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们不熟悉的抗战瞬间(图文连载帖) -- 春秋的老胡

共:💬1164 🌺5854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应该是八路的整体火力不足

          不光是游击部队,主力都木攻坚的势力。所以小日本才那么猖狂。八路几乎木有像样的后勤供应,这是个巨大的弱点。

      • 家园 无后座力炮的简介

        百度的无后座力炮的简介,放到这里只是方便大家阅读。

        1879年,法国的德维尔将军等人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它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它还会使炮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机动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门能够消除后坐现象的火炮是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研制的。戴维斯的设计思想非常独特,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铅油质的配重体,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配重体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射手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就不会受伤害。戴 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 “戴维斯炮”。   

        “戴维斯炮”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这样,抛射固体配重体的后半截炮管也就没有用了,使无坐力炮的炮管缩短了一半,此后,英国的库克和苏联的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库尔契夫斯基等人对无坐力炮作了新的发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喷管,使流过喷管的气体速度增大,从而减少喷出的气体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坐力炮。无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1939年--1940年的苏联─芬兰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年代,无坐力炮在各国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但后喷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坦克等装甲目标。

        附:美M18式57mm无后座力炮资料

        口径 57 毫米

        初速(破甲弹) 366 米/秒

        有效射程

        破甲弹 1800 米

        榴弹 4500 米

        炮身长 1220 毫米

        配用弹种 榴弹;破甲弹;榴霰弹

        全炮长 1562 毫米

        全炮重 20.88 千克

        炮手人数 1 ~ 2人

        身管寿命 2500 发

        炮闩和喷管寿命 500 发

    • 家园 【闯江湖网友的原创】如果八路手上有30门75毫米口径山炮

      “ 66、八路多几门炮就好了”的讨论,“闯江湖”兄台多个回复提出的见解较多。整理了一下(文字略有修改):

      日军在华北丝毫离不开炮楼

      在华北,鬼子的机动兵力也就5、6万人。华北地区20多个大中城市是战略和补给中心,平均一个城市,鬼子战斗和非战斗人员怎么也得要几千人占着,这一下子就去了10万人,华北地区200多个县城,一个县城怎么也得有一个大队的兵力,这是10万人,还有二三千个据点守护交通线和拱卫核心城市,一个据点,鬼子从十来个到几百个不等,至少也是一个小队,这又去了10万人。所以冀中五一大扫荡,冈村宁次这龟孙子也就动用了5万多人。鬼子靠得不仅是这5万多扫荡部队,更多靠得是交通线和沿线的据点。没有交通线和据点,冈村就没法织网,没了网,就靠3、5万部队在几万平方公里的冀中封锁扫荡,那不让八路在这个大筛子里到处晃荡嘛。

      华北日军自1938年后,常备兵力就20多万,直到45年前后,才扩出来35万。八路军在40年前,在得到国民党一定补给的情况下,主力作战是非常频繁的,百团大战达到了主动出击的顶峰。至此之后,老蒋这种人能干什么,当然是给穿小鞋了,加上日军换将,华北的抗日形势直转而落,一直到1944年,八路才喘过气来。所以八路在41年后不得不避战,至于休养生息,那是谈不上的,完全就是为了生存而苦斗,特别是河北、山西的八路军,损失最大。

      鬼子在华北就35万,要控制山西、河北、山东和内蒙河南部分将近60万平方公里,平均一平方公里才0.6个人。在华北地区,光平原上的县城就100多个,还不包括北平、天津、太原、济南、青岛等大城市,这些都得要部队守卫。鬼子在一个核心县城外围四周至少得放10来个据点,这几千个据点是县城的屏障,更是保护交通线的屏障,没有可靠的据点就无法保障交通线,没有交通线,他们就完蛋了。

      没有了炮楼,日军就只好增兵华北了

      为什么说鬼子的炮楼最讨厌呢?任何时候,老百姓都是最大的中间派,敌我双方的斗争就在于控制民众。鬼子有足够的炮楼,就能以点带面,掌握广大平原农村的第一手信息,在兵力上,以小股日军搭配一定数量的伪军,控制周边的村落,一旦有风吹草动,大据点内的日军机动部队可以凭借公路,快速增援事发地点。日本人的小据点就是物联网里的传感器啊!

      而没有据点,日本鬼子就丢失了信息来源,而且无法有效利用大批伪军,光凭借公路,鬼子是很难知道向哪里出击的,那么华北平原还是八路的天下,广大平原农村就不在鬼子的掌握之中了。一旦鬼子活动范围缩小到县城和大的集镇,那么农村的人力物力,它是力所不逮啦!华北日军不仅养活自己都成问题,连几十万伪军都可能迅速地风崩瓦解。所以一旦没有据点,30万鬼子早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死啦死啦地快了,除非增兵华北,长期驻屯。

      增兵也没用

      真要是增兵,八路也还不是对手,不过通过增兵来保障华北,一方面鬼子在中国的战略部署就会失衡,因为华中地区是一个兵也调不出来的,华东地区是鬼子的重要物资来源地,本来兵力就不够,华南也就十万人不到,兵从哪里来?另一方面,花更多的人占领华北,物资消耗会更多,得不偿失。无论从东北调兵还是其他的什么法子,除了据点网络,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么鬼子在中国,在战略和战术上只能采取绝对的守势,长期下去,只能像没有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一样,慢慢消渴而死。

      其实,抗战后期,鬼子在兵员素质下降,总兵力上升,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没有增加大规模攻城武器的情况下,就已经不能控制农村了,不少据点的合并,更加速了他们崩溃的速度,不少地方的鬼子都有点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了。

      八路多几门炮,日军在华北就站不住了

      要是老彭当年能弄到30门75山炮,估计冈村这个龟孙连屁都不是。到了解放战争,老蒋把这个鳖蛋请出来现丑,结果在拥有一定炮兵的TG面前,这狗崽子能有什么招?那套中世纪的东西只能欺负落后的八路,根本不能应对近代战争。

      假设八路有一个山炮团,30门炮,分散开来,把冈村在华北的据点由内到外,从上而下的打理一遍,估计冈村寻死的心都有。没了据点,失了眼线,那么交通线就不是你鬼子的底盘了,八路也亦可往,冈村就只能调动更多的部队参与扫荡,那么网眼就更大了,就算三分之一的华北日军都跑来冀中扫荡,可等你一走,八路又来了,不修据点,你没法保住现有的作战成果,可你搞了据点,正好让大炮连锅端。

      (八路)力量就是薄弱在没有大炮,至于兵员,从来就不是问题!还有关于大炮的携带以及补充等问题,也根本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对付鬼子任何大型的炮楼和据点,像75毫米口径的山炮在3000米距离内,一旦直接命中,绝对是2、3发炮弹分分钟搞定。至于炮弹,一发炮弹连弹头到外包装,最多20斤,一匹马就能驮5发炮弹,100发炮弹,20匹马就够了。一门75毫米山炮,2个排,30个牲口就能搞定。30万之众的华北八路一旦有30门这样的家伙,估计天都要给翻过来了。

      另:

      在山西、河北的山区,日军搞了不少土炮楼。可是地势好,绝对的制高点,视野可达方圆数十里地,进出就靠一个吊桥。对付这玩意儿,只能靠大炮,要不就是困死它。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仅有一门山炮的八路炮连

        为了给日军侵略者以沉重打击,1944年10月,太岳军区决一旅在山西省沁源县上兴居成立了山炮连。编制为2个排,4个班。当时,像山炮这样的重型装备在我军比较少见,山炮连仅有的一门炮,还是从386旅调来的,是一一三式山炮。

      • 家园 换个看问题的方法,还请指教

        如果委员长把大炮给共军,他能得到什么?现在至少可以肯定2点,1,如果日本人投降,共军自己也能搞到火炮。2,我现在不给他,我受到日本人的攻击压力会非常大,我的财政支出也会不堪重负(占领区缩小军费开支增加)

        所以老蒋只能在给大炮共军用来打我和不给大炮我被日本人的压力压着之间作出一个选择.

        那么这个帐的关键就在于,我给大炮给共军的收益能否高于我被共军用送他的大炮轰的损失。

        您觉得这两个相对来说那个更大呢?

      • 家园 太祖批评百团大战:打攻坚战消耗大,暴露实力引起鬼子报复

        30门山炮,改变不了日军战斗力大大强于八路的现状。鬼子真急眼了,八路吃亏恐怕更大。

        让日军增兵对付八路,那更加不是太祖愿意看到的。

      • 家园 【商榷】也许换无后座力炮更好

        记得美国人在二战中装备了57mm和75mm两种无后座力炮,要是这玩意能给八路一批,恐怕更适合对付鬼子的炮楼。毕竟轻便的太多了。

        • 家园 好像当时给了KMT一批

          做宝贝一样收埋,用过一次,对付鬼子坦克的,河里应该有介绍。要KMT发给TG根本不可能,要是美国人能直接发一批给到TG手上,一号作战就不会发动,湘桂人民也不会遭灾。有时天平确实只要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改变,但就差那么一点点。

      • 家园 八路在华北还真曾有过一个炮兵团

        假设八路有一个山炮团,30门炮,分散开来,把冈村在华北的据点由内到外,从上而下的打理一遍,估计冈村寻死的心都有。

        八路在华北还真曾有过一个炮兵团,就是鼎鼎大名的朝鲜人武廷当团长的八路军总部炮兵团,但后来还是被调回了延安。原因无他,就像前面大家所说的那样,即使是七五山炮这种算不上大的家伙,在敌后也实在是难以生存,环境太恶劣了。

        杨勇部队在梁山战斗中甚至从日本人手中缴获过野炮,但后来反扫荡,也只能埋在地里打埋伏。

        关键词(Tags): #军战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