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侃侃而谈道德经(12) -- 唵啊吽

共:💬11 🌺4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侃侃而谈道德经(12)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此章篇文章通俗易懂,我就不作注解,放开乱侃算了。

    此章对照《六祖坛经》和《心经》来读很有意思。

    《六祖坛经》敦煌版31:“悟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何名无念?无念法者,见一切法,不著一切法;遍一切处,不著一切处。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於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35:“大众大众作意听,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六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

    《心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先说说这《六祖坛经》。佛经都是阿难记载的释迦牟尼的言论,唯有《六祖坛经》不是释迦牟尼的言论,而是六祖慧能的言论。为什么呢?联灯会要卷一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摩诃迦叶是禅宗始祖,传到第二十八祖达摩东渡中原,达摩称为中国禅宗鼻祖,其衣钵传到六祖慧能,六祖留下《坛经》而废弃了传衣钵之法。原来是禅宗是心法,不立文字,传到六祖,把六祖的身世言论记载下来,成为禅宗的经典。为什么印度的东西到了中国形成文字而发扬光大呢?原来老子早有文字,《道德经》十二章就是抛弃对感官刺激的追求,倡导心内精神追求,《六祖坛经》是对华夏文明《道德经》的承传和发扬光大。眼耳鼻舌身意在《六祖坛经》里被视为干扰心性的六贼。

    五色令人目盲。大约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电视机是很稀奇的东西,私人是没有的,工会有一台,每星期六晚上有专人管理放电视,一屋子人挤着看黑白电视。改革开发初,有钱人家可以买9英寸黑白电视了,有电视的人家很有优越感。后来有14寸电视,有彩色电视。现在有很多人家还有大屏幕配路透社电视。不过,网上骂娘的是比工会几十人看一部黑白电视的年代厉害多了,说是中国越来越专制黑暗了,不知道这算不算五色令人目盲。刚到美国时,去一位自然主义者家作客,所谓自然主义者,海滩裸体者是也。他家中竟然没有电视,美国那么先进,裸体那么新潮,竟然拒绝看电视,当时我是大为惊讶。后来知道了,人的神经系统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外界刺激越大,神经反应的阈值越高,要达到同等刺激效果,外界刺激就要越来越强,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有如吸鸦片,剂量越来越大才能满足同等的满足,直至倾家荡产为止。五色令人目盲是有科学道理的,是可以用现代心理学实验来证明的。

    五音令人耳聋。有些小孩不懂事,整体把耳机塞到耳朵里听MP3,结果耳朵灵敏度大大降低。现在手机就更要命了,电磁波辐射强度那么大,还不知道对大脑有什么副作用呢。听说一位朋友去医院做手术,说是中耳炎老不好,另外一位就说了,他那手机整天在耳边叽里呱啦。

    当然,我想老子不是在解释人体生理规律,不是在解释心理学原理和神经系统的特性。我想,老子更可能的是表达一种对世俗追求的不屑。

    五味令人口爽。爽,差错。《詩·衞風·氓》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这四句诗经翻译为: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朝,我作妻子在家安分守己,你作丈夫外边沾花惹草。《小雅·蓼萧》其德不爽,壽考不忘。翻译为:天子美德不变,长寿永远安康。如今吃肉多了,营养过剩了,美国肥胖症成为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了,中国三高糖尿等富贵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了,这大概就是五味令人口爽吧。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畋猎,贵族运动,相当与现在的高尔夫俱乐部之类。打高尔夫球打多了,就到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仗,大概就是这种现象吧。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高消费经济未必就能幸福,发达国家人均GDP可以是中国的十倍,但是犯罪率并不见到就低很多,而且还到处发动战争。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所以,聪明智慧的人不追求身外物质生活,而追求心内精神生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华夏文化的特地之一。西方精神追求都被教会垄断了,世俗生活专注物质追求,而中国文化精神追求是散布在民间的。老子西出函谷关,就是走到民间吧。《三国演绎》中刘备三顾茅庐,途中所遇耕樵渔猎凸显民间精神生活的丰富。西方人以为他们拥有一神教就高人一等,以为中国是没有宗教的国度,殊不知中国人无需制度化高度组织的教会来垄断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中国人的教堂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儒家的宗教体验。西方类似的体验体验到上帝而不像中国人那样体验到真实的自我,中国人的宗教体验更接近真实,更接近生活,而西方的宗教体验远离生活,更接近幻觉。如果你看到两个人静坐沉思,一个说是与上帝交流,另一个说是审视本我内心,你觉得那个更接近真实呢?精神向善,儒家三省吾身,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修身养性保持真实自我,而西方认为人性恶,向善只能找上帝。禅宗参禅,要找回自我主宰的主人公,西方祈祷却依赖主宰人类的上帝。同是闭目入静的内心体验,不可证伪,也不可证实,他体验到的是上帝,我体验到的是自我,那个更接近科学?

    我对信了基督教以后以为高人一等、鄙薄华夏人本主义文化的人很不以为然,尤其反感那些以贬低华夏文化来哄抬基督教文化的言论和文章。宗教信仰自由,就是应该尊重人家自己体验的感受,中国人体验到人的自我,西方人鼓吹信仰自由就应该尊重华夏文化对“人之初、性本善”的信仰。但是,一神教鼓吹的信仰自由,往往只是为他们自封的上帝子民争取特权,往往是为了让不信上帝的人服从他们的帝国统治,所以一神教世界战争不断。逻辑上来说,体验到人类自我的文化要比体验到排他性的一神教的文化包容得多,我想这是华夏文化成为唯一的延绵不断的古老文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六祖坛经》与《道德经》一脉相承。现代禅宗与西方精神学科相印证。中国是一个宗教形式浅薄但宗教精神深厚的国度,正因为中国宗教生活深厚所以没有必要建立体制森严的教会制度。西方宗教活动体现在制度森严的教堂活动中,其精神追求需要依靠制度来维系。中国的宗教活动是把信仰哲学融会到日常生活中,恬淡虚无,大道无形,浩然正气自在人心。中国的宗教比西方宗教成熟多了。

    唵啊吽:【原创】侃侃而谈道德经(1)

    唵啊吽:【原创】侃侃而谈道德经(6)

    唵啊吽:侃侃而谈道德经(11)

    关键词(Tags): #老子#道德经#侃侃而谈道德经通宝推:月亮咏叹者,苦药汤子在美国,Wjwu,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觉得是道法自然的意思

      老子的学说,核心就是道法自然。人做任何事,都要符合道,就是符合自然规律,不要去节外生枝。吃饭是为了填饱肚子,填饱肚子是生存需要,所以为了生存的基本饮食属于自然规律。但如果为了口舌快感而吃,那么就偏离了道,久而久之必然生患。类似的目视耳听都是人与外界交流的感知渠道,但如果迷恋某种影像或声音的刺激而滥用感官则是背道而行。所以,老子所说的"为腹"是保持人类原有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为目"则是不应有的放纵。

      最简单基本的生活方式往往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人们却忍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而任意胡为,最终身心造成各种创伤还要回头医治。所以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平坦的摆在每个人的脚下,然而人们却喜欢钻各种崎岖小路,吃到苦头了却又抱怨生活为什么如此多的痛苦。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家园 君子慎其独也!

      目盲,耳聋,口爽,心狂,行妨,说的是人失去本身的感觉知觉理智行为能力。

      视力,听力,味觉,因为接收信息的纷繁而失去自己的本真功能。

      心发狂,行受妨,是在理智和行为上,由外而内,失去自我。

      所以,这一章,通《中庸》之“君子慎独”(俺几年前写的与朋友讨论心得里详细论述了,慎=重,慎独=不失自我)。也是第十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链接出处的衍伸。

      如果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是扰乱人本心本性的,怎么慎独和保有自我呢?

      这里的主张,似乎是节制欲望,仿佛苦修苦行。为腹不为目,把与外界的交道减到最小,不饿死就行了。

      我是不同意的。

      古往今来就有:

      所谓大隐隐于市。

      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真正修得内心强大的,是可以“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这样的人,都是不会因为外力受影响而目盲耳聋口爽心狂行妨的。

      关键词(Tags): #道德经
      • 家园 Good quote, i like it: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 家园 我想,外部刺激本身不扰乱身心,

        而是对外部刺激的执着追求令人心狂行妨。

        常净自性,使六贼从六门走出,於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六祖坛经》讲得清楚,不是拒六贼于门外,而是让其来去自由,勿助勿忘,这才是享受生活的品味。如果追求得过于执着,就会害人害己,如美国人追求的地主权利导致次贷风波引致全球经济衰退,就是过于追求美国梦的结果。

        • 家园 此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达到这样的境地,是需要刻苦修炼的。

          禅宗、老子、儒家的修行方式比较类似,吽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认可的正宗心法,明门正派。

          另外的一些修行方法,就可能不那么正宗,比如一些苦修的方法,是通过意念强烈压制内心,进而达到内心清明的状态。再比如密宗,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刺激感官,提高阀值,冀此达到百毒不侵。但这些方法,走火入魔的可能性就更大些。

        • 家园 太好了,我明白了 :)

          是欲求使心狂行妨。

          谢吽兄!

          我很高兴我想我看出了这章和上一章的紧密关联 :)

      • 家园 我想这是一个过程吧

        比如我看书静不下心,就会去找图书馆或一安静的地方去看。

        这一关过后,才能继续修得内心强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