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秦无衣:梁山泊好汉排座次 前言 -- AleaJactaEst

共:💬103 🌺74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梁山泊好汉排座次 1 鼠摸狗盗

      北宋雍熙二年,宋太宗颁布的新律令里规定:“令窃盗满十贯者,奏裁;七贯,决杖、黥面、隶牢城;五贯,配役三年,三贯,二年,一贯,一年。它如旧制。”

      “贯”是北宋的一种货币单位。把一千个铜制钱,用麻绳穿起来,就是一贯,也叫一吊。宋代的一两银子,约相当于两贯,元,明两代大体上也是这样。但是由于各地制钱的成色(主要是含铜量和重量)相差很大,所以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两贯到两贯半之间。

      《水浒》第十五回中,吴用在石碣村的酒店,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它的价值折算成人民币的话,一瓮绍兴花雕,按二十斤算,六十元。二十斤熟牛肉,两百元。一对大鸡,按十斤算,一百元。统共是三百六十元。那么一贯也就是一百八十到两百元之间,折合成美金大约25$。

      也就是说,在北宋时,你如果偷盗了250$,或者时两千人民币,你就会被上诉砍头!如果你偷了两百块钱,就得判一年徒刑!

      可见,偷儿在那时是为人所不齿的。

      而像劫取十万贯生辰纲,那便是弥天大罪了!北宋末年,铸钱达到了高峰,每年所铸的铜钱达六百余万贯。晁盖等人劫取的钱目,相当于那时全国年铸钱量的六十分之一!

      不过,大盗不算偷。这点庄子在《(月去qu)箧》中已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江湖上,你犯了弥天大罪,算是好汉,如果你小偷小摸,则是龌龊下流的勾当,要吃天下好汉耻笑的。这是江湖上约定俗成的价值水准。所以,因为偷鸡摸狗而上了梁山的鼓上蚤时迁和锦毛犬段锦住,只能忝列最末两位了。

      先看时迁的出身。他原是高唐州人氏,后来流落到蓟州,“一地里做些飞檐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杨雄和石秀见到他时,他正在以盗墓为生。后来随杨雄,石秀投梁山泊而去。在祝家庄,他未改本行,毛病复发,将人家报晓的公鸡偷来煮了吃了,以致酿成大祸。上山之后,晁盖一听说时迁被祝家庄逮住的原因,便大怒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恩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打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尸首级去那里号令。我亲领军马去洗荡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立马就要将来搬救兵的杨雄和石秀斩首。

      晁盖劫取十万生辰纲,算是“豪杰的光彩”,而偷了价钱可能还不到一贯的时迁三人,却须被斩首!偷不如盗,这便是梁山的价值准则!之后时迁多次为梁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偷盗“雁翎锁子甲”,赚徐宁上山,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阵。又在攻打大名府时,火烧翠云楼。但是这些光彩,仍然掩盖不住他上山前的劣迹。所以他的排名,只能是倒数第二。

      至于段景住,纯粹就是上山来凑数的。他祖贯是涿州人氏,跟燕人张翼德是同乡。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后来盗得一匹好马,“雪练也似价白,浑身并无一根杂毛。头至尾,长一丈,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日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唤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於在枪竿岭下,”被他盗来: “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不期来到凌州西南上曾头市过,被那‘曾家五虎’夺去了。小人称说梁山泊宋公明的,不想那厮多有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尽说。逃走得脱,特来告知。”

      段景住盗马,间接地导致了晁天王中箭身亡。这又是一个偷儿。而他盗马的本意,原是要献给宋江的。因此晁盖下山去出气,属多管闲事了。不过,梁山好汉们对段景住的劣迹心知肚明。要不是看在他名为盗马,实际上是在拍宋江马屁的份上,他可能连最后一把交椅也坐不上了。只是冤了晁天王,白白因一匹马,断送了大好男儿一条命!

      白日鼠白胜是个意志不坚定者,而这正是他上山后一直不能出头的缘故:出卖朋友,把个聚义的神圣的“义”字给玷污了!他被捕捉到济州城后,开始时还抵赖,死不肯招晁保正等七人。后来连打三四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又捱了一歇,打熬不过,只得招了。当初劫取生辰纲的八个人中,就他一个座次低下,原因就在于他受不住皮肉之苦。他上了梁山后,基本上就是个闲人了。我曾经琢磨过“白日鼠”的意思。按理说,老鼠总是喜欢在夜间行动的。如果说是因为他胆大妄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呈好汉,这显然与他的为人不太相称。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应七星相会中,那道长长的白光了。

      这三人的绰号中分别夹着鼠,蚤,犬等下三烂字样。不言而喻,仅凭他们的绰号,注定也是上不了大台面的。江湖上的人事安排,谁说不是以貌取人?!

      通宝推:山有木兮,
    • 家园 梁山泊好汉排座次 2 另类好“汉”

      梁山泊上有三条好“汉”,其实不是汉子,而是在一片雄心勃勃的山寨中,起到润色作用的三个“贼婆娘”:她们分别是排名在第59位,101位和103位的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说到“贼婆娘”,大家更关注的可能是她们的长相,而不是武功。

      施耐庵对三位“贼婆娘”的相貌,几乎没做什么描述。这跟他在描述淫妇潘巧云时,详致到生殖器官的偏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单从绰号上,似乎并不难判断出她们的美丑。但是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在写到扈三娘出场时,施氏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一句:“……那王英是个好色之徒”。能让王英这个色鬼出手的,那么定然是个美女了。很多看客也因此跟着起哄,认定扈三娘姿色过人。其实大家所持的证据,不过因为扈三娘是出身于扈家庄的大家闺秀而已。大家可别忘了那个“一丈青”的绰号!这个绰号,足以让诸多女看客们花容失色。

      而一提到大虫和夜叉,那顾大嫂和孙二娘简直就不堪入目了。施耐庵对孙二娘的Makeup有过比较细致的描述:

      “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从这段描写来看,孙二娘属于那种爱打扮却不会打扮的女人。这是她的性格与职业的错位。仅凭这段描写,想象力再差的人,也不难知道这个女人的装扮,是多么的让人倒胃口!看看她身上各种颜色的搭配!可是,施耐庵在这里,却只字不提她的相貌。只是用令人恶心的调色告诉看客,这个女人是多么的低俗。但母夜叉却未必都是青面獠牙的。这一点从后来二娘和武松的暧昧语气中可以窥得出来。

      至于顾大嫂,我是小时候看了连环画后留下了不可剔除的印象的:胖乎乎的,满脸横肉。后来长大了,逛过酒店夜总会之后,才知道一个面目丑陋的老板娘,是不可能会有顾大嫂这般人缘的。想想《龙门客栈》里的老板娘。

      话说回来,文学是想象的艺术,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在梁山上,不乏漂亮高雅的压寨夫人,比如花荣的妹子,也就是后来秦明的老婆,还有徐宁的太太,“风流将军”董平的老婆程氏等。但是严格来说,扈,顾,孙这三个婆娘并不是压寨夫人。她们之所以排名靠后,只是体现了江湖上仍然沿袭传统的妻以夫荣的那一套。三位“好婆”的座次,都是紧挨着他们孱弱的夫君的。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乌龟满江湖跑。她们的泼辣与作狠,其实丝毫不让须眉。只是她们的男人实在是太不能撑起面子了!倘若不是他们的夫君在一大溜的好汉中显得太窝囊的话,她们的座次,肯定也会往前提拔。

      但是她们命该如此。

      有人以为,扈三娘是在三打祝家庄时,被豹子头林冲擒获的,而且两人的武艺与才貌都般配,因此他们俩才是最佳的组合档。这种看法其实只是一厢情愿。它可能忽略了书中交代的一句举足轻重的话:扈三娘是个“乖觉的人”!

      什么是“乖觉”?它一是女性的敏感,二是会摆布自己的命运。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事,也不只是扈三娘一人才有。像程家小姐,父亲都被董平杀死了,她还不照样委身于董平?至少在自我保护这一点上,扈三娘比顾大嫂,孙二娘两人要敏感得多。毕竟在她成长的过程中,除了两把泼风刀之外,还有一些书本。

      她的哥哥是李逵一斧头剁死的,我们很难想像,她还能跟杀兄仇人同处于一个山寨之上!以梁山好汉们有仇必报的逻辑,扈三娘的委曲求全,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但她是个“乖觉的人”。这背后的痛楚,不说也罢!宋江是文学史上最让人恶心的性别歧视者。他把最不可能的事,以非常漂亮的手段完成了!

      “义”重如山!这是梁山好汉集体约定俗成的逻辑。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都是辩证的,什么都是合理的。

      这样的女人,你说林冲能看得上她吗?扈三娘的角色,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给梁山添上唯一的一道亮丽色彩,而是个不折不扣的污点,或者说是阴暗面。其中理由,也许只有宋江说得清楚!

      这里顺便说一句,林冲是“豹子头”,他的外表更接近于张飞,而不是像京剧或《英雄本色》中瘦弱的梁家辉的书生形象。我们设想中的英雄,总是离不开一张白嫩的书生脸,所谓的“Phoenix”。这种恶作剧,被施耐庵在《水浒》中的三个女性身上,运用到了极致。

      在水浒中,色是从属于“义”的。而作为色的载体的女性,也只能处于次要的地位,即便你曾经在某次行动中,干得十分的出色。倘若你连色都不如人了,便只好受委屈了。

      忽然想起了“美人痣”。这三位让人莫衷一是的“贼婆娘”,难道不就是梁山众好汉脸上的“美人痣”吗?!

      通宝推:朱红明,匿名:1
      • 家园 金圣叹:在义的旗帜下

        金圣叹曰:“......于是在义的旗帜下,宋江以胜利者的身份,以婚姻这一合法方式,完成了对扈三娘的反复强艰,王英是被选中的最具残忍效果的行刑者而已,他就好比砍下谭嗣同头颅的那把生锈且钝口的大刀。只不过这次被戕害的,是一个女子的青春和柔美情怀而已。

        完成这一壮举的宋江,其性心理就比喜欢驾着羊车随遇而安的司马氏更显幽暗---一个人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破坏美,而不明原因的迫害,似乎只宜用变态方可形容。

        就算霸王硬上小周后的赵匡胤,似乎也比宋公明更容易让人理解些?

        水浒这本书,好就好在写通了一个‘义’字,可以用做正面教材。因为屈从于大义而被牺牲的女性自古不少,今后,当然也还有,而且宋公明们以为大有必要。”

      • 家园 印象里“一丈青”是取自宋时俗语“太行春色,有一丈青”。
        • 家园 这两句在“三十六人赞”中是赞燕青的,

          虽然“一丈青”在具体意思上还是众说纷纭, 但作为赞美的词语应该大致是不差得。 原文中由此导出扈三娘容貌不佳的结论似乎缺乏说服力。

          作者对三娘相貌的印象很奇怪, 既然提到“描述淫妇潘巧云”的细节, 那么他所据的, 其实就是有诗词的水浒版本, 有诗词的版本中, 对於三娘是有具体描述的:

          “雾鬓云鬟娇女将,凤头鞋宝镫斜踏。黄金坚甲衬红纱,狮蛮带柳腰端跨。巨斧把雄兵乱砍,玉纤手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这怎么还能说是“施氏只是轻描淡写地提到一句”、“很多看客也因此跟着起哄”呢? 奇怪。

    • 家园 梁山泊好汉排座次 3 阴谋家

      相对于喜欢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一大拨梁山好汉而言,排名第三的吴用与第三十七位的朱武两人扬名立万的手段,显得就不是那么坦白了。他们两人是梁山公认的智囊,尤其是在水寨的事业,由打家劫舍渐次进入到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战役的时候,两人的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显赫了。他们的智术,甚至于对整个兵团作战的胜负,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神机军师”朱武是梁山诸好汉中,仅次于史进出场的第二位人物。书中介绍他“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

      他的原先的职业不明,既无师承,亦无任何可圈可点得出身。他的武功,可能只是摆设而已。但他的第一次出场,比那个秀士王伦要漂亮多了。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识时务者为俊杰。

      朱武一上场便陷入了僵局:结义兄弟陈达下山挑战史进被拿了。而他的武功,可能还不及陈达。因此他祭出了“苦肉计”。

      “苦肉计”是英雄末路的自我保护手段。朱武既是“精通阵法,广有谋略”,为何不能摆下阵势,将史大郎手到擒来?我估计,其中除了忌惮史进的武艺外,他更有着十足的自知之明。倘若把“苦肉计”的忍耐比作是韩信钻淮阴市井无赖的裤裆,朱武的面子也算是捞足了,更何况他是为了救结义兄弟的?!

      君子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男儿膝下有黄金,朱武深明此道。

      因此,朱武一出场便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最初接触这个故事,是在1975年。那时的心怀,哪儿解得开人世间的风云际会与黑云压城般的无奈?!后来如“崂山道士”般经历了些人世之后,才逐渐明白些世故了。因此回头再去品味朱武的“苦肉计”,不觉微微而笑了。

      但凡是书生,一般比好汉们要看得更开一些,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是看得更远一些。所谓谋略,不是精打细算,更不是满地上摸砖块掐架,而是扎根于内心深处的自信,是放长线钓大鱼。

      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朱武这一跪,可能还跪出了个长者风度。史进后来到少华山落草后,不甘于绿林寂寞,又跑到外面去想干一番事业。结果大事没干成,却留下了风流债。每当他无处可去时,他都会返回到少华山去。他正是认定了朱武当初那一跪的踏实!而朱武也没有辜负他。正像那段子里说的:“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

      江湖上的经验是:“苦肉计”施用于敌人的目的,是为了最后对敌人的剥夺。而用于朋友,则受用无穷!朋友之间,退一步天高地阔。没有这种共识,梁山好汉们是聚不到一齐的。

      因此,朱武排名在七十二地煞星的头牌,是理所当然的。宁为鸡头,不做牛尾!在我看来,朱武是地煞星中唯一一个有可能对林冲座次之后的好汉们提出挑战的人。实际上,在后来的诸多大兵团作战中,朱武始终维持着作为卢俊义的铁杆参谋长的角色,并将一批包括五虎上将在内的悍勇,玩弄于一方小小的令旗之下。

      那个地魁星的“魁”字,于朱武来说,再贴切不过了。

      回过头来说吴用。吴用在梁山上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军师的形象,而是实际上的统筹核心。他是联接晁盖时代与宋江时代的枢纽。有趣的是书中对吴用的介绍:

      “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施耐庵在元朝时可能憋足气了,一口气就把吴用戴了这么些人见人笑的文字高帽。这不啻是黑色幽默。我们如果认真地观察一下,吴用其实才是梁山自始至终的决策人物。他是奠定梁山事业总设计师。

      所谓军师,便是阴谋家。吴用从一出场开始,就扮演着阴谋家的角色。阴谋家的处世方式,是讲手段重于讲义气的。当梁山好汉们意识到这点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阴谋家其实并不是想要报复谁,他们只是想寻求到一种特别的快意。他们寻求快意时,不像东京的牛二那样,非要死皮赖脸地让杨志割下他的脑袋不可,那是低级的刺激。阴谋的意思,自然是相对于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阳气方刚而言。高级阴谋家寻求的刺激,是居高临下的。在他们身上,几乎无“义”可言。因此,他们也根本不屑于使用“苦肉计”这类中庸之道的。他们更可能使用流氓的解决方式,比如下跪之后,突然亮出匕首,向对手一刀刺将过去!

      人在江湖,千万别忘了防范那把随时向你刺来的刀!

      关于吴用的事迹与评论,我在之后还会涉及到,这里不再赘言。

      • 家园 金圣叹曰:侠义为表,阴谋其里

        金圣叹曰:“作者写得好。于是俺明白了,侠义冲霄的梁山,其主脑却是性心理令人费解的公明哥哥和以阴谋为快感的吴用哥哥而已。什么鲁智深、什么武行者都是浮云走狗罢了。鲁智深后来终于看破,只觉此生如钱塘潮水,潮起嘲落,狼淘浮沙,却未留些许意义,于是坐化了事。武行者以行为艺术灌醉了自己的灵魂,摔碎了自己的身体,我依稀听得他在空中飞翔时嘟囔着:操,爷被骗了!古人云,男怕入错行,这侠义道,可见是碰不得的!你若是有志男儿,何不去考公务员呢?”

      • 家园 梁山泊好汉排座次 4 今日方知我是我

        话说,梁山众好汉在破辽回师时,经过五台山.那里曾经是花和尚鲁智深落发剃度,招惹是非之处.宋江率了众好汉上山去拜谒智真长老. 智真长老对那位原先将“文殊院”闹翻了天的弟子鲁智深说道:

        "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

        鲁智深默然无言。

        鲁智深真正的江湖生涯,应该是从他下了五台山后开始的。在这之前,他单纯得可以为一个素不相识的风尘女子拍案而起,并在通缉他的布告前探头探脑。这哪像个江湖人物?他跟五台山和尚们的斗闹,连智真长老都看得出来,鲁智深的心理状态,其实跟一个顽童并没有什么区别。

        鲁智深似乎天生就是个技击家。书中没有提及他在提辖任内使用的是什么兵器,但从他三拳就将胖乎乎的郑屠打得皮开肉绽的成绩来看,他拳头上的功夫一点都不含糊。出逃时他只携了一根棍棒。那时候行走江湖的人,手边一般都带着一根棍棒,既可防身,也有打草惊蛇的功能。倘遇到敌人,他们便将身边的短刀插在棍棒上厮斗,唤作朴刀。

        鲁智深下山之后,他的身边多了一条六十二斤重的水磨禅杖,一口锋利的戒刀。这使得他在江湖上行走的形象,看上去有点夸张。但他很快就将这两样从来没有操作过的兵器,驾轻就熟。在他的身上,其实正体现了武学中一种相当高的境界:随心所欲。倘若鲁智深手头有一样早就得心应手的兵器,那么他的武艺,很有可能在“五虎上将”之上。因为他和卢俊义一样,都不近女色。从他们俩的生活习惯判断,我怀疑他们练的可能是聚集精气的内功。内功强的,兵器反而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但是鲁智深下山之后,他的心眼,远远没有他的兵器的咄咄锋芒。唯一一次看到他的心计,却是在相国寺后的菜园子里,一帮泼皮要将他拖扯到粪池里难堪的时候,他窥出了端倪。但是这份心计,实际上更像是农民质朴的直觉。

        鲁智深下山时,智真长老送了四句偈语给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其中意思,大家想必都知道了。

        现在,在江湖上闯荡了好几年的鲁智深,又出现在智真长老面前。从鲁达第一次上五台山起,智真的慧眼,就一直在光顾着他的质朴的心境。在佛家看来,至善的人性,是后天修成的。智真对杀人放火无数的鲁智深的这种先知的敏感,似乎与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义相悖。但其中凝结的,却正是佛家的辩证法:众象的合理之处,须得从反面去看。

        《红楼梦》里贾瑞正照风月宝鉴,结果一命呜呼了。

        智真在《水浒》中就像是一条偈语。他是鲁智深命运与施耐庵自身思想的陪衬.是他在芸芸众生中,替鲁智深撞开了坚硬而神秘的死亡之门.在他看来,生与死之间,的确是存在有一扇铁门的.这道铁门限,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跨得过去的.于是死亡便充满了神秘色彩,显得异常的美丽动人 .

        这次智真对智深说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

        偈曰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小说如果不写虚,只写实,便没多大意思.智真长老的智慧和他的偈语在《水浒》中,其实只是虚笔.中国文化中,儒道佛经常三位一体,血肉相连,你想掰都掰不开来.我们别以为施耐庵真把佛家看得那么神,他笔下的张天师,罗真人等都是道人,他们似乎更神,更有Power.不过他们上窜下跳的,都是忙的世间之事。施耐庵在故事中将他们虚幻的Power用技艺性的写实手法处理了.同时又将看似实在的东西,化解成虚幻的形象。

        接着我们看到,在擒了方腊之后,八月十五中秋之夜,鲁智深住宿于杭州六和寺中.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忽然间潮声大作,如战鼓轰鸣,铁马金戈,铺天盖地而来.寺中僧人告诉智深,那是潮信.智深忽然大悟了.下面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智深拍掌笑道:"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俺家问你,如何唤做圆寂?"

        寺内僧人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

        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夜必当圆寂."

        于是他留了一篇颂语,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寂然而没 .

        颂语写道:"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这段文字,是噙着热泪看的。能把死亡描述得如此从容动人的,真是一种透悟!而身当其中的鲁智深,让我看到了人生的觉悟与欢喜。

        鲁智深一生杀人如麻,是在反面修身,但他杀人是为了行善.相比之下,很多人行善却是为了杀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的屠刀所指,在我多次阅读《水浒》之后,我以为它不单只是人们手上亮晃晃地攥着的杀人利器,而更应该是暗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与可怕的生存机谋!

        鲁智深手里拿的是戒刀和禅杖,而胸怀里却深藏着一个至善至诚的童稚之心,以及一腔沸腾的,洒不尽的热血.我以为,这腔热血,便是我们现在所津津乐道的终极关怀!

        人的一生,其实是个慢慢发现自己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渐修."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彻悟.人要真正勘破自己的一生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人一旦活到这种境界,死亡之门,便会象钱塘江潮,惊天动地,澎湃汹涌地向你打开,然后你又悄无声息地,消隐到另一个世界.我觉得,对自身灵魂的不断锻铸,是真正的活着.人的灵魂的前提是高尚的,没有这个前提,人类所处的房屋便会轰然倒塌.你可以杀人放火,你可以放纵淫欲,欺世盗名,但是,你千万不要放弃内心深藏着的那点淡如萤火的灵魂烛光!

        这或许便是鲁智深镜像所隐藏的某些意义。

        执照为天孤星的鲁智深排名在第十三位,在李应和朱仝之后,但是这并不能掩盖他的角色的光辉,反而是突出了梁山政治结构的破绽。

        鲁迅说:“对于鲁智深,除了赞赏之外,我实在无话可说!”

        通宝推:加楠,五峰,朱红明,伊通河畔,澹泊敬诚,知之后哀,
        • 家园 “对于鲁智深,除了赞赏之外,我实在无话可说!”
        • 家园 好个“今日方知我是我”!

          后来的多个整理版【网易】秦无衣:另一只眼看梁山【扫花王】《另一只眼看梁山》秦无衣,好像都缺少了一段。

          众象的合理之处,须得从反面去看。

          后面的部分都没有!

          我觉得这段如果整理后删除了那太可惜了,如果没有后面怎么去扣“今日方知我是我”的主题呢。而且后面的内容,比前面的精彩多了,前面的都是佛家的通俗解释,那个东西用来套宿命也就罢了。但是后面这一段就不是世俗佛家的解释能通过的了,精彩全在这里。

          释迦牟尼从来没有说什么是佛,只是说怎样可以成佛,而且绝没有说只有他展示的方式才能成佛,现在你明白了吗?杀人放火一样可以成佛,更准确地说杀人放火一样是佛!

          今日方知我是我:现在我知道我就是佛,而且我从来都是佛,实际上我本来就是佛,故而我是我。

          关键词(Tags): #水货#杂谈
        • 家园 依稀记得以前看过一段文字

          说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段应该是写武松而不是智深,后面“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才正经是鲁大师。

          感觉上确有些道理,这句本就是讲顿悟,但是鲁大师从来都是一颗真心,他是早已成了大道,而不是今日才悟了道。相比鲁大师这个真高僧,武行者这个假头陀活得就累多了,也只有他这样一个在兽性本心和义理外壳之间纠缠一生的人,才可能听潮之下,幡然醒悟找回自己,发现武松就是行者,行者就是武松。另外虽然武松鲁达人生中都碰到了金和玉两个女人,但是恐怕只有武松碰到的才能算作金锁玉绳;鲁大师眼中不外乎金玉等身外之物,好固是好,我自敬你助你,别的就不关洒家鸟事了。

        • 家园 这篇好文我给顶起吧

          当年就7朵花太埋没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