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娃娃兵之中国篇 -- 魔法の裂痕

共:💬106 🌺409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SB上一个图贴,胜利转进到中华民族复兴基地的娃娃兵们

      外链出处

      用IE肯定能打开,图就不一一转了。

    • 家园 扯一点关于未成年士兵的

      一般来说,一个发达了的国家是不太倾向在非常规的战争里使用未成年兵的。以群体为单位衡量的话,未成年人在体力和心理素质都不如成年人,如果军队不是特殊情况,都不倾向接收儿童参军。收个足龄的成年比收个儿童或者少年对眼前的战斗力提高作用要大些。才十三四岁的孩子,跟不跟得上队伍是个问题,拿不拿得稳枪也是个问题,军队许多事情的一般标准是拿成年人当尺度,未成年人去适应要化很多的额外时间和精力。没特殊情况收未成年人入伍不是上策。

      用近代的历史来看,一个以当时标准看实现了基本的工业化国家,如果在战时要把征兵年龄的起点降低,多半是到了战争形势非常危急的时分了。

      但是这只是一般化的说法,如果一个军队的兵员来源不稳定,或者是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动员能力薄弱,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可以算未成年兵产生的一类原因:制度化、科学化征兵能力的低下。政府没有直属的机构可以深入到农村去征集素质合格的兵员,那么拿未成年士兵充数也不是稀罕事情。譬如乱七八糟的国民党抓壮丁里面拿未成年的孩子充数也不是匪夷所思的事情。放大了来说,一个不发达的国家,对于成年和未成年的观念会宽松很多,因为技术不先进,更依赖于投入人力,所以今天的少年在当时当大人是可以理解的。用勉强沾边的比喻就是 穷人孩子早当家。

      此外,乱世的很多事情就不能以太平日子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动荡带来衡量标准的变化。不让儿童参军的理由也会随背景的变化而变得不重要。譬如说,那些被日军、国军弄得家破人亡的少年,赶也未必赶得走,赶走了又可能给继续追杀或者流落街头而死,那么让未成年人能参军打仗,总比饿死强,两弊取其轻。几个大人一人少吃口就能救活个人了。

      未成年的心智在军队里面会产生什么变化,这些是要看军队本身的素质而定的。军纪严明、知道军人分寸的军队和松懈涣散、四处掳掠的军队里面对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塑造影响是截然不同的。非洲内战里面军队的作派,在非洲公干的人有很多的情况可以提供,红军和远征军的内部情况,材料也很丰富。不能直线比较。

      要说恢复上帝十戒运动里面的童子兵或者是圣灵双子军队里面的儿童兵是合理合法正确的,那才是有问题。

      此外,日有所见、夜有所梦。清醒时行军作战,夜里做梦见到战斗的情景很正常,梦见自己牺牲了的场景也不新鲜。上战场拼过命,就算是成年人也不免在梦中被战斗或者是突然其来的危机感惊醒,不是未成年士兵的特有。战争不是只有浪漫,也有恐惧的一面,哪些成分能占上风还是要具体到战争的事实里面去。天天教儿童杀人好,看见不顺眼的就要杀,那才是扭曲。

      最后,近代打了那么多仗,换了那么多旗帜,各种主义轮番登场,目标还不是让今天的未成年人远离战场。

    • 家园 老兄,给您说说我为啥也想拍您砖好不?

      而有这么一群儿童,他们没有欢乐,没有亲情和信任,有的,只是杀戮和死亡,还有就是梦中的一次次的惊醒。

      如果你有“欢乐”“亲情”以及现在儿童所熟悉的一切美好,那么战争对你来说自然是残酷到不可思议的事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照片就是我刚刚从西西河里看到的,转手就从大卫兄那儿盗版到您这儿,大卫老兄给配的说明是“在圣诞节前夕,这几具装在棺材里的童尸正等着被送去火化。(1947年12月,上海)”

      您觉得是一个苦孩子是在少共国际师里会夜夜惊梦呢还是在大上海之夜?在上海他们即使生存下来了,结局又如何?少共师里出了不少将领和中级指挥官,如果您可以选择的话,您会选择在大上海“灯红酒绿”还是在少共师里“杀戮和死亡”?

      即使是您这样开篇就痛斥中共不人道的文章里也有这样这样的语句:

      在湘江之役中,少共国际师掩护军委纵队过湘江。(让领导先走是有优良传统的。)当主力过江之后,少共国际师被敌军包围。这时,红一军团只好派部队重渡湘江,接应少共国际师过江。等到彭绍辉、萧华渡过湘江之后,发现还有一个团没有过江,于是二人又率军杀回湘江,经过艰苦寻找,终于将这个团接了回来。

      虽然您用了“只好”“让领导先走”这样的话,不过我却看到一群军人舍死搏杀来拯救一群娃娃。。。我建议您看看军史,湘江之战的惨烈并不是一句“领导先走,娃娃断后”能说得清楚的。“先走”的“领导”是在前面跟敌人玩命您知道么?

      在此,我能不能请阁下别一看到啥情况就想起“克拉玛依”呢?如过您觉得在中国只有人渣才有代表性,那我可得劝您早日改改门庭。。。。。

    • 家园 希望大家评价时能区别对待中国近代的娃娃兵和西游记里红孩儿

      领导的童子军.举这个极端的例子,是希望一些河友作比较时能更细些,更严谨些,更公允些.他们的牺牲完全值得现在的我们的一些尊敬.

    • 家园 1983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 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电影金

      荣获第十六届中国电影金鸡最佳美术片奖.

      “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

      人有不同.面对生与死,战乱年代的少年更有他们自己的选择.不是不想如和平时期的儿童,而是不能,无法...娃娃兵不在大都市上海,不能当可怜的卖报童或和三毛一样流浪... 当时:中国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

      《自古英雄出少年》

      故事主人公是年方十岁的富绅小少爷“大丈夫”,因为无法忍受父母包办、对他管教甚严而且武功高强的二十岁的“小媳妇”,离家出走,在他们追和跑的过程中,与天地会和大内高手发生了一系列的惊险遭遇。

    • 家园 不必忧虑,西西河还是相对包容的

      经逢乱世,拿孩子不当孩子,老人不当老人的事不好。放在今天更多是引以为戒,唏嘘一下。

    • 家园 闪闪红星,两个小八路,不都是描写娃娃兵的么

      在当时并不存在娃娃兵是不道德的问题。建国后,我们还把他们当英雄宣传,并无隐瞒。13、4岁的人在古代已经结婚了。在中国的传统里,少年英雄是很受人尊敬的。

      楼主的文章要是加上国民党、军阀,就完整、平衡了。单写共产党,显得有些偏颇。

    • 家园 远征军中有大量少年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孩子只有十二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也不会大多少

      如果需要,这样的照片我手中至少还有十张,大约其中还有可以算作独家的呢。

      他们都是在第一线参战的战士。

      他们作战勇敢,忠诚刚毅。

      美国陆军中将史迪威也很清楚这些少年兵的勇气,并对此赞叹不已。

      而日本记者也在他们的文字中,描述过八路军少年兵在河北山区机智灵活地与日军战斗的情景。

      他们是为了这个国家英勇奋战的少年英雄。

      用今天的成年人年龄标准讨论那个时代的问题,我以为是不了解国情和历史的做法,只提出共产党的情况,则我以为您是带有一定的倾向。

      我曾因为称蒋介石“雄奇”受到一些朋友的反对。有一次,一位毛派朋友和我讨论这个问题,我问他你是否晓得我们真正的分歧在哪里?

      他的回答与我的理解不同,以我的理解,我和他的区别,与我和一些讨论南泥湾八路种鸦片的朋友的分歧,其实是一样的。

      不知道您能不能告诉我您的看法,我们的分歧,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