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日本超市 -- 白菜价钱买鲸鱼 -- 萨苏

共:💬99 🌺370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日本过去把鲸鱼肉当猪肉的

      我记得

      谁说的

      在50年代的 日本小学课本上写着

      鲸鱼身上都是宝

      没有可以丢弃的东西

      这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 家园 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我们称很多鲸类为豚,以至于现代汉语里单用一个豚字一般指的是中小型齿鲸类,包括海豚科,鼠海豚科等几个科的成员。

        而这个豚字,本意就是猪么。。。

        日本也是称这些鲸类为海豚的,而且现在仍然称肉食猪为豚,所以海豚就是海里的肉食猪么。。。

        不当猪肉才怪了呢。。。

    • 家园 应该让南朝鲜去联合国控告日本滥杀鲸鱼

      现在联合国秘书长是他们的人,好办事啊。

    • 家园 澳大利亚准备起诉日本捕鲸
    • 家园 白鳍豚的故事(续)

      白鳍豚为中国长江特有的淡水鲸类,虽然在知名度上不如大熊猫,但论及辈分,可要比大熊猫高多了。大熊猫的进化历史始于一千多万年前,而白鳍豚在地球上已生活了两千五百多万年之久。因此白鳍豚被称之为“水中活化石”、“长江中的大熊猫”。

      可惜如今白鳍豚已经所剩无几了,数目仅一二十头,甚至被国际保护人士称为“活着的死物种”。可以说,白鳍豚是一个似乎注定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灭绝的物种。

      为了拯救这一被人类逼上绝路的物种,中国政府和科学家们已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建立了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并且在武汉研究着一只惟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淇淇是1980年1月12日由湖北渔民在洞庭湖捕获的,至今它的头上还留有当年被大铁钩钩上岸的两个深深的疤痕。

      1993年,中国政府宣布长江白鳍豚不足百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1997年,农业部渔业局组织长江中下游六省市几百名渔政和科研人员,在长江两千公里的江段拉网式搜寻,结果仅发现21头。

      人们为了给孤独的淇淇找个配偶,也做了多次努力。1996年3月人们曾捕捉到一头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但是人工饲养不到半年,珍珍便忧郁而死。珍珍的忧郁完全值得人类理解。事实上当时人们捕捉到了三头白鳍豚,而其中一头被故意放了生。不想,这三头白鳍豚竟是三口之家,放走的那头是母亲,直至次日,母亲还在放生的水域打转、哀鸣。而捕来的父女两豚,由于女儿体弱无力屡屡下沉,父亲惟恐女儿憋死,便使尽全力托起女儿身体,最后自己筋疲力尽而死。珍珍就是这样,与母亲生离,与父亲死别,孤苦伶仃地存活了下来。当珍珍被带到淇淇的池中时,她实际上还没达到性成熟阶段,尚未进入豆蔻年华感受男欢女爱。不久,可怜的她便因患肺炎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现在,人们还为淇淇的婚事操心,希望早日为他找到一个如意新娘。这水池中的二十年,等于让他空守了大半生。

      我们人类到底有没有办法拯救白鳍豚?我可以说——无法拯救。

    • 家园 不要忘了已经在长江灭绝的白鳍豚,还有孤独终老的淇淇

      "人类第一次看见“淇淇”,距今三十年,人类最后一次看见“淇淇”,距今八年,人类下一次看见“淇淇”,距今……"

      " 1月12日。三十年前的这天,一头名叫“淇淇”的白鳍豚被人们从湖南城陵矶抬到武汉,当做国宝一样伺候;三十年后的这天,它已成了一尊标本被摆在白鳍豚标本馆,浑身蒙尘,无人记起"

      " 和“淇淇”同样生活在中国长江,并且是这条母亲河中特有的另一种淡水鲸类哺乳动物——长江江豚,现仅有1000头,正以每年5%速度骤减。当年照料“淇淇”的科学家们如今再次绝望中疾呼,如果我们再不吸取白鳍豚灭绝的教训,“淇淇”的今天,就是江豚的明天"

      [UR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4Tvs1bDN7Bs/

      [/URL]

      • 家园 但是白鳍豚和江豚的灭绝和商业捕捞的关系是?

        我认为白鳍豚和江豚生活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才是根本的因素。长江上的交通和环境污染以及人为的改变长江上的生态环境比捕捞什么的厉害多了,而且基本上不可逆。拿江豚和海豚比,他们的生活环境没有什么可比性。

    • 家园 对可耕地有限的日本来说蔬菜种植面积很少

      很大部分是给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所以白菜比鲸鱼贵也就很正常了。同样是岛国的英伦也有蔬菜比鱼类贵这种现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