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淮海战役研究㈠·国民党的命名比共产党的命名更准确 -- 双石

共:💬118 🌺5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德军像张开的五指

        他的部队不仅仅早已经展开,而且在莫斯科为中心的多条战线上作战了很长时间,面展的很开,损失很大,极其疲劳。且处于进攻队形中,缺少依托。

        苏军像握紧的拳头,他们掌握着大量的预备队。依托坚固的防线进行防御后,突然转入反攻。

        在整体看,德军在人数以及武器装备和苏军基本持平,但在选定的战线上,苏军占有优势。而且苏军以逸待劳,德军疲惫之极,自然要打败仗。

        像志愿军五次战役时,美军转入进攻的时候,我们人数还是占优势的,但作战能力可就不行了。

        另外,由于损耗,后勤等原因,苏军在坦克,飞机的出动能力要远远高于德军的。

      • 家园 为什么不相信呢?

        步兵比例接近1:1,坦克和炮兵不如德国人,飞机占优势。但是这是从数量上简单的对比,但是考虑德国人后勤上的困难,我很怀疑有多少坦克能有效开动,一门炮平均能有多少炮弹可以打。

      • 家园 莫斯科战役与淮海没有可比性

        莫斯科战役前,苏军指挥部通过西南方面军和预备方面军等大规模的牺牲,不断地消耗德军的实力----武器、后勤、人力等,等德军兵临城下时,已经过了战争顶点

        事实上,德军能够看到克林姆林宫,已属侥幸,实际上没有这个实力

        就象弹簧一样,德军已经彻底张开了,还有断的嫌疑

        而苏军却已被压倒了极致,正需要发泄!

        二者实力不可同日而语

        • 家园 进攻顶点

          德军过了进攻顶点,所以遭遇有力反击就败退了。

          至于三大战役后的国军,主力基本覆灭,已经没有大规模反击的能力,最多利用解放军战役过程中的失误打一些小的反击,比如白崇禧进攻135师。

        • 家园 没有说服力,国军在解放军渡江后为什么不是弹簧?

          如果两者的意志品质一样,那么德军一直取胜,士气就可以越来越高昂,苏军一败再败,士气就会越来越低落,战争的天平就会倾向德军这一边,如同解放军渡过长江以后,势如破竹一样

          关键还是在于德军的意志品质不如苏军,苏军在遭到了那样严重的挫败以后依然可以以高昂的斗志来果敢的反击德军

          所谓天气因素也只不过是一个借口,可以以志愿军在朝鲜的清长战役为例,此役中志愿军冻伤率30%,火力则只有迫击炮,依然果敢进攻,取得了战场主动权,最后美军在空军海军的接应下逃走

          而在莫斯科城下,德军冻伤率只有3%

          3%和30%的冻伤率对比,可以看出德军的意志品质是不如志愿军的

          珍宝岛战斗中,中苏军队都采用了潜伏战术,只不过中国军队潜伏得早,苏联军队潜伏得晚,苏军的潜伏就在中国军队潜伏部队的鼻子底下进行,弄巧成拙,苏军就是更晚的潜伏,冻伤也比中国军队更严重

          • 家园 说到底德军兵力不足有很大关系吧

            苏军损失虽大,但是战略纵深大,后备兵力足,而从远东调来的生力军并未经历过战斗,在士气上显然受战争前期失败的影响会很有限。

            反观德军,显然没有足够的人手来组织前线兵力轮休,胜利之师从波兰一路杀到莫斯科城下,士气再高也难掩疲态和损失。再说疲劳对军队的士气影响也很大啊,士气不能光是用胜利来顶着,再好的牲口也有卧槽的时候么

            另外,我以为那个时期斯大林的铁腕风格和严密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也阻止了俄国军队士气的崩溃。

            所以此消彼长,莫斯科到底还是保住了。说到底,我看还是德国人家底儿不够厚,还没有把俄国打到崩溃的临界点上他自己就先累趴下了。

          • 家园 德军可不是一胜再胜

            在10月后攻坚作战中,可以称得上接连受挫。

          • 家园 根本不是一回事

            德军越往莫斯科靠近,受到的阻力越大,是越来越难打,后勤补充越来越困难

            士气也是越来越低落

            就象粟裕在解决了黄伯韬之后说“刀锋已钝”,可是希特勒和苏军都不回给德军休整的时间

            而渡江战役则不同,渡江战役的背景是全国大局已定,而战役计划-----大迂回作战计划也极为巧妙,避免了所谓的硬碰硬

            采取了迂回、釜底抽薪等招数,除了战上海之外,基本上无大战(邓小平语)

            再加上民心所向

            所以是越打越顺

            至于天气,也就是说越是现代化军队,依赖性越强

            如果卫星被打掉,如果电子系统全部被干扰,美军的战斗力下降的幅度比PLA大得多

            苏军当时的机械化部队比德军少,而且后勤线比德军短

            当然德军的对天气的依赖程度要比苏军高

            事实上,苏军进入德国土地后,尽管德军主力早就遭到了严重损失,但是拼凑起来的部队还是给苏军以极大的杀伤

            特别是在柏林战役,德国连娃娃兵都征召了,按理说,这时的德军素质远赶不上早期东线的部队了,而苏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可是苏军依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 家园 我觉得柏林战役苏军伤亡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对希洛高地的敌情判断失误,付出过高代价。

              二是苏军攻克柏林的时间表似乎很紧迫,一线部队的压力很大,不得不接受本可避免的伤亡。

              • 家园 柏林战役确实时间很紧

                西线的盟军也在东进,拖得太久攻占柏林的功劳就可能被分享,作为同英美磋商战后欧洲格局的重要筹码之一,约瑟夫自然不愿意出现这种情况。事实上后来英美法盟军曾经单独同德国签订停战书。

    • 家园 这样的文章确实是精品啊

      已经有了号召力的牛人我是不送花的,

      虽然只看了二,没有看一,但是我敢肯定你这篇文章是很精彩的

    • 家园 有宝有宝,哈哈!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这宝有点浪费。

      惊喜:所有你加的好友,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第一位送花的得宝,挺好。

      可我所加的朋友?俺这无名小卒还没加朋友。浪费了。

      原来好友随便加的。以后看着喜欢的就加为好友。

    • 家园 【原创】淮海战役研究㈡:划一了的战区与划不了一的战区

      淮海战役研究㈡

      [SIZE=3]中原逐鹿:划一了的战区与划不了一的战区[/SIZE]

      作者:双石

        

        中原野战军,是淮海大战发起前的1948年5月9日由原晋冀鲁豫军区南征野战军和晋冀鲁豫军区的陈谢集团编组改称而来的,同时还重建了中原军区(区别于中原突围时期那个“中原军区”)。至淮海战役发起前,中原野战军已发展到了拥有7个步兵纵队15万余人兵力,重建的中原军区所掌握的能够独立作战的地方武装也拥有了20余万人的兵力——这些地方武装很多是由挺进大别山的原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的主力为骨干编成的。

        这个“编组改称”的背景,是中共中央图略中原的大政方针。

        这个大政方针,实际上早在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序幕”时就已开始筹措——从彼时开始,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呈“品字型”展开,先后杀入了中原大地。但是,当时这三路大军还是各自遂行军委赋予的任务,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挥。而半年之后的1948年初,鄂豫皖、鄂北、豫皖苏及豫西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于是中央军委也“与时俱进”,于1948年1月2日首次提出了“三军协力”打歼灭战的意见,并拟以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平汉路以西,汉水以北,陇海路郑州-潼关段以南广大地域,实施机动作战——陈粟大军的西兵团一度还准备渡江作战。如此,统一战区统一指挥的问题也就是提上了日程。为此,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作出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加强中原局的领导,以刘伯承、邓小平统一指挥在这片区域作战的各路部队。

        此间,关于“三军协力,统一指挥”的问题,时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的粟裕将军也有建议:

        ……我一个战略区之兵力,对当面之敌作战,则难取全胜,如待三个战略区兵力集中,则又失去战机。而敌人则利用其较我优良的运输条件和建制的临机变动,以集中或分故对付我军。但我军则因缺乏固定补给来源和足够的运输能力,又不便长期集中强大的兵团于一个地区(或方向)作战。因此,建议三军(刘邓、陈谢和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战方式,以求能较彻底的歼灭敌人一路(我们一军如不担负打援,兵力是够用的),只要邻区能及时协同打援或箝制援敌迟进,歼敌一路是很可能的。在此区歼灭战结束,敌向此区集中,则我又分散或转至邻区,总以何区便于歼敌,即向何区集中。如此能有两三次歼灭战,则形势可能变化。管见是否有当,请示知。如认为可行,则请刘邓统一指挥。

        ——粟裕:《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1948年1月22日)》,摘自《粟裕军事文选》

        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野除叶王陶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本文作者注:“除叶王陶外”,是因为当时三个纵队拟准备由粟率领渡江南下),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如是则使敌人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我军在机动兵力的数量上,则将逐渐走向优势;同时也可因战役的胜利,取得较多的休整与提高技术的时间。如果我军在数量上及技术上取得优势,则战局的发展可能急转直下,也将推进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

        ——粟裕:《关于渡江路线至中央军委电(1948年1月31日)》(文电标题为本文作者所加),摘自《粟裕军事文选》。

        1948年3月23日,中央中央决定:“由中原局管辖津浦路东陇海路南包括豫、陕、鄂整个地区,统一该区党政军民一切工作之领导”,且“陈毅、邓子恢同志加入中原局”——在此前,刘、邓就曾表达过请华东方面派“对土地改革和财经工作富有经验”的大员来加强中原局的工作,解决各路人马在中原作战时的“吃饭问题”。而擅长理财的邓子恢当作为一个绝好的人选,当然也就成了刘、邓向中央指名索要之士。

        至于陈毅“加入中原局”,背景稍微复杂一些(当然最大的背景还是中央协调统一各方力量以经略中原的大政方针),陈、饶之间的矛盾当然是背景之一。对饶很器重欣赏的刘少奇当时在陈饶矛盾中的态度那是尽人皆知的,陈毅调中原局,当然也不能排除已在中央决策中心的他所施加的影响。但就中原方面的刘、邓来说,那却是一件求之不得大为欢迎的事情——这将极有利于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在中原战区作战上的密切协调与配合。

        因中央考虑了粟裕再三要求“华东离不开陈军长”的意见(刘陈邓也提出“无论陈毅同志在中原局任何职,其在华野的任职不变”的要求),所以陈加入中原局时,其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职务也予以了保留。应该说,粟裕的这个挽留意见并不是出于客套或矫情而是出自由衷的:粟裕在军事指挥上的成长和杰出才华的展露,与陈粟间的合作历史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粟裕战役指挥步入辉煌的历程始于“黄桥决战”,那一仗因陈粟相得益彰的合作堪称完美之作。而山野、华野合并为华野之后,“陈出题目,粟作文章”合作格局又创造出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经典战例。粟作为“后起之秀”的军事指挥家在尚未建立起足够的军事指挥威望而在指挥上每遇障碍之际,井冈山上的老骡子陈毅只要操起电话说一句:“粟副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一切就能摆平;而当粟负责战役指挥的南麻、临朐战役受挫之时,也是这位井冈山上的老骡子向中央主动承担责任并力陈“我认为我党廿多年来创造杰出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

        而粟裕本人,实际上也在“加入中原局”之列(刘邓于1948年5月5日至军委电中还提出过由粟兼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的建议)。

        中央在接受粟裕提出的“暂不过江,集中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主力,争取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的意见并决定粟裕兵团(华野西兵团)也加入中原战场后,粟裕也“加入了中原局”。1948年5月9日,中央军委正式划定了中原解放区的辖区:“除华中解放区现辖地外(引者注:即苏北解放区),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直至川陕边均属中原解放区”——这其实就是共产党方面的“中原战区”。同时还决定了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的领导机构的人选,

        如此,整个中原战区就被置于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之下,不仅可以指挥中原野战军,也可以指挥进入中原战区作战的华东野战军——甚至还包括配属行动的华北军区部队,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的协同与配合,也因此而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华东局的陈毅、邓子恢、粟裕加强中原局,而中原局下的豫皖苏分局书记宋任穷也兼任华东野战军副政委,实际上也是在加强正筹划中的两大野战军在“逐鹿中原打大仗”上的“协力配合”。而且,此后的中野、华野都有比较密切的协同作战,中野首长指挥过配合的华野部队,华野首长也指挥过配合的中野部队,彼此间配合得也十分密切(其实这种配合解放战争以来就一直存在着)。

        共产党在中原规划战区之时,国民党中也有人在打量这片地域。

        差不多在共产党加强中原局领导,建立南线指挥中心的同时,国民党方面的也有富于战略眼光者把同样的问题提上了日程。1948年6月,“小诸葛”白崇禧就主张“以华中部队(指黄河长江之间的国民党军队)运动于江淮之间”,对共军进行攻势防御,以巩固南京防卫。为此,也提出了“统一指挥”问题:华中只能有一个“剿总”(即一个战区),这个“剿总”的总部应该设在蚌埠,由他自己来担任指挥官。李宗仁也向蒋介石建议:“将黄淮平原划成一个战区,由白氏统一指挥,因为从战略上来说,黄淮平原……本是一个地理单位;更有陇海、平汉、津浦三铁路纵横构成一交通网,调遣部队和指挥作战均极方便。

        应该说,李、白二位是颇具战略眼光的。

        然而,由于这个建议提议者的派系属性,犯着了小心眼儿的蒋公的忌讳——蒋公对野心很大的桂系总是有着很坚固的心理堤防,所以“毫不隐讳地对白说:徐州将另设一‘剿总’,以刘峙为总司令;华中‘剿总’即设武汉,指挥江北上游部队”。于是,就在共产党统一中原战区指挥的一个月后,国民党方面却将这片至关重要的区域一分为二,分划给了以刘峙为首的徐州“剿总”和以白崇禧为首的华中“剿总”:华中“剿总”拥兵35万,辖平汉路东,津浦路西,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总部驻节武汉;徐州“剿总”拥兵70万,辖苏、鲁、豫、皖地区,总部驻节徐州。

        就这么着,国共双方对同一个问题,作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关于国民党方面的选择,李宗仁先生曾有如下评判:

        

        为指挥这一方面的战事,蒋先生曾于三十七年春(1948年)初召开战略会议,决定白崇禧兼任华中剿匪司令长官,驻节武汉,与徐州形成犄角之势。我闻此讯息,即向蒋先生建议将黄淮平原划成一个战区,由白氏统一指挥。因为在战略上说我,黄淮平原西至潼关、宜昌,东达滨海岸,本是一个地理单位;更有陇海、平汉、津浦三路纵横构成一交通网,调遣部队和指挥作战均极方便。无奈蒋先生不接受这一建议。他硬要把这个战略单位分裂为“华中”、“华东”(注:应为徐州)两个剿匪总指挥部。此种分割已铸大错,而以刘峙担任更重要的华东(应为“徐州”)剿匪总司令长官,尤非其选。  

        ——《李宗仁回忆录》第66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老先生的评判相当准确精当。淮海大战期间任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郭汝瑰老先生也曾回忆,当时他也向顾祝同询及此事:

        

        ……“南京不少人说:‘徐州是南京的门户,不派一只虎将镇守,也应派一只狗守门嘛!怎么派一条猪呢?’”

        顾祝同连忙解释说:“你不知道,蒋铭三(鼎文)日嫖夜赌,不理事,刘经扶虽然老实一点,还肯管事,总比蒋铭三强。”

        这大概就是曾一度传说蒋鼎文任徐州“剿总”司令,而终于换成了刘峙的原因。

        

        ——《郭汝瑰回忆录》第28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同一个战略区域,两个截然不同的选择,一个划一了,一个划不了一,这对后来的战事发展,特别是淮海战役的战事发展,影响至大。

        大战前夕,两军在“统一指挥”上的决策过程与结果,当然也就截然不同。

        参考文献

        

        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㈢》,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⒉《毛泽东军事文集㈤》,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⒊《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⒋《郭汝瑰回忆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⒌《陈毅传》,当代中国出版社。

        ⒍《粟裕军事文选》

      通宝推:daharry,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李、白貌似没有他们自吹的那么牛X

        抗战时徐州会战,老蒋把精锐都填到徐州那个口袋里,差点让日军给一勺烩了,就是被李宗仁给忽悠的,李在回忆录里不但不认账,还把责任全推给老蒋。

        白崇禧弄了33个旅围攻自家经营了8年的大别山,不但没打垮刘邓,反而让对方建了两块根据地之后扬长而去,又跑到豫西去折腾,水平也不见得高的到哪去,大概也就是比刘福将强些。

        想不明白的是老蒋为什么不让何婆婆上,何婆婆要人脉有人脉,要能力有能力,又是早就被老蒋折腾熟了的,怎么也比刘福将,小诸葛强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