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将错就错施耐德 -- 马伯庸

共:💬199 🌺12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先回再看

      祥瑞御免

    • 家园 看完了 ,还有下文没有

      祥瑞亲王的 文章每次让我看着就鼓腮帮子直乐,

    • 家园 (七)倒霉催的

      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波兰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纳粹德国的闪电战令全世界瞠目惊舌,德军只花了27天就占领了波兰的首都华沙。华沙的陷落,让施耐德公司在东欧的销售网点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更惨的是,施耐德为了提高效率,大量雇佣当地的犹太员工,德国人这一来,全砸到手里了。施耐德不得不彻底放弃了这一地区,把业务的中心重新放回到西欧和新兴的北美市场。

      当时欧洲绥靖气氛非常浓厚,英国首相张伯伦期望德国侵占波兰以后,能够继续向东去进攻苏联,于是在援救波兰时行动迟缓,英、法联军在西线按兵不动,坐视波兰灭亡,被人讥讽为“静坐战”。施耐德公司与同时代的大部分人一样,都在暗自期望波兰可以喂饱希特勒这个恶魔,让他不再出来兴风作浪。

      施耐德的核心旗舰——乐魁索工厂距离里昂不远,按道理应该准备一个搬迁计划,以万一。可公司上下谁都觉得这实在不可能,何必杞人忧天。

      “安啦,德国人不会打过来啦,他们只会往东去打苏联人。”施耐德公司的总裁这样安慰全公司员工。

      施耐德公司的乐观不是没有理由。从普法战争开始到一战,法、德这对老冤家掐了不知多少次了,没见哪次能真把对方吃下去的。

      你们有希特勒,我们还有马奇诺防线呢。

      他们对法军信心十足,觉得德军就算真打法国,肯定也会演变成阵地战,波及不到乐魁索工厂。还是赶紧算算,看这次能从法军那里弄来多少订单是正理儿。

      于是,乐魁索工厂就在对法军无比的信赖中,渡过了接下来的8个月。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发动了法国战役,德军的装甲铁流绕过戒备森严的马奇诺防线,从防守薄弱的阿登山区突破法国防守,一举攻陷法国战略要地色当。法国的大门彻底洞开。

      得知德军突破马奇诺防线的消息之后,法国上下乱成一团。施耐德公司虽然也惊慌失措,却仍旧心存一丝侥幸,指望英国远征军和法军会组织起有效抵抗,德军攻势只是昙花一现。因此,公司高层并未积极地组织乐魁索工厂搬迁,而只是遣散了一批工人,继续观望局势。

      等到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施耐德公司对法军的信心彻底崩溃了。

      可是他们还是没动。

      为什么呢?因为施耐德公司作了多年的军工,工厂里懂军事的人也不少。有顾问分析说。德军打的是闪电战,兵贵神速,肯定是突击法国西部,走最短距离去打巴黎,一时半会儿顾不到咱们这儿。

      这个战略判断,是基于所有的法军都不堪一击,德国人长驱直入的判断。讽刺的是,之前他们不搬,是因为对法军太有信心;而这一次没搬,则是因为对法军太没信心了。

      要说人不顺啊,喝凉水都塞牙,施耐德这一次又猜错了……

      其实他们的猜测很专业,这确实是德军最初的计划,随后的战局进展,也一如预料。6月11日,克莱斯坦坦克集群占领了兰斯,古德里安集群逼近夏龙。施耐德公司一看,好,德国人这回可要往巴黎去了,咱们不着急搬。他们慢吞吞地制订了一个搬迁时间表,慢条斯理地拆着机器。

      谁成想,法军又一次让他们失望了。

      原本不堪一击的法军,突然涌现出了昙花一现的斗志。他们在6月11日成功炸毁了奥依色河上的大桥,阻止了德军的前进。

      德国人一看,得了,你把桥炸了,那我们就绕路吧。

      于是德军转向法国东南的奎斯卡德地区(Guiscard),著名的“大德意志团”一马当先,于15日横渡塞纳河,朝着里昂穷追猛打,一路直接从乐魁索地区平趟过去,正逮了施耐德公司一个正着……

      你说这不是倒霉催得么?

      施耐德公司这一连串对战局的误判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在迅疾如风的德国军团面前,作任何事情都已经来不及了,猝不及防的施耐德-乐魁索工厂完整地落到了德国人手里,甚至还没顾得上炸毁任何一座高炉。

      德军统帅部对这一战果非常高兴。施耐德公司在整个欧洲都享有声誉,它的钢铁生产能力对于资源匮乏的德军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最高统帅部在占领乐魁索工厂的第二天,立刻派遣了接收官员和一批技师进驻工厂,就组织生产的问题充当顾问,试图将其改造为纳粹帝国的一台工业发动机,为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提供钢铁原料。

      6月17日,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投降,7月1日,傀儡政权维希政府成立,至此整个法国都落入德国的掌控之下,施耐德公司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这一次,施耐德公司被迫面临前所未有的严苛困境。德国对于占领区的生产资料控制极为严格,除了直接没收或限制使用储存的战略物资以外,重要原料的买卖和加工都需要有特别许可证,同时还设立了专门机构来指导分配工作。施耐德公司和工厂的要害职位都被安插了纳粹德国指派的人,工厂被纳粹专员严密管制,银行资金被接管,工会领袖被逮捕,而且整个公司被迫转入战时体制——这意味着公司将不会再有任何利润可言。它甚至连破产都无权宣布。

      倒霉的不只施耐德一家公司。在德军彻底占领法国之后,几乎所有的法国企业都遭受了类似的苦难。尽管这些法国公司和工厂仍旧由战前的业主进行管理,但其自主权早已丧失殆尽。德国人可以用拆除工厂、没收不用的机器、以及把工人送往德国进行威胁。更可怕的是,德国在法国设立了许多定货局来协调在西欧的采购活动。凡交易额超过五千马克的合同,必须向这些定货局呈报,如果不去呈报,那就意味着不得将原料分配给有关商行。这等于直接扼住了这些企业的咽喉。这些不幸的业主没有任何选择,只能老老实实按照德国人的命令行事。

      据统计,在德国占领期间,德国通过这种方式将法国的74%的铁矿61%的钢铁、64%的汽车等都掠为己有。

      作为一家钢铁和军火企业,施耐德公司尤其痛苦,它必须在生存与独立自主之间作一个抉择。于是,公司高层向所有的员工提出了一个口号:“反抗式忍受”。一边用消极怠工的方式与德国人虚以委蛇;一边通过公司在英国的办事处与戴高乐将军的“自由法国”暗通款曲。

      这一举动却给公司带来了一场真正的灭顶之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