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电影《大决战》中的细节缺憾之一 -- 俺老孫

共:💬68 🌺234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电影《大决战》中的细节缺憾之一

    电影《大决战》因描写国共两党两军在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的大历史事件而广受观众好评,尤其是《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第一次对林彪这个特殊的历史人物给与正面的表现而成为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的开端。

    但电影中仍然有许多的细节处理不知是因为能力不足,还是刻意为之,有着明显的粗糙和疏漏,因而未能完美的展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将士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战功。

    我喜爱军事,喜欢看军事题材的电影,因而对《大决战》期望甚高,期望高,失望就高,我指出《大决战》中的不如人意之处,不是为了挑毛病,只是希望以后再拍类似的电影时,导演和编剧能注意细节,务求尽善尽美。

    第一个细节缺憾:东野的纵队司令员都是无名氏?!

    《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有一个情节,锦州攻城战开始前不久,牛郎山阵地丢失,东野司令员林彪拟派参谋长刘亚楼去执行军纪,政委罗荣桓亲自去了,为纵队夺回阵地争取了时间,并对那位犯了错误的纵队司令员给与了口头批评,避免了执行军纪可能给部队造成的士气影响。

    但影片中并未提及这位纵队司令员的名字,不但这里没有,在整部电影中没有出现过一位东野纵队司令员的名字,只出现了总司令部四位首长:司令员林彪、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以及只出现了一次的政治部主任谭政,口头提到了两位兵团司令的名字:包围长春的第一兵团司令肖劲光和防御锦西的第二兵团司令程子华。

    是东野的各位纵队司令都是无名小卒吗?还是他们战绩平庸不值得提及?恐怕都不是,还是受林彪的历史问题的影响而受到刻意的冷遇吧。毕竟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纵队司令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一代名将,包括许多的政委、副司令员也都如此。每个人的军事生涯都是一部军事传奇,影片中对这些人的回避是电影的遗憾,也是观众的损失。

    譬如辽沈战役时期的三纵司令员韩先楚,他曾经在任四纵副司令员时带前进司令部同时指挥三、四纵的作战,在战役方案上与当时的司令员曾克林发生争执,官司打到总司令林彪那里,韩先楚亲自跑到电报员那里拿着自己的方案要报务员发电报给林总,林总回电:按韩的方案执行。同样的事情后来又性过一次,这次是发生在任三纵司令员时与政委罗舜初之间,这次林总又是支持了韩的方案,这就是奇袭威远堡之战。

    再譬如上面提到的那个情节中犯错误的纵队司令员,据我推测可能是八纵司令员段苏权,因为东北自从四平之战后,战役越打越顺,几乎没再有过失利,也没有过对纵队首长的批评,只有八纵在锦州战役期间受过两次批评。一次是在包围锦州的初期,东总曾命令八纵控制锦州的机场,八纵回电请示说,锦州有两个机场,一个是旧的早已停用,一个正在使用,问控制哪一个?结果挨了批评,总部就近另派九纵去占领了正在使用的机场,封锁了锦州的空中通路。另一次是对锦州发起攻击后,因八纵进展慢,拖了其他方向攻击的进展速度而被批评。按《林彪将将》里的说法,不是因为段苏权做的有多差,而是林彪要拿人开刀,就找上了段苏权,因为段苏权是冀热辽的人,还因为段苏权能“忍辱负重”(程子华推荐段苏权任八纵司令员时的评价)。

    还有其他如打仗时连林总都被他指挥了的直接从师长升任纵队司令而未经副司令过渡的十二纵司令员钟伟、二纵司令员后来的空军副司令员刘震、七纵司令员后来曾任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司令员的邓华、十纵司令员后来的“万岁军”军长梁兴初等等,可谓一时俊杰,当然也包括林彪集团四大将之首的黄永胜(时任六纵司令员)。

    现将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的战斗序列列后,以飨同好(括号里的斜体字是我加的)。引自《民国军事史略稿》第四卷(下)

    东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

    司令员 林 彪

    政治委员 罗荣桓

    参谋长 刘亚楼

    政治部主任 谭 政

    第一纵队司令员 李天佑

    政治委员 梁必业

    第二纵队司令员 刘 震

    政治委员 吴法宪

    第三纵队司令员 韩先楚

    政治委员 罗舜初

    第四纵队司令员 吴克华

    政治委员 莫文华

    第五纵队司令员 万 毅

    政治委员 刘兴元

    第六纵队司令员 黄永胜

    政治委员 赖传珠

    第七纵队司令员 邓 华

    政治委员 吴富善

    第八纵队司令员 段苏权

    政治委员 邱会作

    第九纵队司令员 詹才芳

    政治委员 李中权

    第十纵队司令员 梁兴初

    政治委员 周赤萍

    第十一纵队司令员 贺晋年

    政治委员 陈仁琪

    第十二纵队司令员 钟 伟

    政治委员 袁升平

    炮兵纵队司令员 苏 静(朱瑞在义县牺牲后接任)

    政治委员 邱创成

    铁道纵队司令员 黄逸峰

    通宝推:mezhan,铁手,
    • 家园 过了

      二野、三野里没提到名字的纵队司令也一大堆。更何况你说的这几个人,政治上都没问题。

    • 家园 算了吧

      挑ZXB的细节缺憾实在是抬举它。大决战根本就是瞎拍。完全就是图解部分历史,没有任何艺术价值,跟上甘岭之类没法比。

    • 家园 觉得辽沈比其它两部拍得都好

      好就好在林彪这个角色的处理上。当年看挺新鲜的。

      其它两部的主角基本定型了,相对乏味一些。陈毅很豪爽、粟裕很谦卑、小平很智慧、军神很和蔼。反倒是林彪更生活化一些。

      而且从戏剧冲突的角度看,辽沈之前军委和东野的争论也确实有戏。

      还有个细节其实处理得也不错,就是廖兵团被全歼后一个国军军官不服气被解放军臭骂一顿的情节,感觉明显在调侃当时很NB的新一军。

      • 家园 李作鹏后来对于辽沈战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有意思

        1.假林彪,假罗荣桓,假刘亚楼

        2.要是罗荣桓活着,这部电影根本通不过

        • 家园 这倒是真有意思,愿闻其详

          感觉这电影其实好多描写林彪的地方暗合《雪白血红》。

          当然,确实俺这岁数能接触到的有关林彪的中性材料实在太少太少了,新鲜所以就觉着好么。

          • 家园 有关林彪的信息,直接很少,间接不少

            比如这个对胡奇才将军的访问,通过胡将军的讲述我们看到了那个举重若轻,指挥若定的林彪外链出处

            这段对于钟伟将军的访问,在《雪白血红》也有相关细节,看到了那个不拘小节,指挥随机应变的林彪外链出处

            林彪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也会到前线去观察情况外链出处

            • 家园 林彪靠前

              看了吴法宪的回忆录,PDF版的,好费劲。里面写到平型关战斗,吴当时为团级干部,开打后带部队加入战斗时才超越了林彪的指挥位置,可见其指挥位置很靠前。

          • 家园 李作鹏他们四个都很值得钦佩

            外链出处

            关于自己的回忆录

            问:“有些问题,比如四野和林,怎么下笔?”

            李作鹏:“实事求是。我从来不信那一套:说一个人好,比香花更香;说一个人坏,比狗屎还臭!”

            舒云女士对于林彪事件及其当事人研究的很深,有篇关于李作鹏的文章“李作鹏将军的最后一年”,里面有个细节,林豆豆第二次去医院看望李作鹏,送他一座为林彪百年特制的林彪半身水晶雕像。李作鹏抱着林彪塑像大哭。

            李、黄、邱、吴四人受牵连,关押多年,直至判刑,去世,无一人骂林彪,恨林彪。

            吴法宪的回忆录《岁月艰难》在香港出版,李的回忆录到现在也没出版。

            • 家园 黄吴邱李四人被关不只源于他们上了林彪的船

              林的4大干将,把持军委办事组。毛和林彪分裂后,决定换马是肯定要拿下这些人的,只是采取什么方式的问题。但大逆之罪应该是没有的,否则也就不只是隔离审查了。文革之后被公审,那是需要推出他们作为军队深度介入文革的替罪羊。

              • 家园 也不叫替罪羊吧,坏事确实干了不少

                这几人不服不是因为他们没干坏事,而是他们干的坏事被追究了,而最高领导人的责任却没有被追究,也没法被追究。要知道,他们其实充其量只是被那个复杂的时代所利用,没有最高领导人的发动这么多运动,他们是什么也做不了的。

            • 家园 那些被整死的人又找谁哭去呢

              一分为二啊

              • 家园 死者情绪基本稳定……
              • 家园 天涯上有一个帖子,是那个时代空军大院的孩子写的

                通过那个帖子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在历次运动中,本来亲密的战友利用运动,互相打击,为了争权夺利,潮起潮落的人生,展现无疑。四大金刚现在看是那次运动的失败者,也在那次运动中做过同样的打击战友和下级的事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