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食客的意境 -- wqnsihs

共:💬202 🌺1256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写的很棒!
    • 家园 文笔了得! 经济版的大牛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惊艳,送花。

      [URL=]只有我一人,点一个肝尖,一个空心菜,一个豆腐汤。然后静坐等候。这是细雨朦胧,从后窗看出去,长江对岸的景致已经依稀难辨,云雾缭绕,窗下江声浩荡,不远处两路口石梯坎市场的嘈杂市声远远飘来,若隐若现,恍如人在画中,人在水中。我突然觉得一直悲凉不可抑制的弥漫全身,涌上心头,飘飘的雨丝,就像浇在发芽的春树上,一个少年人从此开窍了,春情萌动了。真是奇特的经历和感受。[/URL]

      然后他弯腰在江里洗洗手,回头问,喝酒不?不喝,谢谢。那一会等那边饭好后给你拿一碗过来,自己看好锅,不要让火熄了。然后就到旁边的船上去了。一会就听得人生鼎沸,喝起来了。这时天色将晚,渔火点点,天上开始出现星星,大江奔流,滚滚不息。我独坐在甲板上,守着我的一锅鱼汤,闻着袅袅的香气,听着旁边渐渐远去的喧闹,心如止水,进入一种虚静空灵的境界,一瞬间世间万物和我自己都不存在,只有一种无声无息的寂静和空灵。

      文笔了得! 经济版的大牛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惊艳,送花。

      • 家园 谢谢老哥夸奖。其实我在中学时第一志愿是新闻系,但父母

        因为干这玩意当了右派,坚决不同意,结果去了认为最安全的数学系。在中学时,语文成绩最好,历史第二,数学物理只能算第三。现在只能偶尔当当票友了。

        • 家园 原来忙总也是学数学的啊,后来为何不做理论了?
          • 家园 我想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诱因,80年代中期科技体制

            改革,中科院除数学所、理论物理所和高能所是全额拨款(实际也非常不足,陈景润出差都没有办法报销)外,其他研究所只拨人头费(系统所当时120多人,一年经费50万,还包括一台小型机、三台工作站的运营费用),所以必须出去找项目自己养活自己和行政人员;第二个是主因,在做项目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实用、实际,立即能见到效果的东西:投资分析(实际就是现金流量分析+随机过程+滤波+最小二乘法)。在这以前感兴趣的大系统理论就放弃了;第三个是亲眼目睹了研究领域的不愉快事情:弄虚作假,把持公权,门户之见和倚强凌弱(系统所主要成员是以科大数学系58级、59级毕业生为主力(科大77级、78级又补充进来10多20位),而他们当年在科大的先生为后台。照理说我也是这个圈里的人,也是既得利益者,我的先生也是外人所谓的“学霸”),觉得这种所谓的研究极为没意思,有的人一生的成就不过就是把收敛幂指数从1.5处理到1.2而已。

            待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几乎不允许我们再有时间做研究,全年都要找项目、做项目养人后,我就离开了。

    • 家园 意境到了

      丢个馒头出来都是杀招。

    • 家园 【文摘】我看过的几段美食的描写

      贴几段我印象深刻的段落:

      第一段出自陆文夫的《美食家》。

        电影开幕了:孔碧霞的女儿,那个十分标致的姑娘手捧托盘,隐约出现在竹木之间,几隐几现便到了石板桥的桥头。她步态轻盈,婀娜多姿,桥上的人夕水中的影,手中的盘,盘中的菜,一阵轻风似的向吃客们飘来,象现代仙女从月宫饭店中翩跹而来重该死的朱自冶竟然导演出这么个美妙的镜头,即使那托盘中是装的一盆窝窝头,你也会以为那窝窝头是来自仿膳,慈禧太后吃过的!

        托盘里当然不是窝窝头,盖钵揭开以后,使人十分惊奇,竟然是十只通红的番茄装在雪白的瓷盘里。我也楞住了,按照苏州菜的程式,开头应该是热炒。什么炒鸡丁,炒鱼片,炒虾仁等等的,从来没见过用西红柿开头篁这西红柿是算菜还是算水果呢?

        朱自冶故作镇静,把一只只的西红柿分进各人的碟子里,然后象变戏法似的叫一声“开!”立即揭去西红柿的上盖:清炒虾仁都装在番茄里!

        人们兴趣盎然,纷纷揭盖。

        朱自冶介绍了:“一般的炒虾仁大家常吃,没啥稀奇。几十年来这炒虾仁除掉在选料与火候上下功夫以外,就再也没有其它的发展。近年来也有用番茄酱炒虾仁的,但那味道太浓,有西菜味。如今把虾仁装在番茄里面,不仅是好看,请大家自品。注意,番茄是只碗,不要连碗都吃下去。”

        我只得佩服了,若干年来我也曾盼望着多给人们炒几盘虾仁,却没有想到把虾仁装在番茄里。秋天的番茄很值钱,丢掉多可惜,我真想连碗都吃下去。

        唔,经朱自冶这么一说,倒是觉得这虾仁有点特别,于鲜美之中略带番茄的清香和酸味。丁大头说得不错,人的味觉都是差不多的,不象朱自冶所说有人会食而不知其味。差别在于有人吃得出却说不出夕只能笼而统之地说:“啊,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吃!”朱自冶的伟大就在于他能说得出来,虽然歪七歪八地有点近于吹牛夕可吹牛也是说得出来的表现。在极力的享受和娱乐之中,不吹牛还很难使那近乎呆滞的神经奋起!

        仙女在石板桥上来回地走着,各种热炒纷纷摆上台面。我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只知道三只炒菜之后必有一道甜食,甜食已经进了三道:剔心莲子羹,桂花小圆子,藕粉鸡头米。

      第二段是《神雕侠侣》

      只见洪七公取出小刀,斩去蜈蚣头尾,轻轻一捏,壳儿应手而落,露出肉来,雪白透明,有如大虾,甚是美观。杨过心想:“这般做法,只怕当真能吃也未可知。”洪七公又煮了两锅雪水,将蜈蚣肉洗涤乾净,再不余半点毒液,然后从背囊中取出大大小小七八个铁盒来,盒中盛的是油盐酱醋之类。他起了油锅,把蜈蚣肉倒下去一炸,立时一股香气扑向鼻端。杨过见他狂吞口涎,馋相毕露,不佃得又是吃惊,又是好笑。

      洪七公待蜈蚣炸得微黄,加上作料拌匀,伸手往锅中提了一条上来放入口中,轻轻嚼了几嚼,两眼微闭,叹了一口气,只觉天下之至乐,无逾于此矣,将背上负着的一个酒葫芦取下来放在一旁,说道:“吃蜈蚣就别喝酒,否则糟蹋了蜈蚣的美味。”他一口气吃了十多条,才向杨过道:“吃啊,客气甚么?”杨过摇头道:“我不吃。”洪七公一怔,随即哈哈

      大笑,说道:“不错,不错,我见过不少英雄汉子,杀头流血不皱半点眉头,却没一个敢跟我老叫化吃一条蜈蚣。嘿嘿,你这小子毕竟也是个胆小鬼。”

      杨过被他一激,心想:“我闭着眼睛,嚼也不嚼,吞他几条便是,可别让他小觑了。”当下用两条细树枝作筷,到锅中夹了一条炸蜈蚣上来。洪七公早猜中他心意,说道:“你闭着眼睛,嚼也不嚼,一口气吞他十几条,这叫做无赖撒泼,并非英雄好汉。”杨过过:“吃毒□也算是英雄好汉?”洪七公道:“天下大言不惭自称英雄好汉之人甚多,敢吃蜈蚣的却

      找不出几个。”杨过心想:“除死无大事。”将那条蜈蚣放在口中一嚼。只一嚼将下去,但觉满嘴鲜美,又脆又香,清甜甘浓,一生之中从未尝过如此异味,再嚼了几口,一骨碌吞了下去,又去挟第二条来吃,连赞:“妙极,妙极。”

      洪七公见他吃得香甜,心中大喜。二人你抢我夺,把百余条大蜈蚣吃得乾乾净净。洪七公伸舌头在嘴边舔那汁水,恨不得再有一百条蜈蚣下肚才好。杨过道:“我把公鸡再去埋了,引蜈蚣来吃。”洪七公道:“不成啦,一来公鸡的猛性已尽,二来近处已无肥大蜈蚣留下。”忽地伸个懒腰,打个呵欠,仰天往雪地便倒,说道:“我急赶歹徒,已有五日五夜

      没睡,难得今日吃一餐好的,要好好睡他三天,便是天塌下来,你也别吵醒我。你给我照料着,别让野兽乘我不觉,一口咬了我半个头去。”杨过笑道:“遵命。”洪七公闭上了眼,不久便沉沉睡去。

      第三段是台湾作家徐国能的《第九味》

      我從小命好,有得吃。

      母親的手藝絕佳,比如包粽子吧!不過就是醬油糯米加豬肉,我小學莊老師的婆婆就是一口氣多吃了兩個送去醫院的。老師打電話來問秘訣,母親想了半天,說:竹葉兩張要一青一黃,醬油須拌勻,豬肉不可太肥太瘦,蒸完要瀝乾……如果這也算「秘訣」。

      但父親對母親的廚藝是鄙薄的,母親是浙江人,我們家有道經常上桌的家常菜,名曰:「冬瓜蒸火腿」,作法極簡,將火腿(臺灣多以家鄉肉替代)切成薄片,冬瓜取中段一截,削皮後切成梯形塊,一塊冬瓜一片火腿放好,蒸熟即可食。須知此菜的奧妙在於蒸熟的過程冬瓜會吸乾火腿之蜜汁,所以上桌後火腿已淡乎寡味,而冬瓜則具有瓜蔬的清苦之風與火腿的華貴之氣,心軟邊硬,汁甜而不膩,令人傾倒。但父親總嫌母親切菜時肉片厚薄不一,瓜塊大小不勻,因此味道上有些太濃而有些太淡,只能「湊合湊合」。父親在買菜切菜炒菜調味上頗有功夫,一片冬瓜切得硬是像量角器般精準,這刀工自是大有來頭,因與本文無關暫且按下不表。話說父親雖有一手絕藝,但每每感嘆他只是個「二廚」 的料,真正的大廚,只有曾先生。

      稍具規模的餐廳都有大廚,有些名氣高的廚師身兼數家「大廚」,謂之「通 灶」,曾先生不是「通灶」,但絕不表示他名氣不高。「健樂園」的席有分數種價 位,凡是掛曾先生排席的,往往要貴上許多。外行人常以為曾先生排席就是請 曾先生親自設計一桌從冷盤到甜湯的筵席,其實大非,菜色與菜序排不排席誰 來排席其實都是差不多的,差別只在上菜前曾先生是不是親口嘗過。從來我見 曾先生都是一嘗即可,從來沒有打過回票,有時甚至只是看一眼就「派司」,有 人以為這只是個形式或是排場而已,這當然又是外行話了。

      要知道在廚房經年累月的師傅,大多熟能生巧,經常喜歡苛扣菜色,中飽 私囊,或是變些魔術,譬如鮑魚海參排翅之類,成色不同自有些價差,即使冬 菇筍片大蒜,也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而大廚的功用就是在此,他是一個餐廳 信譽的保證,有大廚排席的菜色,廚師們便不敢裝神弄鬼,大廚的舌頭是老天 賞來人間享口福的,禁不起一點假,你不要想瞞混過關,味精充雞湯,稍經察 覺,即使你是國家鑑定的廚師也很難再立足廚界,從此江湖上沒了這號人物。 有這層顧忌,曾先生的席便沒人敢滑頭,自是順利穩當。據父親說,現下的廚 界十分混亂,那些「通灶」有時兼南北各地之大廚,一晚多少筵席,哪個人能 如孫悟空分身千萬,所以一般餐廳多是馬馬虎虎,「湊合湊合」,言下有不勝唏噓之意。

      忙总若是厨师,必是文中曾先生一般的大厨。

      • 家园 有过一个电影“美食家“

        拍得挺好玩。有段说老朱早上赶吃头汤面,下雨无阻,桌子上面热气腾腾,桌子下面打湿的裤脚和两个满是泥巴的脚丫子,旁边还有把滴水的雨伞。

      • 家园 当年看陆文夫先生的小说,口水不断涌动,流得那个向往

        后来有机会到苏州后,就到处找那种感觉,大菜小菜吃了无数,可惜没有找到流口水的意境。

        • 家园 说到食记,因为小子我也是个吃货,也曾泛泛看过一些,

          汪曾祺老先生与梁实秋老先生谈吃,都是名家妙文,但是就菜品本身而言,常常是重意趣轻菜式;

          邓云乡老先生也写吃,《旧京散记》中人物典故信手拈来,让人觉得轻松平常;

          不过,我最喜欢还是唐鲁孙,世家出身,谈起吃来虽然有摆款之嫌,但是美食名家的风范是最为难得的,且又结合了多年来走南闯北的广博见闻,所以他的文章确实好看。这位先生的作品,大陆似乎是一直到04年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拿下了其作品的出版,更显难得。去年夏天,我白天上课,晚上在书店兼职打工,体力活很重,偶有空闲时候,从书架上拿下一本唐先生的杂文,摸着空空如也的肚子画饼充饥一番,甚是有趣,倒也不觉得很饿,反而觉得他写的民国世界,热闹有趣得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