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为什么全球变暖是大骗局 -- 陈经

共:💬113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几度的变化也是受不了的

          一度两度的变化,足够让几百万人吃不上饭了。

          现代人的麻烦在于受不了变化,而不在于能否适应某个静态。拿历史上人类曾经适应过其他气温来说话,要么是无知,要么是故意误导。变化过程本身是非常痛苦,代价巨大的。历史上人类适应不同的气温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实现的。不考虑这一点,其他的观点都没有价值。

          • 家园 即使您的论断是对的

            关于现代人不能适应变化,那和减排也没有直接关系。气候的变化不是碳来调控的,也不是现代人能调控的。就算减排有作用,这个变化,该来还是要来。不管是变热,变冷。

            • 家园 你这个结论太草率了

              人类对于气候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其贡献程度,是否已经超出了自然界的影响,也是正在研究的课题。这方面的数据很多,研究文章也很多,IPCC的结论是人类的影响已经成为气候变化主因,当然反对的声音也有。你这样如此轻率地说与减排无关的,罕见。

              绝大多数情况下,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是很大的,气候变化不会像后天或者2012那样瞬间发生(也发生过的,那样就真的谁也没办法,但是毕竟这不是必然发生的,不能仅作这个打算)。或者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类是有时间对气候的变化进行一定的适应的。人类能否调控,尽自己的可能干扰,也是一个课题。至少,人类可以主动减少自己对环境的主动影响。按照IPCC的研究,人类的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增速的主要原因,那么减少这个影响,降低气候变化的速度,给人类应对大自然自身的周期变化以足够的时间,也是没错的。

              • 家园 我的回复有些短

                难免误会。但我并不改变我的结论。对于气候的研究,当然要支持,因为这本身就可能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力的学科。但是现在气候研究有很重的政治性,这个事情本身就非常不健康。至于说IPCC,它是个联合国下面的一个programme弄的一个报告,他们并不做研究。这种报告是非常带有政治性的,具体控制报告撰写的人,并不是事实在在研究做的很好的人。(很长的故事,要讲开去太花时间)。他们的结论并不完全是‘科学’的结论。这点一定要弄清楚。这个报告的特点就是写的好像挺专业(有很多图表),同时又友好,通俗一懂,受过些教育的人可能都能读懂,正是这样,它非常有宣传的效果。而真正要知道研究里面的假设,不缺定性,复杂性和局限性,不去好好深入的研究,那是无法明了的。

                问题的症结在于,有个观点认为碳就是中心,就如ipcc强调的,其他的几乎就是线性的跟着跑。这样的话,现实就容易控制了。我回复中想要说的是,现实很可能完全没有这么简单,两层意思。第一,碳不是特别相关,那么减排就不是那么有意义了;第二,即使碳是相关的,其他很多非线性的因素在互动,拿掉一个外力引起的变化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哲学的看,这是一个关于如何看待我们地球气候系统的问题。我不是一个线性派。

                再者,地球现在大家都觉的小了,但其实,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要达到我们需要的对细节的认知,这个可能是我们人类碰到的最复杂的系统。而科学最最重要和核心的东西——观测,目前,我们是远远不够的。不够不光表现在,空间的广度和细节上,更加表现在时间尺度上。这么一个低频率系统(假设),我们的可靠观测实在太少了,少到根本无法建立真正有说服力的理论。当然现在这方面有改进,比如美国能源部专门构件了观测为中心的项目,研究的结果是这个东西的复杂度实在无与伦比说多了,我可能写个长一点的东西,把我的看法摆一摆。

                • 家园 那就快写出来吧,别的不说,模式的结果肯定不是线性的,

                  模式的数学方程就肯定不是线性的,你总不能因为从结果看上去是线性的,然后就说过程也线性的。这个线性的结果是怎么得到的?这可不是统计结果做的预测。使用统计方法来预测气候已经是很落后的东西了。

                  IPCC 强调的是人类活动会对气候系统产生影响,哪里说气温会随二氧化碳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了?你说你不是一个线性派,问题在于线性派在哪里?

                • 家园 很是期待

                  我可能写个长一点的东西,把我的看法摆一摆。

                  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大家对于目前环境问题的正确理解,十分期待楼主发表看法。

                • 家园 IPCC是做综述的

                  和你的看法相反,我认为因为其是做综述的,需要对各方面的文献按照同样原则进行筛选,而这些原则都是公开的,文献也是公开的,因此是可以进行纯学术探讨的,所以才没有政治性。相对而言,自己资助进行专题研究的,反而更容易有主观性。

                  不过很有兴趣看到你的完整观点。我还没见到系统的对IPCC的反驳,能有最好。

              • 家园 我看过一个纪录片

                主要的结论有两个

                1.气候的变化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进程 完全可能因为其中某个因素的细微不起眼的变化造成很大的不同 也就是说蝴蝶效应在气候变化中是完全有可能的

                2.气候的变化并不一定都是象人们想象的那样缓慢 渐进

                是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的

              • 家园 橡大在啊,赶紧问个问题,蝴蝶效应已经不是难题了吗?

                怎么现在的气候预告可以预测几年几十年以后的变化?

                • 家园 气候变化和天气不是一回事

                  IPCC提供了解答。出自2007年的技术综述报告提供的常见问题解答。这个问题是第二个,可见是非常常见的问题。

                  气候通常被定义为平均天气,因此,气候变化和天气是相互交织的。观测显示天气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而一段时间内天气变化的统计数据反映出气候变化的特征。虽然天气和气候密切相关,但二者之间也存在重要的区别。科学家们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连从现在开始数周之后的天气都无法预测,他们又如何预测从现在开始50年后的气候?这实际上是常见的一种把天气和气候混为一谈的现象。天气的混沌状态使得数天之后的天气难以预料。然而,根据大气成分或其它要素的变化来预估气候的变化(也就是长期的平均天气)是非常不同且相对而言较易解决的问题。譬如,我们不可能预测某个人的具体死亡年龄,但是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工业化国家人们的平均死亡年龄大约是75岁。

                  另外一种常见的混淆天气和气候的现象是仅凭一次寒冬或是地球上某个地区温度较低就否认全球变暖极热和极冷的现象始终是存在的,尽管它们的频率和强度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如果把天气状态作了空间和时间平均后,数据清晰地显示了全球在变暖的事实。

                  气象学家投入大量的工作来观测、认识和预测天气系统逐天的演变。应用决定着大气运动、增温、冷却、降雨、降雪和水分蒸发过程的物理学概念,气象学家基本上已经能够成功地预测未来数天的天气。制约数天之后天气可预测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大气的基本动力特性。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气象学家Edward Lorenz发现初始状态的细微差别能使最终的预报结果出现很大差异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某个地方扇动翅膀(或某个其它微小的现象),在理论上,可以随后改变远方异地的天气状况。这种效应的核心是混沌理论,即研究某些变量的微小变化如何使复杂系统呈现显而易见的随机结果。

                  然而,混沌理论并不意味着完全无序。例如,风暴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如果出现细微的差别,也许会改变风暴系统到达的日期或者它的确切路径,但是那个区域和那段时间的平均温度和降水(也即气候)仍将保持不变。因为天气预报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获知预报期初始的全部状况,所以气候可以被看作是与天气的背景状况有关的。更确切的说,气候可以被视为是与整个地球系统的状态有关的,包括大气、陆地、海洋、雪、冰、和生物(见图1),它们共同形成全球背景状况,决定着天气的状态。例如,影响秘鲁沿海地区天气的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确定了无序效应所产生的天气状态发展变化的限度范围。而拉尼娜确定的是另一种不同的限度范围。

                  又例如,人们熟悉的夏季和冬季之间的鲜明对比。季节的更替是由于地球系统吸收和辐射的能量在地理分根据地球系统热能的基本变化来确定的,特别是使热量滞留在地表附近的温室气体效应不断增强,这是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量决定的。与预报未来数周的天气状况相比,预估未来50年由于温室气体的变化而造成的气候变化是非常不同的问题而且解决起来要容易得多。换句话说,预测由于大气成分的变化而发生的长期变异比预测单独的天气事件要容易得多。举个例子,我们无法预测投掷一枚硬币或一粒骰子的结果,但是我们能够预测多次投掷的统计结果。

                  虽然有许多要素不断影响着气候,科学家已经确定人类活动已成为一个主要的作用力,而且是过去50年里观测到的大部分变暖的成因。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造成的,此外大气中微粒(气溶胶)的变化,以及土地使用的变化等也是气候变化的原因。随着气候发生变化,某些类型的天气事件的概率受到影响。例如,随着地球平均温度升高,一些天气现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如热浪和强降雨),而另外一些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减少(如极端寒冷的天气事件)。

                  应该说得比较清楚了。

                  • 家园 非常misleading的解释

                    里面的比方完全不是合适的。比如这个骰子的比方,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其实不然,气候本身就是统计的了。现在要做到的是预测这个统计结果随时间如何变化,也就是如果气候是个随即过程,它不是一个马而科夫过程。如果看一个地方的气候变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他们(某个气候变量)都是非常非线性的。现实是,我们远没到达可以预测气候的地步,天气预报还有很多困难,但是已经非常有用了。

                    绝大部分关于气候预测的研究,都是基于数值模型的。这点要清楚,至于这些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他们非常有用。

                    • 家园 有趣的观点

                      预测长期规律与预测短期变化相比,你认为短期预测更容易?

                      感觉你的结论过于主观,不过不敢下结论。能有文献支持最好。

                      IPCC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是:

                      气候模式提供有关未来气候变化,特别是大陆及其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的可靠量化估算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这种可信度源于模式是建立在获得公认的物理原理基础之上的,以及它们再现观测到的当前气候和过去气候变化的特征的能力。某些气候变量(如温度)的模式估算可信度高于其它变量(如降水)。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模式始终提供一幅因温室气体增加而引起气候显著变暖的稳固而明确的图像。

                      气候模式是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式,用计算机代码表示,并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上运行。模式可信度的一个来源在于以下事实:模式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物理定律基础之上的,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和动力定律,同时还有大量的观测资料。

                      模式可信度的第二个来源是模式模拟当前气候重要方面的能力。通过把模式的模拟结果与大气、海洋、冰雪圈和地表的观测结果比对,可以对模式进行定期和广泛的评估。在过去十年里,通过组织过多模式的“相互比对”,对模式的评估达到空前的水平。在表示许多重要的平均气候特征方面,如大气温度、降水、辐射和风的大尺度分布,以及海洋温度、海流和海冰覆盖的大尺度分布,模式表现出重要的和不断提高的技巧。模式还能对许多跨越不同时间尺度观测到的气候变异分布型态的重要方面进行模拟。实例包括重要季风系统的前进与后退、温度的季节性偏移、风暴路径和雨带,以及温带地面气压的半球尺度起伏变化(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环状模”)。对一些气候模式,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变形,还可以通过用它们预测天气和制作季节预报来对其进行测试。这些模式在此类预报中证明它们的技巧,表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尺度上表述大气环流的重要特征,以及季节和年际变异的各个方面。模式表述这些特征和其它重要气候特征的能力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即它们能够表述对于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十分重要的基本物理过程。(注意,气候模式在预报几天以上天气的能力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不能限制它们预测长期气候变化的能力,因为这是完全不同类型的预测-参见FAQ 1.2)

                      模式可信度的第三个来源是模式再现过去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的能力。模式已用于模拟古气候,如6,000年前温暖的中全新世,或21,000年前的末次冰盛期(参见第6章)。它们可以再现许多特征(在重建过去气候时允许有不确定性),如上一个冰期中海洋变冷的大小和主要尺度分布型态。模式还能够对遍及仪器记录中的气候变化的诸多观测方面进行模拟。一个实例是能够以很高的技巧模拟过去一个世纪的全球温度趋势(如图1所示),其中即包括人为因子,也包括自然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模式还可以再现其它观测到的变化,例如温度在夜间比白天增加得更快、北极的变暖程度较大,以及在重要火山喷发后出现的小规模、短时期的全球变冷(和随后的恢复),如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的喷发(参见FAQ8.1,图1)。模式做出的对过去二十年全球温度的预估也在总体上与其后对该时期进行的观测相一致(第1章)

                      不过,模式仍然表明存在重要的误差。尽管这些误差通常在较小尺度上会更大一些,但仍然存在重要的大尺度问题。例如,在模拟热带降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以及Madden-Julian振荡(在30-90天时间尺度上观测到的热带风和降雨的变化)时存在不足。大部分这类误差的最终原因是许多重要的小尺度过程不能够在模式中显式地表达,因此,当它们与大尺度特征相互作用时,就必须纳入到一种近似的表达形式中。其部分原因是受到计算能力的限制,但它也是由于在科学认知方面、或者在对某些物理过程进行详细观测的有效性方面存在局限性所造成的。尤其是,重要的不确定性与云的表述,以及最终得出的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关。因此,在对特定温室气体强迫做出响应时,模式继续显示出大范围的全球温度变化(参见第10章)。不过,尽管存在这些不确定性,对温室气体增加过程中会出现气候明显变暖的预测仍在增加,且这种变暖在数量上与受其它来源(如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和过去气候重建的结果)驱动的独立估算是一致的

                      由于全球模式预估的气候变化的可信度减少,为了研究区域和局地尺度的气候变化,专门开发了其它技术,如利用区域气候模式,或顺尺度方法(参见FAQ 11.1)。然而,由于全球模式仍在发展,其分辨率继续得到改进,它们对于研究重要的较小尺度特征(如极端天气事件中的变化)正变得越来越有益处,预计随着计算能力的提高,在区域尺度的表述方面会有进一步的改进。模式在处理气候系统时正变得更具有综合性,从而可以显式地表示更多的被视为对气候变化有潜在重要性的物理和生物物理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尤其是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一些实例包括:在最近的一些全球气候模式中纳入了植物响应、海洋生物与化学的相互作用,以及冰盖动力学。

                      总之,模式的可信度来自它们的物理基础,以及它们表现观测到的气候和过去气候变化的技巧。模式已经证明是模拟和了解气候的极为重要的工具,它们有相当高的可信度,能够提供可靠和量化的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估算,尤其是在较大尺度上。模式仍然存在重要的局限性,例如对云的表述,这种局限性导致预测的气候变化在大小、时间,以及区域细节上存在不确定性。然而,在几十年的模式发展中,它们始终提供一幅因温室气体增加而引起气候显著变暖的确凿而清晰的图像。

                      解释来源是2007年版报告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 家园 模式的可信度来自它们的物理基础

                        谢谢橡大提供的资料。

                        如果真是基于物理原理,这个模型最多只能给出定性的结果,也就是说温室气体增多,地球的平均温度增加。因为这里的因果很简单,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平均温度越高。注意是平均温度,不是某一个地方,某些地方的温度,那些用某些地方冰川融化来证明地球温度升高都是骗人的。因为即使地球的平均温度降低了10度,喜马拉雅山上的温度也有升高10度使冰川融化的可能。

                        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动力学系统,物理模型绝对不可能给出定量的结果,比如说蝴蝶效应。从这里可以肯定预测气候变化的物理模型绝对不是基于第一性物理原理的动力学模型,而是引入了诺干可调参数(每一个参数代表了至少一种人为的近似)基于平均场近似的物理模型,指望这个模型能给出定量的气候预测还不如指望有蝴蝶效应的气象预测靠谱,好歹蝴蝶效应发生的时间随着测量精度的提高是会延长的。要得到一个可靠的模型,即使只有一两个参数,没有几百个数据来拟合都是不可靠的。由于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和地球本身的非平均特性,每个数据只能来自于每年的测量平均,几百个数据就是几百年。根据井大提供的资料,精确的海底测量数据才是从2003年开始的,指望6个数据的拟合去推测上下几百年的温度变化,说它是忽悠一点都没错。

                        “然而,在几十年的模式发展中,它们始终提供一幅因温室气体增加而引起气候显著变暖的确凿而清晰的图像。”这个就纯属蒙人了。只要在模型里把地球平均温度随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设定成指数关系,再适当的调节控制指数变化的参数,当温室气体浓度大于某个数值时,这个模型里其它参数控制的温度变化都可以忽略不计,只有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对温度变化起主导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报告在这里敢说“确凿而清晰”,而在评价模型本身的时候只敢说 模式已经证明是模拟和了解气候的极为重要的工具,它们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写过论文的都知道,相当高就是不够高!这模型本身的可信度就不高,模型给出的结果即使再精确也是白搭。

                        • 家园 可信度的问题

                          看起来IPCC还是很慎重的。IPCC对于如何使用各种可信度的描述有很明确的规定,和一般论文还是不同的。

                          这里是IPCC的介绍:

                          IPCC在准备其气候变化评估时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一致和透明地处理不确定性非常重要。第1.6节论述了对以前评估中不确定性处理方法的关注正在不断增加。为了促进三个工作组对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保持一致,已要求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作者们遵循一套简单的关于在评估中确定和描述不确定性的指导意见2。本框图综述了第一工作组应用这些指导意见的方式,同时涉及到一些特定的对本报告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根据其来源,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对不确定性进行分类。两种主要的类型是“数值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数值不确定性源于对特定数值或结果的不完全确定,例如,资料不准确或者不能充分代表所感兴趣的现象。结构不确定性源于对控制特定数值或结果的过程的不完全认识,例如,用于分析的概念框架或模式没有包括所有相关的过程或关系。通常使用统计学方法来估算数值不确定性,并用概率来表示。而结构不确定性则通常是根据作者们对某一结果准确性的信度的集体判断来描述。在这两种情形下,所估算的不确定性本质上是对知识局限性的描述。由于这一原因,所涉及到的也是专家对现有知识水平的判断。另一种不同的不确定性源于本质上是混沌的或不能完全确定的系统,这限制了我们预估气候变化的能力。

                          这里评估的科学文献使用了各种不同的不确定性分类方法。与“随机误差”相关的不确定性具有随着更多观测资料积累而减少的特点,而与“系统误差”相关的不确定性则不具有此特点。在处理气候记录时,更多关注的是识别系统误差或者因资料样本问题以及分析和综合资料的方法所引起的无意识偏差。已经开发出基于定量分析的专门统计方法来进行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归因,并预估未来的气候参数。相关章节已经综述了这些方法。为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不确定性指南首次描述了科学认识信度水平以及特定结果可能性之间的精细区别。这使得作者们可以认为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掷骰子两次都得到六点)是高信度的,也可以认为或许可能发生的事件(例如掷硬币正面朝上)是高信度的。这里使用的信度和可能性是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应用时通常是相关联的。

                          IPCC关于不确定性的指导意见中给出的用于定义信度水平的标准术语是:

                          信度术语 结果正确的可信程度

                          非常高的信度 至少有九成机会结果正确

                          高信度 大约有八成机会结果正确

                          中等信度 大约有五成机会结果正确

                          低信度 大约有两成机会结果正确

                          非常低的信度 少于一成机会结果正确

                          注意“低信度”和“非常低的信度”只对特别关注的那些领域使用,在这些领域,基于风险的判断被认为是合理的。

                          这样的情况下,对其信度的描述进行指责是不方便的。IPCC本身是在做综述,其数据的选择、筛选原则,处理方法,都是有公开的方法的;其信度的评估,原则也是公开的。可以指责其信度确定的原则,也可以指责其数据的筛选有问题,甚至指责其报告并没有遵守其原则,但这些都需要一整套的数据和方法论支持。简单的概念性的指责对于IPCC的结论是没有影响的。

                          IPCC的确通过这个方法把反驳的门槛提的很高,但是的确要想反驳IPCC,如果没有类似的严谨性,结论是很值得怀疑的。对于我们这些并不是相关领域专家的人来讲,进行资料总结的人的严谨性是非常重要的。其过程严谨,那么其结论就更可信。我现在倾向于相信IPCC的报告,基本上也是基于其严谨性。反驳的资料里面,我还没有见到有如此严谨的数据处理。

                          具体的模型问题,内容在详细的技术报告里面,没有中文版的,我有计划看,但是刚刚开始,所以不清楚IPCC究竟在说什么。不过2007年版报告已经出来两年了,有批评,公开文献早就应该有了。如果您关心这个具体问题,能否查一下相关的评论做个总结?应该是受欢迎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