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漫谈中国政治改革之一 -- 井底望天

共:💬508 🌺5663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明显理工科生

            明显理工科生

            • 家园 写程序的

              见笑。

              其实,我希望大家指出我逻辑上的漏洞。很多时候,自己看不出bug,旁观者清。

              • 家园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超过一定限度后,规则越多,撞线的也就愈多,最后必然象现在这样变成警察国家

              • 家园 程序员讨论,给段if代码给你

                你的逻辑是

                if(律师多){

                冤案少;

                }

                逻辑错误在哪里呢? 律师不是为了减少冤案的,律师是用来脱罪的,而且好律师脱罪成功率会高一些

                update #1

                if(律师多 && 嫌疑人有钱请好律师){

                  嫌疑人脱罪成功率高;

                } 

                但是呢,人们为什么犯罪呢? 很大比例的犯罪的起因是缺钱,我们有了另一段代码,

                update #2

                if(缺钱 && 人品差){

                  犯罪;

                  if(被抓住){

                    if(嫌疑人有钱请好律师){

                       嫌疑人脱罪成功率高;

                    } else{

                坐牢

                } 

                  } else {

                goto 犯罪; //再次犯罪

                }

                因为第一个if的条件中有“缺钱”,那么“嫌疑人有钱请好律师”大多数情况为false。。。。

                这个goto一直走下去,再高的"不被抓到率"和"脱罪成功率"都避免不了坐牢。

                • 家园 很大比例的犯罪的起因是缺钱可以证伪

                  “人们为什么犯罪呢?很大比例的犯罪的起因是缺钱”可以证伪。

                  1. 以中国为例,2009年每10万人的刑事立案数达到407.69,全部立案数达到1169.23;改革开放前每10万人的立案数大约60。难道中国人越来越缺钱?

                  解读中国犯罪率大幅增长

                  “文化大革命”前(1950年~1965年):尽管犯罪率有所波动,但是整体上基本平稳。1950年,每10万人立案数为93.02件,居这一时期立案率的最高值。这主要是由于新中国刚成立,旧有的政治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各种破坏。

                  “文化大革命”后期至改革开放前(1972年~1977年):这段时间犯罪率基本稳定,年度间立案率增减幅度不大,总在每10万人约50件~60件之间徘徊。

                  社会转型初期(1978年~1987年):犯罪率有一定的增长与波动,但幅度并不是很大。从1978年开始,刑事立案率以每年10件~12件/10万人的速度持续递增,到1981年达到这一期间的峰巅,其立案率(89.4件/10万人)已趋近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的数值(93.02件/10万人),并且是1951年至1981年这一期间的最高峰。

                  社会转型深化期(1988年~现在):犯罪率大幅度增长,波动中呈上升走势。

                  1998年刑事立案率又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从1997年的133.98件/10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164.68件/10万人。

                  2009年1到10月,中国刑事案件立案数和治安案件发现受理数大幅增长,刑事案件数增幅在10%以上,治安案件数增幅达20%左右,全年刑事立案数达到530万件,治安案件数达到990万件。

                  2. 联合国统计过犯罪率

                  http://www.uncjin.org/Statistics/WCTS/wcts.html

                  1988-1997 http://www.uncjin.org/Statistics/WCTS/trc000927.pdf

                  每10万人立案数

                  澳大利亚……5446增长到61615(缺少1990之后数据)

                  加拿大……8804增长到9979(缺少1995、1996、1997年数据)

                  丹麦……8282增长好10051

                  芬兰……10062减少到7273

                  法国……4877增长到6765(缺少1995、1996、1997年数据)

                  德国……4873增长到8025

                  挪威……3566增长到6995

                  瑞典……11171增长到13516

                  这些富国的犯罪率这么高是因为缺钱?

                  ………………………………………………………………

                  律师是用来脱罪的,不就是用来减少冤案吗?同义反复。

                  因为“缺钱 && 人品差”导致犯罪也有问题。其中,“人品差”定义不明,跟“犯罪”有同义反复之嫌。

                  “好律师”定义不明。假设“好律师”的意思是使嫌疑人脱罪成功率高的律师,那么这里就又是一个同义反复。

                  没钱请“好律师”就肯定会坐牢……不成立。

                  “} else {

                  goto 犯罪; //

                  }”也有问题。

                  犯罪没有被抓,并不一定导致“再次犯罪”。

                  • 家园 再挑个小虫

                    上班了 只能挑小虫了

                    律师是用来脱罪的,不就是用来减少冤案吗?同义反复。

                    为什么写脱罪, 因为律师是"把那些罪犯搞成没罪的人"。 这个是增加错案,而不是减少冤案

                    • 家园 错案

                      错案有3种:让有罪的逍遥法外;让没罪的蒙冤受屈;定错刑。

                      理论上,不管当事人有罪没罪,律师都会代表他的利益。

                      只考虑

                      律师是"把那些罪犯搞成没罪的人"
                      ,而不考虑律师存在的基础就是“让无罪的人免受冤狱”就很荒谬了。如果不能“让无罪的人免受冤狱”,律师的法理基础就不存在。

                      • 错案
                        家园 “让无罪的人免受冤狱”是律师制度的一个理想

                        或者说宣传词,但是律师制度的实质根基和前提是代表当事人的利益,因此把刑事案件当事人尽可能搞成无罪或罪轻才是刑事律师的第一目标。

      • 家园 花这句

        这里要谈到的一个概念,就是要依法治国,而不是以法治国。

    • 家园 【原创】漫谈中国政治改革之十

      记得西汉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刘奭被立为太子。他对老爸汉宣帝刘询建议,说“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宣帝立即脸色大变,训斥儿子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儒生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这里牵涉到的是中国政治制度从古至今的一大争论,就是在俺们社会行为协调上面,是应该着重于利用道德教化,来改变人心,从而维护社会公义的王道,还是要着重于法律体系的客观性,来约束人的行为,从而建立社会运行的次序的霸道?

      礼记言,至道以王,义道以霸,其实说明了王道和霸道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任何简单地强调道德在社会制度中的德政,或者简单地强调法律在社会行为中的律政,都走上了偏颇之路。

      在西汉的时候,被汉宣帝批评的儒生们,算是食古不化,不具备经世致用的能力,不明白时宜,就是实际情况,而喜欢于厚古薄今,在概念和主义里面打圈圈。

      那时候的儒生们,主要是反对西汉由汉武帝和汉宣帝实行的王霸道并行,但偏于霸道的政策,硬生生把汉文帝和汉景帝比较倾向于黄老之治的无为政策,吹捧成儒家正宗的王道,又把武帝和宣帝实行的儒中带法的有为政策,歪曲成霸道。

      而由于太子,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受到这些儒生们的洗脑,才会受到老爸的一顿训斥。而汉宣帝也叹息道,这个太子,将来会搞乱国家。结果就是从汉元帝手里,单纯地以德治国,土地兼并恶化,地方割据做大,中央权威丧失,最后出现西汉衰落。

      今天可以看到,俺们也有不少不明时宜,好是古非今的人士,要么怀念文革时代的美好生活,要么吹捧所谓蒋家王朝并不存在的黄金十年。

      当然更多了一派崇洋媚外,对中国和西方的历史一知半解,一窍不通,拿着中国西周时代的封建制度,就是说在秦朝统一中国,实行了郡县制之后,就不存在的制度,来套在中国后来的历史和今天的现实之上。

      这些人,还抱着连今天的西方理论界都不齿,由于对东方历史一窍不通,起源于黑格尔,在马克思和韦伯那里同样存在流毒的东方主义概念的理论垃圾,津津乐道。这种源于白人种族至上理论,丑化世界非西方文化,为西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提供理论基础的“白人负担论”和欧洲中心主义,成为了这一派人的圣经。

      可笑的是,汉儿学得胡人语,争向城头骂汉人的招招儿,已经不是太有招摇撞骗的功力。哪怕把宣称老子学好了外文,就不齿于中国文化的人,封一个高帽,也顶多是平添一出笑话而已。

      唐朝时候,唐高宗李治问令狐德棻,“何者为王道,霸道?又孰为先?”

      令狐德棻答道:“王道任德,霸道任刑。自三王以上皆行王道,唯秦任霸术,汉则杂而行之,魏、晋以下,王霸俱失。”

      而今天的中国,既有法律方面的漏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又有法律受到贪腐困扰,兼有官权捞过法律界。

      同时又看到全民经商逐利,社会道德体系衰败,民间和官府,都出现不少伤风败德的现象。

      这恐怕就是上面说的“王霸俱失”的情况。

      因此对重庆模式重视道德理想,重唱红歌的举动,或者对深圳模式着重法律建设,限制官权的行为,俺还是那句话,要采取汉朝的杂的方法论,道德和法律两手抓,王道和霸道,都不可取一废一。

      但是在这里,需要对中国法律体系的几个来源稍微说明一下。

      法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一环,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四千多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在早期的奴隶制下,当时的法律是以习惯法为主,礼刑并用,夏朝的禹刑、商朝的汤刑,到周朝的周礼,大概除了现在的宪法没有的话,其他的六法中的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都颇具规模。

      而俺们周朝的宪法,就是四句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到了春秋时代,成文法在各国之间逐渐制定和颁布,郑国的子产、晋国的范宣子都铸法律于鼎。而最为著名的是战国时代,魏国的李悝总结各国的法律,而制定了《法经》。以此为基础,秦国的商鞅制定了《秦律》,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变成了第一部全国施行的法律制度。

      这之后,汉朝萧何以《秦律》为基础,制成《九章律》。然后就是三国之后产生的魏律、晋律和北齐律等等,最后到了隋朝的《开元律》,接着就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唐朝的《唐律》和《唐律疏议》,不光对中国后来的历朝,甚至对东亚的大部分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

      后面就是宋朝的《宋刑统》、元朝的《至元新格》和《大元通制》、明朝的《大明律》和清朝的《大清律例》,算是整个中国法律体系的路线。

      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有几个特点。一个就是礼和法结合,中国法律建基于儒家理论,因此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比较一致,可以看成是同一体系的一体两面。

      第二个特点,就是法律不外乎人情。在中国的古代法律实践中,讲求天理良心,法文上的合理,并不代表判案结果上的合理。比如美国的辛普森案和其他的一些案子,判案结果导致的社会骚乱,这在中国法律传统来讲,是不可以接受了。公众舆论的反应,某种程度上成为法律的一个判案因素,这个在最近的湖北邓玉娇一案上,特别明显。

      第三个特点,就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是从齐家到治国到平天下,因此家庭、宗族到国家,从家规、宗法到国律是一脉相承,其中包含很多私人契约、民事纠纷、家族争吵等等,算是民法和商法的领域,都多为协商解决,导致中国古代的法律以刑法为主,在民法的体系化上比较缺乏。

      第四个特点,就是中国法律体系隶属于行政系统,古代的官员同时也负责地方的法律判案事务。这导致中国现在仍然有行政和法律一体的情况。

      其实任何一种文化的法律体系,必然带着这种文化的思想特色。中国建基于儒家思想下的法律制度,和西方建立在基督教教义下,穆斯林建立在Sharia法律,都带有自己特色鲜明代的文化色彩。

      因此中国的行政系统,因为本来就有行使法律的义务,那么因为官府权力滥权导致的不公平,自然受害的平民,会以拦轿喊冤于更高层的官府来解决问题。即使今天的普通民众,也认为法律路线,又要花钱请律师,又要走繁复的法院判案过程,还是不如拦住省长,甚至总理,来得成本低廉。

      通宝推:atene,沉静的悲哀,李根,瓷航惊涛,
      • 家园 汉元帝不知道解释权才是一切,王霸道法,都是虚的

        汉朝前期,黄老思想是主体思想。儒生辕固生因为当着窦太后(汉文帝皇后)说老子的书jut so so, 就被太后扔进猪圈斗野猪去了。好在景帝给了他把匕首,这才杀了野猪保了条命。

        史记 儒林列传

        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到汉武帝,开始用儒生。但实际行政权力,是运行在学法家的人手里的。司马迁说,“公孙弘以儒显”儒生登上高位已经是特例了。据说,汉武帝晚年告诉自己大儿子刘据:“儒生,能用,但是不能重用。儒生大多只会夸夸空谈,只适合当谏官,不能当重臣。”

        汉武帝对待博士狄山的处理就很有手腕。借匈奴人的手砍下狄山的人头,震慑敢乱说话的儒生团体。

        史记 酷吏列传

        衔匈奴来请和亲,群臣议上前。博士狄山曰:“和亲便。”上问其便,山曰:“兵者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孝景时,吴楚七国反,景帝往来两宫间,寒心者数月。吴楚已破,竟景帝不言兵,天下富实。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以空虚,边民大困贫。由此观之,不如和亲。”上问汤,汤曰:“[COLOR=red]此愚儒,无知[/COLOR]。”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若汤之治淮南、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蕃臣不自安。臣固知汤之为诈忠。”於是上作色曰:“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入盗乎?”曰:“不能。”曰:“居一县?”对曰:“不能。”复曰:“居一障间?”山自度辩穷且下吏,曰:“能。”於是上遣山乘鄣。至月馀,匈奴斩山头而去。自是以後,群臣震慴。

        儒生真正上位,那是霍光时期。前81年的盐铁论里,贤良文学还是以民间斗士的形象出现。而丞相,御史,等官僚还都是法家体系的人。行政权控制在桑弘羊那样的人手里。

        其后霍光大力扶持儒生,其背后目的可以猜度。也借此斗倒了桑弘羊。汉邵帝21岁刚成年就突然离奇死亡,昌邑王被接进来立为皇帝,27天作坏事1125件(大家可以算这效率要有多高,而且显然一开始就有人故意盯着记录了),然后被霍光废掉。刚18岁,没有任何背景,完全从平民市井长大的刘病已被选中当了皇帝。

        也许霍光有足够的信心让这个没见过任何市面,被泼皮无赖扔进过粪坑的人主动禅位。他显然比武帝亲自选择的聪明的汉邵帝,和拥有庞大班底的昌邑王要好对付。可惜,这位布衣皇帝登位后,霍光把自己女儿嫁给皇帝当皇后的如意算盘就被一纸“寻故剑”的诏书挡住了。

        故剑情深,南园遗爱。这个悲情的爱情故事,也昭示了这位18岁少年和霍光斗争的惨烈。

        赢得三年国母尊;伤心被毒埋冤魂。

        杜南若有遗灵在;好看仇家灭满门。

        这是后人哀叹许平君皇后的诗句,宣帝整整在霍光死后又整整等了3年,才最终拔除霍家残余。

        而18岁登基时的刘病已和同样是平民的许平君,已经有了爱情的结晶,就是井大文中的刘奭。汉宣帝知道他不是治国的料,但当年许平君被毒死前,拉着他的手让他一定要让刘奭当太子。最终,爱情战胜了江山。宣帝明知“乱我汉家者,太子也”,还是把江山传给了他。

        但宣帝也不是什么也没有做。前51年,宣帝去世前2年。五经博士大辩论会召开。

        汉书 宣帝本纪

        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穀梁《春秋》博士。

        宣帝也许是要告诉刘奭,无论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法家也好。怎么解释,一定要操之在我。《春秋》大家都公认,那么儒生拿着《春秋》岂不是可以要求皇帝干着干那?关键是不能让解释权落到别人手里。所以本来有《公羊传》注解春秋,汉宣帝把和《公羊传》很多地方观点相反的穀梁《春秋》也立为经典。对待《尚书》,易经也一样。

        重要的不是法家,道家,儒家,墨家等名头,重要的是解释权不能旁落。

        可惜汉元帝还是没能明白,他登位后没几十年,西汉王朝就被大“儒”王莽篡夺了。

        故剑情深 南园遗爱 典故出处

        汉书 外戚传

        数月,曾孙立为帝,平君为婕妤。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

        霍光夫人显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明年,许皇后当娠,病。女医淳于衍者,霍氏所爱,尝入宫侍皇后疾。衍夫赏为掖庭户卫,谓衍:“可过辞霍夫人行,为我求安池监。”衍如言报显。显因生心,辟左右,字谓衍:“少夫幸报我以事,我亦欲报少夫,可乎?”衍曰:“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显曰:“将军素爱小女成君,欲奇贵之,愿以累少夫。”衍曰:“何谓邪?”显曰:“妇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今皇后当免身,可因投毒药去也,成君即得为皇后矣。如蒙力事成,富贵与少夫共之。”衍曰:“药杂治,当先尝,安宁?”显曰:“在少夫为之耳,将军领天下,谁敢言者?缓急相护,但恐少夫无意耳!”

        许后立三年而崩,谥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为杜陵南园。

      • 家园 井大,看看新一代有良心的中国青年经济学家的帖子吧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136517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139658

        书越读越反动了。

        • 家园 你确定万里风中虎读过书吗?

          ,因为这位楼主在西西河里的标签实在很多。谈爱国时,他是共产党员,井冈山革命前辈的后人;谈中国改革时,他是某部级集团的前职员,见过某铁娘子,还是何新的弟子;谈经济学时,他是林毅夫的拥趸,还跟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谈炒股时,他差点可以买下英国8个卧室大的house;谈武术时,他又练过某某门功力;谈炼丹时,又成了什么门派正统的多少代传人。主要是因为楼主比较成功,所以贵人多忘事。

          另:本楼所有楼主的标签,均出自他在西西河披露的信息

          秋末冬初:与九霄兄商讨:解读万虎河友的四个决裂和三个概念

          俺看了原作者最近几篇妙文,简直不知如何评价。明显的,Dracula是严肃做学问的,但原作者怎么看怎么不像,虽然他自称是。
          frnkl:老秋辛苦!通宝来了。。。

          第一个不知道,他不知道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单要素生产率一样,本身是一种比率,对数项,导数项都是数学处理才出现的,并不非得如此。他不知道通过索洛残值(Solow residual)去把握TFP,仅仅是一种途径,并不是唯一途径。

          第二个,严重程度更盛,他看起来很推崇林毅夫,称他为大师,其实连林毅夫的那篇文章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 1961

          都没有读懂。不通过对数项就可以求TFP,正是林毅夫自己的作法。

          大雪满天:【原创】万里风中虎的两个不知道

      • 家园 政治课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是常考题
      • 家园 "汉儿学得胡人语,争向城头骂汉人",栩栩如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