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T-50为什么不采用S形进气道? -- 晨枫

共:💬85 🌺20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世界军事销量最好

          舰船也可以,兵器知识太贵了,一本要十元,内容却不比世界军事强多少,不过人气还行。航空知识早就衰落了,基本上没人买,大伙只在图书馆看。现代舰船和舰船知识半斤八两。

          • 家园 最恶心的就是国际展望

            以前发过一篇,稿费一直没来。后来居然关门了,又换了个名字上市。可我看卖得还不如以前好。有稿子造成别给他们。

        • 家园 怎么说呢

          三大知识中,兵器已然没落,不过还有些老底子,舰船在和现代舰船火拼中,不过一本打不过人家双月刊,航空知识最近又回来了,估计是因为有您这样的大牛在里面,航空世界有点不行了,航空档案整个一CCAV7了

          • 家园 这么多军刊,不火并掉一些也说不过去

            英文杂志里,就没有中国军刊这样的东西,只有航空方面还有几本,但都是英国人在倒腾,美国只有一本专业的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说AW&ST专业,不是说内容有多少技术性,而是读者面专业,不是干这一行的或者高度有兴趣,没人去看这东西。除了一些军史杂志,其他就都是小飞机、业余飞行、模型方面的了,脱离了军刊范畴。兵器和舰船这样的根本没有。

            英国人有意思,他们可以很小众,可以为了很冷门的东西专门出一本杂志,也有一小批忠实读者。美国人就不大有这个兴致。

    • 家园 现在的不同看法

      有的业内人士认为,鹅毛的伎俩就是先弄个气动壳子飞飞,以后有好发动机了,再改进气道弯曲,这个是工程上的渐进探索法。。。。

      经验不够,一步到位估计又点麻烦。

      以前听专家说过一些这些黑JJ的部件设计原则,是感觉挺麻烦的。。

      • 家园 没有那么复杂

        有些东西是可以改的,有些东西改起来实际上就是重起炉灶了,发动机改弯曲就属于这种情况,内部的框架结构、起落架位置、重心和重量分布……这不是工程渐进探索。只有T-50不是准备量产的情况下,那我同意你的说法。

        • 家园 苏俄的原型机往往还有原理验证的任务。

          纵观飞机研发历史,米国一般是搞一型专门的技术验证机来探索新技术(如倾转翼)、新结构(如变后掠翼)或新遇到的难题(如音障、热障),原型机一般是在掌握了相关技术和数据的情况下,针对使用需求而进行设计研制的,就是这样,原型机和最后批生产的型号也有不小的差距。何况苏俄这种技术验证机、原型机合二为一的研发体制和模式,早期的原型机和批生产型号差距比较大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有时甚至外形都有很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早期的原型机就成了实质上的技术验证机。河里有篇《米格的天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种历史痕迹。

          具体到T50,“猛禽斯基”、“斯基的猛禽”这二个称呼,老马更倾向于“猛禽斯基”。协和与Tu144还勉强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一则推出的时间差距较小,二则当是苏联的技术发展也有那样的实力。但是现在,苏俄的航空技术发展只能用沉沦来形容,要发展第五代(苏俄分类)战斗机这种全面采用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机种,时间和技术储备都不够。前几年苏俄也是一直在推他的新机子,但都和T50关联很小,老马认为苏俄是直接借用F22的思路和气动外形并加以验证,然后推出自己的新五代机,但从原型机到实用的战斗机,毕竟还有很多路要走,随着机上设备(包括发动机)完善,有些基础设计也难保不变动,只能拭目以待了。

        • 家园 no,t50就是个实验样机

          到完全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到批生产交付部队前,理论上可以无限修改,

          当然了量产后怎么也不会叫这个名字了。

          • 家园 那要看怎么个实验样机法了

            是T-10那样的原型机,还是S-37那样的研究机?一般理解这是T-10那样的原型机。T-10之所以大改,是因为原设计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T-50如果连进气道隐身根本没有设计进去,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