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谈谈我的高考报考经验(一) -- 方解石

共:💬56 🌺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方解石你的气场太强大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虽然我们同年高考,可是你怎么比我知道这么多呢?

        你知道的,太多了

        • 家园 偶当时也迷茫的很,这是后来学习的,呵呵

          都这么多年了,给人家报了这么多次,就总结出这点东西,一股脑全贡献给河里了。呵呵。

    • 家园 谈谈我的高考报考经验(二)

      报考前的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你对本省(市、区)的流程情况的了解(一会会说到了解这些的潜在好处);

      你对你的成绩的整体排名的了解(很多省份的考试院和招生办公室会有一个文档下载);

      各个地方的分数线,各个地方的报考癖好(可以看各省各批次历年分数线获知,比如,某个批次的学校的波动性,是喜欢报外省还是本省,征集志愿一般多少学校,时间多少天,一会要细讲),有些地方倾向于报本省,有些地方倾向于报外省,比如河南在2002年之前一直是大家倾向于报外省的,自从2003年前后开始,省内的学校才开始能招满,而像广东、上海、北京、山东等省,普遍的趋势是不愿意出省,这个偏好必须考虑;

      你所心仪的学校的情况以及至少三年内的分数线;

      某个学校的报考规律(这个,其他省份跟河南省相比较为劣势。河南省给出了历年的报考该学校的人的分数段分布,以十分左右为界限,将各个分数段的人数都统计出来,可以下载。这个表有的时候也是相当有用的,因为有的是集中在高分段,如清华北大中科大,有的是集中在中低分段,如某些211居中的大学,这些有时候会影响到你的判断),这还包括了解某个学校的分数线的年际波动情况,有些学校会一年高一年低地很规律的波动着;

      历年你所在批次征集志愿的学校以及其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

      最后介绍下征集志愿和补录的意思。征集志愿是每个批次第一次录取后,没有收够(是本批次二三志愿都算上还不能收够)的学校,由省招办组织,再进行一次志愿填报。一般时间是本批次录取完之后几天捏,会发通知到县、区招办,在网上也会有通知。具体的情况,请查阅本省的招考机构的网站。

      过去这个机会,特别对农村学生不公平,因为农村学生跑到县城去看通知不方便,而给的报考时间也只有一天两天,而现在有了网络好的多。我妹妹去年就走的征集志愿,第一天填报了第二天就被录取了,很方便。这个途径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查缺补漏,有时候你可以捡到很好的学校上。比如某年,北大清华没有人报了,吼吼,你就赚了。当然,这种概率非常小。

      补录是什么呢,是每个学校(除非非常好否则都有)都有被录取后弃档不去上学的学生名额,一般是开学后两个星期统计完全,然后报到生源省份的招生办(有些也不愿意再报了,嫌麻烦),由招生办统一发布信息,让学生再填写一次志愿,进行录取。一般大专容易出现这种问题。本科很少。但是这个途径,对于一些阴差阳错的考生,和一些低分考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有时候总能有个学上。当然,不同的省份,有没有补录这个也是不一定的。河南省每年都有大量的补录名额。

      • 家园 方MM总结的好。 我谈下孩子报志愿时父母要注意的

        1. 结合自己家庭情况。为4年后就业做准备

        2.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主见,要在充分沟通后尊重孩子的主张

        3. 有条件带孩子去孩子报考的学习看看。

        以下是我帮助过的实例。

        1. 02年,小舅子高考608分。他个人想报武大,后来和他分析了在工科上还是华工有优势, 但他的分数线比较尴尬。最后选了冷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当时想4年后就业的行业比较广泛。4年后没想到能签到核电。

        2. 04年侄子高考,分数也是牛X的不行,小家伙比较有主见;问了一些高校的情况后自己报了华工。

        3. 07年表弟高考,表弟一直不想在省内,想自己独立。可被小姨强迫报了武大。 现在在武大过的相当不舒服,昨天小姨后悔不已。 准备下学期办休学了。

        • 家园 瓢。。。飘。。。漂。。。过

          被强迫报学校,然后过的不舒服也是自然,尊重孩子的意见确实很重要,

          还有,觉得04年的那个小家伙厉害

          • 家园 这个小家伙是近亲结婚的后代,

            是我大姑妈的儿子和三姑母的女儿的儿子(有点绕口)。打小感觉天赋异禀。他读小学一年级那年来我家,我考他50以内的加减法没难到他;我故意问他1减2等于几?居然说出了‘负一’的答案。当时我确实比较惊讶, 因为他爸爸和妈妈都是小学毕业,也不知道从哪儿知道的。

            现在这小伙子在中科院读研,听说成绩也是不错。

            有时感叹,人的先天差别还是很大的

          • 家园 自己报志愿很牛吗?呵呵

            俺们那个时候,专业都是自己报的。

            我的也是自己报的。当初我老爸一直想让我报华中师大和武汉大学,被我否定了。楼上的湖北的筒子听了不要泪流满面:我的理由是,太热了!!!

            其实我不怕热,但是不喜欢太热的天气太长。

            我老爸还想让我报东北的,我嫌太冷了。

            于是,就跑到海边去休养去了。

            我当年的分数不算很高,在河南大概排名5000多位吧。当年河南重点招生27000多人。

            • 家园 继续。。。 瓢。。。飘。。。漂。。。过

              主要是觉得那个小家伙有主见,你还是更有主见一些啊

              沿海的学校确实不错,比内地的要好一些,至少地理位置占优势

              • 家园 其实我去的大学倒是没什么优势,那时候也幼稚

                本来志愿就该是个人结合意见自己报考。别人代劳的将来很可能都要惹事,万一有啥问题的,就完了。

                这边发生过一起很不幸的事情,一个老师他夫人的外甥,因为家里的关系,报了水产专业,结果在上大学的最后半年,淹死在养殖池里。虽然不是这个老师自己直接责任,但是,他夫人的表现,明显是非常非常的内疚。

                有些责任是不能乱担的。

                • 家园 是的,自己来选专业和大学是最好的

                  如果小孩实在是拿不出主意来,也最好是帮小孩能自己拿主意,而不是替他\她做主张

                  大部分小孩上高中上的,学什么早就都不知道了,上海北京的可能接触的多点,选择面又宽,会好报很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