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93) -- 江南水

共:💬190 🌺7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01)

      第一次亲密接触

      王稽向秦昭王汇报完正式的工作成果后,提到了自己干的私活儿,从魏国带回来的张禄先生。

      张禄先生严正的指出,如今的秦国,比一堆鸡蛋垒起来都麻烦,只有他才能够彻底摆平这个局面,但是,具体怎么办,是不能通过书信来传达的。

      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保密意识要时刻加强啊。

      《三国演义》里,官渡战局难解难分的时候,听说许攸来了,曹操高兴得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跑出去热烈欢迎。

      听了王稽转达的张禄先生的意思,秦昭王一点儿向阿瞒同志学习的意思都没有,只给范雎提供了基本的饮食和必需的生活用品。

      这是咋回事呢?

      太史公的说法是,秦昭王也讨厌这些游说的,不愿意搭理范雎。

      这个说法,很难说得通。

      可以推测,如果没有秦昭王的授意,打死王稽,他都不可能跟权势熏天的穰侯拧着来。

      范雎来到秦国的时候,大概是在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前后,单从国家来说,此时秦国的国内国际形势,没有多么的不乐观,但是秦王本人的处境,实在让人揪心。

      范雎所说的秦国的大麻烦,其实就是秦王本人的大麻烦。

      秦昭王自己到底是个啥处境,他应该比谁都清楚。

      秦昭王本人就身在局中,这烟熏火燎的滋味儿,他一尝就是三十多年,看戏的都腰疼了,他演戏的还能不觉景儿?

      秦昭王需要帮手,帮手来了,他咋还怂了呢?

      面对着一个如此强悍的舅舅,秦昭王只是一个人,再加上一个啥根基都没有的范雎,这分量,明显有点儿不够,再说,范雎到底有多大斤两,秦昭王也没有底。

      另一方面,面对着扶自己上马的舅舅,秦昭王的心理上,也多少有点儿虚,更是增加了下决心的难度。

      过了一年,穰侯越过眼皮底下的韩、魏,攻打齐国,拿下刚寿来扩充自己的封地,让秦昭王意识到,该下决心做点儿什么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范雎给秦昭王上了一封奏疏。

      在这封奏疏里,范雎首先发了一通牢骚,基本意思就是,不想聘用我就不要管我饭,我又不是混吃等死的主儿。

      牢骚发完了,范雎先生开始表决心,自己肯定不会忽悠秦昭王,只要一见面,就会知道,自己都是想秦王所想,急秦王所急。

      接下来,范雎说明了面对面会谈的必要性,一些重大的事儿,没法形成文字,说浅了吧,没什么意思,说深了吧,万一走漏风声,后果很严重。(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於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

      在奏疏的最后,范雎立下了生死状,如果说的是废话,情愿被咔嚓。(一语无效,请伏斧质

      看着范雎这封情真意切的奏疏,秦昭王知道,经过一年的考验,范雎同志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品质过得硬的同志,至于水平如何,那就只能见面后验收了。

      秦昭王把接见范雎的地点,安排在远离咸阳的离宫,他没胆儿在咸阳的王宫,商量着怎么对付舅舅,那是老妈的地盘,虽然名义上归他所有。

      范雎来到离宫后,假装不知道永巷就是通往离宫的通道,大模大样的抬腿就往里溜达。

      就在这个时候,秦昭王也赶到了离宫,前面开道的宦官,一看范雎这么不懂规矩,很是上火,边往外赶范雎,边说大王驾到。

      范雎很不以为然:秦国哪有什么大王啊,只有太后和穰侯吧。

      估计,当时范雎先生的面部表情,应该相当夸张。

      秦昭王到达的时候,范雎还在跟宦官讨论秦国是否有大王这个话题,秦昭王似乎没有听到他们的争论,快走几步上前去迎接范雎。

      见了范雎,秦昭王首先为自己的迟到行为,进行了道歉,同时说明了迟到的原因。

      原来,义渠那疙瘩又出事儿了,秦昭王每天向老妈宣太后早请示晚汇报,终于摆平了义渠。

      义渠的犬戎人,一直是秦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像是秦国的脚气,要不了秦国人的命,但是也刺挠得秦国人够呛。

      一代又一代的秦国男人,都没少了跟义渠打交道,但是始终没法根除,到了宣太后这里,来了个一次净。

      宣太后跟义渠头领的关系,全国人民都知道,并且还生了两个孩子。

      因为自己跟宣太后的关系,是能生孩子的关系,义渠头领,想当然的就认为,自己已经摆平了整个秦国,也就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宣太后请义渠头领去甘泉宫坐坐,这位仁兄,啥也没想就去了,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随后,秦军在义渠地区,来了一次大扫荡(遂起兵伐残义渠),至此秦国才彻底搞定西北。

      这一年,秦昭王五十多岁,当妈的,差不多也该奔七张了吧,一个如此高龄的人,竟然还能够把义渠头领弄得五迷三道。

      对这位高龄美女的超凡魅力,我只能低下头,啥也不说。

      老妈利用自己的魅力,搞定了义渠,也给秦昭王整理内部问题,改善了外部环境。

      见了范雎后,秦昭王很谦虚,把这次会谈定位为宾主之间的平等会谈,而不是上下级之间的对答。

      范雎也很知趣,表示不敢。

      看到秦昭王用如此高的规格,来招待范雎,当时在场的其他人,都惊得花容失色。

      在秦国历史上,除了当年的由余,还没有哪一个人能让领导人这么高看呢,商鞅也没有做到。

      该谦虚的谦虚了,该推辞的也推辞了,表面功夫做足以后,秦昭王把周围的人打发出去,要跟范雎谈正事儿。

      今天,重要人物会面的时候,先是满面春风的寒暄,握手、让记者拍照,然后打发走记者,关起门来,或聊天儿,或吵架,这一切也是能找到历史渊源的。

      双方落座,不是像今天坐沙发那样一屁股坐下,而是像今天的日本人那样,双膝跪在地板上。

      坐下后,秦昭王挺直了腰(跽),这是礼貌的表示:敬请先生教诲。

      范雎随口敷衍道:哪里哪里。

      那就先喝茶吧。

      老是喝茶,也不是那回事儿啊,再说,这次双方见面,也不是为了喝茶。

      喝得差不多了,秦昭王又挺直了腰:敬请先生教诲。

      范雎还是:哪里哪里。

      三番五次后,秦昭王似乎有些失望了,但是必要的礼数并没有少,依旧挺了挺腰:难道先生真的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吗?

      别卖关子了,拿出点儿干货吧。

      也不是范雎先生卖关子,而是他说的这事儿吧,确实挺麻烦,是秦昭王骨肉之间的事儿。

      自古以来,疏不间亲,在骨肉之间搬弄是非,很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范雎把自己的顾虑,也毫不掩饰的说了出来:我一个跟你无亲无故的人,将要说的事儿,却全是你们骨肉之间的事儿,不知道大王心中是怎么想的。

      同时,范雎先生声明,不是怕介入秦王的骨肉之间,把自己搭进去,而是怕自己因为说了实话而被杀后,天下有本事的人,再也不会到秦国来为秦国效力了。

      总之,说是为了秦国,不说也是为了秦国。

      范雎这是故作姿态,秦昭王要不是想解决骨肉之间的问题,也不会这么偷偷摸摸的来跟他磨牙了。

      也许,范雎是在给自己找后路吧。

      找完后路后,范雎拿出了干货,大王,你上有强势的太后老妈,下有权势熏天的舅舅穰侯,往大里说很可能会江山易主,往小里说也会危及个人人身安全。

      看到范雎终于开口了,秦昭王知道,自己也该旗帜鲜明的表达一下立场了:事无小大,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敬请先生不吝赐教,不要对寡人有什么疑虑。

      得嘞,要的就是你这个态度,这会儿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范雎首先分析了一下秦国的国际国内形势,这会儿,在国际上,秦国是独孤求败,国内的民众还是像饿死鬼投胎那样,嗷嗷叫着上战场。

      分析完秦国那大好而不是小好的形势后,范雎话锋一转,开始了攻击:如此大好的形势,秦国竟然十五年没有出兵关东(范雎这是睁眼说瞎话,两年前赵、魏那十五万士兵,是怎么登上秦军功劳簿的),这都是因为穰侯不肯为秦国尽心尽力的谋划,同时大王你的战略也有问题。

      实事求是的说,虽然自公元前275年以来,穰侯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但是以前的穰侯还是蛮对得起秦国的,就是面对自己祖国的时候,他老人家也没有手软嘛。

      范雎不遗余力的攻击穰侯,也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不把穰侯搞倒搞臭,他一个外来人是很难在秦国混下去的。

      秦昭王虽然也很想搞穰侯(不想搞就不来见范雎了),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搞穰侯的时候,所以只是问:我只想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

      这一问,问出了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也掀开了新的历史一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00)

      强悍的穰侯VS狡猾的范雎

      按说秦国根本用不着派星探出去主动寻找明星,就凭他这个舞台,多大的腕儿,也得像过江的鲫鱼那样,纷纷上赶着,前来跑龙套,没名气的,恨不得天天被潜规则。

      商鞅变法之后,秦昭王登基之前,秦国的舞台,就是一个这样的舞台。

      那个时代,在秦国的舞台上晃悠的,大多是外来人员的身姿,除了一个樗里子,秦国本土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

      但是,在秦昭王登基后,天下士子西进的大门,被咣当关闭了。

      关闭他的人,就是穰侯魏冉,秦昭王的舅舅。

      那些耍嘴皮子的,一通忽悠下来,很容易从国家领导人那里拿到五子登科,跟既得利益者抢饭碗。

      秦国的既得利益者就有着惨痛的教训,一个叫商鞅的人,跟秦孝公聊了几天,非但抢了他们的饭碗,而且还砸了他们的铁饭碗,整得他们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过呢,商鞅这种砸人饭碗的举动,给秦国的领导人带来了无数的好处,最明显的就是,秦国以后只有一个人说了算,那就是国君。

      秦惠王虽然不待见商鞅,但是一点儿都不屏蔽的接收了商鞅那一套,继续压制那些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王族成员,秦惠王对自己的弟弟,都留了一个心眼儿。

      不任用王族成员,那就继续引进外来人员,这些外来人员有一个特殊的优点,在秦国,他们都是无根的草,只能依附于领导人,不会去打领导人的主意,多安全啊。

      除了安全,秦国领导人用起这种人来也简单方便,想用就用,想扔就扔,比抹布还好打发。

      秦国领导人保持绝对权威,并且随心所欲使用人才的时代,随着秦昭王的登基而结束。

      秦昭王能走上领导岗位,首先是沾了哥哥胡折腾的光,如果哥哥认认真真的当领导,而不是去折腾着当运动员,这秦国就没他什么份儿了。

      一个哥哥倒下了,千万个弟弟站了起来。

      这时候,能干的舅舅挺身而出,这个舅舅不但送给秦昭王一个宝座,还很努力的帮他看护这个宝座。

      面对这么一个舅舅,秦昭王要是不表示一下,实在说不过去,一来是报答舅舅的大恩大德,二来也是让自己坐得更稳当不是。

      对舅舅都表示了,对老妈那就更不能吝啬了。

      后宫、外戚,这两股一直在幕后的政治力量,走向了秦国的前台。

      宫廷内,秦昭王的背后是老妈宣太后,朝廷上,秦昭王的面前是老舅魏冉。

      嬴氏的江山,大部分姓了外姓。

      换句话说,秦国形成了新的既得利益集团,外戚集团。

      在维护既得利益方面,外戚跟王室成员就是同一个模具里浇铸出来的东东,魏国的魏齐不希望游说的人来抢他的饭碗,秦国的魏冉(这么巧,也姓魏)也不愿意那些人来跟自己竞争。

      一直敞开的大门,让穰侯关闭了。

      外戚断绝了外来人员在秦国的生路,也就垄断了秦国的一切。

      宫廷内外,朝廷上下都是外戚的人,秦昭王一个自己人都没有,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好主意,请孟尝君来当丞相,还因为他是齐国的王室成员,而闹了一个鸡鸣狗盗的笑话。

      外戚这一垄断就是三十多年,此时秦昭王已经五十多岁了,难得他如此清心寡欲,权力欲竟然如此淡薄。

      秦昭王虽然不是一个权力欲特别强烈的人,但是再没有权力欲的人,只要在那个位子上,恐怕都不会愿意看着别人长期操弄自己的权力。

      小孩子把玩具借给小朋友,还一天三遍的问啥时候还呢,权力可比儿童玩具有意思多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舅舅依旧没有丝毫归还的意思。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秦昭王的爷爷(秦孝公)、老爸(秦惠王)都只活了四十几岁,如果秦昭王也像他的前辈那样,只活四十几岁,秦国的最高层会是什么样呢?

      没法想象。

      为了自己的权力,也为了子孙后代,秦昭王必须做点儿什么了。

      既然舅舅关闭了士子西进的大门,那就只有开后门了。

      这个负责开后门的,就是谒者王稽。

      王稽这个后门开得相当成功,最起码在初始阶段,相当成功,淘到了范雎这么一个有两下子的人。

      看着车里的范雎,王稽应该很满意,为老板干的这件私活儿,很漂亮。

      有些事儿,真的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就在前往秦国的路上,范雎遇到了未来的对手,不对,现在他们就是对手。

      王稽带着范雎,向着咸阳,一路西进,遥远的西方,也有一支队伍向东行进。

      看着迎面而来的队伍,范雎就问王稽:那是谁啊?

      王稽看了看:哦,那是相国穰侯到东边的郡县视察工作。

      秦国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没有之一),穰侯是秦国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这个“之一”必须有)。

      穰侯打个喷嚏,估计都能让天下人,津津乐道半天,穰侯那是普通感冒呢,还是流感。

      作为一个多少掺和过一些政治事务的人,范雎也知道穰侯最烦他这种游说的人,见了面,他老人家不会给自己好脸色,干脆拉上窗帘,就在王稽的专车里,打死也不出来。

      两支队伍碰面后,穰侯首先向王稽个人表示了亲切的慰问,然后才问这次出使的工作情况。

      先公后私,是员工的职业道德,先私后公,是领导的基本修养。

      听说关东各国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情况,穰侯感到很欣慰,接着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没有带游说的人一起回来吧?

      穰侯还顺便给游说的人做了一个鉴定,那些人只会扰乱国家的安定团结,没有一点儿积极因素。

      这里面的道道,王稽也门儿清,赶紧回道,不敢。

      王稽跟穰侯话别后,两队人马各走各的道儿,一队向东,去视察工作,一队向西,回家,正经的各奔东西,范雎避免了跟穰侯面对面的尴尬。

      就在这个时候,范雎展示了他的确有两下子的一面,铁口直断,穰侯一定还会派人来搜查专车。

      做出这个判断后,范雎跳下车,撒丫子就跑,先到一边躲了起来。

      王稽带着出使的车队继续向西,走了十几里,果然有骑兵返回来搜查专车,看到确实没有其他人后,才放心的又回去了。

      王稽是秦王的使者,在回都城咸阳交回符节之前,他代表的是秦王本人,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侵犯的,无论是王稽本人还是王稽的专车。

      穰侯说搜查就搜查,警察搜查嫌疑犯还得申请搜查令呢,穰侯连那张纸都不用,要说穰侯在秦国不是目空一切,恐怕他老人家都不会答应。

      那穰侯为什么当时放过专车,后来才亡羊补牢呢?

      范雎给出的说法是,穰侯贵人多忘事,忘了搜。

      不否认有这个可能,穰侯此行的任务不是抓嫌疑犯,有啥考虑不周也是难免的。

      在我看来,穰侯之所以当时不搜,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如果当时就派人去查看专车,那就等于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我穰侯,压根儿就没有把秦王放在眼里。

      那样的话,秦国君臣和谐,秦昭王甥舅情深的面具,就被穰侯一把扯下来了。

      即使穰侯不在乎这个面具,他也得考虑一个风险问题。

      搜得出来,一切还好说,如果啥也没有,那就等于打穰侯自己的嘴巴,让自己好看,太冒险了。

      过后再搜,无论是什么结果,都可以让不知名的骑兵来背黑锅。

      可惜,穰侯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对手如此狡猾,亡羊补牢,结果还是让这只羊漏掉了,第一回合,范雎得分。

      穰侯以后在秦国的日子,没多么舒坦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百篇了!花一个

        兄台这个系列和明月的明朝系列堪称一时瑜亮。

        加油!

        • 家园 不敢望明月的项背

          真要说是一时瑜亮,那我也只是吐血而亡的周郎

          希望我的气量比周郎大吧

      • 家园 我这无聊之人又来搅一搅。

        先公后私,是员工的职业道德,先私后公,是领导的基本修养。

        请问你是属于先公后私还是先私后公的人?

        • 家园 呵呵,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我灌水,就是为了讨花,每当我看到和尚只是搅和,不送花,我就很伤心

          • 家园 你选择回避我的问题,行。

            我有权问,你有权不答。

            呵呵,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 江南水 ] 于:2010-01-18 01:34:57

            我灌水,就是为了讨花,每当我看到和尚只是搅和,不送花,我就很伤心

            我灌水,不是为了送花,也不是为自己拿高分,我是不损人也不利己的人。铁手搞的送花功能这几年太滥了,花价贬值了。我不大欣赏,因为年纪大的人,对积分,花,通宝这些给小朋友玩的玩意儿没兴趣。通常我只送花给发表原创的新人或积分很低的旧人。至于那些现阶段经常性发表大作,积分升得很快的火箭干部,或前些年曾经有段时期发表大作,现在已呈半退休状态的旧地主,或积分累积已经很惊人,排名靠前的大款们,我一般只参与搅和,不参与送花。除非这作者有那么一篇特别合我心意,对我有大用处的文章,我才会送花。

            不过,既然你开口问,我就送吧。

            记得前一两年,有贴子谈到西西河应该如何对待那些积分太高的网友们。我说要借鉴中国历史。古时皇帝对那些功高盖主,封无可封的人,采取什么措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