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摘】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才是继续改革的根本依靠! -- 老老狐狸

共:💬50 🌺690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认识利益共同体的演化分裂,是与时俱进地思考改革问题的基础

          邓公讲“不争论”,讲“摸着石头过河”,讲“黑猫白猫”,是因为他认为在当时停止政治争论集中力量搞经济发展就能为人民大众牟利益,只要过河就能获得发展,只要抓到老鼠就能使民众获利。

          但就其晚年与邓垦的对话看来,邓小平公不是没有意识到,两极分化大了,这条船在航行方向上意愿的一致性以及力量上的一致性就可能会产生问题。那么,要不要争论,过了河之后做什么,抓什么老鼠为谁抓老鼠,就成了问题。在新的环境条件下,这些问题就必须争论,必须要明方向再过河,必须要明确谁去抓老鼠,抓什么老鼠,抓了老鼠归谁。

          而江泽民所讲,“与时俱进”,不仅仅是要与时俱进地改革,更是要与时俱进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中国发展到如今,人民对继续改革,以及怎样继续改革存在疑问,是客观事实,也是合理的。中国以往的领导人也曾经看到过这一问题的潜在性。

          而一味以“改革”为不容置疑的合理性,强调继续改革的部分人士,不过是为了不让别人争论自己行为的合理性,把个人思考置于人民集体思考之上,以前人语录来扯大旗当虎皮。他们的“不争论”不是“停止争论,发展经济”,而是“不许与我争论,你去打工”;这种做法,无意识要把个人利益置于人民集体利益之上。简言之,邓公的“不争论”是帕累托改进,而今天某些人搞的“不争论”继续改革是要通过损害他人或者大众福利来满足自己的繁荣。

          抱朴仙人所讲的房地产的例子不就是吗?

          在生活中,人民的意愿是要解决“住房问题”,而继续改革派的倡导却是要解决“房地产问题”;人民的意愿是要解决“健康医保问题”,而继续改革派的却把领导的发言稿改成了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简言之,人民要求的是通过解决问题让人民生活变得更好,而目前一部分人演绎的却是通过制造问题把生意变得更繁荣、更赚钱。

          这些问题如果不给争论,那在发展实践中,谁又担当得起“中国房地产工业崩盘”“中国医疗产业效益倒退”的政治责任呢?

          让问题被争论起来,让改革反映民众意愿,让民众呼声在政治决策中有更多的影响力,这是改革得以有效地继续前行并获得民众支持的出路。

          通宝推:以沫江湖,
    • 家园 无耻的做个广告。--探讨市场化深入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影响

      链接出处

      我对政改什么的持悲观态度,但是人这辈子总要做点什么,凭着良心。

    • 家园 任何一个政策如果上层不能带头遵守

      那么不论文辞多么华丽,都失去了意义。

      然而身处上层的人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摆脱规则的限制,拥有那种俯视众人的优越感。

      所以他们绝不愿意与普通人一样遵守规则,他们需要特权。

    • 家园 这个党不要沦为一件任人想穿就穿、想脱就脱的马甲

      我李昌平之所以还承认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是因为我对这个党还有期待。如果这个党永远都“不争论”,永远都假装一团和气,永远都不反思、不辩论,永远都不开诚布公的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永远都不敢纯洁队伍,还永远都撅着屁股(鸵鸟)自诩伟大、光荣、正确,这个党就不值得期待了!  

        如果有一天,像我李昌平这样的共产党员都对这个党不抱有期待了,这个党恐怕就是赵本山的马甲了。  

        但愿我曾经热爱过的这个党不要沦为一件任人想穿就穿、想脱就脱的马甲。外链出处 

       

      这段话说出了体制内左翼人士的心声  

    • 家园 “水浒传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

      没有力量,没有自己的组织和政党,就只有被收割的命运。无论是南都叫嚷,还是广东的本田的骚动。这一点上讲,当权者不容许任何性质的有组织的政治集团,是切中了要害的。

      而核心就在于,你到底怎么看矛盾的中心。俺现在以为,所谓体制内的左派,包括现在河里活跃的几位俺佩服的左倾的牛人,都不过是被圈养起来了,防止过去的故事再现。

      力量来自于和基层的结合,不敢也不肯做这个的,都是书斋里面的马克思主义,屁用不顶,都是假左派,小资而已。无论喊什么,说什么,被叫做毛左也罢,自认是马列信徒也罢,这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通宝推:gb0088,
    • 家园 推荐阅读兼我的读后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的描述现在常被用来评价改革开放。这一借用虽有严苛的审视,却更像是自我遮蔽后的安慰。我们安慰自己:世界无非就是这样,历史上也无非是重复。我们失去了对现实的观察力:对很多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最坏的年代。我们更失去了对未来的想象力,我们是否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习惯了同意和顺从。

      李昌平不愿意继续顺从,他不愿意看到改革在违背自己初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让更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又开始发声了,呼唤对改革的辩论。与10多年前他上书总理相比,一样的是都是苦闷后的激情爆发,不一样的是他期待的不再是总理,而是人民的共同思考。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个人需要这样的内省,“改革”的事业更需要这样的反省。

      关键词(Tags): #杂谈通宝推:逐水而行,老老狐狸,
    • 家园 支持李昌平

      改革正在官僚化、口号化,甚至很多地方的改革正在“专制化”和“钟馗化”,

    • 家园 改革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实践实施当然是选择性的

      塔底的P民总是被牺牲的那些。闻公司将要推行改革,那些拿着几百万上百万的,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推动改革那些月入千多元的可怜人。当然,我们都逃不掉被改革的命运。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