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饮马出长城——简述贞观外战史(四)南方篇 -- 森林鹿

共:💬65 🌺26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注5:李道宗入藏的险恶用心

      因本文写作较早,此节论述“李道宗是李唐宗室里军事经验最丰富者……在整个大唐里都是对吐蕃地理环境风俗习性最了解的人之一,那么这次让他以“送亲”为名,跑去吐蕃首都逻些转一圈,把一路上的山川地理关隘道路随便看个够”时,还仅是一种基于史实的分析和推断。

      但是后来,俺无意中翻到了可以证明这一推论的史料原文:

      《唐会要》卷 六 雜錄

      景龍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幸始平縣,送金城公主,以驍衛大將軍楊矩為使。上初謂侍中紀處訥曰:“昔文成公主出降,即江夏王送之。卿識蕃情,又有安邊之略,可為朕充此使也。”

      对于花时间精力去研究历史的人来说,这样的时刻是最有成就感最快乐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注4:谁动了禄东赞的贞操?

      忍不住标题党了一把,先向吐蕃人民的伟大政治家老禄同志道个歉

      旧唐书吐蕃传:

      初,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赞普使禄东赞来迎,召见顾问,进对合旨,太宗礼之,有异诸蕃,乃拜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又以琅邪长公主外孙女段氏妻之。禄东赞辞曰:“臣本国有妇,父母所聘,情不忍乖。且赞普未谒公主,陪臣安敢辄娶。”太宗嘉之,欲抚以厚恩,虽奇其答而不遂其请

      也就是说,老禄同志被“琅邪长公主外孙女段氏”倚着娘家势力给霸王硬上弓了。。。。

      据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高密长公主墓志,“琅邪长公主”即高密长公主早期封号,此人是李二的四姐,初嫁长孙孝政,夫很快死掉,再嫁段纶,生了不少儿女。所以我个人很怀疑这里的记载有错漏,因为四姐的女儿姓段,一般同姓不为婚,外孙女也姓段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怀疑这里的“外孙女”之前漏掉了“高祖”两个字,即李渊的外孙女、琅邪长公主的女儿段氏,嫁给了禄东赞。此女的李唐皇室血缘还是比较近的。

      另一个可能性,是长公主与前夫长孙孝政生有一女,此女嫁给了后爹段纶家的人,生女段氏,出嫁禄东赞。

      这种考据没多大意义,纯属无聊鹿的恶趣味八卦……

      另说,从传世《步辇图》来看,禄东赞同志是个眉清目秀的美男子……至少比该减肥的李二看着漂亮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注3:贞观年间唐蕃交战的汉文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二百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贞观八年,其赞普弃宗弄赞始遣使朝贡。弄赞弱冠嗣位,性骁武,多英略,其邻国羊同及诸羌并宾伏之。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见德遐,大悦。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使者既返,言于弄赞曰:“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弄赞遂与羊同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上,以避其锋。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于是进兵攻破党项及白兰诸羌,率其众二十余万,顿于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又谓其属曰:“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遂进攻松州,都督韩威轻骑觇贼,反为所败,边人大扰。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进达先锋自松州夜袭其营,斩千余级。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弄赞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

      新唐书的记载大同小异,多一些东西,立场也更鲜明:

      太宗贞观八年,始遣使者来朝,帝遣行人冯德遐下书临抚。弄赞闻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公主,乃遣使赍币求昏,帝不许。使者还,妄语曰:“天子遇我厚,几得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遂不许,殆有以间我乎?”弄赞怒,率羊同共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亢,走青海之阴,尽取其赀畜。又攻党项、白兰羌,破之。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命使者贡金甲,且言迎公主,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都督韩威轻出觇贼,反为所败,属羌大扰,皆叛以应贼。乃诏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出当弥道,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出白兰道,右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出阔水道,右领军将军刘兰出洮河道,并为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进讨。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

        初东寇也,连岁不解,其大臣请返国,不听,自杀者八人。至是弄赞始惧,引而去,以使者来谢罪,固请昏,许之。遣大论薛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它宝称是,以为聘。

      吐蕃方面对这一战的原始记载,我这几天也在努力找,手头的《唐吐蕃大食关系史》《吐蕃金石录》《唐蕃重要文献选辑》都没有相关材料,特此求助,谁能找到麻烦请发上来讨论

      搜索到了一个此战专论文,觉得很不错,推荐一下:

      唐与吐蕃的第一战——公元638年松州之战(原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王玄策这个事儿主要还是沾了吐蕃的光

      唐使被俘,最后只能成为吐蕃入侵印度的一个由头。出兵的、占地的都是吐蕃势力。王玄策和李二还不会真的呆到以为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大唐天威所致,更不会一本正经地去占这块远隔万里、吐蕃嘴边的“飞地”,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事实上,后来吐蕃对印度的侵略就没有停过。从松芒介到弃松德赞,最远甚至在恒河立碑为界,王玄策事件仅仅是一个开始

      • 家园 有朋友认为这一战在战略上是极端错误的

        “远交近攻”才是真理,唐隔着吐蕃去打天竺,打赢了也不可能自己吞掉,只便宜吐蕃,败了就更……

        具体到这件事,俺觉得是唐蕃合作分赃,吐蕃出兵、捞地、得实惠,唐使者(自做主张)出几个指挥员、捞高端俘虏、回去充面子。

        又想了想唐扶持吐蕃经济文化和“远交近攻真理”,然后觉得还是站在“历史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比较好,而不是用“后世上帝视角”去指手划脚(此专指我那个朋友)

        当时的地缘政治自西南向东北排列是:天竺-->吐蕃-->吐谷浑-->李唐

        李唐与吐蕃交锋,是在已经吞掉接壤的吐谷浑之后。如果李二认为吐谷浑还有崛起的可能,对唐还存在威胁,他就有理由对吐蕃亲善,“远交”一下。

        当然我们知道那之后吐谷浑一直老实窝囊着,直到被吐蕃吞掉亡国,但是,李二不知道= =。他决策时所能参考的,只是之前发生的事,即吐谷浑经常性骚扰唐边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