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怀念改革前的免费午餐,但不回头 -- 听枫

共:💬44 🌺8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87年小学一年级没交学费

        二年级还是没交,三年级涨到二十几块,以后很快就涨到八十多,然后就破一百,二百多,然后我就上中学去了。

        我们一二年级没交钱是因为我们有村办厂。

    • 家园 80和90年代, 一直都有学费

      无论小学, 中学, 大学, 在80和90年代, 一直都有学费, 师范院校和一些专业技术学校除外.当然特困生可以申请减免学费.

      • 家园 80年代末,读书还是不要花多少钱的

        印象中,师范类的,交的钱主要是书本费,没有住宿费用,是不是还有少许杂费(比如卫生费)就记不太清楚了。

      • 家园 80年代应该没有学费的

        至少我不记得我交过。。。不排除俺开始有早期老年痴呆

        我们上学的时候,让大家报家庭收入(好像父母单位需要出一个证明),一级助学金是18.5,二级是14.5,三级大概是10块,俺家老爷子不让俺申请。不过一般来说,偏远农村来的学生才能拿到18.5元,勉强可以够一个月的伙食(我一个月的花销大概40-50块,不少用来买书了)。

    • 家园 小小回复一个错误的观点

      你小孩穿嚓嚓裤

      现在应该不穿了吧

      不会腻永远都还是穿嚓嚓裤的小孩长不大吧。

      说不定找原来那个路子比现在好的多

      当然也可能比现在差

      但你肯定说差 是没有道理的。

      为啥很多怀念,还是也有道理的,不是想当然的,

      如果现在很好,也不至于国内安全、治安、国际、人际出现了很多过去没有的问题。

      --------

      一句话没有任何社会是完美的

      人民怀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谢谢

      • 家园 好坏看标准

        多谢回复。如果我说我没有认为以前路子一定比现在差,如果这个好差是以发展结果来衡量的话。原因很简单,历史没有办法假设。

        或者我换个表达方式比较好,就跟萨大所说的,把它更多地变成一个技术性的问题来讨论。

        我说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一个:现在的分配不再以国家权力规定的等级标准来划分,而是市场(如我已经承认的那样,在现实中当然这不是纯粹的,很存在很多问题);市场允许了更多的人参与这个经济循环,减少了对人参与经济的束缚。

        当然最后还是要加一个道德评判,我认为市场支配的分配秩序要比我们从前实行的国家权力规定的计划分配方式(请注意我的定语,或者存在更好的计划分配方式)要好。

        综上,我需要强调的是:我实际上说现在好的原因不是因为现在GDP高了,也不是人民生活好了等等,我比的不是分配秩序产生的结果,而是两种分配秩序下“人”的自由度。我提这些结果的原因只是试图去解释为什么人们的绝对生活在提高的同时依然不能满足。其实比较抽象一点讲,我强调了两种比较:现在跟过去的绝对对比;现在人们之间的相互对比。而你强调的是第三种:现在与依过去道路发展的平行时空的历史对比。你可以说我是静态史观,但是我是做社会科学的,除了逻辑上的对比,我不会假设历史。

        另:如果我们说人民是有道理的话,那人民当初选择改变也是有道理的。当然你也可以反驳说那是因为有人弄权,所以人民被愚弄了,问题是为啥现在人民没有再被愚弄一回?或者说为啥那个时候的人民比现在容易愚弄呢?这样的问法纯粹是为了辩论,这样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无解的,所以就不辩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