此使用了铝/硼保护层来减少意外的发生,并取消了一些使用前的装配步骤。

      MK-18在太平洋埃尼威托克岛进行过一次核试验,时间是1952年11月16日,实验代号是“常青藤-金”( Ivy King)。这是一次成功的全当量实验,而且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一次纯裂变弹实验。当时MK-18由一架B-36投放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表 27 MK-18的“常青藤-金”( Ivy King)

      从1953年3月开始,美国开始部署MK-18核炸弹,总共制造、储存了90枚(包含2种型号)。由于热核武器在50年代中期的发展,MK-18只使用了很短的时间,所有的MK-18很快就被改装成了低当量的MK-6 Mod 6型继续服役,并于1960年代早期退役。

      MK-20是作为MK-13的后继来进行研究的,拥有与MK-13完全相同的外形尺寸与改进后的设计,重量减少到了6400磅。但是由于热核武器的发展,与MK-13同时被终止了发展。

      • 家园 有核弹的成本方面的资料吗?

        维持庞大的核武库到底要花多少钱啊。

        • 家园 《航空档案》有个连载是专门说核弹成本的

          《恶魔身价的论证》迈克尔H阿马科斯特著

        • 家园 中国的核工厂80年代维持不下去,卖给巴基斯坦了。

          这个维护的费用应该不低,加上80年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国防工业都是这个样子。

          90年代初大型国防企业的工人全家下岗,干啥的都有,场景凄凉的很,幸好李登辉提出两国论,紧跟着台海危机,然后就是炸馆、撞机、总算是让领导人明白过来这个世界装孙子是没用的。

          现在的兵器工业总体上来说比90年代好很多,至于核工业不知道卖给巴基斯坦的那些生产线是否重建起来。

          • 家园 这个是不能乱讲的

            据公开资料,当初建立在青海的核工厂在三线建设中陆续迁移到了四川绵竹,就是现在的核武器研究院-九院,我很多同学都是原来的九院的子弟。这个是可以证实的。

            提供给巴基斯坦的是一座轻水反应堆发电机组,他们曾派人员到原子能研究院进行操作、保养的学习,这个是俺亲眼看到的。

            至于核工厂,是不可能出卖的,就是苏联当年对于中国也只是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 家园 九院应该是在绵阳

              绵竹是德阳下面的县级市。九院位于绵阳,在成都有些机构,不知道到底成都还是绵阳算总部,但是在梓潼曾经有过一些设施(现在还有没有不知道),后来搬到绵阳,北京有一个九院下面的所,其他地方有没有不知道了。

        • 家园 反正是一笔巨资

          因为核工厂维持费用是很昂贵的,反而核武器本身费用倒是没那么突出了~而且不同年代也不同:环保要求不同,费用自然不同

      • 家园 大当量的裂变弹似乎是法国人的最爱

        法国第一次核试验,1960年的“蓝色跳鼠”,就是一颗7万吨的裂变装置,是所有核国家的首次核试验当量最大的一次。

        之后到1974年,法国在撒哈拉、南太平洋进行的核试验中有不少都是这种十几万吨的纯裂变弹。当然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法国人的氢弹研制进展滞后(1960年后足足用了8年才爆炸第一颗氢弹,而且当量只有我们第一颗的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