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和穿越:也说说我经历过的中国教育(小学)上 -- 酥油茶

共:💬125 🌺15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减负运动还是有实效的。应试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老师和家长们普遍认为这种减负运动不能改变实质,因为高考还在,中考还在。

        谁能说,我们参加工作之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或者是面对生活工作的挑战,乃至于回这样的一篇贴子,不是在经历一场考试?考试成绩就是我们的工作业绩,或者我们的生活美满程度,或是得花数。

        生活中工作中的压力哪里来的?大多来自自身或者他人施加的过高压力。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谈的核心也无非是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接受可能出现的最差情况,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这道理也同样适用在教育上。考试做为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把所有精力放在考什么上而不是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上;错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熟练速度,给学生布置过多的重复作业与测试;错的是,把考场上的考试当成生活、工作、学习的唯一选拔方式;错的是,把考试成绩当成个人能力的唯一标杆;错的是,因为缺乏合适的甄别方式,导致选拔人才或给新人成长机会的岗位设定的学历门槛过高。

        若是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谁能说,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会以分数换成长,用短期的微小的边际损失去换取长远但更重要的利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们那里好像一直都是靠考分校的。

        现在小升初也许没有组织考试了,可是还是有各种变相的方式来考。总体来说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乡下孩子可以通过考的方式进入县城读好的学校。毕竟不同层次的学校,氛围也是不同的,出路也是不同的。

        我记得小升初考试那天很热,考场在一楼,我带了两罐水蜜桃味的饮料去。小学校园靠着教育局和烈士陵园,教育局要刮地,又不好去骚扰先烈,就把小学搬走了,校区划给了教育局。没多久县里换了领导,又把教育局给搬走了,现在那块地皮被卖给地产商,建商品房了。可惜了~

        中考也大致如此,我当时在班级名列前茅,自己没觉得什么,好像压力还没有父母大,呵呵

        由于我们本地学校都比较严格,一些外地的有钱人,就把管不住的孩子送来我们学校。他们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被管得规矩多了,高考回去他们那里考,很多人大学都比我们好,让我们比较不忿

        学校里大概确实有社会气重的人,比如有个人叼着烟,就进来我们宿舍找那个南京来的学生,直接拿走了他的一双篮球鞋,说是借去打球,后来也没还。不过,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极少来骚扰普通学生,尤其是成绩好的。

        学校校区建设中,进出不是很严格,据说有人拖拉机拉来一票痞子,指名要打我校某人。体育老师上去一把就把领头的放翻了,一群人立马开溜,再没人敢来放肆。

        学校建成后,半封闭式教学,进出极不方便。虽然颇有怨言,但是也保护了学生不受社会的骚扰和伤害。

        • 家园 江苏的?

          我认识的江苏学生大学轻松逍遥的很多,似乎当地民风比较轻松,喜欢享受生活

          • 家园 不会吧

            苏北和一些农村的学生很苦的,每天睡5、6个钟头。

            江苏一度高企的分数线可见一斑,并不比传说中的湖北山东低。

            • 家园 那我可能见到的是苏南的

              哈哈,那叫贪玩好享受

              • 家园 恩,苏南地区经济条件好,思想也相对开放

                就我所见到的苏南的同学来讲,似乎都是很会玩的主。不过虽然他们学习不顶尖,但也从来不落后,让我很是羡慕啊~

      • 家园 看着这些很动容,差点掉泪,因为想起了混沌的初高中生活

        不过没有你命好。呵呵。

        • 家园 我也不知道算命好不算

          感觉小时候其实很有追求的,现在反而弄不清要追求什么了,所以先把经历写下来做个总结,我写的只是“我经历过的教育”,我在其中的奋斗,这些教育给我的影响那是可以另外写的。

          我个人来讲,也属于异类,在班级里的朋友没有学习很好的那种,很多人很重视的东西,比如排名,其实我也很重视,但我是用一种“陪你玩”的态度 去重视的,sigh,穿越说一次没考好就转校,那我的经历就很可以拿出来说说了。

          那个班也绝对不算“好班”,大部分的人的成绩都差很远,但我和另外两个教师家的孩子成绩差不多。

      • 家园 我是通过严酷的应试教育出来的,而且命好

        没有中途被淘汰掉。但这就象你说的,是个特例,没有代表性。现在回顾,就会意识到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比如把人变成做题机器,学生按成绩论高下分出三六九等人,等等。解决的办法,就是你在九十年代的时候经历的,减负。

        从你的经历来看,我会说减负是成功的。诚然有好多同学不学习了,吃喝玩乐。但在应试教育中,这部分同学也照样学不好的。现在这样,还保住了他们可贵的自信心。而最重要的是你语文老师的例子。他的教法在应试教育中是幸存不下来的,因为他没有归纳中心思想,没有叫学生背诵文学常识。。。

        • 家园 应试教育的问题出在怎么教跟教什么的问题上。

          辉汉如雨:减负运动还是有实效的。应试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

          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

          我成长在乡下中学,我周围不少朋友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中小学老师二十年前只能按照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讲课,二十年之后也依然如此,这样老师在他的课堂上能给学生的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应付考试的能力了。但有些老师,在讲授课堂知识点的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性的知识框架和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这就是授人鱼与授人渔的区别了。

        • 家园 正如我们老师所说

          没有严酷的应试教育,我们小地方出来的人,家里要钱没钱、要权没权,怎么去博得一个好出路呢?

          学生按成绩分高下,也还是公平的方法。而且高中的老师应该没有那么势利,对每个人都是极为关心的。尤其是那些年纪较大的老师,责任感很强。有时候真是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儿女来严格要求的。

          我的同学里可没有人敢不学习的。想想也是,当初文革年代,学校都照常上课考试,现在又算什么?

          我记不得减负是什么时候开始讲的了,不过似乎对我的生活没有带来本质变化,学校该上的课还在上,不该上的还是没上。现在倒是好像真的在减负了,因为我听到一些叔叔阿姨抱怨说,平时减负,考试还是要考的,到时候考不过别人一样白搭。

          • 家园 跟一些人的宣传不一样的是,美国的高中生课程压力也很大

            想进好大学,学生也要学习到半夜的。之所以有人会宣传说美国功课轻松,是因为美国有一大批人不在乎进好大学,所以不学习。美国资源多,做社会底层也能过得不错。中国就没这个条件了。

            • 家园 那要看怎么说了

              那些当年的差生似乎也没有当社会底层的,而中国所谓的社会底层年轻人,现在看来也未必比上大学找不到工作的惨。

              这里的问题还是中国的教育是不是科举性质的,依我看除了考公务员,中国教育本质早就不是科举性质的了。所以如果负担重也得不到前途的话,不如想想该怎么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这里学到深夜和轻松不矛盾,年轻人打游戏也可以打到深夜,而中国高中生的负担是一种心理负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