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色盲讲故事——故事,过去的事儿(105) -- 江南水

共:💬226 🌺89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穿插狙击不一定要同等兵力的,主要是充分利用地形

          国共内战的时候,解放军的经典狙击战也不少。人数对比也是很悬殊

        • 家园 说一下我的看法,倒着说

          第三,赵军真的有40多万吗?

          从开始谋划长平战役,到长平战役结束,秦国做足了功夫,整整一年(秦昭王四十六年),秦军没有任何动静,我的看法是,这是秦国人在做战争动员,前面已经说过了。

          如果长平前线的赵军数量不是足够多,秦国人会这么谨慎吗?

          第二,赵括上任后,出击秦军,真的是几乎全军出动了吗?

          战役后期,包围了赵军后,秦昭王亲自到前方,不惜违法法令,提前封赏,就是为了动员更多的人去支援前线。

          如果包围圈里的赵军规模不够大,犯得着这样吗?

          如果真的是赵军数十万全部出击,很难想象如何2万5千人如何挡住数十万大军,5千骑兵如何绝赵壁间。

          如果赵括出击的部队像兄台说的那样,只是攻击力最强的精锐主力。,那2万5千人更难抗住赵军的前后夹击了。

          第一,没有证据表明是粮食问题迫使赵王下决心换将出击。

          对王树兄的廉颇坚守了两年阵地,不是几个月。,我赞同一部分,不赞同一部分。

          从常理来推断,拿到上党后,赵国就该派重兵,这个地方太重要了,无论是对秦国还是赵国,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国派重兵把守上党的可能性很大。广义上来说,廉颇也算是坚守阵地。

          直到秦昭王四十七年,长平战役才正式爆发。狭义的说,廉颇的坚守,只是在这一年的六七月份。

          从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军到达上党,到四十七年长平战役开始前,赵军的后勤供应就应该不是小数目了。

          长平战役爆发后,那就是金山银山,米山面山了,这个负担的轻重,到底有多大,就不好说了。

          我同意兄台的看法,现在没有赵国后勤的史料,不好说赵王换将是因为后勤的缘故。

          不过,赵国后勤有问题,还是有证据的,向齐国求援就是一个文字记载。

          综合长平之战前后,可以看出这是一场高消耗的后勤战,赵国的日子难过,秦国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秦国准备了一年,战后也是气喘吁吁,这样的家底都这样,赵国能比秦国还强?

          所以我推测赵王换将,后勤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如果赵国撑得住,用廉颇的打法,没有问题;如果赵国撑不住了,换将是必然的选择。跟反间计没有太多的关系。

          • 家园 说说我的想法吧

            1、对赵军数量的疑问,主要是这45万(如果是实数),必定夹杂了大量的上党民和当地赵民。真正的军队人数可能一半都没有。

            2、赵括出击不可能老巢都不要,必然要留守相当数量的部队防御大本营。防守大本营的这部分军队,主要任务除了防守外,就是给前线的赵军运输粮草。

            3、秦军的两支奇兵合计3万。其中2万5千人的部队,任务是断了出击赵军的后路,应该是到达指定合围地点后,就地修筑工事。而5千骑兵任务是“绝赵壁间”,我理解这个绝赵壁间,并不是将出击赵军分为两半,而是在2万5千人的东方作战,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截断来自赵壁的粮草运输和援军。

            (西)秦壁—出击赵军—2.5万秦步兵—5千秦骑兵—赵壁(东)

            (西)秦壁—赵前军—5千骑兵—赵后军—2.5万步兵—赵壁(东)

            这两种战场态势,哪个更合理呢?

            秦的骑兵不是坦克,也不是中世纪的全身板甲骑士,从赵军出击部队的营垒中间冲一下成功冲过去还有可能,冲过去以后还在中间守了40多天那就是神话。

            我脑海中的长平之战是这样的,纯属想象,大家莫笑:

            秦得野王,上党降赵,双方各自进行战争准备。47年初秦军进攻,赵王命廉颇领军出战,廉颇在与秦军野战不利后转入阵地防御战,并在防御战初期丢失了西侧前沿的几个壁垒,之后稳定了形势,两军对峙。

            这期间大量的上党难民逃入赵方壁垒并滞留于此(前线赵军不能再让难民深入赵国,也不能抛弃他们不管,而难民们本身也打算等战争平息后再回上党,不准备向东跑更远)。虽然准备了充足的粮食供军队使用,但这种意外的支出增加了赵军的粮食消耗,以至于需要向齐国求助。

            廉颇的防守坚固,秦军不能攻克。应侯施反间于赵,赵王用赵括撤换廉颇,白起赴前线领军。

            赵括到任后改变战略,率领赵军精锐主力沿大道进攻秦军,秦军诱敌深入,出击赵军抵达秦军壁垒前,不能攻克。

            秦军2万5千步兵经小路穿插到出击赵军后方,就地筑营,这支部队面朝西方。任务是不让出击赵军通过自己的阵地回到赵军大本营。

            这支步兵的东面,秦5千骑兵阻截来自赵军大本营的任何粮草和救兵。赵军大本营还有足够的粮草,甚至可能有足够的士兵,但是与赵括的联系中断,没有主帅指挥。

            此时秦主力从西侧的秦壁出击,屡次打败赵军,出击赵军士气低落。赵括就地修筑工事坚守,等待大本营救援。如果是赵王任命廉颇这样的名将率领邯郸的军队增援前线赵军大本营,就有可能率领赵军打通后路。

            秦王组织河内的秦民增援长平。一个任务是从小路给3万断赵后路的秦军送粮送兵,补充伤亡。由于道路崎岖,这个运输任务应该是相当艰难的。

            一个是在赵军大本营之后,再设一道防线,拦截来自邯郸方向的救兵。如果是平时,这根本不可能实现,但由于赵前线大本营这时处于被斩首状态,自顾不暇,无法对这一行动进行干预,于是大本营和本土的联系也被切断了。

            包围圈内的赵军粮食耗光,没有办法只好拼死出击,分四队轮流冲击秦军拦路部队(这时候很可能已经不止2.5万步兵),但是冲击不下。赵括被射死,包围圈内的出击赵军投降。得知前线精锐已经全灭,大本营赵军随之投降,连带大本营内的难民,全部被杀。

            从年初秦军发起攻击,到最后杀俘,赵方军民死亡共45万人(含上党民)。

            秦军伤亡不详,白起后来曾称秦卒死者过半。但是,这个死者过半究竟是不是长平之战的秦军损失呢?——

            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武安君病愈,秦王欲使武安君代陵将。武安君言曰:“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秦王自命,不行;乃使应侯请之,武安君终辞不肯行,遂称病。

            长平之战在四十七年,攻邯郸是四十九年,长平之战1年多后的事情了。王陵攻邯郸首先顺利,然后遇到了挫折,“兵亡五校”,这里刚好可以和平原君守邯郸的故事联系映证。

            那么这个死者过半,为什么不能理解为邯郸之战的秦军,非要是长平之战的秦军呢?

            战国策,卷5,秦三 有记载

            武安君所以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亡鄢郢、汉中,禽马服之军,不亡一甲,虽周吕望之功,亦不过此矣。

            从这段记载看,长平之战的秦军很可能并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失,打的是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 家园 关于第一点

          廉颇坚守了两年阵地,不是几个月。

          《史记·赵世家》:“四年,……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民谋曰,……。赵受之,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

          《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注:以上红字部分发生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蓝字部分发生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前262年),尽管有时候前面写着“四十七年”。

          史记年代的记载稍显混乱,分析一下就好了。

          秦得野王上党降赵无疑都发生在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国接收了上党之后,合理的反应肯定是立刻派兵驻守,因为秦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熟了的桃子被人摘走。秦国实际上的反应也是攻打赵军:“上党降赵,秦因攻赵。”,“四月,龁因攻赵。”这个四月,实际上应该是秦昭王四十五年的四月。这年的四月到七月,秦军打了几个小胜仗,接连杀尉夺垒。七月以后,廉颇采取了坚壁不出的办法,一直拖了两年,直到赵括取代他的职务。

          另外,吕氏春秋中也有关于长平之战打了三年的记载:

          《吕氏春秋·应言》:“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缺字]。”

          旷日持久的大兵团对抗,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赵国自不必说,至于秦国,《战国策》中记载了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昭王和白起的一段对话,颇能反应当时的情况。长平之战后,秦军一度包围了邯郸,在范雎的建议下,秦军撤退了,当时白起很不情愿地撤退了。不到一年,秦王就决定再次打邯郸,他还想让白起领兵:

          “昭襄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日不可,其说何也?’”

          其中提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说明秦国在长平之战时,军需供应一度紧张。

          另,赵军换将后,秦军也换上了白起,是不是因为王齕可能不敌赵括?

          • 家园 不能同意廉颇坚守两年阵地说

            秦得野王和上党降赵无疑都发生在秦昭王四十五年,但是秦攻上党未必就是四十五年。发动大战需要长时间的积蓄准备,与韩国不同,赵国是一个军事强国。对赵国发动战争,一年多的准备时间是必要的。

            白起王翦列传和秦本纪的记载前,都明说了秦攻上党是四十七年。

            而白起王翦列传中也明确说了秦攻上党之后,赵使廉颇将。

            吕氏春秋中“三年然后决”并不是说长平之战双方打了三年。我的理解是,如果从秦得野王上党归赵开始算,可以算三年。

            秦本纪和白起列传都明确指出了47年,不是孤证,是不能用“史记年代的记载稍显混乱”一笔带过的。

            • 家园 郑朱何时入秦?

              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卷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而为媾。”虞卿曰:“夫言媾者,以为不媾者军必破,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王之军乎?其不邪?”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虞卿曰:“王聊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从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
              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媾秦,秦已内郑朱矣,子以为奚如?”虞请曰:“王必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郑朱,赵之贵人也,而入于秦,秦王与应侯比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赵卒不得媾,军果大败。

              赵王开始问话时情况,显然还是廉颇在军中的时候(七月以前),因为赵括被围时,形势已经比“赵不胜,亡一都尉”危急万分了。

              在这时,赵王还没有流露出换将的打算。

              如果战争全部发生在秦昭王四十七年(前260年),赵王最有可能几月份派郑朱入秦求和呢?看一下时间表:

              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闲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四月、五月不可能,不太可能刚刚开始打,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派出郑朱最早的时间,应该在六月份赵军的损失进一步扩大了之后。加上信息传递和路途上的消耗,郑朱到达秦国时,应该在七月或更晚了。

              赵王认为“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那么在派出求和使者的同时,让善守的廉颇继续死守不是最好的选择吗(因为赵军显然没有还手之力)?为什么赵王还数次责备廉颇不肯出战?为什么在派出郑朱的同时,突然决定用赵括来替代廉颇(赵括至军中,已是七月份了,换将的命令应该稍早)?

              • 家园 我的答案是四月之后,而不是七月之后

                “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

                “四月,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如果是6月,是“亡四都尉”或者“亡五都尉”,7月,是“亡二都尉”或者“亡七都尉”。

                • 家园 亡一都尉

                  就让赵王觉得“必且破赵军”,忙不迭地要求和?那赵国也太脆弱了。

                  另:尉、都尉、裨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家园 而且你看书不认真

                    虞卿曰:“夫言媾者,以为不媾者军必破,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破王之军乎?其不邪?”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

                    这里应该是虞卿问赵王:“主张媾和的人(楼昌),认为不媾和,军队就必然失败,这样一来能不能和谈成功,完全取决于秦的意思。再说大王你觉得秦的用意是不是要击破大王的军队呢?”

                    赵王回答:“秦国不遗余力来攻打我们,一定是想要击破赵军的。”

                    注意那个欲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虞卿是主张先联合盟国,在外交上取得主动权,再与秦国和谈,而不是直接去秦国谈判,把主动权交给秦。这里的这个欲字,是问赵王是否知道秦军的目的。赵王的回答很明确,秦国不遗余力,就是有这个目的。

                    这哪里是你理解的,亡一都尉后,赵王就认定必败了呢?

                    • 家园 批评得有道理

                      在楼昌和虞卿看来,如果硬碰硬开打的话,赵国不敌秦国:“无益也”(楼昌),“军必破”(虞卿)。

                      当时唯一能保全赵国实力的办法是让秦国主动退出战场,即让秦国打消这个“欲(破王之军)”。

                      至于怎么才能让秦国主动退出,各人的想法不一样:

                      虞卿的建议是做出与楚魏合纵的姿态。

                      赵王的做法(也是楼昌的建议)是直接派重使去秦国求和。

                      赵王一这么做,虞卿就立刻断定:王不得媾(秦国不可能主动退出了)。这点固然没错,但虞卿紧接着还有一个判断:军必破矣

                      可以说此时赵国上层对战场形势已是一片悲观,赵军的士气如何可以想象:这不是一支能与秦军一较高下的军队,打败秦军的可能性为零。虞卿很清楚这点,楼昌也很清楚这点,赵王的想法最混乱,他可能还抱有万一和不成再打的想法,但无疑他对打胜仗的期望是很低的

                      假设赵王是四月份派出了郑朱,郑朱滞留秦国,无法取得预定的结果。同时,在战场上,廉颇渐渐地将态势稳住了,这对赵国的谈判者郑朱来说是有利的,但赵王为什么一再催促廉颇出战(他清楚出战就会招致更大的失败,根本不可能对谈判增加有利于赵国的砝码)?难道他突然又对战胜秦军产生信心了?

                    • 家园 我赞成你的说法

                      40万赵军里,真正的作战兵员数量应该是很有限的,或者说是可以称得上的比较有效的作战力量。一个很简单的基本原则,40万如果全是作战部队话,在山地中是很难展开的。战国步兵主要使用的矛、戟属于长兵器,是需要空间的,从秦兵马俑的排列来看,方阵与方阵之间也是有较大空间的。秦军战斗力再强,在山地这种很难展开的地形上突破40万人的阵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秦军最后还能放240多半大小子回赵,这就说明其中必然有数量不少的平民。

                      • 家园 根据《武器和战争的演变》T·N·杜普伊 一书

                        古代战斗序列中每10平方米内有1名士兵(系根据我们所知的古代军事编队作出的合理估算)

                        这是西方的古代战斗序列,中国不应有太大差异。

                        而且这只是战场上需要的面积,不包括营垒、工事。赵军被围多日,就地筑有工事营垒,需要的面积就更大。如果是四十万人被围,则赵军布阵需要战场面积就要四平方公里——十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再算上赵军的营地和工事呢?秦军的营地和工事呢?秦军的布阵战场呢?战场之间的面积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