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枫国穷人回乡记 -- 夜如何其

共:💬79 🌺216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枫国穷人回乡记

    五年未回家乡了,终于可以归去。心里多少期待,那就是我的故国。

    全家简单整理,贩了一点药,空空地行囊,赶往机场。

    我们家住小城,所以先到上海,上海也有亲戚,他一人自住,房间比较空。飞行了14个小时,抵达了浦东机场。亲戚已经开车来了,我们上了他的帕萨特,看前面的仪表区,一排一排的,到处绿光闪亮。真是让兄弟惭愧无地自容,可比兄弟的二手美国破车好的没倍了。怯生生地问,多少钱买的? 回答:不知道,公司的车。

    “您的车呢? ” “不买,事太多,没空伺候。公司的车多好啊? 省心,撞就撞了,也没人磨牙。”

    车出机场,天还挺蓝。看见高轨,那是磁悬浮。这点兄弟听庞巴迪的哥哥们说过,北美的铁路系统,只比印度好点,跟中国提鞋都不配。可惜,兄弟出国这多年,只坐过一回火车,本想发表点高论,可惜没有生活。

    正胡思乱想呢?只见对面一辆出租,一按喇叭,从对面的快行线,冲过来逆行撞了过来。完了!两眼一闭,兄弟一家可要出师未捷,落叶归根了。再一挣眼,就听亲戚呸了一声,“什么素质?你打个灯先呢?” ,接着压过实线,连续窜过三条道,出去了。这下,我可相信我们老板朋友的辱华言论了,“在中国,交通规则只是个建议。”

    很快要到他家了,当初,我们离开中国时,也在他家暂住,夏天夜里,吵得和睡在大街上没区别。我问还是那儿吗? 他说不是,换了双层玻璃,还是不行,就卖了。又在附近买了一套,结果上水管漏,把地板泡了。换了地板,修了修,麻烦!又卖了,交巨多的税和中介费,没赔没赚。现在是他在上海买的第三套房,还挺满意。就是买贵了,前几个月,还掉价了,不过现在又涨回来了。出示门卡,保安放我们进来。亲戚领我们进家,交给我们一个门卡,一套钥匙,自己开车上班去了。他是专业人士,打工的,忙!我们十分理解。

    那就自己弄点吃的吧,打开冰箱,空空如也,而且没插电。我只好下楼,自己去买。下楼,小区可真不小,从路上下来,边廊曲折,连通各个楼与楼梯口,即使下大雨,在小区里散步窜门,也不会淋湿衣服。小区绿化极好,栽有青竹,人工喷泉和水渠。人声极少,只能听见流水声。树林中凉亭中,空无一人。儿童游乐区,一只花皮球扔在碎木软地上。见不到人,也没法问路,只好继续乱转。总算到了会所,找到卖部。一看东西,生鲜的,都是有机的。小食类,进口居多,尽管很多在国外只是小品牌。一看价格,也不敢多看了,随意买点吧。

    回去又费了不少劲,绕迷了,好在又见到了那个迷你小高尔夫球场,才绕到了家。回到家,见老婆正调频道看电视,国外的,台湾的都不少,没兴趣,现在就是要看中国的。结果,在回国的头半个月,老婆看了七八个台,总算把《地上地下》,连起来了。

    晚上,亲戚回来了,在小区里吃饭,也不太贵。我问他平时开不开火,怎么家里连酱油都没有。他说他三顿都在公司吃,免费的,挺好的。亲戚也是拿过外国学位的,回国后也算混的不错,我奉承他两句成功人士,想蒙他俩钱。结果,他听了,只是叹气。

    第二天,我们一块出门,他上班,我们去渡轮,南京路溜溜。一路上,他也叹息自己困难,压力大,家庭分离,各自打拼,什么都是暂时的,不知哪里是家。他指着一群建筑,说那就是有名的汤臣一品,内装材料没用一点中国货。普通人就是想看看房都没门,要交两三千的门票先。12万/平方,买个小的也要1500多万。他又叹了口气,他怎么算有钱,算成功呢?起码有点不动产后,再有1000万可变现流动资产,勉强可以说算是一点钱吧。听过这番高论,兄弟当时鸡琢米式地连连点头,现在想起来,真恨自己没血性,当时怎么没一头撞死呢。

    南京路上,老婆跑到美特斯邦威,买了堆减价衣服。亲戚定了动车,让我们自走,他忙,不能送了。上了车,发现两大箱没地放,乘务员让我们放最后一排后边。可我们座在中间,担心的不得了,求人家与我们换换座。人家懒洋洋地起来,叹了口气,“谁会偷你们呢?!”

    到家了,家里人高兴。然后又说,又不是衣锦荣归,花那些辛苦钱瞎折腾啥呢?

    我,来自加拿大的穷人回到富裕的中国,心里真是晒慌晒慌的,有点抻不开身了。

    这是回国的第一印象。

    • 家园 你太在乎穷呀富呀了的。。。

      掉钱眼里了?看见别人富就心虚,看见别人穷就狂妄? 白白移民加拿大了。

    • 家园 回国给亲戚带礼物最头疼

      一不小心就带个made in China的回去。

      • 家园 这里的中国制造和国内的中国制造不太一样。

        老实说我看中国制造觉得质量还是有保障,小电器看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服装类越南,印度,我会放下了。努力抵制日,韩货,何况小朝鲜货质量并不上乘。

      • 家园 真不知道送什么……

        澳洲那时候,琢磨这国家什么东西都是中国制造,想带两树袋熊怕是海关不让,后来发现澳洲羊皮不错,折腾了好多条回去。。。

        回到南京,一逛宜家,傻眼了,一摸一样,人家还便宜……

    • 家园 出国,是我这辈子最蠢的的一件事

      现在虽然在国外混的也不赖,但是跟国内兄弟的差距却是越来越大了。

      这次回国,好些同学,朋友都已经达到了为了工作而生活的境界了,俺们还在努力拼搏中。按照兄弟当年的收入,相当于现在国内的百万年薪以上,如果当年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意愿出国,俺现在应该也可以够钱到国外去退休了,

      早两年回国,兜里有几万美金想转回国发展,国内要10几万才可以做些事,现在有了几十万,国内要几百万,看来是追不上这国内的发展速度了。

      想想也死了心,国内做事的压力和人际关系,俺是适应不了了,就老老实实在国外混着,不时的拿国外的空气和桃源生活自我安慰一下吧。只有等钱再多些,直接退休回国了。

      也许人生,就是一个旅程,关键是沿途的风景,而不是终点。

      • 家园 为啥要到国外去退休?
        • 家园 意思是,如果真喜欢呆国外,还是有钱了退休出国的好

          我喜欢呆国内多些,但也是在有钱生存的情况下。

          国内国外人文背景和游戏规则差距很大,在国内混的好,国外未必,反之亦然。

          但是出国,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很多时间和机会就浪费了。而国内这些年,是机会最多的时候,而且不需要浪费几年去学习别人的游戏规则。

          反正俺是没有那种全世界弘扬中华文化,带领老外进入中华文化圈的远大理想,当然,有老外问起,还是会认真解析,只是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和周围小圈子的状况。穷,则独善其身嘛。

      • 家园 我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和态度最后决定他的社会地位

        而且,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情况在国内国外都是相近的。

        也就是说,在国外混得个中流的,到国内去大多情况下也会是个中流。在国内能搞出点花样的,到国外多少也可以。

        这样的话,对于个人居住地的选择就是个人生活的选择。喜欢激情一点的,国内绝对是唯一的地方。如果,喜欢恬静平淡一点,国外也可以。

        ---------------------------------------

        至于,国家感情问题,我觉得更多是文化观念问题。我觉得中国文化包容兼蓄,是优于西方的以宗教为基础的文化。中华文化兼顾现实和理想,个人和团体并重;很值得宣传的,对世界人民是有好处的。

        由此,我们表现出关心和热爱中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我们相信世界会早晚统一到中华文化的旗下,任何质疑我们不顾居住地的人都是不了解中华文化和世界潮流的。宣传中华文化是为了居住地的人民更早的了解和适应未来,是为了他们好。大家早晚是一家人,只不过我们比他们早一点认识到这个。

        每个海外华人自觉或是不自觉的多少都是一个双向的窗口。地球就是我的家,我们可以住在任何地方,而且有权利住在任何地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可以心怀坦荡的和任何人交流历史和现实背后的文化,而后告诉他中华文化是他未来的心灵家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没错,会投机倒把的在哪里都一样,会以权谋私的也差不多

          就是别中途换跑道,否则前二十年积累的人脉,对环境的融合就都白扔了。除非是纯搞科研的(据说没有国界),从商从政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很高,没有长期的投入是不可能的。当然在特殊时期做为哪方面都不突出但都沾点的人才也被需要过,比如国际公司外派到中国,但那种需求并不长久。

      • 家园 国内也不是那么好混的。

        也许您现在和混得好的同学比觉得自己不该出国,可是还有好多混得不好的呢。您呆在国内不见得就一定混得好。

    • 家园 美特斯邦威,这牌子我每次看到都很奇怪,

      是要强调自己的牌子如何的小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