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闲侃中国哲学史 1 前言 -- 闲茶

共:💬46 🌺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闲侃中国哲学史 5 孔丘 下

            孔老师一共开了六门课,主课副课都有,教材是周朝留下的各种典籍,当然全部都加入了孔老师自己的注解:

            这六门课叫做“六艺”,分别为:

            文学赏析 : 诗

            写作技巧 : 书

            礼仪培训: 礼

            音乐欣赏: 乐

            八卦算命: 易

            历史解读: 春秋

            真可以算是德志体全方面发展。

            在这六门课中,最重要的一门是“礼”,也就是周礼2.0。我们记得学习周礼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叫做“德”,那么学习周礼2.0 (道)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呢?

            孔老师也给取了个好听的新名字,叫做“仁”。

            那什么是仁呢?

            简单的说,仁就是“爱人”。

            我们每个人活在社会里面,都有自己的义务。这个义务,就是应该做的事情。比如父亲应该爱护子女,子女应该尊敬父亲,君主应该体贴臣子,臣子应该忠于君主,老公应该怜惜老婆,老婆应该照顾老公等等,这些就叫做“爱人”。

            这些“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仁。仁的反义词叫做“利”,这个“利”,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做到了仁的叫做君子,反之,在乎利的叫做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那如何做到仁呢?

            首先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这可是做到仁的基础。凭着自己的真情实感做事情,就容易达到仁,而虚伪做作,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达不到仁的。(刚毅木纳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老师还举了一个生动而活泼的例子:

            说有一个人,他老爹偷了别人的羊,做儿子的觉得丢脸,不愿意承认。另外一个人,他老爹也偷了别人的羊,这位老兄却大义灭亲,勇于站出来揭发自己老爹。

            那么前者是真情实感,后者是虚伪做作。

            前者就有希望 成仁,后者就想都别想了,因为有了真性情,才是成仁的基础嘛。

            可能有朋友就有问题了,这么说的话,连陈冠希都有希望成仁了?要知道他那些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可都是真情实感的体现啊。

            当然没那么简单了。

            光有真性情,光能不揭发老爹,光会拍照片,还是不能够成仁的。有真情实感,就像有了一块裸钻,哪怕再大品质再好,要想成为泰坦尼克里的海洋之心,必须经过切割打磨加工才行。

            这个加工,自然就是学习周礼2.0了。

            要想学好周礼2.0,一定要明确学习的范围。不属于周礼2.0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还想都不能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思)。

            这么一来,似乎就出现了一个矛盾。

            孔老师一要大家发挥真性情,这样才是成仁的基础条件,又要大家遵循那套周礼2.0的范围,做到克制自己的欲望。

            那万一做臣子的心里就想做老大,不想天天听你君王使唤,咋办?万一做儿子的看上了年轻貌美的熟女小妈?这个@#$%^&*....

            别急,孔老师还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是“忠恕之道”。

            自己需要的,要理解并支持别人的需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不想要的,不能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举个例子,

            你去相亲,看见对方不太符合你的审美标准,脱口而出 “你好丑啊!”

            这个的确叫做发挥真性情。

            但是呢,没有人喜欢别人说自己难看,那么你也不要说别人难看,因此不能说“你好丑啊”,只能说“你看起来比较特别”。

            这就叫做既要保持真性情,还得讲究忠恕之道。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发挥真性情,需要在周礼2.0的框架以内,才能自由发挥,一旦越过了,就需要控制自己了,这个就叫做“克己复礼”。

            以坚持真性情为基础,以学习周礼2.0为途径,坚持不懈,就能做到仁,孔老师认为做到了仁,就叫做具备了完美人格,这样的人才能被叫做君子。

            那做到了君子,有什么好处吗?

            当然有了,没好处谁学啊!

            孔老师也说了,主要有三个非常大的好处:

            第一 拥有无比的智慧,第二 拥有无比的勇气,第三 永远不会患得患失。(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听起来似乎是挺美好的一个事,但总觉得忽悠的成分不少,有没有更实际一点的好处?

            当然有!

            第一可以提高自身修养,第二可以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第三可以拥有成功的事业,第四可以治理国家,建功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人,家庭,事业全面丰收,这才是学习周礼2.0真正的好处!

            我们看看孔老师教出的部分学生所取得的成就:

            子贡,曾任鲁,卫两国之相,富可敌国;

            言偃,曾任鲁国武城宰,弟子无数;

            颜回,尊为“复圣”;

            曾参,尊为“宗圣”;

            以下省略六十八人。

            虽然周礼2.0始终推行不了,但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收获,却能终生受益,这才是孔老师的私立学校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这同时是儒家门派之所以屹立千年不倒的根本所在,无论日后儒家门派如何演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

            当然陈冠希还是没什么希望做到这一切了,光会发挥真性情,但既不克己,也不复礼,是肯定不行的。

            不过生命无常,加之当时医学落后,万一还没做到,人先没了,那不是前功尽弃,百忙一场?

            对此,孔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这都是天注定的,人力不可违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如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尽力去做就行了,天可以决定你的生死,却不能决定你的道德,坚持自己的道德去做,就是成功,在这一点上,永远都不会失败。(朝闻道,夕死可以)

            另外孔老师对于鬼啊怪啊也有自己 看法:颇像当代某些男人引以为荣的三不: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从来不主动谈及鬼的问题,都是学生有问才答。

            学生们问他怎么伺候鬼,他说人你都伺候不了,还管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学生问他生死的问题,他说 生你小子都没搞清楚,还想知道死? (未知生,焉知死?)

            学生问他祭祖祭鬼的问题,他说敬祖先,要像模像样,敬鬼神嘛,敬是敬,就是要站远一点。(敬鬼神而远之)

            从前面讲的孔老师开的课就能看出,孔老师并不是一个只知道让学生苦学的死板先生,他鼓励学生们全面发展,并且适当享受生活,比如作诗啊,听曲啊,还比如享用美食啊,多找美女啊等等。还鼓励学生们不要读死书,看书的时候要多思考,思考的时候要多看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总之,孔老师是一名有着坚定的信念 ,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的传播着古代典籍并引申发挥自己的思想体会的伟大教育工作者,后人尊称他为“至圣”。孔老师教了很多人,影响深远,并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门派:儒家。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孔老师开始周游列国的时候已经是快六十的人了,而且这次出游绝对不是什么至尊豪华享受之旅,饥寒交迫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还会遇到不克己不复礼而且不讲爱人的强盗,生命都会有危险。

            关键是一直到最后,孔老师的理想也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实现过。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老人放弃在家里晒晒太阳,抱抱孙子,搞搞黄昏恋的舒适生活,而去走上一条艰辛的流浪之路,始终不悔。

            直到我看到下面一段话,我知道了答案。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案就是因为孔老师的心里从来没有觉得这是苦。

            从心所欲,不逾矩。

            • 家园 del
            • 家园 这些先贤从治国平天下的角度似乎意义不大,

              甚至还有负作用,但是从个人、从做人的角度看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 家园 闲侃中国哲学史 6 孟轲 上

              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 著名作家 欧内斯特海明威

              孔老师只有一个独苗儿子,就是前面提到的孔鲤。孔鲤这一辈子可以说是默默无闻,毫无名气。死的比老爹还要早,不过倒是留下一个很争气的儿子:孔伋,也就是被后人尊称为“述圣”的子思。

              所以孔鲤可以自豪的对他爹说:“你的儿子不如我的儿子”, 也可以自豪的对着他儿子说“你的爹不如我的爹”。那么最差的怎么会是我呢?

              不过这次主角不是孔鲤,也不是孔鲤那争气的儿子,而是孔鲤的儿子的徒弟的徒弟:孟轲。

              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于战国时期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家乡是山东。孟轲是个苦命孩子,三岁父亲就去世了,他也是个幸福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位坚强而明智的母亲。

              小时候孟轲的家住在墓地旁边,他就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学大人跪拜,嚎哭,把办丧事当游戏玩。孟妈妈觉得这不是个好地方,就带着小孟轲搬了家。

              孟妈妈把家搬到了一个菜场旁边,孟轲又和邻居家的小孩一起,学起了商人做生意讨价还价。孟妈妈觉得这也不是个好地方。虽然家境贫寒,毅然再次搬家。

              这一次搬到了文庙附近,孟轲跟着来文庙的人学习各种礼仪,这次孟妈妈终于满意了。

              虽然孟妈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但关于她的这个小故事却流传开来,后来被写进了著名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孟妈妈也由此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一位平凡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一位善良的母亲,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也是善良的,长大后的孟轲,证明了这一点。

              孟轲最崇拜的人是他的师祖孔老师。不光只是崇拜而已,孟老师还身体力行,这一辈子基本沿着偶像的足迹往前进:年轻的时候做过官,当过学者,接着游历各国到处推销他的理想,当然也没有一个诸侯老大真正听他的,于是只好回来开学校,教学生,写书。

              但模仿的再好也谈不上真正的成功,就像现在不少人哪怕长的比刘德华还像刘德华,比史泰龙还像史泰龙,也逗大家开个心而已,然后就稍纵即逝。

              孟老师是能够和孔老师比肩齐名的人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并称为孔孟,自然不是光学习重复而已,他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是解决了一个孔老师没能解释的问题,并在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学说。

              孔老师提出了道的最高境界是仁,提出了什么是仁,怎么做到仁,也提出了种种做到仁的好处。他却忽略了一个非常简单却至关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要这样做?

              孟老师则完美的解答了这个为什么的问题。

              孟老师从一个人的出生开始讲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

              首先,孟老师认为人性本善。

              人性本来是什么,是一个争议了几千年的话题,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绝对定论。当时除了孔老师的人性本善,还有三种理论:

              第一是人性既不善也不恶 (白纸一张?),第二是还有人性既可以善又可以恶 (双面人?),第三是,有些人是善,有些人是恶 (天使投生?恶魔转世?)

              当时还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告老师 (告子),他的主张是第一种,为这个话题还和孟老师好好吵了一番:

              告老师: 生下来的就有的能力啊,特征啊,就叫做本性。

              孟老师:这么说的话,那生下来两只白狗,就证明它们都一样了?

              告老师:对啊!

              孟老师:那羽毛是白的,雪是白的,玉也是白的,这些也都一样了?

              告老师:对啊!

              孟老师:那牛生下来啥也不会,就会吃奶,人生下来也是啥也不会,也就会吃奶,这么说,牛和人也是一样的了?

              告老师:@#$%^&*()

              孟老师有点狡辩的意思,不过却已经很明白了说明了他的人性本善的意思。说简单一点,就是人性中好的,就叫做人性。不好的,就叫做动物性。但人毕竟也是动物,所以动物性对于人来说,也是必然存在的。

              那么这些好的人性到底是什么呢? 孟老师认为可以分为四种,叫做“四端”:

              第一 :有同情心 (恻隐之心)

              第二: 知道害羞 (羞恶之心)

              第三: 懂得谦虚 (辞让之心)

              第四: 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是非之心)

              孟老师也举了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好的人性

              一个陌生小孩掉到井里去了,看到人都会下意识的担心,有的人还会去营救,恐怕没有人会鼓掌叫好,这就是恻隐之心,而且这都是人自然而然的反应,所以属于人的本性。

              题外话:如果救起来以后,这个小孩的家长非说就是这个救人的人的推小孩下去的,要赔偿…. 这个嘛,属于当代出现的新情况,孟老师也不可能想到,我也就不多说了。

              如果把四端发扬光大,就成为了四德:仁,义,礼,智。如果发扬不了,那么人体内的动物性便会占据上风,变成一个禽兽。

              具备了四德,就可以叫做圣贤了。所以孟老师,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只要能充分发挥与生俱来的天生本性。

              这就是孟老师给出的为什么要成仁的答案:因为人性本善,所以我们要学道发挥自己的本性,当本性发扬光大之后,人就成为了圣贤。如果不发挥本性,人就变成了禽兽。

              一旦做到了圣贤,便可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的伪装,通晓所有的知识,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做成了禽兽,结果会怎样?大家可以参考著名影片 生化危机。

              大家可别小看这个答案,要知道日后儒家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理学心学门派理论的书面和实际目标,就是人人可以成为圣贤,孟老师此举为千年以后的儒家复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人是渐渐可以发展自己的本性,但同时还存在一个问题。

              • 家园 闲侃中国哲学史 7 孟轲 中

                人毕竟不是老虎 ,何况老虎一年还得找个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这个社会一个人 生活。哪怕是人猿泰山,人家好歹也是活在猴子的社会中呢。

                那么你也发展,我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么多人该如何协调管理呢?

                别着急,孟老师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孟老师认为,人在社会的关系,有五种主要社会关系: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小三,二奶,二爷这些不能算主要社会关系),这个就叫做人伦,不遵守人伦的,就不是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人伦都是基于人的本性,所以怎么做君王,怎么做弟弟,怎么做臣子,怎么做老婆,等等都有个规矩,这个规矩说到底其实还是孔老师提倡的那个周礼2.0, 不过孟老师也往里面加入了自己独创的东西,升级成了周礼 3.0.

                孟老师加的,主要基于人的本性的东西。

                比如周礼 2.0 里面虽然说男女不能互相随便瞎摸 (男女授受不亲),不过呢如果你嫂子都掉水里去了,你就得救,哪怕救的过程中衣服掉了,该摸的不该摸的都摸到了,这也是允许的。(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也手者,权也)。这里的权,意思就是要灵活对待。

                再比如周礼2.0 里面规定了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但是做君的要爱民,要是把小民当猪当羊,随意杀戮,那小民自然就把君也当大老虎,人人都会争着当武松,这样的君,是可以被推翻的。(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

                君,国家,百姓如果按重要性排序,依次为: 百姓,国家,君。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额外插一句,孟老师的这个排名法听起来像是斗兽棋 , 老鼠吃大象,大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一直到猫吃老鼠,其实不是。

                孟老师为什么这么排名,其实是有原因的:君可以换,大臣可以换,老百姓咋换?所以这样的排名,是必须的。

                虽然如此,不过在这一点上,比起前辈孔老师,已经进步很多了,要知道孔老师是一直主张不能推翻君主的,君主再坏,最多也就是个名不正言不顺而已。因此周礼3.0 比较起上一个版本来,还是改进了不少。

                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个不同版本的“周礼”:

                学好周礼1.0,可以做到“德”;

                学好周礼2.0, 可以做到“仁”;

                那学好周礼3.0呢?

                答案是前面所提到四德之一的:“义”。

                “义”其实也就是在“仁”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人性的部分,比如君必须爱民,民必须尊君,否则君和民都没有好结果,如此等等,其他方面都和“仁”一样。如果说“仁”是爱人,那么“义”就是有条件的爱人。

                这种有条件的爱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叫做“爱有差等”,第二个叫做“推己及人”。

                所谓“爱有差等”,意思就是不是什么人都要爱,如果做君王的天天搞横征暴敛,残酷剥削,这个就不能爱。同样的,如果老百姓不思忠君爱国,不好好工作,天天想着要造反,要投奔到更加自由 幸福的国度,这个也不能爱。老爹不好好抚育自己儿子,把儿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这个老爹不能爱;儿子只指望着啃老,啃干净了就把老爹扔在一边不管不问,这个儿子也不能爱。

                所以,要想老百姓忠于君王,君王首先得爱老百姓,给老百姓创造出一个适合生活的环境;要想儿子孝顺老爹,老爹首先得教育好儿子,把儿子培养成人。这个就叫做“推己及人”。

                这种“条件”比起“爱人”本身来说,更加重要。

                因此孟老师及其强调这个“义”的重要性,把“义”看得比性命还重要,这也好理解,毕竟要推翻不“义”的君王,怕死是万万不行的。

                他还用美食做了一个比方,把鱼比做生命,把熊掌比做义,这就是我们熟悉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正因为“仁”和“义”两者内容绝大部分相同,因此“仁“和“义”在之后经常同时出现,成为一体,变成了我们熟悉的一个词:仁义。

                不好的君,人民是可以推翻的,那么好的君呢,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才能做到一个好的“仁义”之君呢?

                • 家园 闲侃中国哲学史 8 孟轲 下

                  孟老师给出的答案是: 王道。

                  当时的中国,已经从春秋过渡到了战国时代。所谓战国,就是天天在打战的国家。主要有七个,分别为秦,齐,赵,魏,韩,楚,燕,号称战国七雄,这些国家整天想的都是如何吞并和反吞并,至于周朝,在是还在,不过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这个时代,有两种主要治理国家的理论,一种是孟老师提出的王道,另外一种叫做霸道,倡导者是秦国的商鞅。

                  王道就是君主要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大力发展福利,让老百姓们都过得安居乐业,其乐融融,人人都开心满意了,国家自然既强盛,又太平。

                  霸道就是用严酷的刑罚来管理老百姓,规定这不许做,那也不许做,做了这个要罚款,做了那个要砍头。左手偷东西砍左手,右手偷东西砍右手,砍了自己的手还不够,左邻右舍的手统统都要砍。这样一来,虽然老百姓天天担惊受怕,社会倒是也能太平。

                  要想更形象的理解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可以想想我们的电影业:

                  如果我们选择大力发展电影业,多造电影院,降低票价,并设立恰当的电影分级制度,让老百姓自己选择该看什么,这是王道的体现。

                  如果露个屁股就不准上映,说两句被认为是有碍安定团结的话就被封杀,这就是霸道的体现了。

                  如果说到当今国家的话,北欧的芬兰丹麦比较像王道,北朝鲜嘛,则有点像霸道。

                  王道需要君主尽力为老百姓创造福利,但福利是建立在富裕的经济基础上,不管什么福利,医疗,住房,教育,这都是需要花大钱的。孟老师为了实现这个经济基础,帮助国家多赚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井田制。

                  所谓井田制,就是每平方里土地分成九个方块,每块为一百亩。中央一块叫做“公田”,周围八块是八家的私田,每家一块。八家合种公田,自种私田。公田的产品交给政府,私田的产品各家自留。九个方块安排得像个“井”字,因此叫做“井田制”

                  然后各家在其私田中五亩宅基的周围,种上桑树,这样,人人都可以穿上丝稠。各家还要养鸡养猪,大家就都有肉吃。这要是做到了,王道管理下的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着。(养生送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只是可惜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实际却行不通。因为每一井就要占一平方里的土地,那么像小国(比如滕国),一共才有五十里,那就只能有五十井,一个井八家人家,那么整个滕国只能养活四百家人家。。。

                  还有,人口是不断会增长的,祖父有儿子,儿子有孙子,儿子要分家,这分家能分田啊!孙子看着眼热,也跟着闹分家,每家都要给田百亩的话,这家能分多少出来可没个准数,这土地可是有限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各个国家们都还在不停的打战,好不容易把井田都给划好分配妥当了,隔天一打战,还指不定变成谁的,干吗白费这个力气。

                  所以,孟老师的这个想法从来也没有实现过。

                  不过这种王道,和人性本善正好是向顺应的,因为这正是发扬 “恻隐之心”的结果。

                  为了宣扬王道,孟老师和齐宣王之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齐宣王看到一头牛被牵着去当祭祀品,牛辛苦了劳作了一辈子,到头来落下这么个结果,眼泪是哗哗的,齐宣王看了也不忍心啊,就说找只羊去替代牛吧。

                  孟老师赶快抓紧机会,说,“这个就是您的不忍之心的体现啊,您对牛都这么好,对人应该会更好,实行更多福利政策,您说对不?”

                  齐宣王觉得势头不对,面子也不要了,赶快说,“我也想啊,不过我又贪财又好色,恐怕办不到噢。”

                  这话可正中孟老师下怀,孟老师马上说:“其实人人都贪财好色,您知道自己这一点,那么也会知道老百姓其实也好这个,所以您就要尽量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欲望,这个就是王道啊。”

                  齐宣王无语。

                  孟老师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年轻的时候自认治理天下,舍我其谁,(欲治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管仲比自己都差得远。年纪大的时候,自我总结出自己有两大专长天下无双:

                  一是知言,二是养浩然之气。

                  知言,意思就是善于分析对方言论,找出错误的地方,抓住弱点。简单的说是能找茬,善于辩论。孟老师一生中和无数人辩论过,从无败绩,这一点确实很厉害。

                  有一次孟老师去见梁惠王。梁惠王开口就是:“老头! 不远千里到我这里来,总归给我带点好处来吧?”

                  孟老师毫不客气,张口就是:“大王!为什么开口闭口都是好处啊,你只要讲仁义就行了,还讲什么利益啊!”

                  接着孟老师如同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势讲了一大堆不能讲利益的道理。梁惠王哑口无言。

                  与其说梁惠王被说服了,不如说梁惠王被吓倒了。

                  原文如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 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 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

                  孟老师的这种舍我其谁勇不可挡锋芒毕露的气势,就来源于他的第二大专长:养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的意思大概就是正气凛然,勇气浩然于心,无所畏惧。

                  那这个浩然之气如何养呢?答案是要做到两点。

                  第一点叫做“知道”,意思是通过学习来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点叫做“集义”,意思是要发挥自己善良的本性,坚持按照本性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坚持不懈的做到这两点,浩然之气便可以养成。不过记住一定要顺其自然的“养”,来不得半点勉强。

                  如果想走捷径,搞个什么快速养成法之类的。这样做的结果嘛,可以参照下面这篇小学课文:偃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 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一天,

                  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 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原文如下: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偃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到这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孟老师是在一箭双雕,既悄悄的表明自己就是圣贤,又顺便给出了一条关于成为圣贤的忠告:顺应天命,不可强求。

                  最后总结,孟老师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在前辈孔老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孔老师的理论,并补充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将儒家门派发扬光大。虽然没有地方推行自己的理论,但还是不弃不离,坚持不懈,做不了大官,却成得了大儒。

                  最终,成为和孔老师齐名的人物,史称“亚圣”。

                  • 家园 闲侃中国哲学史 9 荀况 上

                    海明威说世界是美好的, 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 我只相信后半句。

                    - 著名影片 七宗罪

                    孟老师可以算是儒家的理想派,因为他主张的人性本善,王道仁义无疑都代表了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本文的主人公荀况,则可以算是儒家的现实派。

                    荀子,名况,字卿,大概在孟老师年满花甲的时候出生(公元前313年),家乡是山西,祖师同样是孔老师。

                    按这个道理,荀老师长大后应该沿着前辈们的道路,继续宣传仁义,力图实现王道。

                    实际上不是。

                    当时的中国处于战国晚期最混乱的时刻,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荀况出生在乱世,长大后流浪于各个国家,一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他学的是儒家的仁义爱人,看到的却都是你争我夺,尔虞我诈,是血与火的拼杀,是老百姓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痛苦。

                    生在乱世是没有选择的,但可以选择去结束乱世。国家统一,结束战争,这不也是爱人吗?

                    当时最有希望实现统一的,是强大的秦国,荀况曾经到访过秦,秦国的强大军事,简单高效的管理政策,老百姓的质朴单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间接影响了他的理论。

                    所以荀老师不会选择去做孟轲第二,虽然他们同属儒家门派中人,如果按年龄算的话,他还是孟老师的小师弟,不过这个小师弟却不得不看清现实,和大师兄唱唱反调了。

                    荀老师最引人注目的观点,刚好就是和孟老师对着干的:人性本恶。

                    人生来不但没有善良的本性,反而都是恶的本性。

                    举个例子:

                    两小孩刚生下来,知道把奶瓶让给对方吗? 知道不穿衣服会害羞吗? 知道要同情先天性唇裂的小朋友吗?

                    您说呢?

                    所以荀老师认为人生来不但没有什么同情心害羞心,反而具备了贪念,不知廉耻等等这些恶的玩意,这才是人的本性。

                    不过恶归恶,还不至于人人以后都会变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荀老师同样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圣贤,这个成为圣贤的方法不是发扬自己本性,而是来自后天的教育,用后天的教育,来改造消除先天的恶念。

                    那教什么呢?

                    答案是教礼。

                    实际上这个礼,本质还是孟老师倡导的那个周礼3.0。不过荀老师把周礼3.0里有关人性本善的部分全部去掉,往里面添加了自己独创的人性本恶的部分,并引申开来加入其他内容,最终升级成为周礼4.0.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周礼”的发展史,到现在周礼已经共有四个版本了,分别是周朝的周礼1.0,孔老师的周礼2.0,孟老师的周礼3.0,以及荀老师的周礼4.0.

                    学好周礼1.0,能做到“德”;

                    学好周礼2.0, 能做到“仁”;

                    学好周礼 3.0, 能做到“义”;

                    那学好周礼 4.0呢?

                    答案是四德 (仁,义,礼,智)其中之一的:“礼”。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三位老师的侧重各有所不同,孔老师最强调“仁“,孟老师最强调”义“,荀老师则最强调“礼”。

                    为什么荀老师认为“礼“如此重要呢?

                  • 家园 井田制还是扛不过土地私有啊

                    哪怕是在和平年代,土地买卖和兼并照样不可避免。

                • 家园 是否应当讲讲儒家的“爱有等差”?

                  再从“爱有等差”讲到“推己及人”?

                  • 家园 谢谢任老师的宝贵意见

                    已经在“孟轲 中”里增加了这两方面内容,请检查

                    • 家园 我的理解

                      “爱有等差”是儒家和墨家的一个重要立论区别。这两家都讲“爱人”。但儒家认为“爱”是有亲疏厚薄之别。好比一般人对自己的儿子总是比对别人的儿子更好一点。一般人对自己的父母总是比对别人的父母更亲热一点。

                      孟子在阐述这个问题的时候举了几个例子: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里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 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物。”

                      孟子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这里孟子说的是“推恩”。仁者爱人,首先要爱自己身边的人。如果连自己的老人孩子也不爱,又何谈爱别人?但仅仅爱自己身边的人并不够。正因为爱戴自己的老人才能同时爱戴别人的老人。正因为爱护自己的孩子才能同时爱护别人的孩子。为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亲孝悌只是仁的扩充过程的开端,不亲亲而爱人固然是不“由义”,但仅亲亲而不爱人则更为不义。亲亲而爱人就是将亲亲之心推及他人。

                      儒家并不认为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别人是不对的或者是罪恶的。爱自己的亲人胜过爱别人是人之常情。而整个儒家的礼法/宗法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爱有等差”的假设上的。

                      • 家园 谢谢,关于这个还会在后文提出

                        我计划是把这个有差别的爱人放到墨家里面,和墨家的“兼爱” 进行对比,好突出两者的不同。

                        再次感谢

            • 家园 这里的“六艺”应当是“六经”

              这六门课叫做“六艺”,分别为:

              文学赏析 : 诗

              写作技巧 : 书

              礼仪培训: 礼

              音乐欣赏: 乐

              八卦算命: 易

              历史解读: 春秋

              “六艺”在孔子之前就存在,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这里的“礼”不单是指我们现代所说的“礼仪”、“礼貌”,更包含了规范上下、明确尊卑的各种规定。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礼”其实还包含了一定的“法”在内。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德育课加法制课。所以后来荀子更偏重于法,其来有自。

              “乐”包含了诗歌、舞蹈、音乐等等。当时贵族交往,必须要懂得这些东西。也就是文化修养。

              “射”、“御”都是武功。宋朝之前,贵族或知识分子大都上马能战,下马能文。他们接受的教育中,武术是极重要的部分。而在春秋时期,贵族是战场的主力,如果武术不好,死得就很快了。

              “书”、“数”则是基本功。

              至于孔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则是孔子所用的教材,所以称为“六经”。其中《乐》经亡佚,后世只得五经。

              至于把“六经”叫做“六艺”,这起自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里的说法。原文为: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

              这里班固说的是“六艺之文”,也还是“六艺”所用的教材。但后来的人以讹传讹,把“六经”等同“六艺”。这就是张冠李戴、以末逐本了。

              • 家园 “射”、“御”并非武功。

                “射”指的是射箭,“御”指的是驾(马)车。这两个应该是泛指古代贵族驾车打仗的基本功,武功恐怕需要墨子的传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