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再次抨击李二卖国。 -- johny

共:💬4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写得不错,几点瑕疵

          文中所述勇营统领到营官一级无衔接是不确的。通常一军若只有几营,则由统领直辖营官;若较大,比如十数营到数十营,则按统领-分统-营官统辖制。分统之设置起于湘军,通常分辖三四营到六七营不等,大致相当于近代的旅、团长一级。淮军因之,并为晚清各支勇营武装沿用。

          文中所指营官下连个副营官似也不确。曾氏湘军营制,虽条例中步一营里只设营官一人,但通常营官都自聘帮办,无定额。马营则规定设置帮办一人。

          毅军不属湘军范围,与其并无渊源。毅军起于皖北,初由捻军降众编成,隶于临淮军。临淮军裁撤后独立成军,虽骨干中皖人居多,但建制上属于河南勇营。甲午前毅军调驻旅顺,隶属北洋老李麾下,加上宋庆资格老,是以在甲午战时有代叶总统诸军之任。

        • 家园 真是好文啊!坚尼,这篇是否可以单独帖?

          感觉可以做沉睡的天空的东亚系列的参考,并和日本军队在甲午战争前的现代化作一比较。

    • 家园 金州战事中的一段插曲。

      日军进攻金州前,大连湾守将正定镇总兵徐邦道认为金州是旅大后路咽喉,金州失守,旅大难保。主张分兵支援金州(当时金州的部队是些没有战斗力的练军)。时清军“驻旅顺凡六统领,新旧三十余营,莫之应”。徐邦道只好率所部拱卫军自往金州赴援。赵怀业部将数人要求前往貔子窝御敌,赵怀业因已接到李鸿章“并无守城之责”的电报说:“我奉中堂将令守炮台,不与后路战事;汝辈欲前往鼻(貔)子窝拒敌,须请令方可”。

      日本第一师团在凌晨4点开始进攻,到上午10点多,徐邦道,连顺苦战后不支,退往旅大,连顺到达旅顺后向诸将乞兵求援,企图夺回金州,诸将“言战言和,众志不一”,无人往攻金州。

      就这样,号称“辽东半岛雄镇,旅大后路锁钥”之金州城,一日之间,沦陷敌手。

    • 家园 金旅攻防战中的一桩奇事。

      日本第1军渡过鸭绿江入侵九连城,安东的同时,大山岩指挥的第2军也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向金州,大连,旅顺进犯。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前后分三批,共2.4万余人,历时14天之久。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之前,清军对日军作战行动一无所知。24日,驻貔子窝的捷胜营马队营官荣安探得日军登陆的消息后,25日,派人向金州副都统连顺报告。连顺急电李鸿章及奉天将军裕禄,请速派海陆军增援金州,大连湾。29日,李鸿章回电给大连湾守将赵怀业(这位也是个“名将”,以后会提到),斥责他们“糊涂胆小”,要他们“只各守营盘,来路多设地雷埋伏。并无守城之责。”(呵呵,最高统帅就这样指示部下)。10月30日,31日,连顺两次收到荣安关于日军已经占领貔子窝的报告,形势更加紧急。11月1日,连顺,赵怀业电津海关道盛宣怀转请李鸿章“速拨十数营,赶即前往,分路扼抵,方免前进”。盛宣怀答以“无人可调”。由于李鸿章的消极避战和清军的相互推逶,听任日军登陆,先后凡14天,“我海陆军无过问者”。

      好象大家都是局外人一般,真是奇事一桩。

    • 家园 甲午战争中李二先生部下“名将录”。

      这个名单将随着我的阅读进程不断增加。目的是让大家看看李二先生用的都是些什么人。

      我是不同意说李鸿章独力苦心孤诣支持晚清危局的说法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那是说的岳飞和袁崇焕这些人。他们即使死后,培养出来的部队仍然是国防力量的中坚,在对外战争中立下殊勋。

      而李鸿章还没挂,他的部队就打成这样,真是验证了一句老话 -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看看他部下的这些熊人,我还真不相信李二先生公忠体国,走向共和里真是太过美化他了。

      • 家园 戴宗骞,刘超佩

        事迹详见南北帮炮台防御战: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35588

        另有连接如下:

        http://www.beiyang.org/mrt/dzq.htm

        http://www.beiyang.org/mrt/lcp.htm

      • 家园 龚照[王与] - 旅顺口失陷。

        旅顺口由程允和的和字军,姜桂题的桂字军,卫汝成的成字军,徐邦道德拱卫军和赵怀业(呵呵,又是他)的怀字军共万余人防守。所有驻旅大各军皆归北洋大臣节制。因恐军务紧急不及禀节度,设北洋前敌营务处兼船坞工程总办于旅顺口,由道员一名充任,以节制诸将。当此任者乃李鸿章的亲信龚照[王与],龚为人贪鄙无能,不孚众望。

        1894年10月下旬,日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11月6日占领金州,龚照[王与]闻金州失守,以请援为由,乘鱼雷艇逃至烟台,后到天津见李鸿章,被李怒斥令回旅顺。11月21日,日军围攻旅顺后路陆路炮台,龚再次乘船逃往烟台(赵怀业也跑了),后附轮至大沽。旅顺口失陷后,李鸿章奏请将龚革职留营效力(这种人渣李还要保),不许。12月17日,清政府下令将其交付刑部治罪。1895年2月18日,定罪斩监候,秋后处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遂自出狱,后脱身南归。

        旅顺口保卫战中,由于前敌总指挥的逃跑,导致军心涣散,虽不乏中下级军官士兵和部分爱国将领的顽强抵抗,终不免为日军各个击破。至此,清政府“经营凡十有六年,糜巨金数千万,船坞,炮台,军储冠北洋”的旅顺口,竟于一日之间沦入敌手。

      • 家园 赵怀业 - 弃守大连湾的“赵不打”。

        日军占领金州城的当晚,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就制定了进攻大连湾的作战计划,为不给清军以喘息之机,确定7日拂晓分三路向大连湾进攻。

        大连湾是辽东半岛天然良港,左右高山环绕,形势险要。清政府“经营布置,凡历六载,最称巩固”。

        原来守大连湾的清军计有赵怀业的怀字军6营,徐邦道的拱卫军6营以及铭字军守炮台部队2哨,共5000余人。及徐邦道率所部拱卫军赴援金州后,由怀字军6营防守,金州失守后,拱卫军大部退往旅顺口,大连湾只有赵怀业一军防守,兵力薄弱。但大连湾炮台坚固,炮火精良,军储丰厚,除“勇丁配执兵枪之外,有海岸行营两种炮凡120余尊,大小炮弹246万余颗,而由沪局(江南制造局 - johny注)运至行营快炮封尚未启,华厂自制枪并德国枪600余杆,枪弹3381万余颗及马匹行帐诸式军储所蓄甚厚”。如能尽心防守,日军是不可能轻易攻取的。然而绰号“赵不打”的赵怀业早在日军到达金州前,就“令人至烟台售其所存军米”,做逃跑打算,当日军进攻金州战事吃紧之际,徐邦道因兵力过单,请赵怀业派兵援助,各处寻找,不见其人。此时,赵怀业正在“大连湾码头自督勇丁运行李什物渡海做逃计”。What a shame! 及金州失守,赵怀业更加惊恐万状,连夜率军逃往旅顺。

        日军第一师团长原先估计有一场恶战要打,结果却不费一人一弹,唾手而得号称“北洋门户”之大连湾,且虏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各种军资。由于清军逃跑匆忙,来不及带走和处理机密文件,日军占领水雷营后,得到了大连湾水雷敷设图,很容易地扫除了布雷,日本军舰得以顺利驶入港内,占领了军用码头,“其大小军资从此得以登岸转输前敌,而辽东之祸愈烈矣”。

      • 家园 方伯谦 - 海战“第一猛将”

        下面贴一下丰岛海战的中济远舰的战斗简介:

        ----------------------------------------

        战斗一开始,日方三舰依仗其速度快、速射炮多的优势条件,以吉野居先,成鱼贯纵阵,用一舷齐射的火力,向中国军舰猛烈开火。首先,集中炮火,“聚攻济远,密如雨”。济远管带方伯谦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懦夫。炮声一响,就吓得惊慌失措,躲藏在船舱内铁甲最厚处,坚匿不出。部下“请令开炮,尚迟不发”。帮带大副沈寿昌见方伯谦如此卑怯无能,异常气愤。主动登上望台,指挥作战。炮手们开动全舰炮火,向敌舰猛烈还击。二副柯建章也亲自在前炮台督战。

        ......

        正当济远大副都司沈寿昌奋勇指挥作战时,忽然敌舰一弹飞来,击中望台。炸裂之弹片击中沈寿昌头部,遂壮烈牺牲。二副守备柯建章立即接替指挥战斗。未几,又一炮击中前炮台,柯建章中炮洞胸阵亡。同时,学生守备黄承勋、六品军功王锡山、管旗头目刘?{亦中炮牺牲。望台及炮台各处水手、员弁阵亡十三人,伤四十余人。前炮台因积尸不能运动,仅靠尾炮御敌。

        ......

        当时,济远已驶离吉野七里之遥,但吉野时速较济远快八里,转瞬即可追及。吉野开足马力,以最高速度追赶。12时38分,当吉野与济远相距二千五百米时,以右舷炮火向济远猛烈攻击。济远管带方伯谦见敌舰即将追及,惊骇万状。竟无耻地下令挂白旗。接着,又挂起日本旗。但吉野仍穷追不舍。爱国士兵王国成激于民族义愤,奋起自卫还击。他问大家:谁能助我运炮弹?水手李仕茂挺身愿助。二人协力发尾炮攻击敌舰,连发四炮,命中三炮。第一炮击中吉野桅楼,第二炮也命中。第三炮走线未中。第四炮命中吉野要害,船头立即低俯。吉野受创,不敢继续追击,于12时43分,转轮迟走。当吉野负伤退走时,济远如能立即转舵以舰首主炮轰击敌舰,有可能取得更大胜利。甚至可解除操江、高升之困。可惜济远管带方伯谦是个毫无斗志的贪生怕死之徒,逃命犹恐不及,自然不会冒此风险。竟置操江、高升于不顾,开足马力,匆匆向旅顺奔逃而去。

        ----------------------------------------

        呵呵,管带在没有负伤,阵亡的情况下不指挥战斗,而由大副指挥,也是奇闻,更不用说被追击过程中挂日本旗了,最后还要水兵“激于义愤”开尾炮却敌,方伯谦真乃一代“名将”也。

        难怪有日后黄海大战中的表现。

        现在居然还有人为这种人渣翻案,呵呵。

      • 家园 叶志超 - 平壤之战第一“功臣”

        这位牙山的败军之将不知为什么会被国防部李部长提拔为朝鲜的总指挥,马玉昆,左宝贵谁都比他强啊。日军还没到平壤的时候,这位将军不思怎样加强防务,整天置酒高会。9月12日日军合围,这位大人才在9月13日匆忙布置平壤防务。还没开打,他就想跑,后来被左宝贵用亲兵看起来了。后来左宝贵在牡丹台战死,这家伙就先精神崩溃了。

        ----------------------------------------------

        日军虽然攻占了牡丹台和玄武门,但仍被阻于内城之外,无力继续进攻,当天结束战斗。而在平壤西、南两处的进攻更是连连受挫。此日之战,日兵死189人,伤516人,清兵伤亡人数少于日军。日军所带的弹药、口粮都已用尽,在平壤城外冒雨露宿,处境极为艰难。

        作为清军统帅的叶志超,在此关键时刻却没有看到这些有利因素,他只看到玄武门的失守和奉军统帅左宝贵的战死,因而丧失了抵抗信心。当晚,他召集各统领商议放弃平壤,撤军至鸭绿江设防。诸将中只有马玉昆提出反对,叶志超不听,于是下令部队撤离平壤。

        当夜8时,清军开始撤退。叶志超传令放弃辎重,轻装持械,趁夜而退。当时,大雨倾盆,清兵冒雨蜂拥出城。日军在黑暗中听到人马奔腾,以为是清军劫寨,于是拦路截杀。清兵混乱中不分敌我,胡乱放枪开炮,误伤累累。经过整整一夜,清军全部退出平壤,在混乱中死伤人数达到二千多,远远超过了在战役中的损失。16日拂晓,日军进入平壤,发现城内已没有清军一兵一卒,而被清军丢弃的武器、弹药、粮饷和其它物资无数,尽数为日军所得。

        当初清政府听信叶志超谎报牙山战功,任命他为入朝诸军统帅,实乃一大失误。叶志超作为一个败军之将,一味消极防守,几次错过了趁敌未稳,主动出击的机会,最后主动撤出平壤,导致清军雨夜之溃。清军装备最精良的北洋陆军由此锐气顿失。日本历史学者说:“苦于粮食不足、担心清兵加强防御阵地的野津师团长,感到后援的第三师团一到,补给将更加困难,于是决定在后援部队尚未到达时,便以第五师团进行强攻,这种作战是极其冒险的。如果连续激战两天以上,那么弹药和粮食将同时失去补给,只有放弃围攻,实行退却。”

        平壤失利的消息传出,清政府震动,下令严办。叶志超被械送京师,由刑部定斩监候。连在平壤战役中立有军功的卫汝贵,也因没有反对叶志超撤兵和在朝鲜纵兵抢掠而被斩决。

        ----------------------------------------------

        李鸿章奏请将叶志超留营效力(呵呵,还要保),不许.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械送京师,下刑部审讯,定斩监候.后赦归家乡.1899年1月8日(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去世.葬黄老郢.

    • 家园 丰岛海战前后简述及一些疑问。

      7月21日, 李鸿章在光绪屡次督促之下,派宁夏镇总兵卫汝贵率盛军马步6营,提督马玉昆率毅军2000人,乘船从大沽从海路到鸭绿江大东沟上岸,再到义州和平壤驻防。

      另雇爱仁,飞鲸,高升等3艘英国商船,载总兵江自康仁字营及北塘防兵近3000人,于21日至23日先后由大沽增援牙山。另派小炮舰操江号载运粮草饷银随行,派济远,广乙,威远3舰护送。中国运兵船被潜伏在天津的日本间谍石川五一侦知(日谍事件在中日战争中层出不穷,从甲午到8年抗战,中国情报工作之差,日本情报工作之细密,令人感叹 - johny),石川把情报报知大本营,大本营遂下令联合舰队出动。

      济远,广乙,威远自威海卫出发后,丁汝昌担心日本舰队会加以袭击,要求率舰队主力继发接应。24日,舰队已升火起锚待发,李鸿章复电制止。(丁汝昌还不算白给,李鸿章太衰了,我猜测可能的原因是李认为这几艘船都挂英国国旗,且中日未宣战,可作为国防部长,这样做是否太轻率了? - johny),所以主力舰队未能成行。

      23日,3舰到达牙山,24日卸货。25日回国,在牙山湾丰岛附近海面遭遇吉野,秋津洲,浪速,遂开始丰岛海战,中国三舰和日本三舰相比,吨位,火力,人数等方面无一占优(书上有一张表对比中日三舰, 结果是一溜负数 - johny),吃败仗也就不足为奇。之后日舰追击,遭遇高升好和操江号,结果日本三舰停止追击,转而击沉高升号,俘虏操江号(附带获得20万两饷银)。

      (前面说了,济远,广乙,威远是用来护航的,为什么三舰都回航了,高升和操江还在路上,johny百思不得其解,望高人指点)

      高升号被击沉后,英国社会舆论大哗,但政府从利用日本牵制沙俄考虑,不愿意扩大事态,当日本政府表示愿意赔偿损失时,英国,日本不仅达成谅解,且英国外交部声称:高升轮自大沽口出航时,中日已经开仗,日舰有权击沉高升。(真是胡扯,且不说中日之间还未宣战,就算宣战了,高升轮挂英国期也应该被击沉?真他妈不要脸) 英国法庭还判决高升轮之损失责任不在日方,由租船的中国轮船招商局赔偿全部损失。

      FUCK!

      • 家园 当年英日同盟确实让日本获益匪浅

        政府从利用日本牵制沙俄考虑,不愿意扩大事态,当日本政府表示愿意赔偿损失时,英国,日本不仅达成谅解,且英国外交部声称:高升轮自大沽口出航时,中日已经开仗,日舰有权击沉高升。(真是胡扯,且不说中日之间还未宣战,就算宣战了,高升轮挂英国期也应该被击沉?真他妈不要脸)

        确实不要脸,不过英国当时确实力挺日本,虽然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日本能够在明治维新后,先败中国,再败俄国,在20世纪初叶顺利实现“崛起”,英日同盟确实在国际环境上给了它极大的便利。小吏在想,当前天朝也在“崛起”的门槛上,要是能找个当年英国这样的靠山,是不是会省很多力气。可惜时代不同了啊!

        • 家园 鄙视日本这样的国家。

          刚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中翻个身,就起来压迫旁边的穷邻居。

          有种的和压迫你的人单挑啊?

          这样的国家即使赢了一两场战争,最后必然全部输光。

          鄙视它。

    • 家园 是否隐射台湾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