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中国不应该把GDP做得太高?(一) -- 陈经

共:💬194 🌺763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之前根本没有富循环,连穷循环都不行

          只有政府计划模拟的一个低效经济循环,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崩溃。

          这三十年,中国靠资本的道理建立起来了有效的经济循环体系。现在我虽然说要扶穷限富,但不是消灭富循环,而是让富循环的资本家不要穷奢极欲,也要“富帮穷”。富人如果能主动加入到增加国家竞争力、帮助穷人的产业里面,这是很好的事。以前是根本没有民营的。

          这是认识规律的曲折上升,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现在中国还是靠“资本”驱动的,只不过政府有能力驾驭。从前是没有资本的,效率太低。

      • 家园 政委,现在的公务员都为人民币服务了

        老百姓算个球哦,现在要的都是短期利益,谁管自己卸任之后的事情呢

        • 家园 你说的是表象,根子在全社会思想

          没有主义了,就全向钱看。其实公务员也是人,人有复杂的思想。人性有恶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如果政府内部从上到下的运行指导思想真正转变,公务员也会做好事的。现在公务员也不全是做坏事,我就认识一些公务员,不是坏人。你去看忙总分析的那些中高层干部,考虑的还是大事。

      • 家园 支持

        我的理解,穷循环与富循环的区别,其实是社会主义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区别。社会主义生产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资本主义生产以不断积累资本为目的。这不是我们在政治经济学课上早就听得生厌的观点吗?政委最终还是回到马克思主义的路上了。

    • 家园 意思比较赞成,但是说法有点刺耳

      我理解陈大的意思是不要一味的追求GDP的高增长,而要舍得牺牲一部分增长去夯实经济基础,进行结构化改革。但是把这个说法替换成压制人均GDP有点辞不达意,容易造成误解。感觉还是换成不要一味追求GDP,实现可持续发展更亲民。

    • 家园 同意陈经政委的高见~

      其实党内可以改变一下思路,把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但是单纯的GDP的增长强调应该停一停。 适当地把TG的执政合法性从高速的GDP增长,转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适当的藏富于民。

    • 家园 (五)痛苦型与浪费型GDP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消费占中国GDP的比例从高于6成降到了不足4成。近20年的年均GDP增长率约是10%,如果消费占比从60%降到40%,大致相当于消费增长率为8%,低两个百分点。无论如何,8%的消费增长率在世界上都是最高的,这也符合我们的日常观察,中国消费的升级速度是世界最快的。

      之所以占比越来越低,不是因为消费发展得不好,而是出口与投资发展得更快。这恰恰是中国的一大优势,有多种好处。世界各国投资与出口增速快于消费,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也持续时间不长。只有中国投资与出口有长达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投资增长快于消费的好处主要有:

      1. 投资完成于低成本时期,抢时间。

      这有两方面因素。一是世界各国争抢资源,资源价格是长期上涨趋势,越早快速发展成本越低。二是本国人力成本、地价成本,也是越来越高的,越早投资成本越低。印度落后中国经济的年头并不算多,也就是10-20年。但发展成本已经高上去了,人均GDP也上1000美元了,相当于中国2002年的水平,但能够完成的投资差太多了。

      2. 投资快于消费,有利于产业竞争力

      一个家庭如果先顾着消费而不是投资增强挣钱能力,人们一般不看好其未来的“钱景”。中国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强,显然投资增长大于消费是一大因素。被骂了这么多年,2008年一出事,还是中国挺住了。传说中的投资不可持续没有发生,消费不可持续的到是大把。

      以上两个原因,就足够我们理解,投资增长高于消费并不是坏事。投资快于消费增长,注重实质竞争力,压制人均GDP,这其实是个成功经验。中国过去20年虽然人均GDP增长很快,但其实仍然是被压制了。中国人均GDP受压制很容易看出来。有许多国家人均GDP比中国的3000美元要高许多,但无论是实质生活水平还是产业竞争力,和中国都有差距。

      看到许多不怎么样的国家都差不多搞上一万美元的人均GDP,很多人觉得中国把GDP做到上万美元太容易了。确实很容易,我觉得一不小心就会弄到上万美元去。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值不值得这样做?这里我们需要破除人均GDP越高越好的错误理解。人均GDP可能有很多有害成分,并不是越高越好,要看它的具体构成。

      最典型的就是高房租,这个东西据老广说,占美国GDP的10%。香港的房租是深圳的4-5倍,这也是GDP。这种GDP越高,社会越痛苦。这相当于把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弄成高物价,由于这些东西占通胀的权重只是一部分,经通胀调整以后GDP总量还是会大增,汇率再升值,以汇率计GDP自然就大大增长了。这类GDP可以称之为“痛苦型GDP”。

      另一类GDP,其实就是浪费。家庭游泳池烧电弄成恒温,夏天大开空调觉得冷,冬天大烧暖气觉得热。几步路都开车。什么商品都一堆包装纸弄得花里胡哨。家里铺地毯,没多久就扔了换新的。几块钱就能治的病,折腾各种新药贵药往上招呼。小孩学习用具与资料越来越多,学的本事却不见多。这类“浪费型GDP”,其实提升人的幸福感觉并不多,创造的GDP数值却不小。

      痛苦型与浪费型GDP一多,GDP数值弄上去并不太难,实质却并不怎么好。中国如果大力发展这些痛苦型浪费型GDP,人均GDP上万美元只是时间问题,2020年肯定能到,很可能提早。但靠痛苦型浪费型GDP搞到上万美元,有什么意思?真搞上去了,就太惨太可怕了。

      不要以为这不可能,真搞起来,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被资本主义自然规律带动,痛苦型浪费型GDP很快就会大发展。现在已经有这种迹象了。一堆年青人合租挤在大城市的小房子,有什么幸福可言。富人引导的消费标准也是越整越高,房子总想住更大。轻便简易的电动助力车禁掉,小排量车再小也要烧油。结婚要求越来越高,排场越来越大,找老婆或者嫁人越来越难,男女互相看不顺眼。

      往这条高GDP路子走下去,很自然,然而真不是什么好生活。问问四小龙的青年人,GDP挺高,生活幸福么?只不过是少数有钱人幸运儿爽得很,人民大众压力大,一肚子气。中国要是短期内真的把人均GDP搞到上万美元了,十有八九就是靠这种邪法搞上去的。到时就等着各种人间惨剧加倍上演吧。可能到时人也习惯了,麻木了,以为生活就是如此。耗尽一生辛劳,买个小房,挣不来大钱经常吵架,小心翼翼害怕失业,生活没有梦想只有卑微。

      这是民众生活,有时GDP越高越痛苦越浪费。在产业竞争力上,更成问题,高GDP并不一定代表高竞争力。为了应付痛苦与浪费GDP,经济运行成本会急剧上升。香港搞制造业已经不可能了,地租与人工成本一算,立刻完蛋。高科技也未必有,只好继续发展痛苦型浪费型GDP,恶性循环。最后弄得高不成低不就,社会发展潜力耗尽,竞争对手摸上来,只有等死。

      中国以前一直压着这些痛苦型浪费型GDP,先考虑投资提高竞争力,是一个好经验。总的来说,20多年的效果不错,人均GDP还没有弄得太高。到2002年,人均GDP才1000美元,其实民众实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发展潜力极大,产业竞争力很强。这人均1000美元完全用不着自卑,很实在。

      2003-2009年,人均GDP上得很快,翻三倍不止了。但痛苦型浪费型GDP也出来了,虽然并不是全部。很多人直觉地感觉到,国家GDP增长非常快速,心理却非常恐慌,比2002年以前要慌得多,还看不到出路。这还只是开始。如果真的从3000多再短时间翻三倍上万美元,就等着痛苦与浪费翻 N倍吧。

      当然,这六七年主流还是国力上升,投资提高竞争力一直没有松劲,只是出来一些不好的苗头了,要警惕。为此,中国应该放弃人均GDP快速增长的虚幻快感,一面总结前面投资提高竞争力的经验,一面注意自己与其它经济体发展痛苦型浪费型GDP的教训。在这个基础上,合理引导转向健康的GDP发展模式。

      (待续)

      通宝推:篷舟,米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觉得就是进口很吃亏啊,

        大家都勒紧裤带,但是繁荣强大就像镜花水月,没有根基.

        应该立足国内优先理顺分配关系,使社会更稳定为重

      • 家园 这两个概念很好,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痛苦型GDP”和“浪费型GDP”这两个概念很好。但我总觉得哪里有问题。也许陈经在玩标题党?

        不过要是搞打击“痛苦型GDP”“浪费型GDP”,那不就成了我期待的左转了吗?哈哈。

      • 家园 说点人均10000美元的土耳其的见闻

        今年4月份, 我在土耳其城市安塔基亚认得了一个"下岗工人", 其实那哥们就是失业了, 没工作.

        我跟他聊了聊, 他上班的时候, 大约能挣800新里拉(1新里拉本来等于1美元, 不过现在,跌到1新里拉兑4.5人民币的样子), 这个数目换成人民币, 听起来是不少了, 而且是在小城市哦(要拿中国比, 最多就是昆明在国内的地位), 不过他租了城边上一个小院子里面的一间房,厨房卫生间公用,房间大约十来个个平方吧, 反正放了吃饭的桌子就没地方放床, 所以, 床就是沙发床, 晚上把桌子收了把床拉出来.这个房间300里拉.

        土耳其的物价换成人民币是很高, 蔬菜大概都是3里拉左右1公斤,(肉没买过,不知道), 公交车最便宜的1里拉,略远一点的2里拉, 地铁1.7里拉, 换乘再买票. 所以剩下的500里拉也就勉强够生活.基本上月光了, 家里唯一的电子设备, 是个电视机.

        我是觉得土耳其这个人均10000嘛, 对底层人民的改善, 恐怕有限的很.伊朗的人均GDP3000美元, 我看底层人民的生活是比土耳其要好的(纯粹是我在两国游荡时的个人感觉, 没有数据支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用什么衡量国家竞争力?投资一定能提高国家竞争力吗?

        中国农民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算不算国家竞争力?

        科技发展应该算国家竞争力,投资一定能使科技发展吗?

        我记得风中虎引用了一个国外经济学家的观点,说科技其实是玩出来的,不是发展出来的。

      • 家园 花赞!

        陈大的观点总是那么特别,但想想又确实有道理,佩服呀!

      • 家园 问陈经一个问题

        我们生产到底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为了消费吗。

        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未来能消费更多,而不是什么产业升级,因为产业升级等是未来我们财富增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

        以现在的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恰恰是痛苦型GDP的根因,资源集中在少数人(还有以国家为旗号的少数利益集团)手里,大多数人实际所得就是少数人在赚取了巨大利润后留下的生活费。可以断言,投资越多,贫富差距将会越大,大多数人就越痛苦。大多数人收入占GDP之比越来越少的GDP,不是痛苦型GDP还能是什么!

        “浪费型GDP”,更是奇言。如果100多年前美国人看现在的中国人,也可以同样得出现在的中国人在浪费的结论!生产力提高,不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吗?在符合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不仅中国,即使是以浪费著称的美国,100年后,人们的实际消费只会比现在多而不是少(假定生产力还会不断提高)。

        我看真正健康的GDP发展,应该与全体民众的消费和未来可预期消费相匹配。以狂暴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早晚会走到日本加拉美的道路上。

        • 家园 积累和消费要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要平衡

          当然这都是教科书式的言论

          “与全体民众的消费和未来可预期消费相匹配”的GDP和浪费型GDP

          中间还是有过渡的

          和和稀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