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产业结构的一点想法 -- 墨里荀

共:💬42 🌺35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清晰简明,想了想觉得很好用:

            我理解经济是一个有限论域,

            其边界有两个,一个是粮食,一个是军火,一个决定生,一个决定死。其内部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资源,一个决定能力,一个决定能力发挥的空间。不同业态需要共同的资源,争夺对资源的控制权是当然之义。

            把您的帖子都读了一遍,发现您特别强调“边界”这个概念,很期待能看到您的展开。

            • 家园 感谢

              沾MM的光,帖子小火了一把。只是目前深入不够,还无力展开,有负期待。还有就是“您”这样的尊敬实在承受不起,能各自尊重已是有缘了。

          • 家园 中国文化极端有包容能力和消化能力,我相信不久的将来

            鱼翅汉堡,鲍鱼汉堡会出来,麦当劳也会有包房,也会有歌舞表演,也用金餐具,银座椅。等于是披着快餐马甲搞从低到高一条龙餐饮通吃,这是美国鬼子没法对抗的。

    • 家园 跨越鸿沟:麦当劳挤垮高级餐厅

      一个简单的比喻,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普世价格体系中,发达国家就是世界的高级餐厅。这个世界只有高级餐厅,高级餐厅向发展中国家的少数人提供高级外卖,由这些少数人负责组织自己国家的多数人劳动来提供廉价的生产原料。发展中国家里的多数人没有能力获得高级餐厅的服务,甚至自己想经营个大排挡也会遭到发达国家的干涉。发达国家内部是有大排挡甚至有麦当劳的,但是那是给内部员工服务的而且因为内部人力成本的高昂也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多数人能获得的。

      转机出现在普世价格体系完工的时刻,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差距扩大到极限时,高级餐厅的高管阶层需要更上层楼。办法就是降低成本,将针对高级餐厅内部员工的服务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于是,高级餐厅的业绩继续提高,高管阶层财富增长,内部员工生活成本降低,新自由主义就在这看似皆大欢喜中走过了三十年。而在发展中国家里的少数人获得了一项新的业务,为发达国家的内部员工提供服务,于是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发展,问题也随之而来。高级餐厅的经理们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把大排挡包给了发展中国家,在小龙小虎们经营的时候服务的对象只是高级餐厅的内部员工,利润相对较高,参与的人数较少,是高级餐厅经理们可控制的。但是在中国以更低的利润参与到对高级餐厅内部员工的服务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更低的利润进一步降低了高级餐厅内部员工的生活成本,可是更低的利润也让发展中国家里的更多的人有能力获得大排挡的服务,这已经违背了高级餐厅经理的意愿。更不可以接受的是,中国不受控制,无数的大排挡组成了一个低品质的麦当劳,已经开始挤占高级餐厅的外卖服务市场了,这可是高级餐厅的立身之本。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高级餐厅在世界上留下的市场空白,高级餐厅需要这个市场空白,如此他才能获得廉价的资源和最大的市场份额,而发展中国家在高级餐厅的需要下成了贫富悬殊的社会,贫穷提供廉价的资源,富裕提供高级外卖的市场空间。麦当劳需要产业升级需要提高品质,但是要注意分辨其与高级餐厅在战略上的分别,这是我最想说的一句话。跨越鸿沟意味着承认鸿沟的合理性,中国已经掉沟里了,不把鸿沟填平就两头够不着,把鸿沟填成个山丘才是中国的希望。我相信鸿沟终究将成为山丘,只希望中国最后是站在山丘之上而不是被埋在山丘之下,鸿沟两端的此岸与彼岸不是中国的方向而是中国的陷阱但也可能是中国的支点,这需要我们自己来理解。

      通宝推:sukan,
    • 家园 建筑,从完工开始塌陷。

      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休养生息,后殖民体系得以建立。结果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劳动力价格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成为资源输出地,而发达国家成为消费者。正如发展中国家有买办,发达国家中有资本,买办和资本都是无国界的共产主义者。当普世价格体系完工的时刻就是普世价格体系坍塌的开始,始作俑者便是资本。廉价的劳动力天然地吸引着资本的流动,却不是随便什么资本都可以行动的,头狼是美国。

      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发达国家资本的产业转移,依靠发展中国家低廉的生产成本使得发达国家在保持劳动力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满足了发达国家劳动者的生活要求,而发达国家的资本和发展中国家的买办则共同地从这个产业转移中又获得了一桶金,于是世界范围经济大好,贫富差距共同扩大。新自由主义高歌猛进,直到普世价格体系发生晃动,便来到了今日的世界。

      导致普世价格体系发生晃动的是产业转移的世界范围蔓延,其中中国人口在世界的比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小龙小虎可以成为发达国家因为对比例的影响不大,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就意味着价格体系的坍塌,除非有发达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因此,如同美国只能主导后殖民而无法替换英国殖民者的位置,中国永远也成不了普世价格体系内的发达国家,中国只能主导普世价格体系的坍塌,建设一个新世界。

    • 家园 普世价格体系的条件

      差异。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普世价格体系本质上是一个权重游戏,游戏的标尺是货币价格。一个人有两个苹果八个香蕉,另一个人有两个香蕉八个苹果,香蕉和苹果的价格比就决定了两个人的财富多少。不能否认发达国家的创新对整体发展的意义,但是创新与传统的比价关系不应该只由创新者来决定。

      联系。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还有没有必要补贴农业?这是发达国家内部的事情。我只知道发达国家需要把整个世界纳入到这个普世价格体系内,所以发达国家强调创新的意义。创新当然有意义,但是创新没有创新加权重游戏的双重意义,可是双重意义的表现这一定性描述并不妨碍人们只从创新这一单一意义来理解。

      干涉。权重游戏是一种利益输送,它需要相互的联系,但是因为是一种单向的利益输送,即使一个人意识不到这种单向的利益输送,现实中在进行着的利益输送也终将改变人的行为,所以普世价格体系的维持需要干涉,获益者对利益输送者的干涉。干涉,通过殖民体系建立,通过后殖民体系维持,一种奴隶主对奴隶的依赖。

      比例。二八定律真是个奇怪的又屡试不爽的定律。

      矛盾。如同发展中国家里的少数人,买办,在发达国家里的多数人也相信自身的幸福生活完全来自于创新,尽管这如同人可以靠图纸上的汽车旅行一样可笑。人们相信自己的善良,善良,当然体现在对人的善良,却并不妨碍自己的人之道,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人之道,并非不可接受,问题在于不自知,不自知则无度,不自知则无备。

      通宝推:南方有嘉木,
      • 家园 说的好极了

          就是这个普世价格体系还有点深奥,成为发达国家就是要买的东西便宜,要卖的东西贵。这个定价机制是怎么建立、运行的。

          如果中国整体上也成为发达国家,就是20多亿人要过发达国家的生活。所以西方不允许。

    • 家园 第三产业是个筐

      等你来跳。

      农业是基础

      制造业是基石

      三产业嘛:

      如夜总会、酒吧、酒楼、娱乐、中介等不应该成为就业的主要场所,应该是社会的经济活动的补充

      当然旅游、金融、电信、科教文卫等可以作为重要发展对象

    • 家园 普世价值为什么无法普世?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大致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发达国家是民主的,因为民主才成为了发达国家,因果循环,终有报应不爽的一天。民主,谁玩游艇谁玩积木可以民主,谁吃肉谁吃树皮永远也无法民主。吃饭是民主的基础,就来说怎么能吃饱饭。一个问题,农产品价格高能吃饱饭还是农产品价格低能吃饱饭?农产品价格高有利生产不利消费,价格低有利消费不利生产,但这是在农产品绝对市场化条件下的情况。现实的情况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补贴压低了价格,后果是有补贴才有充足的生产,没有补贴就没有充足的生产。接下来面临的问题是,有能力补贴的人才有吃饱饭的权利,没有能力补贴的人就只能“讨论”谁吃肉谁吃树皮了,到这里亚当丝米的分工论实际上已经被颠覆,工业已经不仅仅是工业了,而这些情况亚当丝米们是看不到的。

      再继续,有能力补贴农业解决了吃饭问题的人可以玩更贵的游艇了,或者说因为能吃饱饭了所以游艇才更贵,否则游艇将一文不值,于是被否则的人饿着肚子把自己家里的树砍倒矿挖光给能吃饱的人造游艇还成了资源丰富的地方。只要你还吃不饱,你所有其他的财富都是廉价的,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人口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原因。民主的发达国家要输出的是民主,可不想输出对农业的补贴能力,相反发达国家要输出农产品,当然他要的是输出农产品的权力,是否输出农产品输出多少则是他的权力。所以对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维持这个价格体系,这个价格体系是建立在发达国家能做一些发展中国家不能做的事情的基础上的,却是通过影响大家都能做的事情来实现的。工业与农业不具有替代性,也就不存在偏好的问题,但是在货币面前工业与农业有了替代性,这是经济学不说的内容。

      没有阴谋论。人之道,损不足补有余。怎么损不足呢?反弹琵琶,补贴农业。因为现今的发达国家经济不只是依靠工业的领先,还依靠这个价格体系的放大作用,所以发达国家的普世价值才无法普世。如果所有国家都具有补贴农业的能力,补贴农业就是没有意义的行为甚至是负面作用的了,只有多数人是不具有补贴农业的能力时,才有廉价的资源供有能力的人使用。所以,规模效应不再,边际效应递减,当发达国家的总规模达到某一个比例时便无法再扩大了。

      • 家园 【讨论】工农业在货币层面的替代性和实际替代性是完全不同的

        工农业在货币层面的替代性和实际替代性是完全不同的

        十分赞同楼主的观点〔〔〔〔工业与农业不具有替代性,也就不存在偏好的问题,但是在货币面前工业与农业有了替代性,这是经济学不说的内容。〕〕〕〕

        用货币来表示,100元是一口锅,30斤粮,可是人却不能吃锅吧?

        任何时候,粮食都是必须的,没有粮是万万不能的。每当看见有些观点说粮食可以买的时候,我都有打人的冲动。。。。

        难道没有人记得那个黄金和馒头的故事了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