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建议】关于中外史结合,我的推荐,和一点倡议 -- 铁手

共:💬107 🌺8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补充两点

        仅从地缘态势而论,清朝不亚汉唐。

        清朝和卫拉特的百年缠斗不亚于汉与匈奴的百年战争。而同样是为了断敌人的右臂,汉开拓了西域,清出兵出兵彻底征服青藏把其重新纳入版图。

        日本的遣唐史,难道仅仅是来游学?还是因为其他目的?

        日本学唐朝,很多人都认为其只学到一半,很快日本就变成幕府政治和大名割据。但唐朝其实也没有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地方权力和中央权力的冲突。唐朝的藩镇割据,岂不就是日本的典范?在这一点上,唐做的即没有前面的汉朝好,更远远不如后来的宋、明、清。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做到即有强大的武力,又把中央集权完全保持到最后的,只有汉朝。所以以前的历史学家推崇汉制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 家园 汉那个时候民风人心感觉要单纯

          即时到了东汉,依旧如此。

          比如那么多外戚权臣,就没有人想到过自立。

          那么多宦官专权,但是就有更多的士人不买账甚至砍了几个宦官,即让是张让,也会看在陈寔的面子上放对头一马。

          历史沉淀,有了先例可循,也就有了教训可鉴,于是就有人要防患未然,自从霍光废立,后世看霍光传也就成了罪名,自从霍光身死家亡,梁冀就坚决不肯立清河王,司马迁写了史记,所以蔡邕就死在狱中,自从王莽谦恭未篡时,后代看到迹近圣人的,就会想,万一又是一个王莽该怎么办(看新宋有感,呵呵)。

          所以俺觉得汉朝(包括东汉)是不可复制的。一如建国时的本朝。

          • 家园 此论甚对。

            罗马(共和国时期)和汉都是虔诚信奉某些社会价值观的时代。

            罗马共和国的贵族,无论平日多么锦衣玉食,私生活多么放浪形骸,一旦站在祖先的雕像面前,莫不矍然而起,为精神信念和家族的传统,流血牺牲,而在所不惜。

            汉朝在行政举措上,虽不能摆脱战国余风(霸道),但在意识形态上,信奉儒家王道。天子待士大夫以礼,士大夫不仅事君之以忠,日常生活亦以儒家道德为准绳。朝野、中央/地方、授权/责任之间,大致处置得宜。故而东汉后期100多年之间,天子、外戚、宦官轮番折腾,西羌反叛的军费开支,几乎把汉朝中央政府渐渐折腾得一点元气都没有了,尚有士大夫为之不断缝缝补补,时好时坏,苟延残喘。直到党锢之祸,大家才彻底绝望,纷纷预言‘天下将乱,谁能安之’。

          • 家园 应该还是制度制约更完善吧。

            民风应该有作用,但能控制人欲望的,应该还是恐惧。制度制约,才是西汉武将无法反叛的根本原因。

            一。西汉将军幕府还是权力极大的。幕府掌事可以在必要时候逮捕主帅,这点李广利最后一战中已经有所显示。李广利为求脱罪而冒险孤军深入的行为就差点被将军幕府制止。

            二。绣衣制度。这个赵充国和他儿子的对话里也表现了。一旦朝廷绣衣到,会如何如何。绣衣制度就如同程序里的异常处理制度,一个将领也许能把当地都打点的很好,但一旦出什么问题,绣衣一启动,异常处理者就不是当地官员了。而地方将领能认识绣衣刺史和左右绣衣办案的能力还是很弱的。绣衣领受任务前是其他地区不太大的管,但都有处理纠纷能力。绣衣一来,地方将领的所有经营就有可能功亏一篑。这点武帝征朝鲜表现很明显,水军将领和陆路将领不合,平壤多日未下。朝廷绣衣到达,可以当即处决水军统帅。虽然最后绣衣和陆路统帅也都被罚,但绣衣制度的存在,使将领能把部队带成私兵的可能大大降低。

            三。军功计算等奖惩措施严格。李广难封,关键就是他的斩首数一直上不来,还出过一次多统计了6个首级的错误,因为这个错误被罢官。想要有军功,想要提升必须有严格的斩首数等硬指标,这就使拉帮结派的能力大大下降。虽然吕后那样的人能搞特殊,但一般人是不可能搞特殊的。由于军功提升必须经过御史体系的严格审查,贰师将军虽然恩宠甚隆,但他仍然无法建立一个忠于自己的班底。因为军功提升奖励权他并不能完全控制,而幕府又能记录他的一切决策。

            内有将军幕府掣肘,外有御史体系监督,一旦出现异常状况,朝廷绣衣就会来处理。我认为这3个制度才保证了西汉一朝2百余年,没出过一个能造反的将军。最后反而是王莽这样的儒生搞了个颜色革命成功了。

            • 家园 我个人认为‘汉代的民风’还是取决于汉朝的一把手

              中国历史上由下层革命最后登基做老板的就几个朝代, 而最有代表是:

              1. 汉

              2. 明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3个朝代的一把手都是基层出身,能体会老百姓的疾苦,还能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家园 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被削爵判罪的是魏尚
              • 家园 记得李广也有过,或者因此被牵连?

                反正我记得李广应该是因为这个受了牵连。记不清了,但汉朝首级极难虚报应该是真的。

                • 家园 李广被判罪的那次是因为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并不是因为虚报战功。

                  还有一回是卫青出定襄,李广是后将军,杀敌不少,但己方“军几没”,结果是无功无赏:

                  是时广军几没,罢归。……广军功自如,无赏。

        • 家园 汉朝地方政府权力责任更平衡,授权更为充分。

          唐问题出在玄宗:

          1)玄宗之前,军队统帅是定期轮换的,名将在外叱咤风云,入朝后一介臣子而已,连权臣都称不上。玄宗之后,将领掌边兵十数年之久,军队几成私产。

          2)边兵既强,郡县兵弱,掌握财、政、军权的节度使有不少是胡人,反噬其主。这和罗马任用蛮族守边,屡次叛乱,毫无二致。

          汉朝分郡县,每郡地域不大不小,太守有军权,可有效守卫地方,但又不足以叛乱。

          汉朝问题出在天子和外戚之争。公卿大臣把此事认定为天子家事,无论谁掌权,官僚机构反正还须士人运转,所以漠然视之。天子惟有借助宦官才能制服外戚,宦官掌权之后,任用大批屑小充地方之职,地方政务日益败坏。整个过程折腾了100多年,许多人都在预言天下将乱,但直到黄巾起义方才大乱。

          为了对付农民起义,汉朝把州牧作为常设执行机构,兼财、政、军权,连城数十。于是军阀出现了。

    • 家园 整理的很好啊铁哥,这下省心了呵呵
    • 家园 好像是日本人去翻过两河的泥板.

      好像是日本人去翻过两河的泥板.

      中国人可曾走过藏缅古丝绸通道?

      佛主是啥人?

      还有脸跑到大英去羞辱祖宗!

      啥时台北的文物能回到大陆?

    • 家园 既然挂出了“古代史”的招牌,请给予历史学最基本的尊重

      史学是一门有规律、有系统、严谨求实的学科,有无数前辈学者为之倾尽了毕生心血,在史学界也形成了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共识。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观点必须用史料来证实。而这里的史料,或是科考的出土文物,或是传世典籍原文,或是经过检验的学术研究成果。把“我中华先祖横扫地球”的美好愿望,或者“没有反证即可认定大汉民族无所不能”的坚定信念当作论证基础来使用的文章,是很好的宣传动员材料,但不属于史学范畴。

      第二,用史料来论证观点的过程,要有清晰完整的逻辑结构。如果观点是一个系统宏大的题材,请给出能支持它的整体性史料。用吐鲁番出土的一件红衣来证明所有中国人都只穿红衣服是很滑稽的。

      第三,在研究一定领域内的议题之前,请先储备一些常识性知识,并学习该议题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政治史论题要了解当时社会阶层力量对比、思维惯性、政府制度、权力运行方式等等,研究经济史论题要了解当时经济形态、生产方式、基本生活要素需求等等,研究军事史论题要了解天时地理状况、军队组成要素、后勤保障方式等等。一些异想天开的观点,往往就是基本常识匮乏的结果,而不建立在共同常识基础上的讨论,通常也会变成混乱的概念纠纷和意气之争。

      第四,对自己的作品,应该有明确的定位以及与之相适的讨论态度。认为自己是在研究“历史真相”的,文章中所有确切论述应注明来源出处,以供读者检验问驳。申明自己只想写通俗类、普及类文章的,为增强可读性,不必处处注释,但应了解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夹入更多的个人推论,偏离“历史真相”较远,所以更应该容忍别人有理有据的质疑和驳正。对于别人提出的反向论证,如果自己无法驳倒,请承认对方是正确的,至于这些反向论证的份量,够不够推倒自己的整体观点,应交由读者来评判。

      如果只追求文章能够“自圆其说”,不在乎“历史真相”的学术研究,还是那句话,这不属于史学范畴,请给予历史学科最起码的尊重。

      再闲话几句。

      央视正在播放纪录片《敦煌》,很多人说看得飚泪,为什么?一百年前斯坦因们从那个山洞里带去英法俄美各国博物馆的,其实没有什么金银珠宝,绝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经卷、文书、帐册、绢画以及土木佛像壁画……

      然而为了这些旧纸残卷,百年来多少学者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投入其中。姜亮夫先生在欧洲“节衣缩食,住的是最便宜的旅馆,早晚吃的是白菜煮大米稀饭,中午是在图书馆啃干面包、喝白开水。……抄写敦煌卷子时,一些卷子因年代久远,满布灰尘,字迹难以看清,先生便用手蘸唾液一点点地粘,粘一下,看出一个字,抄写一个字,有时一天只能写二三行,等到全部抄完,眼力近视已增加到600度”。向达先生在大英博物馆等地受尽屈辱,“与其向此辈人足恭唯诺以讨生活,则毋宁返国饿死之为愈”,只因“惟念祖国风尘艰难”,饿着肚皮把他当时所能看到的敦煌卷子都做了详细的卡片,并抄录、写成目录提要,记上卷子的编号、名称、长短、所存行数,并抄下其前五行和后五行,重要的卷子还拍了照片。常书鸿先生留法十年成就卓越,为了保护莫高窟,毅然回国一头扎进敦煌“服徒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终身以殉。

      这些老先生是为了什么?敦煌文书画卷里有什么值得他们付出如此代价?还不是因为这些原样留存了一千多年的东西,是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那些平淡晦涩的“周思温曾大忠阴善保等付细牃直钱贰仟肆佰伍拾文”等文字记载的,是我们祖先真实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那些以现代审美眼光看来吓死人的肥女人供养图,是当时社会风尚的真实写照。对于外国人来说,敦煌卷子也许只是珍奇的遗物,然而看到熟悉的汉字、黑发黑眼的人像,中国人会感觉到它们的体温和呼吸,感觉到流淌在那肌肤中的血液——因为通过基因的代代传承,这些血液至今还流淌在我们身上。

      千多年前真实的生活,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就是“真实的历史”。也许宥于条件所限,大部分“真实的历史”我们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地发掘、还原,但这不并妨碍我们向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以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方法——

      搜集史料、构建逻辑、储备常识、学习前人成果、以开放的态度对待讨论辩驳

      什么时候,符合上位者个人喜好的选题、政治正确民族自豪感、普通大众喜闻乐见欢呼拥护,这些东西取代“论点、论据、论证”成了评价史学作品的标准,咬文嚼字的老先生们及其拥趸者鞠躬谢幕,敦煌卷子也可以躺在异国他乡的博物馆里默默化灰了。

      元宝推荐:水风,任爱杰, 通宝推:米爹,不感冒,老芒,烟雨一蓑,抱朴仙人,北溟客,★★★,威尔谭,landy,善居下,野草魂,苍野,只看不说话,东东狐,毛锥子,一无所之,Wjwu,十万朵莲花,寒冷未必在冬天,魏博遗民,岸芷汀兰,隔路山贼,无梦到徽州,双虎,鳕鱼邪恶,海天,快刀浪子,sweeter,cococal,履虎尾,红茶魔术猫,物格修齐,橡树村,随意溜达,江城孤舟,肥肥烤猪,一剑南来,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谢鹿MM铢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鹿姑娘是催泪专家

        写这样的文章明显就是想让俺大哭痛哭的。哭罢心中一片悲凉。。

        点开网站和论坛,几乎都有‘专家’。一个普通人一生不知能看几本史书,能看懂古文史书的有多少?如果专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没个严谨的态度。如果爱好历史者借口非专业而原谅自己对历史不认真的态度,请问,多少年后谁还知道我们祖宗真实的情况?

        的确,您不是历史专业,此事可说和您无关,但谁都清楚,历史和历代政治有着莫大的关联,历代史书不管统治者怎样篡改,民间始终有严谨修史者,如此我汉文化才不至绝迹。可今时此言再不能提。。。

        普通人学习历史和国学知识大多在电影电视和百家讲坛这些环境,遗憾的是,百家真有大家吗?电影是正史吗?什么文章是真,什么文章是假?普通人怎么判断?难道还回到古代穿越去了解吗?时间长了谁知道我国历史真相?

        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国人都有责任,否则百年后见到祖宗怎么交代?传播知识应该是我们的义务。可我们做到了吗?古时文人的治学精神和气节我们传承了吗?

        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我们真能如此轻视?一代代文人是怎样做的?大家比我清楚,掌握知识的大拿们,为什么就是不能保护国学,坚持真理啊?心疼我们竟然连起码的治学精神都丧失,有为自己找无数借口的功夫,认真研究下您喜爱的历史吧,否则,请远离历史,那样我不怪您没认真,起码您不会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

        看看现在闹出几个祖宗,儿子,孙子和爹成了平辈,并肩坐在一起接受子孙跪拜。现在是外国人比中国人更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普通人没这感觉,可我们呢?能平心静气的说这和我无关?既然无关还了解历史干什么?这东西不赚钱,更不好找工作,有这功夫没这个态度的人为什么不去学当下更赚钱的学科?

        去看看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吧。真是看着痛心。。去了解下孩子们了解自己国家多少历史吧、他们的心中只有清朝。。。就这样的宣传,就这样的国学大师们,我们的孩子时间长了永远不知道,唐,宋,明。永远以为我国只清朝最辉煌,‘康乾盛世’啊。。。。还别说上古和远古了。。那对他们而言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历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