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1)——起源 -- 花大熊

共:💬453 🌺1912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另外,您blog上链接的那篇《问中医几度秋凉》我也读了,多谢推荐这么好的文章,虽然有点啰嗦。。。

        • 谢宝
          家园 太客气了

          对中医的思考有的时候会让我们反思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现代生活的迷惘。或许这是张仲景,李时珍们所没有料到的吧。

          也感谢你的献花

    • 家园 【原创】大话中药发展史(8)——医圣不是随便叫的

      说到秦汉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如果把东汉末年那最著名的天下大乱时期也算上。恐怕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在三国类游戏中那个神仙般的人物——华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华佗的传奇太多,随便揪出一个都是精彩绝伦。麻沸散,刮骨疗毒,五禽戏,连去世都是那么有故事。老熊文笔不好,就不去蹚深水了。华老前辈唯一遗憾的是他平生所学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尤其是麻沸散,后世医家想破头也没有猜出他到底用了什么药。

      也正是由于他的医术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他在正统医学领域的江湖地位远不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师——张仲景。

      张机,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因医术高超和传世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要知道中医界和武侠小说的江湖是颇有几分相似的——门派林立,互不买账,时不时的群殴一下。但各帮派还是对张仲景颇多尊重的。沿用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善于运用《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医生,也被人们归入叫做经方派的组织中。其地位类似于武林中的少林派。绝对的名门正派。

      江湖 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

      张仲景活着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当上“医圣”。是他死了1000多年后人们才慢慢把他放上神坛的。放上神坛的原因,是他写的《伤寒杂病论》实在太管用了。中医界向来有所谓“经不过三”的说法,意思是说只要辨别出是张仲景书里写的病症,用他的方子,不出三副就可以奏效。

      如果说黄帝内经奠定了生理病理学的基础,真正教会我们走向临床的,还是张仲景老先生。

      关于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网络上有一位很著名的罗大伦博士,曾经有描述。俺在这里给个链接外链出处大家自己看。给出的这一篇是讲《伤寒论》部分的,罗大伦博士的整个关于古代医生的故事都非常好看,也很专业。老熊义务帮他做个广告。在链接的文章中我也很喜欢给中医唱反调的“维肝有癌”先生。他是个西医,对传统医学也很了解,唱反调的水平很高,值得我们这些搞中医药的去认真思考。比河里的某些人总是唱同一首歌的水平高多了。又扯远了,打住。

      老熊仅仅补充点关于张仲景的八卦。

      古代的名医好像都是很有个性的。作为从人世间走上神坛的张仲景自然更不能例外。据说他曾经官拜长沙太守,在那个年代能当上这种大军区级别官帽的,不太可能是很贫贱的出生。长沙太守的官很大么?有多大?只要给你列举几个张仲景之后的长沙太守你就大概有数了,在他之后的长沙太守有袁术、孙坚,孙策。考虑到张机张太守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50-219年之间,正是群雄并起的时代。如果张太守有点啥想法的话,或许三国演义里就有手持飞针一路诸侯出现。

      可我们的张太守呢?非但没有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梦想,据说他每日在衙门大堂之上处理完公务之后,就收拾收拾文件,连地方都不挪,直接开始挂号看病了!中医称看病为“坐堂”就是这么来的。

      估计现代流行的医闹们看见这位把门诊部开在省政府里的医生,直接认栽算了。

      似乎是嫌坐堂看病还是要利用八小时外的业余时间,太麻烦。张机张太守,索性给了我们一个华丽的大转身——辞官,此后他老人家去过哪里,做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了。

      整一活神仙。

      更重要的是这个神仙给我们留下了一本救人无数的书。据说华佗(他比张仲景小)曾经看过《伤寒杂病论》,看后的评价就是“此真活人书也”。而华老先生那本被曹操耽误出版的书,是否也吸取了《伤寒杂病论》的营养就不得而知了。

      《伤寒杂病论》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一座有探索价值的金矿。 再说一个关于道听途说的药学小八卦,来说明《伤寒杂病论》的价值

      话说伤寒论中有一方剂名曰:葛根汤,处方里有麻黄和葛根两味药。麻黄中含有挥发油,加热后容易挥发损失。在通常情况下,包括现在您去医院开的方子中如果有这味药,药房定当在给你的药袋子中把麻黄分开,注明“后下”,也就是下锅都要比其他的药物晚几分钟,防止挥发性成分长时间加热后的损失。然而张仲景在葛根汤的相关文字中明确指出:先煮麻黄和葛根。此举招来后世的很多非议。最大的帽子莫过于在西西河满天飞的“不科学”。然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学者研究发现,葛根中含有的淀粉经过加热可以形成首尾相连的环,将麻黄的挥发性成分包裹于其中。因此麻黄中的挥发性成分不但损失小,而且还因为淀粉的包裹,在水中停留稳定的时间更长。此现象是至今仍属于药学技术前沿的“分子胶囊”技术。

      张仲景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分子,也没有见过胶囊,更不会知道分子胶囊。他是怎么知道要把葛根和麻黄一起先煮的?或许真的和古代那些高人一起GONG WITH THE WIND了……

      说这是八卦,是因为老熊只在八十年代的一本药剂教科书里看过,一直没有找到文献出处。有大牛能辨个真假,给个出处就再好不过了。

      又一次跑题聊中医了,谁叫汉代纯中药的东西还不多呢。喝口水去,下次该说说南北朝了。

      关键词(Tags): #张仲景#伤寒论#中药#中医通宝推:林三,阴霾信仰,mezhan,Javacai,
      • 家园 俺就是蒙罗大伦博士的感召,才一窥中医之门径的

        但就是这么一看,就把俺完全洗脑,成了为中医的发展摇旗呐喊的马前卒了。

        可见中药的毒害有多强了,在此友情提醒,小心中毒。

      • 家园 这两天很郁闷,不过在这里得到补偿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还好在这里得到宝了,而且还学到知识。河里有些人以打倒中医为己任,不择手段,令人汗颜。

      • 家园 三国演义里有华佗用灸疗的故事

        医圣著作好像在这方面着墨不多?熊大能否介绍一二?

        您提到葛根汤,我想起听过的白虎加人参汤的“八卦”。此汤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对单味药进行研究,发现知母和人参单味药均能降血糖,各伍以石膏,即知母加石膏和人参加石膏,其降糖效力加强。由此推算,则知母加人参配伍石膏,几个药的降糖作用力合在一起,终值理应达到最大。然则试验效果却不支持,知母人参配合,若人参量大于知母量,其总降糖效力削弱,若知母量大于人参,则在知母比人参达到2比1的比例时,降糖效力达到最大值,非此比例,则降糖作用降低。神奇的地方在于,白虎加人参汤中,知母和人参的比例恰好是2比1。

        • 家园 医圣对药学研究是个挑战

          医圣一方面不是本草的经典。所以俺就草草带过了。

          另一方面,类似的八卦研究很多,很多都仅仅是证明,而不是揭秘。复方研究一直是中药研究的炼门。怕贻笑大方,所以俺就更不敢多说了。

      • 家园 提个问题。

        中药那些属性,什么寒,大寒,温,什么热,啥的是怎么确定的。这些属性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

        有没有标准化的方法,不同生长环境的同一种药材,药性不同吗?不同的煎煮方法,药性不同吗?不同的切割方法药性不同吗?

        其实我总觉得,中医急需一部药典,先不要讨论方子,想把药搞清楚。把各种植物,动物的各个部分精确化,药性精确化,注意事项精确化,也许表述方式可以和西医不同,但是逻辑还是一回事的,内在逻辑要统一起来,有冲突的地方要特别说明。也许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工作,也非常复杂,但是没有这个基础,总觉得中医过于神秘化,而不是专业化。

        还有这都是什么年代了,学中医就要看黄帝内经,就要看伤寒论,这种做法其实使中医变成了文化的符号,而不像是医学的范畴。

        当然中医还是有旺盛的生命力的,至少一百年内不用考虑生死存亡的问题。

        • 家园 你提的问题有些

          可以在专业的书籍里找到答案。我这里大概的说一下。

          寒热温凉被称为中药的四性。最初是从机体对药物的感觉上来定义的。比如生姜吃上去的感觉HOT,就认为是温热的(确切说是温),薄荷吃上去感觉清凉,就是寒凉的(确切说是凉)。

          后来发觉这样的定义太粗糙,拓展到病理状态下机体的反映。比如金银花,吃上去或许没什么太明显的感觉,但是对于发热的病人可以降温,就被定义为寒。诸如此类。

          四性是有程度差异的,但是并没有定量。个人理解你说的定量是用数字的那种,比如温度降一度,是凉性,温度降两度是寒性。不知对否?很遗憾中药没有这样定量过。但是动物实验的数据和临床使用的结果有支持这种定量的,比如生姜(温性)发热的能力就不如肉桂之类大热的药物。据我对西药简单的了解,也没有西药这么定量的。以种类比较丰富的抗高血压药为例,大致可以按照降压的能力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高血压用药,但也没有说用具体数字衡量的。

          你所谓的标准化的中药方法目前有很多的学者在做,但是进展不理想,因为标准化用在合成的化学品上比较容易,用在植物上比较费事。甚至有学者提出,这根本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因为你见过把生物标准化成功的实例么?呵呵,把猪按体重分的这种标准化不算。

          你对中药的这种去神秘化,精确化的期望很是代表了非专业人士的共同愿望。也是中药目前努力的方向之一。可惜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中药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短期内这种愿望还看不到实现的前景。

          具体内容我会在未来的一些帖子中涉及。

          另外,我个人认为看伤寒论和黄帝内经并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怎么看。相反,有些动不动就更新的东西反而让人觉得不靠谱。一个体系核心的东西三天两头变动至少让人觉得还不够成熟。比如基因和干细胞的研究就发展的很快,但还远未达到可以应用的程度。作为科技前沿,经常变动是可以接受的。作为临床治疗的标准,经常变动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中医有它文化符号的意义在里面,不过如果你深入的了解中医,就会明白它不是生来就为了当文化符号的。好比汉字生来不是为了被老外刻在身上做纹身一样。

          谢谢你对中医药的信心。不知道我是否回答了你的疑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