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今年春晚惨不忍睹,一 语言类 -- 欧文隆美尔

共:💬83 🌺7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棒槌比较可

      不知道楼住看了这个没有。我觉得很斗

    • 家园 不太同意

      最好的还是赵本山的小品,有讽刺性,而且表演生活化,像郭达等的刻意为之的东西很少

      其次是武汉的小品,

      最差的就是郭达、蔡明的小品

      所以冯巩的还不至于垫底

      至于姜昆还是不要再出来好些

      • 家园 最差的就是郭达、蔡明的小品——我很同意

        很早以前就是这样了。

    • 家园 语言类节目要跟着时代走,要敢于揭露时弊才能有生命力。

      如今这批把持文艺舞台的人,都已经被纳入到这个体制之内了,成了体制的得利者,也就再也不可能有讽刺了,只能尴尬地哥功颂德。只要政治正确,江湖地位就不倒,名和利仍旧源源不断,观众喜不喜欢无所谓。

      • 家园 不赞成这个观点

        赵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揭露了时弊?没有吧。它就是歌颂类文艺的典范,但这不妨碍我认为它是最优秀的小品之一。

        再往前追溯,80年代姜昆的相声《祖爷爷的烦恼》、《错走了这一步》,那都是为计划生育政策服务的宣传型相声,但是也非常逗乐。

        歌颂和批判都不是影响人们发笑的艺术要素,艺术并非一定要承担“文以载道”的任务。如果语言类节目必须要“敢于揭露时弊才能有生命力”的话,相声这门艺术早就在旧社会绝种了。当年毫无社会地位的相声艺人得罪了谁是好玩的?要知道宋朝艺人讽刺秦桧,最后可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当然,侯宝林先生就敢在日本侵华时在北平还接着说讽刺日军的段子,这份胆量与情操实在无愧于大师称号。但大多数相声演员是绝不敢这么大胆的,因此旧日的相声段子中有许多伦理哏,逗哏的、捧哏互相拿人格开涮,说一些诸如“我是你爸爸”之类的笑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

        现在时代进步了,可时代也有自己的无奈。不过我不喜欢把一切过错都往体制的缺陷上推,这样会掩盖了演员们自身艺术素养毫无进步的事实。更严格的说,许多知名演员不但没进步,还退步了,比如冯巩,他这次春晚表演的生硬程度让我瞠目结舌,甚至比他10年前拉着黄包车上舞台的表现还要差——我记得10年前的那个相声似乎是插科打诨,也没有什么揭露时弊。

        • 家园 学习了
          • 家园 姜昆今年在晚会上这样说

            和戴志诚合作20年,说了50多个段子。我就在想,他是不是忘了:他与李文华合作才7年时间,也说了近50多个段子。难怪他现在得抱怨和戴志诚合作比不上掉老虎洞了。

            天道酬勤,这句话总是没错的,需要引以为戒。

      • 家园 要和谐
    • 家园 感觉郭达小品还行……

      大学生就业问题,说实话,这个话题是有点摸底线的……尤其是央视春晚,

      而且,小品里也没有恶心地塑造大学生如何奋力拼搏,如何不依靠国家,自主就业……

      尤其是那个女生说的那句,我也没啥能耐,食堂管理员是我爸,堪称点睛之笔,听得让人会心一笑

      • 家园 这两位的功底是有的,拍的电视剧也还都不错

        比起小平的水平高了不少,似乎不太需要靠春晚搏人气了吧?特别是看过郭达在《大宋提刑官》里塑造的反面角色,非常不错,几乎不敢认了。

        这二位何苦每年非得上去露一脸,搞得自己和观众都难受呢?

      • 家园 郭达蔡明还是不错的

        果菜的小品还是不错的,属于老实本分型的,每年的小品都中规中矩,不会太出彩,也不会太下作。

        说到下作,姜昆的相声开始挖苦人的长相,有无限逼近郭德纲的趋势,难道是在午夜时分万籁俱静时下载了一段郭德纲相声,听完乐了半天后,吸取的先进经验?

        冯巩的小品多年前就定型了,献媚观众+网络流行语+豪华队伍,最恶心的是为获个一等奖,小品不叫小品,非得叫“相声剧”,每年上台领奖时心里就没有一丝羞愧?

      • 家园 点到而止,不疼不痒,不是创作人员无能,实在是身在体制内,

        言不由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