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发现一个趣事:关于海外和国内生活水平的比较 -- 晨枫

共:💬765 🌺2238 🌵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个人觉得现在

              所谓一线城市的高房价也是个好事.

              因为房价太高,加上其它生活成本和越来越恶化的交通状况,很多新毕业大学生被迫返回家乡,至少还有父母的房子可住,还有人做饭.这也事实上促进中小城市的人才回流. 我一个同学的侄女,26,7岁,普通学校学贸易英语的,放大城市就是小沙尘,回家乡找了个对外出口石油设备的私营企业,月收入7千,小城市,都是熟人,什么事情不好办?生活质量..... 那不谈也罢.

          • 家园 国内小县城生活压力更小,你干嘛留在北京?
            • 家园 呵呵,我家不在小县城,你让我回哪啊?

              我说的是生活压力。要说生活质量,国内和欧美没法比,外地和一线城市没法比。这用说么。俺家那里也是城市。明白?

              我家老太太年纪大了,北京医疗好,我也能找人。以后孩子上大学,也好考。大多数中国人都在为老小奔波,为责任操劳,您的明白?

            • 家园 你确定?

              我老家是苏南某个小县级城市,生活一点不轻松。

              我们那一带,有很多青壮男人在外干建筑。到拉美,非洲,西亚的都有,一般是一个协议签3年,干完回来休息一个月,再去干3年......3年里大概能挣二,三十万人民币。老婆就在家里守活寡......

              这样的生活我觉得就是压力大造成的。

              苏南应该算中国富裕的地区了,生活一点不轻松。当然,我也听说过“乞丐做三年,皇帝也不换”,某些地区人,比如印度人,什么样的生存环境下都觉得压力不大。

      • 家园 您还是把在国外的生活想的太简单了

        别的地方不是很清楚,可在美国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通常的算法是三分之一的税后收入用于住房是最常见的。从山某在北京的几个朋友来说,住房应该没有占这么高的比率。

        至于说到车的问题。在美国,除了纽约以外的其它地方没有车是根本没有办法生活的。当年在德州,离我最近的商店4英里多一点。开车要十分钟,走路一个小时都到不了。以我一些同事的话来看,美国人通常认为在路上花一个小时左右是正常的。极端的也有。在加州的一个同事,每天上下班115英里(180公里)单程。每天5点从家出来,晚上好一点也要8点左右到家。以我知道的在北京买车是为了方便,这和买车是必须不是一个概念。认真的说,下班以后在路上开一个小时的车有时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本人最极端的一次是开了一天会,完事后开车回家。突然发现自己完全不记得过去的二十分钟是怎么开的车。当时吓的一身冷汗。虽然离家只有不到二十分钟的车程,也还是不敢再开了。下了高速找了个旅馆住了一晚。

        • 家园 住房还是不要比了

          在北京如果能靠三分之一的税后收入按揭买房的都是高收入者。多数人是靠父母亲友东拼西凑,首期先付一大笔。

          美国也并不是除了纽约别的城市公交都不行。只是很多城市市区都让黑人占了,有点钱的都往城外搬。我在波士顿呆过3年,一直都没买车,基本用不上。

        • 家园 不是我想简单了,国内情况确实更严重些

          比房价,国内多数城市的工薪阶层现在不用考虑,根本买不起。您的朋友除非买的早些,或收入高。房价收入比数据很好查,您比一下就知道了。

          车的事,国内发展很快,尤其城市建设非常快。以北京来说,过去15公里基本是出城办事了。现在是很近的距离。交通问题自然更突出。在北京有很多人是被逼买车的,不是摆阔。一个朋友,买车时两口子也就7000多的收入,老婆怀孕时也买了。那是个很节俭的人(为攒钱结婚连肉都不舍得买)。

          现在比过去肯定好了,可有句话“富人和穷人的距离,就是一场病”。其他就不多说了。

          出国在外肯定不容易,不过大家都不容易的。

      • 家园 在NY 上班的发来贺电!

        极端的一个朋友,没钱时曾住在河北,做公交车到三环去上班。那些辛苦在国外是感觉不到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