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上了场,就是踢球去的 -- 评中韩之战 -- 萨苏

共:💬149 🌺303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按您的标准,我的确不看,20年前也许看看

                  不过我知道两点,一个亚运会参照奥运会足球比赛规定,只有23岁以下球员可参与,当然也允许三名超龄球员,另外在日本,韩国,这个阶段的球队也被习惯称为奥运球队。其次,西亚在近几届亚运会足球比赛中的成绩要强于东亚。伊朗队历史上夺过四次金牌,韩国三夺金牌仅次于伊朗。至于您说的伊朗不在意,呵呵,那伊朗太强了,不在意都能多次夺冠。

    • 家园 最烦中国足球这样的

      翘就翘了吧,还诈尸。

      唉,被折腾了那么多年,俺好不容易死了心,现在又活泛了。

    • 家园 我恨中国足球

      因为它,飞毛腿今天看不到了。

    • 家园 还是再等等看吧

      谁知道呢。

    • 家园 别说...

      抓了俩领导, 还真有点钩起俺看球的兴趣了....多少年没看了呵呵~

    • 家园 沙发
    • 家园 Sun, 人都哪去了?
    • 家园 萨发!

      虽然老国足很多人都和那些烂事撤上点关系,但老国足们的勇气,加上现在的素质和技术,那才是中国足球的未来.

      • 家园 探讨一下

        个人觉得,论技术,还是81年苏永舜带的那支队伍技术最好,但是体力是在是大瓶颈。

        论体力和技术的结合与技战术的执行能力,似乎是97年戚务生的那支队伍最佳,但场外的压力太大,导致队伍在几场关键比赛中崩溃,比如响遍全场的“换李铁”。

        论运气,绝对是02年米卢的那支队伍。他们上场是真正踢球的,老米把场外因素的负面影响降低到了一个相当低的程度,所以队员上场放得开,战术执行到位,场上动作不变形,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对上日本韩国,这个战绩不是很能说服人。

        • 家园 米卢的队伍不靠运气

          论运气,绝对是02年米卢的那支队伍。他们上场是真正踢球的,老米把场外因素的负面影响降低到了一个相当低的程度,所以队员上场放得开,战术执行到位,场上动作不变形,可惜的是当时没有对上日本韩国,这个战绩不是很能说服人

          就像您说的 米卢把场外因素降到了相当低的程度 这个可不是运气 是米卢闯荡江湖多年的功底

          您还记得2000年亚洲杯 中国队小组赛对韩国和半决赛对日本的那两场比赛吗 虽然一平一负 但是如果顺着那个势头 就像2001年预选赛客场打卡塔尔和阿联酋那两场的心态 突破恐韩症是有可能的

          至于队伍实力 97年那拨人看上去更整齐是不错 但01年那拨人有两个位置是97年没有的:吴承瑛弥补了左后卫的漏洞(还记得在金州被马达突的不知道东西南北的孙继海吗) 有祁宏这样的灵气型前腰 不是说他比彭伟国更擅长组织 也不是说他比高峰突破能力更强 而是说他让球队特点更丰富

          97年的队伍最大问题其实就是出在整齐上 大家都是一起从青年队上来的 联赛里在各自球队都是大佬 没有一个明显的能让其他所有球员惟其马首是瞻的人 本来徐弘最接近这个角色 偏偏他在国家队又慢慢淡出主力

          01年 米卢为了树立范志毅的后场核心地位 干脆拿下了正当年的张恩华 而让大头上位 我还记得米卢的原话:不是说大头能力强于张恩华 而是大头能更听范志毅的招呼 潜台词再明显不过

          • 家园 花。

            我这个“运气”的意思,其实核心就是碰上了一个好教练。

            老江湖米卢一方面对场上位置进行了调整,对队员的使用更成功。比如孙继海,97年被马达打得找不到北,01年就成了客场完胜乌兹别克的奇兵。另一方面,老米对球员的保护的确是没话说。一顶棒球帽,一个小游戏,我记得还有一部《Remember Titans》的电影,让队员们知道了上场就是去踢球的。

            球员们很享受,于是球迷们也很享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