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语言学小知识(1)——我们生活在隐喻的世界 -- 江城孤舟

共:💬65 🌺1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成功的话要记得贡献秘方!

                        今天我这边天气一点也不好,

                        风狂雨骤,刚从办公室回到家,冻得半死,

                        所以跺脚狠狠地说,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思考属于怪兄和三力思!

              • 家园 无意识的范畴化就是基因千万年不断尝试留给我们的遗产

                我们的思考几乎没有不带这个烙印的。同样我们的时代,环境同样在思想模式上留下刻痕。同时我们也在有意识,无意识挑战这些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到小概率事件出现,然后看周围人的大惊小怪的感觉.911那天我看周围人比看冒烟的大楼的时间多. 在没有理论模型的情况下, 要说这些是不是有逻辑是很难的,逻辑只在其逻辑体系内才说得通。1+1在跳出数学体系后不一定都会是2。 人体里有很多退化器官比如盲肠和阑尾,都是进化留下的, 用人类的生存现状来说, 它们是无用的 ,但并不代表它们从来就是没有用的。无论是盲肠,思想甚至人类本身在不同层次,时间角度来看都只是工具,一个进化选择的节点,一个走向更复杂生存形式所要经历的过程。当然有些工具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宇宙毁灭重生无数次后,新的智慧生物学的平面几何不会和我们的有什么不同。至少释迦牟尼认为追求智慧的道路也是不灭的。 身体是抵抗意识形态侵袭的最后一道防线还是得道入圣前的最后一道枷锁, to be or not to be, 这是个问题.

      • 家园 隐喻是架在人类思维与自在之物间的一座重要桥梁

        但未必就是唯一的一座,当这个概念过于泛化,一切都是隐喻时,一切也就不是隐喻。在语言机制和人类思维认知机制方面,我们还不如对原子的内部结构了解详细,也正因此而留下了无数可以争论的学说和空白领域。海德格尔曾经认为他发现了真理,但无法用语言去表述出来。当人类某一日真正了解了这一切,也许可以给长期以来的哲学争辩从科学角度划上句号。

        只是,我却在想,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之一是隐喻,从某种角度上说,那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认识方式。毕竟诗乃“存在之创建”,而“创建”即命名。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沿袭了诗意的认知,但却无法让所有人都做到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一叹。

        • 家园 是不是说,人工智能里

          很难建立这样的桥梁?如果被赋予这种能力,加上计算能力限制的突破,那机器的认知力和创造力真的很难想象。

          • 家园 多嘴一句,人的意识应该不全是大脑的事

            我们的全身神经感受器都应是其一部分。

            拿隐喻来说,你怎么才能让机器象人一样理解“这件事沉甸甸地压在我心上”。

            • 家园 有些反应可以不通过大脑就产生

              ,比如敲打膝盖脚就踢。全身的感受器官有点像外设,提供丰富的输入,而综合思维应该主要是在大脑那边完成的吧。至于情绪,一个说法是应对复杂环境的一种简化措施,提高了大脑处理的效率。

              • 家园 觉得关键点在于,怕是物质的生理基础比形而上的

                “隐喻”更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感觉要建立强大的人工智能,建构其外感系统要比建构隐喻机制靠谱。

                不能否认大脑是意识活动的中枢所在,但如果想用“隐喻”在大脑和“自在之物”之间搭建桥梁,个人觉得是空中楼阁,是比较唯心的方法,怕是注定要失败的。

                陋见与其研究“隐喻”,不如研究“联觉”更能接近问题的本质,为什么有人会在听音乐时产生色彩视觉?这个是不是很像是“隐喻”的机制?

          • 家园 我对人工智能没有特别的了解

            但我知道有图灵测试这种判断机器是否具有人工智能的手段,也知道有“中文房间”这样反驳图灵测试与强人工智能的假设。如果“中文房间”的推断成立,人工智能并非真的通过程序来获得理解力,那么具有创造力的隐喻是很难被机器实现的。

      • 家园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用这两句来说隐喻,实在是神来之笔,怪兄透彻。

    • 家园 说到隐喻,

      想起上次在NY图书馆偶尔翻到一本叫做如何解读圣经的书,一本圣经,在作者笔下,无数隐喻(metaphor),非常有趣。

      感觉语言和思维之间实在是即相互依附又彼此约束,当我们一旦接受某些语言对应的现象或逻辑,我们也同时固定了我们的想象。思维要怎样才能跳出语言的限制,去到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 家园 语言 & 思维

        About language and mind, please refer to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皮尔和沃尔夫继承并发展了洪堡特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沃尔夫- 萨皮尔假说”。其基本思想为:语言不仅是表达和标示(packaging) 思维的方法,而且是一种形成思维的模子(mold) 。操不同语言的集团群体对世界的体验和观察是不同的,讲不同语言的人从事认识思维活动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沃尔夫说:

        It was found that the background linguistic system (in other words ,the grammar) of each language is not merely a reproducing instrument for voicing ideas ,but rather is itself the shaper of ideas,the program and guide for the individual's mental activity, for his analysis of impressions for his synthesis of his mental stock in trade.

        所以,在很多科幻故事里,地球人发展慢,比不过外星人,就是因为语言太简单,外星人给地球人讲解的时候往往找不到词来翻译,地球人(99%讲英语)就颓了,主动当小弟。 从另一方面说,很多先进的外星文明都是放弃语言的,直接用脑电波交流。 副作用就是,不可以撒谎呀!!

    • 家园 语言学和哲学很接近

      一研究就是一脑门官司,一回头即百年身,很复杂啊。

      下一回写语言学和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么?也很有趣。

    • 家园 ……

      也许总有一天,对隐喻的研究会帮助我们回答几个世纪前哲学家们所一直执着的难题,人现有的基本概念,包括时空与数学概念,是否都是经验的,而并非天赋的,这一切还需要留待未来的学者们解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