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淮海战役研究㈣·“一个好汉三个帮” -- 双石

共:💬75 🌺27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淮海战役研究㈣·“一个好汉三个帮”

    淮海战役研究㈣

    [SIZE=3]统一指挥,“一个好汉三个帮”与“一个大佬没人帮”[/SIZE]

    作者:双石

      

      中野主力攻取郑州后,就连傻瓜都能看出徐州地区有大仗要打了。

      平汉、陇海两大铁路枢纽被共军掌控,毛泽东的“战后展望”得以大体实现,当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于是,如何牵制徐州附近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保障华野主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作战顺利完成,就成了毛泽东与华野、中野首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了。所以,就在陈邓率中野主力攻占郑州的22日子时,毛泽东就致电陈毅、邓小平,提出了中野主力攻克郑州后“直出徐蚌线”的设想:

      

      因此,为了保障我华野全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胜利,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不但钳制孙元良、刘汝明,并且钳制邱李两兵团各一部。粟谭则令九、广两纵现在立即开动,直出金、鱼、成、单与陈邓协力作战。九、广两纵是否已出动,何时可到金、鱼、成、单地区,望粟谭即告。

      

      这就是毛泽东,下一步棋总是看三步——这个设想实在是太重要了!其意义非同小可。

      关于中野主力“直出徐蚌线”的意义,毛泽东在同日13时致华野饶粟谭的电报中是这样解释的:

      

      目前极好的形势是白部黄张两兵团被我二、六、十纵吸引到桐柏山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回头进到黄泛区,威胁东北面我军之行动,有利于我陈邓在攻郑胜利后,以一部或大部或全部向东行动,协同三、广两纵,不但牵制孙刘全部,而且可能牵制邱李一部。具体行动,可在攻郑后决定。我们预计是以一部留在郑州、淮阳之线,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假如二十三日开始之郑州作战,能在数日内达成任务,休整数日,本月底或下月初东进,以十天左右时间到达宿、蚌附近,休息数日,举行徐蚌作战,此时正是我华野打得激烈的时候,势必吸引邱李很大一部分力量回援,对于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大胜将有极大作用。但未知时间上来得及否,请陈邓于攻郑胜利后,作全盘考虑电复。

      

      这里,毛泽东首次提出“孤立徐州之敌”的设想,而这个设想与中野主力“直出徐蚌线”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中野主力“直出徐蚌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将在同一个战场作战,两军战略上“协同配合”,将变作战役上的“联合作战”!如此,两军相互协调同步和统一指挥的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所以,毛泽东才在这封致饶粟谭并中原局的电报中,向各方预作招呼:“请陈邓于攻郑胜利后,作全盘考虑电复”——毛泽东还还在该电中告知华野方面:“陈毅邓小平二同志现用陈谢电台在郑州附近指挥作战,你们及进入鲁西南之三纵均应经陈谢台与陈邓密切联络,以利配合。”而陈邓对最高统帅这个设想的反应也非常积极,当天亥时即电复军委:中野主力在攻占开封后,或出商邱,或直出徐蚌线,以“配合华野作战”。

      10月23日5时,毛泽东再电陈邓并饶粟谭,明确了中野主力东进后的任务:“第一个目标是歼灭孙元良兵团,第二个目标是攻占宿、蚌”,并要饶粟谭“即令三纵、广纵及鲁西南地方兵团,准于月底进至商、砀以北,并受陈邓指挥”。

      同日,华野司令部向各部下达《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10月24日午时,陈邓致电军委,根据“东线打响后”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提出了中野主力配合华野作战的三个方案,而其中之一就是与华野进入鲁西南的三、广两纵配合,“抓住孙元良而歼击之”。

      这段日子毛泽东大脑活动肯定是非常紧张频繁,既要为东北正在进行的决战殚精竭虑,也在为如何调动各种力量保障华野主力歼黄作战顺利完成煞费苦心。就是对自己提出的“直出徐蚌线”,也是在心中反复掂量,盘算着利害得失——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粟裕对黄百韬的作战打得顺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中野对徐州之敌的牵制作用。10月25日3时,在收到陈邓日前午时电后,他又提出了一个“中野主力渡淮南进”案供陈邓选择:

      

      从现地,取捷径,到蒙城集中,休息数日。然后,直取蚌埠,并准备渡淮南进,占领蚌浦段铁路。以你们全军四个纵队十一个旅(只留九纵—个旅守郑州,秦基伟率九纵主力跟进),控制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淮南铁路以东、运河以西广大地区,吸引敌人来攻。你们则忽集忽分,机动对敌,准备在该区坚持两三个月。此着为敌人所不及料。敌为防我渡江,必从徐州附近分兵南压,亦有可能从白崇禧系统调兵向东。我华野则可能于两个月内,歼灭刘峙系统五十五个师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十八个师左右,取得大胜。如敌以重兵对付你们,则你们可用暂时分散作战的方法.将全军(十二个旅)分散配置于江、淮、巢、运之间躲过其压力,以待华野之南下。最后决定,可待你们到蒙城以后。如那时认为此策不便,则执行徐蚌作战方案。

      

      还是那句话,如果不以后来那个演变而成的“决战”为参照的话,中野主力“渡淮南进”案也是相当厉害也相当诱人的一着棋:中野主力渡淮南进,相当于“剑指中宫”,直接威胁南京,属于“攻其所必救”!华中、徐州两“剿总”都必然会分出重兵前来“勤王”——而且很可能是如邱清泉兵团黄维兵团这样的精锐劲旅。如此,敌徐州、华中两大集团兵力必然大为削弱,也肯定会使徐州“剿总”在徐州安全和东援黄百韬之间左右为难首尾难顾,粟裕对黄百韬更可以放手大打——毛泽东在该电中对淮海战役的目标函数又作出了重大提升:“两个月内,歼灭刘峙系统五十五个师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十八个师左右,……”

      然而,倘若陈邓当时就选择该案,那我们肯定就看不到后来的那个“淮海决战”了:中野主力对华野作战仍然还是“战略配合”,徐州、华中两大集团派出重兵在淮南与陈邓纠缠以解京畿之危,中野主力将疲于应对,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徐州之敌可能放弃徐州倾巢南撤,华野主力也未必能捕捉到战机……

      陈邓于当日申时回应军委,态度十分明确,还是坚持“直出徐蚌线”,还是坚持“打孙元良”:

      

      一、第一步集结地点建议改为永城、毫州、涡阳中间地区,无论出宿蚌线或打孙元良均更方便。由郑州到达上述地区约十天(包括休息一天),明有开进,戌支可到达。

      二、我们意见以力求歼击孙元良为第一要着,如不好打,则向宿蚌来进攻。白崇禧已令黄维向西增援,该敌西进已来不及,只要机会好,能歼孙元良大部更为有利。

      三、挺进淮南,非到万分必要以不采取为好,因为该地区狭小、滨湖,山地则缺粮缺水,大兵[团]很难机动,同时对部队情况亦不适合。现在鞋、袜、棉裤、帽子、绑带尚未补齐,财政上毫无准备及辎重不能携带。

      四、如果于万分必须渡淮南进,则宜以一个纵队破击蚌埠、南京段,主力攻占定、合、六、寿、风、霍、颖诸县,背靠大别山,并打通淮南,保障后方供应线。总之实行此着,我们很难打到仗,而且可能有较大的消耗。

      

      后来有行家这样评价陈邓当年的这个抉择:富有远见卓识!

      笔者认同这个评价,这是恰如其份的。虽然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陈毅、邓小平,此间仍然还没有设想“决战”当然更不可能以后来那个“决战”为参照来考虑问题,但以最有效率最能发挥作用的积极行动来“配合华野作战”,却是他们上下同欲高度一致的共识。

      10 月26 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你们25 日申电,以10 天行程于11 月4 日集结永城、毫州、涡阳中间地区的部署。”28 日又电:“我们同意你们不出淮南……”,“你们在徐蚌线以西地区出现,对整个敌人威胁极大,这种威胁作用,胜过在汴徐线上打一胜仗。”

      然而毛泽东对“出淮南案”那个“剑指中宫”的作用似乎还是比较留恋和钟情,因而在同一电中又出了一个“折衷”的主意:“请考虑到达毫州、涡阳、永城中间地区休息数日后,第一步是否可以分路攻占毫、涡、蒙三城。估计三城占领,淮南即将震动,孙元良、邱清泉两部将被调动,而你们行动目的,是调动孙、邱,主要是调动邱清泉。”

      笔者再一次站在“事后臭皮匠”的角度客观而言,毛泽东这个“折衷”折得不怎么样。如此一分兵,淮南倒是有可能“震动”,但对徐州之敌的威胁不大,南京恐怕也“震动”不了,既难起到“出淮南案”那种“剑指中宫”的作用,也会减弱对徐州之敌的直接牵制作用,远不如中野主力全部“直出徐蚌线”所达成的效果来得直接了当!“两面俱到”的结果,有可能是两面俱不到!

      由此也可以想见毛泽东在反复掂量各种方案时的那般紧张和忐忑。

      不过毛泽东就是毛泽东,两天后他也把思路理清楚弄明白了——30日,军委电告陈、邓:“前电曾要你们攻占毫、涡、蒙三城意见不当,请你们一直进至萧县地区,对徐宿、徐砀两线相机行动为宜,并争取五、六日到达。”

      中野主力“直出徐蚌线”,最终敲定!中野、华野两大主力联合作战格局,最终敲定!

      10月31日晨时,在确悉统帅部和陈邓最终确定中野主力将“直出徐蚌线”后,粟裕即电军委及陈、邓,提出:“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同日亥时,陈邓也电告军委及华野饶粟谭,提出了“与华野同时开始进入战斗”的三个作战方案,表示将力争实现“我以一部协同三广两纵,箝击邱敌一部,其余全部歼灭孙兵团一部或大部”的第二方案,而“第一、第三两方案虽都纯是大消耗仗,但我们当动员部队用一切努力,不顾伤亡,达成箝制邱孙两敌之任务。

      陈邓还主动提出:“因华野作战计划中未派队攻击徐蚌段,我们拟以豫皖苏部队担任”。

      11月1日17时30分,军委复电陈邓,决定“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并同意由陈邓临机决定所提出的三个备选方案。次日午时,陈邓复电军委,报告当面敌情并提出根据新的敌情拟定的三个备选新方案,并表示;“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惟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华野三纵与我们电台还未弄通,请粟谭转令该纵注意勾[沟]通”。(该电前不久被某位“野史专家”发挥成了一个据称“将来会入正史”的谣言,笔者将在附文中予以澄清)

      至此,中野、华野两大野战军的统一指挥关系得以确立。

      如今有很多文字都在称道粟总在淮海战役发起前建议“由陈邓统一指挥”的“高风亮节”,这当然是有理由也值得称道的——粟总的确是一位具有“高风亮节”人格的百战名将。但笔者以为,在作军事学术探讨时似乎不必过份渲染这一点,过份渲染就有“矫情”之嫌。因为无论于情于理,还是于指挥关系、指挥效率和指挥威望而言,两大野战军联合作战,身为中原局领导人的陈毅、邓小平都是当然的指挥者(本来还应有刘伯承,但刘当时正率中野一部在豫西牵制敌华中集团黄维、张淦两兵团,是否会进入徐蚌战场尚取决于敌华中集团援徐兵力之动向),这也是统帅部乃至粟总本人早在年初就已达成的共识。粟总提出“陈邓统一指挥”固然含有“高风亮节”的成份,但更主要的还是两军联合作战大局的客观需要。

      除非陈邓此前选择的是“出淮南案”——那样两军就不会存在“统一指挥”问题!

      而同一时段里,国民党军方面也预感到大战在即,也在操持着“统一指挥”问题。

      杜聿明那个“进攻山东计划”流产后,国民党军统帅部也发现了中野主力的攻郑企图,

      10月23日——也就是毛泽东提出中野主力“直出徐蚌线”加入徐蚌战场与华野联合作战的同一天,为了集中华中、徐州两大集团的兵力联合作战,时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的何应钦将军向蒋介石建议:徐州“剿总”放弃陇海线上除徐州外的各大城市,集中兵力于徐州外围,华中“剿总”第十二兵团4个军进出于周家口附近,依情况策应徐州“剿总”或华中“剿总”,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徐州两大集团的作战。

      据时任国民党军作战厅长的郭汝瑰将军回忆,当他带着何应钦的建议和相应的方案准备飞赴北平向蒋介石报告时,顾祝同唯恐触犯了这位最高统帅的小心眼儿,还再三嘱咐郭汝瑰:“要报告总统,白健生统一指挥是暂时的,会战结束后,华中‘剿总’和徐州‘剿总’仍分区负责。”

      孰料蒋介石这回非常“大度”也非常痛快:“不要暂时指挥,就叫他统一指挥下去好了。”同时还命令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将军出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给白长官当副手。

      当日下午,郭带着蒋的指示飞返南京,向何应钦、顾祝同覆命。次日,何应钦即以蒋介石的名义下达指示(史称“蒋介石酉敬防挥电”),其主要内容为:放弃郑州、开封,实行保持徐州,加强徐、蚌间防御的部署,徐州方面“取攻势防御,逐次消耗共军并巩固徐州附近地区而确保之”;而华中方面的黄维兵团并指挥第2、第15军,索中原野战军主力进剿,“如刘伯承主力越过平汉路东进,即先机推进周家口附近,适时联系邱清泉兵团夹击而歼灭之”,必要时可以放弃南阳。

      命令还规定,郑州守军撤回黄河以北,准备“打游击”,孙元良兵团第41、第47两军向宿县、蒙城各城附近转移,尔后控制蚌埠机动,其第99军车运蚌埠;第4绥靖区刘汝明部应以主力守备商邱;邱清泉兵团应机动控制于砀山附近,依情况协同黄维兵团夹击进出于黄泛区之刘伯承部;第3绥靖区冯治安部应以主力控制于运河以西地区台儿、枣庄支线,担任守备;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分别控制于阿湖、新安镇、八义集各地附近,“切击南窜之共军,应援东海方面之战斗”。加强徐州、蚌埠、淮阴之工事,“务期坚固守备,以形成机动兵团之核心”。

      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党军方面对共军策划了近月余的“歼黄作战”,仍然毫无察觉。

      何应钦还同时还电告白宗禧,告以由他统一指挥华中、徐州两“剿总”部队的决定。

      这事儿往好里说哩,是“党国危难’,用人之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委座用得着“小诸葛”的脑子也用得着白长官的兵马了(华中“剿总”的张淦兵团是桂军嫡系,白长官不点头,蒋介石也调不动);但要往坏里说哩,那就是“乱世功名值狗毬”,这不好干的难事儿破事儿得有人来替“委座”担戴。

      跟“委座”一样喜欢揽权喜欢领兵的白长官乍一闻听“委座”的重托,很高兴也很上劲儿。

      10月30日,白崇禧飞赴南京,与何应钦、顾祝同等会商“统一指挥”事宜。会商当天,白长官不但表示同意指挥徐州集团,而且主动提出,不仅华中集团的黄维兵团可以转用于阜阳、太和、上蔡地区,就是桂军嫡系张淦兵团也可转用于这个方向。

      然而一夜之后,白崇禧却突然翻脸。不但拒绝出任统一指挥之职,而且坚决不肯将桂军嫡系张淦兵团调往徐蚌方向。原来那“一夜”是非同寻常的一夜,李宗仁、刘斐、覃戈鸣等同侪幕僚都先后对跟白长官痛切剖析这个“乱世功名”的利害得失:徐州集团兵马在陇海路上摆了个首尾不能相救的一字长蛇阵,态势非常不利,随时都可能被华东共军“腰斩”,而徐州“剿总”如邱清泉等一干“天子门生”们,那就是一群骄兵悍将,紧要关头健公你是不是招呼得动,那还真是不好说!真要出了问题健生兄你可就得负失败之责,那时候委座想怎么着整治你就怎么整治你!徐州那个“十字架”那差不多就是座坟墓的标记,委座面前现在就是摆着一个陷坑儿,他这是要我们桂系的兵马去替他填这个陷坑儿他好从我们身上蹚过去……

      “小诸葛”被说动了,决定还是留在武汉“静观风向”。

      这个日子,跟“华东共军”的粟总向军委建议“陈邓统一指挥”,是同一天。

      白崇禧拒绝上任,“天子门生”宋希濂也拆了“校长”的台,而且拆得比白长官还要早:10月26日,就连白长官都还沉浸在“重掌重兵”的受宠若惊欢天喜地之中,他却以“到鄂西后情况渐明,正在作种种规划和积极部署以及自己对徐州方面情形不熟悉”为由,“请委座收回成命,另择贤能”。

      其实宋将军真正的理由与白长官非常相似:徐州前途很不乐观,邱清泉骄横跋扈,“向来目中无人”,孙元良虚伪狡诈,“把个人利害看得超乎一切”,两位都是不好相与的主儿……

      白、宋都拆了蒋介石的台,刘峙又不堪重任,转来转去,蒋介石又想到了杜聿明。

      东北失陷,杜长官其实已经闲了起来。但就是这样,他在接到蒋介石11月3日发来的“即请到蚌埠指挥”的命令后,还是以“要指挥葫芦岛撤退”为由拖延了一个星期,才跚跚来到徐蚌战场。而那个时候,黄百韬已在碾庄被粟裕给结结实实地摁倒在地,徐州这个十字架上也已火势熊熊……

      而差不多就是同时,共军方面已经达成共识且迅速确立了统一指挥关系。

      杜将军后来坦承:“以当时的情况来说,也是徐蚌会战的准备工作重于葫芦岛的撤退,我应该马上到蚌埠去,可是我怕被背上放弃徐州之罪名,受国民党舆论的指责,对于个人不利,所以就想借指挥葫芦岛部队的撤退来推御放弃徐州之责。”

      党国存亡之秋,大厦将倾之际,国军名将们,竟然没有一个愿替“委座”分忧解难!

      这是一场决战前的决战,双方阵前尚未交火,阵后却已见分晓。

    参考文献

      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㈣》,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⒉《毛泽东军事文集㈤》,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

      ⒊《淮海战役综述·文献·大事记·图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会员),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⒋《粟裕年谱》,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⒌《粟裕文选㈡》,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⒍《淮海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军将领的回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⒎王道平、周宏雁、姜铁军:《震撼世界的大决战》,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⒏《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1958)》,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年谱组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淮海战役研究㈠·国民党的命名比共产党的命名更准确

      淮海战役研究㈡:划一了的战区与划不了一的战区

      淮海战役研究㈢·“动起来了”与“没动起来”

      淮海战役研究㈣·“一个好汉三个帮”与“一个大佬没人帮”

      附:澄清一则谣言

    通宝推:daharry,纪琮,Wjwu,九合诸侯,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否定兵出淮南。。。

      陈老总很可能起了主导作用。

      淮南那个地方,不适合大兵团纠缠,而且对于弱势的一方,尤其危险---不好跑啊。当年在淮南坚持的小部队,经常在危险时就偷偷从三河溜回淮北休整,但大部队就没法这样做了。

      陈毅的战略眼光和魄力现在常常被人小瞧了!

    • 家园 终于……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淮海战役研究》系列已有章节

      《淮海战役研究》系列已有章节

        淮海战役研究㈠·国民党的命名比共产党的命名更准确

        淮海战役研究㈡:划一了的战区与划不了一的战区

        淮海战役研究㈢·“动起来了”与“没动起来”

        淮海战役研究㈣·“一个好汉三个帮”与“一个大佬没人帮”

        附:澄清一则谣言 

        淮海战役研究㈤·决战?决战!(上) 

        淮海战役研究㈤·决战?决战!(下)

        淮海战役研究㈤·注释

    • 家园 陈邓和粟裕的华野司令部之间通讯是否方便的小资料

      1 淮海战役开始前,军委有电报(10月22日)给饶裕,说陈邓是在用陈赓的电台指挥作战(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淮海战役)

      2 刘伯承去和陈邓会和的时候,只有一个吉普和一辆卡车,显然没有带总部的通讯部分(《刘伯承传》)

      3 陈赓后来下部队指挥的时候,四纵的电台全部留下了给了总前委使用(《陈赓传》)

      4 刘陈邓所用的电台5部,最大功率为15瓦功率。一部对着中央军委,华野司令部,中原军区,以及后方的中原局华东局以及其他一些后方机关,其余四台和各纵队构成对下指挥网络。对比的是华野司令部电台为10部,全部为15瓦,其中一部专门对中央军委 中野司令部(总前委常委),一部专门对华东后方机关,一部机动,7部和各个纵队构成指挥网。

      • 家园 请教:有关电台使用部分是出自哪份资料?

        4 刘陈邓所用的电台5部,最大功率为15瓦功率。一部对着中央军委,华野司令部,中原军区,以及后方的中原局华东局以及其他一些后方机关,其余四台和各纵队构成对下指挥网络。对比的是华野司令部电台为10部,全部为15瓦,其中一部专门对中央军委中野司令部(总前委常委),一部专门对华东后方机关,一部机动,7部和各个纵队构成指挥网。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关于 陈邓的指挥能力,俺来插一杠子吧。

        这还是一个早年夏日乘凉时听老人们讲古,听到的故事。

        抗战时期,有一次是陈毅带领苏北新四军和山东八路的一个师会师。

        山东八路原先打算打下一个顽军土围子作为会师礼。但几次攻击不顺利,损失不小。师长心痛,不再继续攻击转而围困。

        随后,陈毅带兵来了,装备显然比山东八路要好得多。

        陈毅脸色铁青,大步走进指挥所坐定,大喝一声就把八路的师长捆起来要枪毙!

        罪名就是,主官畏战,何以统兵!

        八路一边军官们跪地求情,要求给一次机会,打不下围子提头来见。新四军一边劝陈毅,两军会师先杀师座很不妥。

        最后,是陈毅点头,八路师长带着二百连以上干部,赤膊上身,一手大刀一手匣子枪,腰里缠满手榴弹做敢死队突击。

        陈毅则命令新四军带来的迫击炮和重机枪一通猛砸做准备。

        老头子们说,自从干八路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猛烈的火力袭击,过瘾!开眼界啊!

        然后,突击队红着眼睛吼着,疯了一样就闯进去了。

        土围子毫无悬念地被打下来了,师长将功补过。

        将士们说,陈毅打仗,还是很厉害的。

        后来,觉得这段故事应该找到个出处的时候,可惜老头子们早已驾鹤西去,再也无从查考,只能当作故事听了。

        老邓也是一样。毕竟那时候是提着脑袋闯天下,不会打仗大概很难混的。

        俺小时候的邻居,曾经是一位跟着邓公和张云逸广西百色起义的师长。老头子说,邓公打仗极其刁钻精明。

        五十年代的时候,活着的老红军很不少,可惜都是小孩子爱热闹听故事,过后就忘记了。

        老人都已经故去了,无从查考。

        • 家园 八路比不上新四军,还是头一次听说

          细查一下还真有这种例子。

          12月13日16时,攻击部队开始运动,19时半总攻开始。因地势平坦,河沟阻隔,韩军炮火攻击,至21时许,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团攻入曹甸西北角炮楼,但此时新四军在东北、东南两线的攻势尚未展开,使韩军得以集中兵力在西线组织反击;22时许,新四军第一纵队经过近迫作业,越过濠沟,不久突破东小圩,占领了部分阵地。可是,此刻八路军在西线的进攻都处于间歇期,致使韩军得以在东线进行反击。进攻先头部队未能巩固住前沿阵地,后续部队受韩军炮火压制,无法向前运动。直到14日拂晓,曹甸东、南、西三面均各自为战,未能形成统一的进攻步调。虽突破韩军前沿阵地,但未能突破曹甸韩军的基本阵地。

          曹甸久攻不下,而且伤亡较大。为此,陈毅及时地命令部队撤出战斗。面对这样的局面,刘少奇于12月15日致电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称:“我攻曹甸未下。此次战役,我伤亡共约2000人,消耗甚大,平桥虽被我占,但韩部及东北军尚有8000多人在车桥、泾口、安丰、曹甸一带……此次战役大概只能如此结束。苏北问题已成僵局,急切不能彻底解决。”

          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中原局与华中总指挥部随即开始检讨曹甸战役。应该说这一检讨很有必要,需总结的内容也很多。比如战役的指导思想、战术的确定原则以及两军部队的协同指挥与作战风格的统一、缺乏攻坚武器和水网地带作战经验等。但刘少奇认为,曹甸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黄克诚的作战消极,有右倾表现。

            这样的判断,黄克诚觉得很突然,也很吃惊。他心有不服,但已不能改变中原局领导所形成的结论。刘少奇认为黄克诚长期担任政治委员职务,做思想工作是他的强项,但不适合带兵打仗。于是,他以中原局的名义电报中央,建议撤销黄克诚五纵队司令员职务,保留政治委员,由陈毅兼任五纵队司令员。这就是以后黄克诚在回忆录中所说的:“曹甸战役没有打好,华中局(中原局)领导认为我右倾,作战不力,撤了我第五纵队司令员职务。”但“陈毅作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需要照管全局,并没有到第五纵队视事。因此,我这个政治委员还得兼管司令员的工作”。

          八路军的作战能力也是不平均的。黄克诚电报:

          五纵队三个支队,原苏支〔2〕[苏支,指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为一支队,原二旅〔3〕[二旅,指八路军第四纵队新编第二旅。]为二支队,南支〔4〕[南支,指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张爱萍部〔5〕[张爱萍部,指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总队长兼政治委员张爱萍。]为三支队。

            (一)一支队共三个团,现共有九千人(六千老的,三千新的)。两个老团,一个新团增加外,战斗和工作均保持过去一军团作风。对统战策略掌握较差,现有进步,群众纪律较差,干部狭隘不能照顾全局,与地方党政和其他兵团关系均欠缺,估计为长期巩固基础,纠正不困难。

            (二)二支队两个团,均新团。[从]华北到华中,减员甚大,现共三千余人。火力弱,战斗力不强,开始情绪不高,最近较好。部队纪律和地方关系还好,群众称为老八路。干部文化、政治水平均低,部队战斗作风未锻炼出来。

            (三)三支队三个团,均新部队,约四千余人。两个团火力较好,战斗力相当;一个团火力弱,战斗力不强。各种制度开始建立,群众纪律较好。

            (四)总[纵]直一百余人,只有参谋处,供给、卫生、政治机关均未建立,对工作领导还说不上,干部没有办法解决。

            (五)六八七团从山西出发,半年来没有过一星期休息,很疲劳。没有新兵补充,完全依靠俘虏补充,现有一千七八百人。战斗力强,每[比]一支[队]老团稍差。群众纪律与地方党政关系、执行统战策略等工作过“左”。巩固半年来,行军未发生大问题。部队巩固亦较好,每月逃亡约二十到三十人。

          “每月逃亡约二十到三十人”,还算巩固较好,可见为什么攻击的时候需要组织干部突击队了。

          第五纵队各支队长名字没找出来。

          最有可能的可能是卢绍武,广西人,做过代理支队长,支队长,但不知是在哪一个支队。

          陈毅的迫击炮恐怕也只是聊胜于无,但部分老八路连这也没见过,应该也是可能的。何况,讲故事的,可能只是新八路呢。

          • 家园 第五纵队黄克诚的部队到东北的时候是绝对主力,

            其实他的部队的战斗力也就比陈毅粟裕率领的新一师差,比其他的部队都强。这场仗是两支部队会师不久后打的,转年开始就是皖南事变,然后黄克诚的部队也被编入新四军了。

        • 家园 我给你个查考:

          老人都已经故去了,无从查考。

          我给你个查考:

          毛爷爷的《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

            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这14个字翻译一下其实就是:他们懂个屁!

        • 家园 这好象不用查考了吧?

          大喝一声就把八路的师长捆起来要枪毙!

            当年叶挺枪毙高敬亭是打电报到两方的中央请示的,老常的回电快了点。

          八路一边军官们跪地求情

            可能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