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火车站自动售票机的一个设想 -- huji1982

共:💬19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火车站自动售票机的一个设想

    国内部分火车站增加了自动售票机,但反响没有预期的那么好。http://news.163.com/10/0728/07/6CLO9A5900014AED.html

    这种售票机还是收现金的,用过自动售货机的朋友都知道,机器识别钞票不是那么完美,尤其钞票没有那么新再加上点缺损~

    我想,为什么不能把自动售票与交钱分开呢?自动售票机在顾客确定车票后打印出一张包含车票信息的条形码,该条形码有一定时效(比如5~30分钟,超时即失效,在有效时间内车站为顾客保留该座位),顾客拿着条形码去专门开设的收银窗口付款。交条形码,付钱,出票,一句话也不用多说,拿票走人:)

    • 家园 其实不需要这么麻烦

      现在购买机票,都是付钱后给你个票号。 你去机场后找个自助登记机器,输入票号和身份证就打印出了登机牌。

      火车票也可以如此,在所有的购票环节,获得的不再是火车票,而是票号。 而火车站只有自动出票机,输入票号和身份证,就给你打印出车票来。 这样整个检票环节跟现在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完成了售票实名制。

      黄牛党的问题也好解决。 虽然车票跟现在一样,但我们规定发车前三小时才能领实体票。

      • 家园 嗯,是这个趋势。火车主要面对中下层人,毕竟便宜。而飞机

        虽然近几年呈现降价趋势,但客户群仍然是中高层。两个客户群不只是数量相差大,消费意识和习惯也不一样,让广大劳动人民都上网订票现在可能还不太好办(农村还没有普及网络,电话订票倒是可以考虑,我想他们还是习惯去车站交钱)。当然,如果火车售票像飞机售票一样放开网上订票就好办多了,听新闻说正在实施中。

        • 家园 不只限于网上啊

          黄牛党的问题是倒票。 实名制的麻烦事核对身份证。 我这个法子就是尽量减少非实名的车票存在的时间。 在你拿票之前,车票都是跟身份证挂钩,黄牛党要倒票还要涉及改身份证,麻烦不说,而且很容易被发现。 而你拿了票,最多三小时就要上火车了。你黄牛党有能耐就三个小时里卖吧,看能卖多少。

          买票的环节,除了要提供身份证,收到的不是票,而是个领票的凭证之外,跟现在没有任何区别。 我这个想法就是把实名验证和检票分开来。

    • 家园 在上海站用过,不错啊

      慢是慢在一小半的人对用机器的学习过程长了些,急坏后面排队的。我老山便上前临时当起志愿者,当然也适时打出自己的票转身走人。

    • 家园 这办法减少了节约人力的初衷。

      专门还是有个人来对付收钱,其实和留一个人专门换旧币是一样的效果。

      而且这样一个队变成两个队,增加了排队量和拥堵程度(人要在两个队伍间来回)。也很容易让人排错队伍。

      用卡其实是个好主意,但是这样又牵涉到银行和铁路之间结算的问题,麻烦也不会小。

      • 家园 当初这样想是因为目前在火车站买票,闻讯,付款都是在一个

        窗口完成的。要是赶上前面那位不停的更改车次和时间,反复的和售票员确认信息,你在后面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恐怖主义念头。

        用机器来替代车票信息查询和确认,专门收银窗口是考虑到国内的消费习惯。虽然多出了人力(如果机器多的话说不定是减少人力),但减轻了每个人的负担(收银台阿姨不用废话,收钱出票即可),也节约了痛恨排长队的人(比如我,呵呵)的时间。

    • 家园 我用起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啊 ,钞票都认得出,速度也很快的
    • 家园 自动售票机收卡就行了,借记卡

      这边插卡,在银行账户扣钱,那边就出票。广州的交通卡充值已经是这样了。至少白领是已经在大量使用。

      不过现在国内的自动收款机,旧钞识别能力还是挺强的,至少比澳洲的强。如果按澳洲机器的那种要求,在国内基本上就不用工作了。国内在市面上流通的钞票很少能达到那么高的要求的。

      • 家园 充值卡是不错的选择。

        火车票充值卡里面可是大面值,要注意防盗,呵呵。

        • 家园 用充值卡还可以方便给优惠政策

          每月乘坐N次以上的,从第N+1次开始可以打折之类。羊城通是从每月第16次起按6折收费,不管距离,只管次数。但那是市内。如果是城际火车的话,可能按里程和次数相结合算比较合理。

          减低交通费用的话,在上海工作可以去昆山住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