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们不熟悉的抗战瞬间(图文连载帖) -- 春秋的老胡

共:💬1164 🌺5854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赵炮神走的是改装的路子

                加了几个部件,本来迫击炮就是滑膛炮,我们自制的部件估计更成问题,能打到这个距离,算是惊人了,而且是准确有效。

                日本的应急射击方式,准头更成问题,玩兵人的鬼子藤田发出过模拟设计的图,看那个架势,准头绝对高不了

      • 家园 还是那句话,别太想当然了

        八路的问题并不是搞不到炮或者不会使,而是沉重的大炮和游击战术没法结合起来...

        现实就是现实,比这些拍脑袋瓜想出来的“主意”要残酷的多:华北的日军也是轻步兵,而且无论从装备、训练上都比八路要好,还有公路网和汽车等辅助机动,八路作战,唯一能依靠的只能是更好的机动,和藏之于民... 而这两点要求,都和带着炮打仗相抵触。

        八路军伏击战缴获门炮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在日军迅速的反击之下,还能把炮安然无恙地带走,就很稀奇了。

        这也是为何华北打了那么多年,就一个老七团能有一门炮 -- 其他部队并不是太笨,想不起来用炮这样的好办法,压根就是养不起...

        这事儿谁原创也没用,华北当年你死我活打了八年,打成那个样子,自有它的原因,不是说当年的八路舍不得使劲拍脑袋瓜...

        • 家园 八路能搞到啥火炮,老蒋肯给?

          当年那么多苏式山炮,老蒋分给TG多少?当然,苏式山炮确实太沉,就是国产老式山炮,八路也没有啊!其实沪造山炮在正面战场作为压制火力,已经太落后了,射程才4300米。但是作为游动炮兵,它可是太合适了,重量800斤,好的驮马四匹就够了,如果是挽拉方式,一匹马就可以拉得炮。沪造也是国军当年列装的兵器,而且抗战前几十年,中国就有能力生产了。什么苏联57炮,美式M1榴弹炮,国军博福斯山炮,咱就从来没想过,更不用说穿越时空,搞无后座力炮了。只要把十年前中原大战时候,用的轻型山炮给TG一用,也就行了。那个老古董轻炮架设起来不要半小时,以3000米有效射程为半径,方圆百里地的各种大型土木建筑,都是绝好的目标。鬼子据点的建筑质量很是一般,大口径高射机枪都能打得它砖土四溅,更别说7斤重的山炮弹了。对付炮楼,连校射带发炮,用不了几分钟就能搞一个下来,就算冀中的炮楼再多,也经不起这样的敲打,就算傻炮楼能挺着挨揍,可架不住炮楼里的都是大活人啊,能伸着脖子等死!可惜,中国内战数十年,越打越穷,到了抗战,连前清时候的轻火炮都供应不足,这个仗打得实在窝囊。

          • 家园 43年老蒋给八路送炮的话,会被当成鼓动八路硬拼,借刀杀人

            百团大战之后太祖就已经批评老彭:

            百团大战战役第二阶段采取攻坚战形式,过多消耗了八路军的有生力量和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对后来坚持华北抗战也带来不利影响。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军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搞我们。

            你以为太祖愿意没事去招惹鬼子?

        • 家园 后来土八路还是想出了土办法,差点儿把鬼子噎死

          那就是弄出一个迫击炮可以打平射来,这个是安顺场的神炮手,当时担任129师炮兵主任的赵章成干的,1941年的事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嗯,弄错了,这个好像不是八路的家什儿

          是下面那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瞧,很轻便嘛

          为了省时间我就直接抄人家的了 --

          “迫击炮是曲射炮,主要是对付步兵、散兵。射击精度受地形、风速、风向、温度、炮弹及装药重量的限制,所以射弹散布大,很难直接准确地命中单体目标。对付敌人的碉堡尤其困难。而山炮、野炮这些平射炮就不同了,它们是从尾部装填炮弹,而且炮筒内有膛线,发射后炮弹旋转着出去,炮弹初始速度大,平射距离远,可以直接射向敌人的碉堡,将其摧毁。

          由于迫击炮打不了碉堡,突击队只能拼死强攻。突击队员死伤了很多,也不能攻下。刘伯承下令不准用这种办法了,这是一种无谓的牺牲。

          时任太行山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指示炮兵主任赵章成想尽一切办法,用迫击炮把碉堡打平。在战争的关键时期,赵章成接受了迫击炮创新的特殊使命。于是,司令部从华北六大军区抽调10名迫击炮干部,组成迫击炮平射研究班,由赵章成亲自挂帅。迫击炮无法进行平射的原因在于,炮弹必须由炮筒前端装入,炮身一旦放平,炮弹就无法下滑去击发雷管打火。

          有人注意到了擦炮用的洗把杆,它上面有一个空心圆孔也许可以用来套住炮弹,用力助其下滑来击发雷管。试验居然成功了。炮弹出去了,也打中目标了,但是洗把杆也飞出去好远。在那战场上就不行了,还能派人去把它捡回来,那是不可能的。

          凭借出色的观察力和联想力,他大胆提出用太行山上随处可见的高粱秆代替洗把杆送弹激发。

          高粱秆激发炮弹法在实战中取得了成功,也受到了步兵的欢迎,但赵章成并不满意。他认为这种方法在技术上还存在严重缺陷,如果高粱秆在加工或使用中出现失误,射击时就有堵住炮弹、发生炸膛的危险。

          受到掷弹筒的启发,他们想到了用拉火击发的办法。他们在炮尾部增加了一节400毫米长的尾管,采用拉火击发装置,并将底盘倾斜着地,使炮筒与地平线的倾角保持在5度以下。这样,82迫击炮达到了既能曲射又能平射,具有步兵炮的功能。随后,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在不同的距离上打垂直目标的可靠性。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赵章成带领研究小组,在战场上创造出小炮代替大炮,曲射炮代替平射炮,一炮多用的奇迹,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新创举。

          成功之后,刘伯承邓小平当即责成司令部电令各军区部队,将迫击炮分期分批送往兵工厂进行改装,以便在战场上推广 关于平射迫击炮,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邯郸战役双方交战时,纪万明就用这种改造过的迫击炮将一发炮弹从日军碉堡的机枪眼里打进去了。更奇怪的是,炮弹像铁块儿一样落地,没有爆炸。 结果这枚没有爆炸的迫击炮弹,被日军拿回去研究,小日本的兵器专家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想不通八路军是如何将迫击炮弹从碉堡的射击孔中打进来的。

          有了平射的迫击炮以后,八路军既能够打碉堡,也可以进行城市攻坚战。赵章成不仅百发百中、一炮制敌,而且开掘出迫击炮的最大潜力。战争年代,刘伯承称赞他是神炮手,还有首长评价说,他把迫击炮技术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火炮是战争之神,而赵章成堪称我军的迫击炮之神。”

          • 家园 迫击炮平射也是逼出来的,聊胜于无

            是这样的:就发射药量相对于弹体重而言,迫击炮弹可以说是最小的。这也是为何它要炮口朝天,用大仰角“抛”射出去 -- 只有这样才能打到最大射程... 那么如果改平射的话,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射程 -- 装药量太小,弹道太弯曲,出口不远就要往下掉。

            解决之道呢,一个是加大装药量,增加膛口初速。可这样做会引起炮膛烧蚀,一根炮管放不了几炮就给烧坏了。更何况迫击炮弹的闭气性不是很好,一味地加大装药量,初速却并不会按比例上升,可谓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另一个办法就是抵近射击。炮口上刺刀,顶着你肚皮开炮,总不会炮弹一出膛就落地吧... 只是你打得着敌人的地方敌人也打得着你,这样打炮兵就得冒着和步兵一样的风险... 好在土八路没有隔着几百米枪炮齐鸣放响儿听的习惯,打起仗来总是恨不得把战壕挖到敌人下巴颏底下。所以炮兵抵近射击就成了土八路天经地义的做法...

            再就是弹的问题。迫击炮弹都是榴弹,瞬发引信居多,就是说炮弹一碰地面就炸;偶尔有用延时引信的,也是为了对付以松软土质为主的战壕工事。就以迫击炮的那点儿射高/弹重,要打出钻地弹的效果来很难很难... 所以对付普通砖石结构的岗楼,平射出去的迫击弹尚可应付;而一旦对方是钢筋水泥构筑的碉堡工事的话,平射迫击弹就很难起什么作用,除非能像邯郸的那一炮,直接从枪眼打进去...

            但是对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来说,能有门高平两用炮就已经是猪肉炖粉条子了... 好用不好用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呗...

          • 家园 萨兄可以查到日军的记载吗?这个也可以中日比照一篇

            查到的战例很多……

            萨兄写过的清丰城之战,就用了迫击炮平射

            新四军那边也有这样的改造:

            采用迫击炮平射克服敌碉堡政策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军委:

            用迫击炮改造作平射炮用(也可曲射),打砖造炮楼,一五O米

            准确有效。三师在苏北攻据点,都用此改造平射炮。我河南、湖

            北、湖南、广东等区部队,可普遍采用,以克服碉堡政策。

            黄克诚

            元午

        • 家园 那个年代没有专门为游击战中的轻步兵设计的火炮

          92步兵炮勉强称职,但是二百多公斤,四百多斤的份量还是太重了。

          11年式37mm炮就很轻便,这个是法国佬M1916的仿制品,只有89公斤,X型炮架,身形低矮,射程也在3000米以上,22年投产,东北军也仿制过,叫辽14式。TG也从伪军之类的手里捞到过一些,数量太少,弹药也不行,效用不大,可惜了的。

          • 家园 老兄说的那个东西是法国人抄自奥匈帝国

            法国M1916那个东西并不适合堑壕作战,因为平射中振动极大,大正十一年式步兵平射炮的炮架借鉴了重机枪枪架的一些设计,但是跳动问题更为严重,据说精度很成问题。

            法国人和日本人的问题就是认为加长身管能提高初速和射程,结果就用了28倍径的,还大幅度削减炮身炮管重量。奥匈帝国的堑壕炮叫做3.7 cm Infanteriegeschütz M.15,算上防盾总重118kg,只有十倍径的身管,有效射程2000米,其实也能打到3000米,而且人家用的是真正重机枪三脚架,速射情况下十分稳定。

            贴几张图吧,有空介绍一下这个东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这笔误也太离谱了

              有效射程2000公里,其实也能打到3000kg,

              前面是把公米写成公里,后面还错个来个kg来。

              按网上的资料是理论射程最大3000m,实际最大射程大概2200.

              PS: 这玩意从大小看起来,简直就一玩具。

              • 家园 3000米的射程已经是极限,10倍径身管造成初速太低了

                俺这爪子确实该换了。。。呵呵,想到哪打到哪,也总忘记检查。。。多谢老兄提醒,花谢花谢。

        • 家园 现在来看,这几十年的兵器技术发展很快

          如果,仅仅是如果,大帅不要砸俺!

          如果当时有反步兵地雷,火箭筒,反坦克导弹,单兵云爆弹,日军在华北一天也呆不下去。这些东西很小,和游击战可以很好的结合。

          在游击战争得环境里,这些都是大杀器呀。怪不得,60年代,TG拼命造火箭筒。

          看看当年阿富汗,美国支持了些毒刺,苏联的战场情况就差好多。以后中国和美国翻脸了,也不用直接开打,送些云爆弹到阿富汗什么的就行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