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分析一下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运作方案 -- 积吉

共:💬53 🌺1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看到的消息是,成都政府准备给吉利大量低息贷款

                非常优厚。真是啊,这世界变化快,当年有基础没钱现在是有钱没基础,当然这两个基础不同。

    • 家园 同样支持吉利,另外说个往事

      当年上汽和通用合资生产别克,也就是现在君威的最早款,好像叫别克新世纪。当时国内政府机关,沿海很多还在用80年代中期大批量进口的日本皇冠,这批车质量的确没说的,有些车100万公里后还能正常使用。奥迪100也开始陆续出现在政府机关里,一般是厅以上干部才会配备,下面基本就是老桑了。新世纪出来以后,一直销量不好,结果朱镕基就给江浙沪,安徽,江西这些靠近上海的政府机关下了指标,强行购买。记得当时浙江省政府第一次就分配到了500辆,让处级干部很快都用上了专车,呵呵。所以这次吉利合资VOLOV,政府应该尽快将VOLOV列入政府采购名录。你看最近宝马赞助上海世博会,瞬间上海就用上了宝马的警车。其实背后就是宝马为了加速政府采购,让大家觉得,政府机关用宝马也是正常的。

      通宝推:捷克,
    • 家园 volvo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车的系列没有特性

      收购volvo对于吉利来说, 技术上肯定是有很大的优势. 吉利可以充分的利用volvo的技术来加强自己在中低端车型中的水平.拉开和竞争对手的优势. 但是高技术往往也对应着较高的成本. 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带来成本的下降, 质量的上升. 但是这些东西都是消费者看不见的. 如果用volvo的车辆技术武装吉利的车, 那么在车身设计, 材料上都要有很大的提高, 相应的成本也会提高. 特别是加强对安全性能的配置, 更是大大提高制造成本. 有可能造成吉利成进入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但是希望吉利至少能够从volvo身上学到生产制造的经验, 在研发上能够学习国外工程师的严谨和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对吉利长远的最大优势. 光是现在这么几个车型, 几个专利是不能长久的.

      对于volvo我个人认为它的最大的问题是, 近些年来没有了创新, 车没有了卖点. 大家都知道volvo车的安全性很高, 当年号称铁甲汽车. 在汽车安全性上, volvo确实是走在了大家的前面. 但是那是上个世界80-90年代的事情. 随着奔驰和bosch合作推出了abs, eps等等技术, 外加各个厂商逐渐认识到了汽车安全的重要性. 大家都在安全上花了很大的功夫 (本分日本车型和国产车型除外). volvo在这个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就现在来看volvo的安全性还是很高, 但是奔驰安全性比volvo低么? 大众呢? 宝马呢? 奥迪呢? 雷诺, 雪铁龙, 标志, 通用等等, 哪个车型不是欧洲碰撞测试都是4星5星?根本没有明显的差别. 至于volvo开发的那个城市刹车系统, 各个厂家早就都有了, 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 就是个前视雷达和电子刹车的配合. 实用性不是非常的高. 之所以没有推出市场, 一个是成本二个是法律问题. 如果启用了这个系统, 还是追尾了, 是谁的责任? volvo还是消费者? 到时候不知道多少官司. 奔驰在90年代已经研发出了高速公路跟车系统. 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汽车之间自动跟随. 间距在10m左右. 整个一套网络系统. 所有汽车之间互相通信, 保证安全性. 大大增加高速公路流量, 司机在车上什么都不用做. 但是到今天, 由于法律和责任没法界定, 还是在奔驰的实验室放着.

      在除了安全方面的其他方面, volvo最近几年毫无建树. 法国车大都和日本车合作, 抢占小型车市场. 德国车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 开发汽油直喷技术, 缸内分层燃烧, DSG 双离合技术, 改进四区系统. 大大降低油耗和排放, 同时增加了排量车的扭力和动力. 由于国内的油品问题, 很多车型的分层燃烧被取消, 但是现在国内缸内直喷已经是标准. 很多1.4 ,1.2的小车都是用的这个技术获得和1.6甚至1.8排量的扭力和动力,但是油耗相当的低. 日本车一如既往的实用成熟过时技术. 外加加装dvd导航之类花哨但是能够被消费者认可的配件四处忽悠同时继续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 而volvo自从去了通用之后在发动机, 变速箱, 地盘等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上没有任何的新发展. 还是靠着老本打着安全汽车的旗号打天下. 核心技术上不如vw集团(包括, vw, 奥迪, skoda, porsche)和宝马, 生产质量和豪华程度上比不上高一级别的奥迪,宝马, 奔驰. 小型车干不过法国佬和大众. 属于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 在国内这几年汽车市场迅猛发展的情况下, volvo的市场占有量我估计是在减少. 路上跑的volvo也相对比较少. 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比较一下volvo 4s店的售车价格和保养维护价格. 然后看看国内,奔驰e系列,宝马5系列, 奥迪a6些列,大众进口的passat cc(针对s80), 宝马3系列, 奥迪a4, 奔驰C(系针对S40),以及宝马x5, 奔驰GL, 奥迪Q7, 大众途锐(针对x90) 有几个人会选择volvo? 没有别人豪华, 没有别人品牌, 没有别人的低油耗, 低排放, 没有别人的技术. 价格还和别人差不多. 难道有朋友会认为volvo的同类车型的安全性会比上面的对比车型高很多么? 新开发的c30 小车更是被大众和日本车还有法国车打的满地找牙. 小型suv也面临x3, 小途锐,奔驰GLK的竞争.

      所以要想多卖出7万两车靠什么呢? 就算是要在国内建厂 降低成本,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至少有5年的周期.这5年靠什么过呢? volvo平台和吉利相差这么大就算是能并入吉利的采购系统, 又能节省多少成本呢?吉利如果采用volvo的平台继续开发, 会不会进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层面呢? 美国厂商不是傻子. 看看当年GM吵着闹着要卖opel, 结果稍微缓过一口气来, 可以不卖了. 把德国人玩的和傻子一样. 为什么? 因opel在小型车上市场上的技术和占有率非常的高. 这个是GM看中的. 而且是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opel在德国和欧洲的市场占有率是GM需要的. Opel在中国的占有率也是GM需要的. 现在opel的新车insigna都没有往国内推. 直接换了个GM的牌子在国内卖. 以前的君威也是用得opel的旧平台, 旁边看上去和以前的opel omega一模一样. 那么Ford为什么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采用volvo的平台?? 所以我估计在今后的5年中, volvo是一个会继续大规模亏损的品牌. 销量很可能面临进一步的下跌. 不仅仅是因为失去ford的经销商网络. 而更是因为这个品牌在未来的5年拿不出可以和其他品牌竞争的产品来. 不知道李书福的在国内加大volvo的销量的想法, 如何实现?光是靠着一个中国人品牌(况且还不真得是), 我估计是无法达到的. 消费者也不是傻子. 外加吉利还答应保留volvo在欧洲的厂和生产线. 成本又如何下降呢?

      • 家园 比较同意你的看法. 沃尔沃象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

        中的嫁不出去的贵族老姑娘,如果李书福非要称沃尔沃是欧洲贵族的话.

      • 家园 Ford的大车都是基于Volvo被福特收购之前发展的平台

        Ford 称之为Ford D3 platform,Volvo自己叫P2.小车像S40等是基于Ford,Mazda和Volvo共同发展的 Ford C1 platform。著名的Mazda3就是基于Ford C1 platform。

      • 家园 这句话才是问题所在

        属于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很是怀疑吉利对volvo这个品牌目前的处境到底有多深的认识。。。

      • 家园 分析中肯

        分析中肯

        本人所居之地,路上廖廖不多volvo

        且多是老车。新车已非常罕见。

        以吉利中国,养瑞典高福利volvo

        不知李书福能玩出花来。

        “量天朝之物理,结洋人之欢心”

        非常同意cambra:

        成功的经营volvo的品牌最后使volvo到达盈利算不算成功. 如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造成吉利巨大的资金投入, 导致自己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算不算成功? 我个人认为如果吉利能从并购中获得足够的技术, 进行消化, 改良, 应用到自己的车型上. 在5-10年内使自己的品牌的技术水平达到VW (比什么奔驰宝马奥迪都不现实)中小型车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水平, 公司的运作管理水平能向volvo看齐, 利用volvo品牌打开国际市场输出吉利的车就算是一个成功. 花几十亿买别人20年的积累还是划算的.至于volvo这个品牌最后走向何方, 对于吉利来说也许到不是那么的重要. 到最后再卖掉或者破产也就那么大回事.

      • 家园 好好,这砖拍得我赶紧送花

        我看了一下李书福的采访,他的意思好像要把所有车型都换成混合动力的,不知你在这方面有何见解。

        另外沃尔沃的购并对中国来说不能算小账,要从这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上看问题。这点李书福也是看的到的。以他的性格,他不是那种按规格按合同办事的人,他是打擦边球打野球拳的高手。所以我觉得购并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 家园 我个人从长远来看不看好混合动力

          记得河里有一片文章, 从技术上分析了BYD的混合动力. 可惜没有找到.

          混合动力的专利现在在丰田手里. 其他厂家都是采取各种办法绕过这个专利, 来进行油电混合.这个对技术的门槛要求不低, 资金投入也很大, 风险高. 不是很清楚吉利在这个方面做的如何, 到现在为止有没有混合动力的车上市?

          从技术上讲, 混合动力甚至纯电电动车本身就是一个噱头. 电动车的所谓的零排放不过是排放转移而不是排放降低. 生产电池排放不? 废旧电池的污染的问题, 比起区区二氧化碳和硫化物来说谁更厉害?, 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排放不? 这个是耗能大户. 油是不烧了. 但是电从哪里来啊? (或者压缩液态氢, 针对氢动力车) 核电的比例多少? 核电的废料处理? 剩下的火电水电. 水电还好, 不过比例比较低, 火电排放不?

          电动车不过是把本来在汽车运行的时候产生的排放转移到使用的其他环节中间去了. 如果考察整个life cycle(即从生产到最终的报废包括电池更换, 回收, 发电的排放, 输电的损失. 充电放点的能量损失 所谓的dust to dust)不见得比汽油机环保多少. 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数据来做两者之间的比较.(有网友给出了数据是碳多排放13%-23%, 但是我没有看到出处) 最近看的一篇文章说 悍马三的dust to dust energy cost是每英里1,95美元. 而日本丰田的混合动力车的dust to dust 耗能是每英里3.3美元.

          外链出处

          从经济上来讲混合动力车最主要的销售是在日本和美国. 日本国土小, 开车活动的范围小, 限速100km/s 等等都是对混合动力车很利的. 美国由于个人汽车没有柴油车(请河友指正), 所以混合动力的低油耗是个很大的噱头. 让美国人非常的崇拜. 但是在欧洲, 由于小型柴油车的油耗也就是4-5L/100km, 部分汽油车在使用直喷和分层燃烧之后, 也能在高速公路上达到这个油耗. 所以混合动力车在销售上一直没有太大的发展. 相反有很多人改烧天然气的. 所以综合来讲, 混合动力就是一个噱头, 完全是诱骗有环保意识的人上当的.

          李书福说要把车型都改成混合动力的, 确实是适应市场的潮流. 但是首先要看的时候吉利或者是volvo有没有这个技术绕开丰田专利, 不然就是给日本人打工(这个技术volvo卡车是有的. 可惜俺们买的是volvo的个人小轿车. 好多好的技术都在卡车那边. volvo的卡车是不容质疑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 和benz, MAN, 等等品牌并驾齐驱.). 第二个要看的是成本有多高.第三个要考虑的是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上市. 所以这个并购的前期肯定是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的. 并不是说买下来volvo之后, 几个目标一定, 就能多卖7万辆车. 还是这开始的5年需要巨大的投入, 养活这个企业.

          公务车采购这条路是条路. 但是要注意的是现在所有的公务车采购都是国产的车. 不管是奥迪和还是宝马本田都是在国内生产的. 现在的volvo在国内还没有厂.采购的成本非常的高. 还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投入.

          最后说道并购的成功不成功. 要看到底如何定义成功. 成功的经营volvo的品牌最后使volvo到达盈利算不算成功. 如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造成吉利巨大的资金投入, 导致自己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算不算成功? 我个人认为如果吉利能从并购中获得足够的技术, 进行消化, 改良, 应用到自己的车型上. 在5-10年内使自己的品牌的技术水平达到VW (比什么奔驰宝马奥迪都不现实)中小型车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水平, 公司的运作管理水平能向volvo看齐, 利用volvo品牌打开国际市场输出吉利的车就算是一个成功. 花几十亿买别人20年的积累还是划算的.至于volvo这个品牌最后走向何方, 对于吉利来说也许到不是那么的重要. 到最后再卖掉或者破产也就那么大回事.

          从volvo方面来看主要还是要的是中国的资金. 如果不是钱的问题, 公司上下怎么会同意卖给中国. 但是愿不愿意给技术给吉利又是一个问题. 北欧人狭隘的心胸很快就会体现出来. 到时候说不定李书福会发现钱给了, 但是不听指挥.高层交流很好, 但是中低层面的交流很差. 特别是汽车工程师估计会非常不情愿把自己的技术交给中国工程师. (这个在vw porsche的并购中也是一个大问题. 两个公司下面的工程师吵架的不在少数.)如果这个时候瑞典的政府再出面对于进口生产厂的配置, 对于在欧洲生产线的关停, 和生产线的往中国的转移进行干涉, 吉利的活动区域会很窄. 就好像中矿集团(名字请河友指正)在南美收购的矿产一样, 由于要大规模的聘用本地工人, 以及当地强势的工会. 造成很大的麻烦. 希望不会出现volvo一不满意就工会组织罢工个吉利造成巨大损失的状况.

          我没有看过李书福相关计划的报道. (能否给个链接?)

          • 家园 美国有些地区确实没必要上混合动力

            每天以跑高速为主,基本都是汽油发动机在工作,电池的重量反而造成能耗上升

            另外,美国有柴油车,和汽油车比少一点,但也很常见

          • 家园 美国的私家车有柴油的

            美国由于个人汽车没有柴油车(请河友指正), 所以混合动力的低油耗是个很大的噱头.

            美国的私家车有柴油的,主要是德国车,比如奔驰、大众都有柴油型号卖。

          • 家园 关于混动,电动车我知道一些

            你要找到的比亚迪电动车的文章就是我写的,到我的博客里去找。

            你给的文章看得我汗颜,只有结果没有计算过程。据我所知电池生产的能耗远小于炼铝和炼钢,看看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温度就明确。电动车用的电虽然也是消耗能源,但这是集中生产,效率比汽车发动机大得多,这个不需要论证吧。混动车如丰田的prius和最节能的汽油车比至少节能20%吧,一辆车一生能用多少油:20万公里×5升每百公里×20%=2000升汽油,prius里的那点镍氢电池的能耗能和这2000升汽油比?换成悍马加上一生跑个3-40万公里,能节约的汽油能有10000升,这个用脚指头都能分析出的结果。

            最最重要的是:对中国有个能源安全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奥巴马最近叫嚷着电动车不如汽油车节能的原因,都冲着中国的能源安全来的。

            回到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问题,吉利最关心的是利润,它知道这个利润只有通过技术和品质的提高才能获得。但对国家来说沃尔沃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吉利亏不亏损不是考虑的问题,把沃尔沃的技术搞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你说的中低层技术交流的问题不是大问题,一个是沃尔沃被福特收购有10年了,这个过程早就经历过,再者技术这东西在西方是明确写在技术资料中的,不是像中国那样由某个师傅掌握的。

            通宝推:履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有PDF文件,详细的计算结果。可以发邮件给你
            • 家园 至于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

              在这一点上我是深有体会. 我曾经在B公司的研发部门待过一段时间. B公司是世界数一数二的汽车巨头. 我在B公司的时候参与了一个跨部门合作研发. 涉及从销售, 物流, 生产几个大方面的15个部门. 光是为了整合数据, 就花了非常大的精力. 数据, 技术资料都是各个部门的宝贝, 绝对不会轻易的给出来. 最后这个事情闹到集团公司研发部的最高经理(他上面就是CEO, 是集团公司CEO 不是某个子公司). 由最高经理出面下死命令. 各个部门才把数据都"交"出来. 很多东西都在工程师的脑袋里面, 没有写下来. 大家都不傻. 如果写下来,工程师的价值就大大降低, 随时可以被解雇. 很多人都在report上玩花样. 一篇report 几百页, 关键的东西还是都没有. 单单在一个公司部门内部的信息交流已经如此困难. 更不要说跨企业, 跨种族. 我在P公司的朋友告诉我, 在P公司被V集团公司收购之后. P公司某一部门和V集团公司子公司A的某一部们交流数据. 最后竟然以大打出手收场.

              现在是欧洲的公司向中国公司移交核心的技术资料. 可以想象这个的难度有多大.一向崇拜美国民主的北欧先锋瑞典人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把东西交给恶魔GCD独裁下的只会Copy的中国母公司.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