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美的科研体制 – 美国篇 -- 穿越

共:💬115 🌺28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research faculty各学校也是鱼龙混杂

            有好有坏。医学院也不见得很偏向MD,很多医学院里的系的faculty都是只有PhD的,但很多有在某些跟Clinical research相关的lab里工作过。有些学校的research track的faculty,拿到funding就可以转tenure了,不过某些好点儿的私立大学里tenure的工资并不是占很大分量。

    • 家园 中国人拿到管理职位少是有历史原因的

      管理职位对资历的要求很高,比如我们系,一定要正教授才能当上系主任。从读大学开始算,要当上正教授,保守估计大多数人至少得要20-25年;要当系主任得要25-30年。

      最近一两年,我们专业有好几个中国人当上了系主任,都是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届,符合以上的估计。

    • 家园 补充几点

      关于助教:学校里有很多行政事务,但是一般助教是不参与的。因为助教只有那么几年时间可以利用拿tenure,因此绝大部分学校都尽量不给助教分派任何行政事务。

      关于评tenure和副教授:这是两个不同的评价体系。有很多时候即便是副教授,也不一定是tenured.

      关于高校研究员(research scientist/research faculty)。高校研究员是non-tenure track的位置,工资主要靠科研经费提供。因此只有经费比较充裕的老板养得起这类人员。高校研究员不等同于博士后主要在于,研究员也是可以通过申请科研经费来保住自己的位置,但是有些学校有规定,研究员不可以作PI,必须找一个教授做项目PI。

      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也有失业的危险,不过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实验室的方向性变化导致的。比如说,美国当年搞核武器的很多研究员后来由于方向变化问题,被整体裁员。

      公司里的科研人员分两类。一部分是engineer,另一部分是research scientist.相对来说engineer比较多,就是你说的那类,这类人一般也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找个可以替代的博士,或者说同样位置的博士,公司只会养一个,前提是“博士”位置。如果博士申请“硕士”可以胜任的位置,有些时候会被接受,那是另外的故事。

      有少量非常看重研发的公司,专门养research scientist。他们是公司里做比较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也有实验室,也可以招博士后,也要写proposal申请经费。不过,在公司里干不用太愁经费,这是与学校的不同。但是不好的在于,很多时候研究的项目涉及到公司的秘密,可能发不了paper。

      • 家园 patent是不是也会有点用?

        但是不好的在于,很多时候研究的项目涉及到公司的秘密,可能发不了paper。

        才和一个在工业界的老哥聊过,他正在思考转回学术界(围城啊),据他讲patent学校也是看的,不晓得对不对。

        公司里的科研人员分两类。一部分是engineer,另一部分是research scientist.相对来说engineer比较多,就是你说的那类,这类人一般也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找个可以替代的博士,或者说同样位置的博士,公司只会养一个,前提是“博士”位置。如果博士申请“硕士”可以胜任的位置,有些时候会被接受,那是另外的故事。

        请教一下,这里的engineer是不是指R&D部门的职位?

        还有我觉得说博士不可替代也不全面吧。华尔街挖矿的都要名校PhD,可是那个工作也谈不上不可替代吧。

        • 家园 我个人感觉专利用处不大

          我最近拿了几个垃圾专利。发现拿专利比发文章容易多了。少了peer review的步骤,什么垃圾都可以拿个专利。严重怀疑其含金量。文章因为期刊有不同的档次,即使不是同行也比较容易判定水平。

        • 家园 转行的另算

          从工业界转学校我知道的例子比较多.

          大部分成功的是原本就是在公司研究所做基础研究的,他们转去学校,学校很愿意接受,因为这类人一般对领域比较熟,而且明白到底领域内在哪里有问题,特别是如果学校想加强那个方向,这些人申请教职不是很难.patent应该会看,但不应该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研究方向.

          我还有两个朋友,是在公司做工程师,做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劲,就退出了,这两个人的路都是,带着问题,有的放矢找一个相关领域大牛手下干两年博士后,然后申请学校成功.

      • 家园 谢谢补充,我描的是大象的一只腿,

        现在你把另一只腿也描出来了。关于行政事务,我还是来举例吧。有些资深教授筹备会议时会叫上系里的助教们来帮忙。很小的事,如果是安排旅馆,大会订餐什么的,一般都是秘书做的。但助教们要跟秘书密切接触,保证各种小事都到位。另外一个例子是带学生。如果系里的本科生,研究生出去参加比赛,特别是不重要的比赛,带队的经常是助教们。

        tenure和副教授之间划等号是一种常见情形。但你说的对,有很多例外的。有人说哈佛正教授才有tenure,不知道是否属实?另外我以前上大学时,知道有个医学院的教授因为很多年没科研经费被学院赶走了。好像医学院里的情况相当特殊,有些正教授也没tenure的。

        我说“公司里的科研人员一般就是一台机器上的小螺丝钉,没有谁是不能代替的。”的意思是指如果这个人离职了,公司一般都能很快地在市场上找到另一个人来顶替他的位置,而不是公司里面养两个做类似事情的科学家。公司里跳槽很多,管理层也都学得很精,不会让公司因为一两个人的离职出现命运的转折。

        公司里对发文章有不少限制,有的公司干脆就不让发文章,这个是个相当大的弊端。假如有人想从公司里回到大学里当教授,他就没法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的人多,能回到学术界的人少。

        • 家园 或许是专业不同?

          很多资深教授筹备会议时,都会叫上系里的助教们来帮忙。

          这种情况在我们专业很少见(从来没见过),更多的情况是教授的博士后或者研究员帮些忙,组织会议是可以写到简历里的,并且可以借机认识更多的同行,混个脸熟,对博士后来说不是坏事儿。

          据我所知,助教与资深教授科研上如果没有交集的话,基本上不可能参与这类活动。至少在我们专业,同一学校的教授中,绝大多数情况都如此,这不排除在其他科研人员比较集中的专业里,如你说的情况存在。但我周围的朋友中尚未发现。

          在给教授评tenure的时候,组织学术活动也会考虑进去,所以几乎所有的助教都愿意在专业学术研讨会中自己组织研讨小组,但这个不属于学校分配的行政任务。

          如果系里的本科生,研究生出去参加比赛,特别是不重要的比赛,带队的经常是助教们。

          如果这个活动是助教自己组织的,应该是助教带队。否则,助教没有这个义务。

          有人说哈佛正教授才有tenure,不知道是否属实?

          从我们专业看,属实。而且不仅如此,所有的拿到tenure正教授都带title,给哈佛捐款的实在多。

          • 家园 看学校吧

            差点的学校带本科生做毕设,为学校出去给高中生给做推广,评tenure的时候好像都算分的。

          • 家园 也许是专业不同吧

            我写的例子是我见过的和好朋友说的,肯定会挂一漏万了。理论上来讲这些都不是助教的义务,但算是潜规则吧。系主任和资深教授如果问你能不能做点什么,大部分人都不敢说不的,以后还要不要混了。

    • 家园 你说的这个tenure制度也在慢慢的变

      当然现在大部分学校还遵照你所说的做。不过有些已经开始转变了。说个很极端的例子吧。我就知道有所大学的商学院(有AACSB认证的),他对tenured的faculty也是一年一审的。

      如果tenured faculty 没能在 research, service , and teaching中的任何一项中达到satisfactory以上的评价,他会马上被转入tenured faculty under review procedure,并需要提交自己的整改方案,如果在随后一年中该整改方案完成情况不好的话,就有可能被dismiss。那个商学院有个full professor就是这样被dismiss的,尽管后来有AAUP的干预,但最后结果还是以正教授被扫地出门而告终。

      感觉好像有工会的大学对教师权益,尤其是tenured faculty的权益维护的要好很多。

      前几天还看到一篇文章说florida打算改变对tenured faculty的审核制度,将student evaluation 的比重加大,如果学生对某位tenured faculty评价较低的话,那他就有大麻烦了,不过好像这个想法一推出,反对声四起。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以前钱多,可以养人,现在就不行了,没钱就要砍program,裁减faculty,Florida也算是个重灾区了。

      • 家园 居然有这样子的学校

        真是大开眼界。如果tenured的faculty一年一审,tenure就没有意义了。

        对我个人来讲,大学里的tenure是唯一的吸引力。如果tenure没了,就不明白在大学里有什么好呆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