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转载+点评】草根和美式互联网:谁是中国的未来 -- 东方射日

共:💬30 🌺24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一下

      LZ, 我觉得呢,原作者对国内市场的描述比你更贴切一点。

      通常我们理解,技术领先就代表未来,可历史告诉我们,很多领先的技术,死了!或者半死不活!比如TokenRing vs TCP/IP,tokenring死了; OS 2 vs Windows, OS 2 死了;RISC vs CISC, RISC半死不活,不过在ARM芯片重生了! 在商业前景上,有市场派(剑宗)和技术派(气宗)之分。本人是做技术的,以前是技术派的人,练气宗的,现在~~~ 我承认,风清扬比岳不群强!W君,我觉得太JY了】 我相信没人会认为W的技术多先进,W其实也是一山寨男。他克隆了facebook,twitter,groupon。 他的优点是他能很敏锐的抓住美国流行的新应用,然后克隆到国内。L和W都在玩剑宗。 选的市场不同而已。

      脱离市场,用主席的话就是脱离群众!行业生态就是这样,太超前,只能烧钱,结果只有两条路:一是烧完钱,你死了,二是烧完钱之前,群众接受你了,那么你牛B 了!想想ICQ,如果ICQ晚出现5年,现在的腾讯能生存下去么?如果腾讯在2001年没有收到汇丰的风投,现在大家在用MSN或yahooMsg吧?】历史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没有qq也会有另一个中国土生的即时通讯软件占领市场。 事实证明了没有任何一家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打败了土鳖竞争对手。看看这些在中国折戈的公司,ebay,yahoo,google... 大家公认的原因是水土不服。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美国公司早就失去了10年前他们的开创力。远不如他们中国的同行们灵活,进取。 MSN? 在即时通讯软件上qq比他的创新多了不知道几条街啊。

      哈哈,什么时候停止上升?很简单,就是在试图收回投资,开始收费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已经out了,JY们开始追逐其他的网站了】 w和他的追随者们开办的公司真没有收费的....他们看上的是国内的jy人群的消费力, 他们只要能创造出吸引这些jy的媒体,那么依靠广告就有足够的收入了。开心网是最近2年杀出了重围的一个。

      W 到L的位置上,一定不行,以为他太有JY情节,会鄙视而选择性忽视P民的市场,而把L的公司领上技术的道路。L到W的位置上呢?以他的性格,也许会去了解 JY的市场需求,能不能成功还两说,说不定会发现P民的市场更大,而让所有JY失望地,把W的公司引向庸俗化!为啥说换了位置L比W成功的机会大呢?因为走火入魔的都是练气宗的!】 你也太小看L和W了。他们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我见过不少人在L和W之间随意摇摆的。先开个公司做面向jy的iphone应用,再开个公司给民工提供电子书,什么赚钱做什么。对于W,我个人的理解是,他是想做一些引导互联网改变互联网的事情,而不仅是赚钱。

      LZ你对美国互联网的点评很好,不过对于中国...你真的离开太久了。

      • 家园 开心网还不能成为成功的案例。

        生死未定。

        最好的解决也许是卖出去。

      • 家园 这个送朵花,另外说说我理解的中国的互联网

        首先承认,的确现在多国内互联网的生态不是很了解,抛出的砖头能换来玉,那是太好了。

        对文中的L和W是谁,我是一无所知。所有的信息只是来自于原文,看了原文,给我的印象,或者说是我主观地把L和W划为了不同的两派。

        由你的文中,可以看出你是知道L和W这两个人的,这样看来,两个人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市场定位不同。

        对于国内的互联网生态,我说的ICQ和腾讯,MSN的确不是一个好的例子,即使没有QQ,现在我想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宁愿用诸如阿里旺旺之类的土鳖IM吧,MSN和YahooMsg则更多在JY中使用。

        我也在想,是什么造成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到中国普遍水土不服呢?仅仅是文化么?好像也不是,例如Ebay是通过收购易趣进入中国的,而易趣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纯粹的土鳖公司,按理应该很了解中国文化吧。2002年ebay注资,应该将这个起步比2003年才成立的淘宝早,起点也高。可是为什么现在易趣在中国只能远远地看着淘宝的后背叹气呢?

        我给自己的答案是,因为易趣太把自己当JY了。在中国,承认文化的不同,就应该寻找适合本国文化的道路。而我们知道JY们是不屑于土文化的,只有追逐最新潮流,追逐国际名牌,追逐欧美才是先进的代表。易趣我感觉就是走上这样一条路。上易趣的网站,可以看出基本就是ebay的克隆,当然我们会说ebay收购了易趣,当然应该整合到一起。不过易趣团队好像还都是中国人吧,难道没有一点点权利保留自己的特色?

        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但是我主观的感觉就是,易趣追逐的就是ebay那种简洁,精炼的风格,交易过程简单,直接。那是一种很精英化的风格。

        回头看看淘宝:淘江湖,帮派,阿里旺旺,店主和买主的即时通讯,讨价还价,一切一切简直TMD太土了,但就是这种JY看不上的土文化,在中国普罗大众中开花结果!现在有太多白天在工厂,商店里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晚上在网吧尽心尽力地维护自己的淘宝小店。

        我不否认JY是中国一个相当大的客户群,这部分客户群和美国的普罗大众有一定的同质性,毕竟,这部分客户群是追逐美国的流行文化的,所谓流行文化,就是大众的,而不是JY的。

        面向这部分客户,当然有成功的可能。W君做的,将美国的新的流行站点克隆到中国,应该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法去捉住这部分客户。

        不过,对这类公司,我的疑问是:

        1.你能做大么?毕竟这部分客户在中国不是多数。

        2.你能做强么?也许你会说,我们追求的是做强而不是做大。 我们知道各国的JY们都一样,包括美国的JY们也一样,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更广泛的交际网,更“理性”的消费习惯。这部分人的钱是非常难挣得。当然是指在你还没有做强,成为名牌前。成为名牌后,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因为同质的商品,JY们是愿意把大把的钱扔到名牌的身上,而不愿意也耻于哪怕花一点点小钱在非名牌上。这个特点决定了面向这部分客户,初始阶段将是非常痛苦的,会非常非常烧钱。

        3.你能生存么?如果仅仅依靠将美国的网站克隆来吸引中国的JY阶层的话,由于网站的同质性,我想,那么当你的源头,携雄厚的资金,更多的用户,更深的技术沉淀和更“正宗”的JY文化,来中国落地的时候,我想,那些用户对这个克隆版的网站还有粘性么?

        要么是起个大早,却被一大堆抄近道的同行给围追堵截;要么因为资金接济不上,只能让一个更有资源实力的大公司直接吃掉,还有的不知道触了哪根高压线被主管部门直接暂停。

        W的困境正是这个状况的真实反应:

        --因为同质性,别人的克隆也容易

        --因为做JY的生意,你要更能烧钱,最终很可能你烧不起

        --至于“高压线”,这就不说了

        如果在了解两个人是谁后,再评论下文中的L和W,我想还是L更有创造性。

        作者的题目“草根和美式互联网:谁是中国的未来”就很有问题,文中的意思我感觉到的就是美式互联网(实际上是美国的草根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而中国的大众由于某个不和谐的原因,没办法达到先进生产力。所以无法享用美式互联网。

        最后给出的结论是“也许需要更宏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才能摆脱中国的草根性,融入主流,融入先进生产力。

        这个是我感觉到看了一篇不错的文章后有些胃酸的地方。

        所以,我想最后说的就是,只有草根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本土的土文化,才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至于自封为JY的JY们,基本上还是一群缺乏对自己文化自信心的人,正为保持自己的优越感而努力奋斗的人。

        • 家园 适合国内的才是王道

          适合国内的才是王道

        • 家园 呵呵,您所有不知至少在易趣的问题上。

          易趣可不是土鳖公司。老板本人就是新加坡国籍的,扎了钱来办易趣。他是不折不扣标准的JY,而且他本人可是通过各种手段实实在在地赚翻了,虽然公司已经完蛋鸟。哈哈,知道什么叫JY了吧?至于为什么做不过淘宝,除了土鳖问题外,最大的原因是淘宝免费,在美国Ebay收钱可是很凶悍的。那淘宝为什么开头能免费呢?因为他首先有输血,其次他收费的方式比较好,并且啊并且,他现在收费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因为没竞争了呗。嘿嘿。

          YJ和土鳖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中美两国的互联网市场非常不同。有人已经指出了:中国市场低龄化,低消费能力的特点,是其与美国市场不同的最大原因。你做什么生意都得符合当地市场的需求,否则都是胡来。你看团购在美国火,在中国马上也火,因为与政治无关嘛。围脖涅?呵呵呵。

        • 家园 您这抛出来的已经是玉了

          关于ebay的论断很确切,深有同感。

          另外,关于私货,直接无视了...这年头什么文章里面都可能夹私货, 文化自信心不是一天可以培养起来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关于你的三个问题,可以讨论下

          1.你能做大么?毕竟这部分客户在中国不是多数。

          能做大,啥都架不住中国人口基数大。 开心网是这2年突围的代表,旗帜鲜明地针对白领人群,今年5月号称突破8000w注册用户。在中国,做到百万级用户的网站真的很容易。

          2.你能做强么?也许你会说,我们追求的是做强而不是做大。 我们知道各国的JY们都一样,包括美国的JY们也一样,有更多的信息来源,更广泛的交际网,更“理性”的消费习惯。这部分人的钱是非常难挣得。当然是指在你还没有做强,成为名牌前。成为名牌后,就是另一个故事了。因为同质的商品,JY们是愿意把大把的钱扔到名牌的身上,而不愿意也耻于哪怕花一点点小钱在非名牌上。这个特点决定了面向这部分客户,初始阶段将是非常痛苦的,会非常非常烧钱。

          做强很难,做得大而不强最后被贱卖的公司在国内真不少。而且国内有一个很独特的生态,3个一线选手(baidu/qq/alibaba),几个二线选手(盛大/网龙等)把持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资源。当在这个行业寻求商务合作的时候,搞来搞去都发现其实是在和这几家大公司在大交道。所以当他们决定出手收购一家小公司,很多时候,这个公司很难拒绝,因为上游资源在他们手上。

          3.你能生存么?如果仅仅依靠将美国的网站克隆来吸引中国的JY阶层的话,由于网站的同质性,我想,那么当你的源头,携雄厚的资金,更多的用户,更深的技术沉淀和更“正宗”的JY文化,来中国落地的时候,我想,那些用户对这个克隆版的网站还有粘性么?

          关于W, 有点很有趣的事情是, 他在克隆后, 能够持之以恒的本地化,持续的提高用户体验。 这是他在众多山寨者中能够独树一帜的原因。不管是源头公司还是山寨公司,当他们在中国这个市场上面对面的时候,唯一的选择就是死磕用户体验,死磕推广。 不知道您有没有了解过校内网的校园地推,征途的网吧地推...相当的土但有效。 所以我觉得这些克隆者更害怕的是国内的土鳖对手。

          另外说几句一些个人经历, 这2年为一个非常细分的互联网市场做产品。 和这个领域内国外国内各几家公司有接触。 几家国外公司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就像中年人,富有,保守。虽然他们的产品功能很强大,但早走入守成的阶段,只是努力把现有产品坐到极致。 而国内公司给我的感觉是L那样的年轻土人,充满创新和激情。 他们最初的产品也是从山寨那几家国外公司而来,不过他们早就打碎了原有的规则,持续的在业务模式和商务模式上创新。 我一直很好奇地是,如果有一天qq/taobao们在国内市场发展到极致,把眼光放到国外,会是一个多么有趣的事情。

          • 家园 送花。并对最后一段说一下,

            要知道,几家国外公司如果比较大,那应该算成功公司;qq/taobao当然算中国的成功公司,所以必然会有一个结论,那就是他们的产品和经营,营销模式必然是符合当地习惯和国情的。从而从一个国家的成功模式直接复制到另一个国家想打败不同模式的本土公司基本是错误的想法。

            另外,政府保护国内企业在几乎所有国家都是理所当然的。

            • 家园 您说得很对

              我也不认为中国做好,其他市场一定也能做好。

              老美的互联网企业走进中国一路很悲情。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想走出去估计也够呛。 因为中国这些营销手段确实不可复制到国外。

              本地化是到一个新市场绕不过的坎, 但这些企业终将尝试国外市场,像海尔,联想这些前辈一样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往国外挤。

              qq/taobao们,他们的产品和技术积累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去欧美市场死磕用户体验,死磕营销也许会失败,但说不定也有一线曙光呢?

              另外还有个小例子,有个很细分的市场中国走到了全球竞争的一线:sns游戏。 这里有篇小文可以看下。李大维:中国SNS游戏走出海外大攻略

              • 家园 国外市场未必仅限欧美

                以家电,通信,汽车来看,中国本土的巨头企业试水海外市场,并且最后成功了的,往往是在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正如国内的草根阶层,他们也有着庞大饥渴的消费需求,虽然人均消费能力有限,但认真发掘发掘还是有甜头的。这对于互联网产业,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 家园 应该最起码要多看看非诚勿扰,听听买卖爱情和凤凰传奇

      这位评论的同志(写蓝字,引用原文)评论之前应该最起码多看看非诚勿扰,听听买卖爱情和凤凰传奇,了解和理解农民工文化以后再来评论的;

      老实说对于农民工和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这个群体一定要抱着敬畏的心理和他们打交道,和他们的互动成功了,在中国的生意也就成功了。

    • 家园 好文。
    • 家园 L是李美平,做手机内置起家的。

      这里面,没有田园牧歌。

      手机内置早期完全是自动扣费的,客户的钱不知不觉被扣了。只不过后来发展大了,才上岸。移动有段时间停止wap结算,对L的公司影响很大。这家公司,每年几亿的毛利是有的!要知道,早期的山寨机不支持java,玩什么游戏。这个记者也是啥都不懂,只懂得调动情绪。

      早些年SP扣钱才叫一个爽快,后来不能做了,就发展出山寨机的自动扣费。后来也不能做了,就发展出山寨机的引导消费。所以在中国做生意,不搞点擦边球是发不了财的。

    • 家园 好文,花之

      原文作者的最大毛病,似乎是将人之间的区别无限扩大了

    • 家园 token ring和TCP/IP不好比较吧

      不是一个层面的东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