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 西瓜子

共:💬2898 🌺24009 🌵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十三(十五)、1946,歧路徘徊:全球经济体系另一种可能

      del

      • 家园 丘吉尔的意中人,绝然不是杜鲁门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帷幕的,不仅仅是纳粹德国和军国日本,更是旧的世界运作体系。在那之前的三百年中,英国主导的殖民体系统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犹如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躯体,吸收各殖民地的资源,服务于宗主国的生产、积累与扩张。殖民地的广袤与丰饶程度直接地影响宗主国的资源获取能力与产品销售市场。一言以蔽之,殖民地是资本主义列强的实力来源与象征。手握先发优势的英国,占据着最强殖民帝国的宝座;而当历史的脚步站在1945的当口,形势不同了。

        事实上,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英国便已危机四伏。彼时,德国、美国、法国等与英国几乎同时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生产能力已然不让英国。在以往的历史中,每当欧陆出现有实力的挑战者,英国便以挑唆者和制衡手的角色,制造欧陆争端,居间调节,坐收渔利,维持自己的利益与超然地位。假如英国面临的仅仅是崛起的德国和旧仇法国,那么它还可以上串下跳地玩离岸制衡游戏;但是这次,德国和法国的背后,隐隐还有一个美国,一个人口、国土和冲劲都超出那些老牌列强一个数量级的朝阳国家。可以想象,英国的在玩自己的离岸制衡游戏的同时,也成为美国的离岸制衡游戏中的棋子——而且,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富有潜力的棋手,毫无疑问将是大英帝国最大的威胁。英国的形势,在进入20世纪以后,便不再乐观,这根源,便是诸多列强的兴起,尤其是美国的兴起。

        不过,新兴国家更有理由为自己担心。作为一个后起国家,德国已经无法通过常规手段获取土地和资源。同样的还有日本和美国。在那个时代,它们各自给出了不同的办法。德国走了两条路,一条是建设现代化的交通网,将西欧和中东联成一体,用四通八达的陆地交通来挑战英国的海路效能,这以建设“3B铁路”为代表;第二条路则是通过武力强行夺取土地和资源,这条路则通向了世界大战。日本在其崛起过程中尝到了战争的甜头,先是中日战争,然后是日俄战争,使之在东北亚形成战略优势,于是乎,通过战争夺取土地和资源成了日本最珍视的经验与道路。日本和英国虽然同为岛国,但是地缘差别巨大,日本的对岸是统一的国家,中国,它没法玩离岸制衡游戏,而且它现在是需要扩张而非英国那样的守成,它只能强抢豪夺。而美国非常幸运,它比英国还安全,它没有地缘竞争者,它可以慢慢玩离岸制衡游戏,稳稳地积累力量,对列强各个击破。

        一旦德国和日本被扩张欲望控制了意志,就走上了通向战争的单行道。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无论新兴的,还是老牌的,都已筋疲力尽,不堪再战——当然,有那么一个例外——这个星球最终的离岸制衡手——美国——开始了它的时代。如果说大英帝国的辉煌在于建立日不落帝国,殖民到了世界的每一块大陆,那么美国的雄心壮志将更令人惊叹——同时也是令人胆寒——美国要建立全球的资本生产体系,将全球变成美国的殖民地,所有的国家都是美国的资源产地,同时也是它的倾销市场,而美国则将控制这个星球的生产,成为盘踞于星球之上的超级帝国——这个图景,既是美国统治全球,更是资本统治人类。时当1945,战败国已经彻底倒下,战胜国也凄凄惨惨,大英帝国已经日薄西山,还有谁,有意志、有能力阻挡美国的脚步?

        只能是英国和苏联了,只有它们还有一定的实力,来支撑自己的部分意愿。苏联不会接受被美国殖民地化,它没有屈服的传统,何况它还有实力挣扎。而英国,假如仅仅是殖民帝国崩塌,那么英国还可以做个二等强国。但是假如英国沦为美国的殖民地,那么英国就什么都不是了。在这种形势下,丘吉尔可以接受殖民帝国的消亡,但是不能接受自身的被殖民地化。但是,如日中天的美国,会答应么?可以想象,在丘吉尔下台后的那段日子里,他曾无比困扰于这个问题。当然,他给出了答案,一个虽然不完美,但是非常及时的答案——“铁幕”演说。

        按照正史观点,“铁幕”演说来开了冷战的序幕,被认为是杜鲁门的授意。我却更愿意相信它是丘吉尔的苦心孤诣,以及对苏联释放出的强烈求援信息。事实上,1945年以后的美国,并不需要一个实力相当的、摆在台面上的对手,它已经无敌于天下,它需要的是慢慢制服剩余不合作国家——比如苏联。按照美国的传统,对于竞争对手,它喜欢悄悄地做好准备,趁对手虚弱之际,一击致命。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居然有了“铁幕”演说——正儿八经地把苏联扶到战略对手的位置上,还昭告全球,惟恐天下不知了。这不是美国的习惯,美国也不需要这样大张旗鼓的战略对手——但是,英国需要,苏联也需要,或许其它国家也需要。

        此时的1945,英国依然拥有它的殖民帝国,它需要的是时间来恢复实力;苏联有强大的军力和广袤的国土,它需要时间来消化扩张成果,并获取更多的地盘。在美国要建立的全球资本主义大循环中,英国的角色不过是类似于一个殖民地,苏联亦然,德日中法亦然,这不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国和一向刚烈的苏联能接受的。在这种形势下,必须打乱美国建立全球殖民帝国资本主义大循环的脚步,建立自身的资本主义循环。于是,苏联必然走到与美国对抗的地步,它没有屈服的传统,它不能投靠美国。而英国,此时有三个选择:中立地依然作为一个全权棋手,投靠美国,或者投靠苏联。但是英国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持其作为全权棋手,而投靠苏联则不符合英国的利益与传统,更不会被美国所容忍。所以英国必须投靠美国,但是又不能让苏联轻易倒下;而苏联则必须对抗美国,同时又不能让英国轻易地被美国消化——英国和苏联迫于形势与传统,不能通过相互合作来对抗美国的全球资本主义大循环工程,却同时也不能让对方倒下,以至于只有自己来独自负起对抗美国的重担——于是,冷战爆发,英国需要冷战来于美国捆绑,延缓美国对自己的被殖民地化,争取时间修复创伤,并且在美国之下争取到一个较有利的位置;苏联则需要冷战来争取时间建立自己的生产循环,同时不能让英国轻易地被美国消化,以防美国进一步膨胀。显然,所谓的“柏林危机”,不过是苏联促使美国重建欧洲的策略,一个重建了的欧洲,可以充当美苏之间的缓冲带,并且可以制衡美国的资本能力,迫使美国放弃其建立全球资本主义大循环的美梦——丘吉尔发动冷战,符合英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苏联的根本利益;斯大林投桃报李,“柏林危机”直接促成西欧重建,符合英国的利益,符合苏联的利益。冷战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但是打破了美国的如意算盘。可以看到,铁幕的落下,将西方分割为两大阵营,迫使各个国家站队,同时也迫使美国暂缓其建立全球资本主义大循环的脚步,以便承担起本阵营的义务。

        终冷战之四十余年,美国的全球资本主义大循环被迫让位于两极之争,被其羽翼的西欧诸国也逐渐恢复、壮大,一如丘吉尔所预计;而苏联则巩固了自己的地盘,建立了自己的体系和生产循环。可以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全球其它国家争取了四十来年的发展时间,而斯大林也用自己的行动保障了英国和西欧的安全。不过难以预料的是,这种动态平衡只持续了四十来年,苏联便在对抗中崩塌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崩塌一旦发生,美国的全球资本主义大循环就走上了快车道,成了所谓的“全球化”。假使当年未曾爆发冷战,“全球化”提前上演,那么英国和苏联,以及全球各国,沦为美国之下的殖民地或类殖民地,只怕是早已成为现实了。可以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他为大英帝国拼力一搏的举动,也是为其它国家保留了一丝希望的伟大举措。彼时,丘吉尔的心上人,绝不会是作为美国掌门人的杜鲁门,而是那貌似死敌的斯大林。正是他们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为全球各国争取了四十年的发展时间,同时也培育了自己的继承者。当苏联哀哀落幕,欧盟尚处阵痛,这个继承者缓缓走向台前,默默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她的重任,在于破除美国控制全球生产与生活的能力,在于制衡资本最终控制人类的野心,在于保留人类实现新的生产与社会组织方式,并通向真正自由,的希望。

        这是中国的使命,也是人类对抗资本的最后的希望,没有之一。

        最后,正如你我所见,所谓“铁幕”演说,不过是丘吉尔写给斯大林的情书。

        关键词(Tags): #历史(青衫)#丘吉尔#斯大林#冷战#资本主义大循环通宝推:莫问前程,rentg,ING,迷途笨狼,西瓜子,破鱼,回旋镖,
        • 家园 如此见识,令人钦佩!

          宝推!

        • 家园 应该是英国人传统的驱虎吞狼的战略智慧吧

          说丘吉尔和苏联心心相印也未免太雷人了。

          但是到得今天, 丘吉尔的后代们已经满足于做美国的一条忠狗了。 悲夫!

        • 家园 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很有意思,可惜斯大林短命

          1945年苏、德、日、法的大量工业被战争摧毁了,英国也十分虚弱,正是美帝建立世界霸权的时机。丘吉尔的演说把东西方阻挠美帝独霸世界的势力组合起来,先是苏联集团在欧洲顶住了美帝,后来中国又在朝鲜顶住了美帝,如果不是斯大林早死,朝鲜战争也不会就那样不了了之。

        • 家园 你这个观点虽然新奇,但能说得通

          你说的丘吉尔搞这个铁幕的目的,其实和英国称霸的时候,搞离岸平衡有异曲同工之妙。你这个观点,值得大大的宝推。

        • 家园 所谓“铁幕”演说,不过是丘吉尔写给斯大林的情书

          完全颠覆了我对冷战的看法,非常感谢你提供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角度!

          另:送花还得了16铢,再谢!

        • 家园 是一家之言吧?丘吉尔可是铁杆反共的,况且当时谁就能

          料得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生命力就敌不过美国式资本主义呢?要知道当时整个欧洲都笼罩在苏联的阴影之下,他不请美国来保护又能怎么样呢?

          你的文字写的不错,但像我等一干无所事事长时间上网之人却对这种观点却闻所未闻,连冷战都结束20年了,可有其它人指出这一点?你的说法是来自哪本书籍呢?能否列出来让我们仔细参考研究一下呢?

          再说,丘吉尔此举真的挽救了英国,使之保持一个二流强国了吧?没有,而且现在仍然彻底的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无数的事情可以证明这一点,美国不仅摧毁了它的殖民体系,而且至今还在英国驻军,美国的核弹始终在英国头上挥舞,而且还出过危险事故,只是毫无例外的——英国人自己是无法知道的,更谈不上抗议了,这又比战败国日本好到哪里去呢?而且没记错的话,英国前年才总算还清了二战租借法案时欠的钱!即使全面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英国得到的好处也不是太多。换句话说,美国一直对英国相当相当严苛,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不过是提前交一份投名状,以自己的全面妥协、投降和衰落来换取做一只地位较高的狗而已,以保证今后一旦有事,美国不要轻易放弃它,仅此而已!!我猜测丘吉尔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在二战前就看清英国必将衰落的形势,反正无可奈何不如提早交投名状,总比被苏联占领或者自己内部革命来得好,因为这对于他个人所处的阶级和他所捍卫的价值观而言已经是“亡天下”了。

          在我眼里,二战之后的英国远不如法国和德国,是一个完全失败的国家。甚至都不值得和它打交道,因为它要什么没什么,除了有限的历史影响力,已经几乎一无所有。让人眼馋的,只有它过去的两块大殖民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