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唱和萨苏兄的新近作品,共计十一篇 -- 春秋的老胡

共:💬247 🌺2771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史料】抗战中刘伯承关于夺取日军山炮的指示

      这方面的史料之多已超出预计

      于是体会到,前面进行这一类的跑题歪楼争论更显得多余

      刘伯承《关于太行军区的建设与作战问题》(一九四一年二月一日)

      把夺获敌人的山炮,加强其运动力,附与步兵兵团行动,以便于在战斗中独门的机动使用

      对于必要夺取的碉堡,即以山炮实行突然的抵近射击,以打破碉堡而夺取其资材……

    • 家园 8、考证日军情报之中二个“华北共产军”的番号

      萨苏兄《掉进日本坑里了:一份华北共产党军序列引发的困惑》的唱和之作

      原帖的地址:

      外链出处

      赞同萨苏兄的绝大部分考证,下文考证这两支被日军列入“华北共产军”的部队: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百三十七师”、“共产匪团 司令官 张诚德”——

      “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三十七师”是川军的部队,属于刘文辉麾下的第二十四军。第一百三十七师的主力,实际上抗战中一直都没有出川。抗战胜利时,一三七师还在师长刘元琮率领下驻守在四川省雅安县。

      日军的情报又何以记载1940年华北有个“新编”的一百三十七师呢?

      日军的情报其实是有准确性的:就是在这个1940年,为瓦解川军,第二十四军第一百三十七师师长刘元塘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第十二军军长,下令他率领该师到陕西省归胡宗南节制,与中央军的部队合编成军。

      新编第十二军1940年4月在四川双流县成立,刘元塘担任军长。但这个师开赴陕西省之前,遭到刘文辉的抵制,刘元塘的兄弟刘元琮接任师长。刘元塘仅得以率师部和一个团,前往西安。新编第十二军下辖的一个师是“新编第三十七师”。

      这样一段曲折变故应就是日军误记载“新编一百三十七师”的由来。但是,刘元塘带出的一百三十七师部队,改成“新编第三十七师”,是胡宗南集团之一部,之后曾参与封锁陕甘宁边区,胡宗南的部队那么多个师,刘元塘部似乎没有理由被认为是共产党的军队。

      那么,日军情报的记载是怎一回事呢?笔者分析有两个可能:

      抗战时,四川的将领刘文辉长期与中共有往来(参见邹趣涛的回忆文章《周恩来与刘文辉二三事》,刘文辉解放战争之中也率部起义)。有一种可能就是,日军那边已知道刘文辉是“亲共”的。于是,没有深入了解情况的日军认为刘文辉麾下的部队,某种意义上都是“亲共”的。进而,日军就认为这个出川的“新编”一百三十七师也是支援八路军的。

      (实际上,留在四川省的一百三十七师最后倒确实也走上了红色的道路——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百三十七师于1949年12月光荣起义,随即阻击胡宗南部与宋希濂部会师的企图。歼灭胡宗南集团,一百三十七师有不小的贡献。建国后,一百三十七师少将副师长巫朝汉曾担任四川省洪雅县副县长。)

      另一种可能是,日军把川军一百三十七师混淆为曾在山西抗战的“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二十七师”(后南下参加台儿庄会战)。一百二十七师也是川军的部队,属于邓锡候麾下的四十五军。七七事变之后,该师奉命出川,弛赴山西战场。师长陈离和朱德在山西省见面后,“一见如故,共话沧桑,把晤甚欢”。“在后一段时间,陈离与八路军相互配合,共同作战,过从甚密,经常听朱总等人谈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使他懂得很多的抗日军事韬略。陈离还不顾国民党当局的反对,坚持邀请朱德同志为其部属团以上官佐讲毛主席的游击战术和对日军作战的战略、策略等军事知识”(见《朱德与陈离在抗日前线》,《泸州文史资料 》第26辑)。

      解放战争之中,曾担任国民党成都市长、泸州专员的陈离也走上起义的光明道路,曾担任新中国的林业部副部长。

      司令为张诚德的“共产匪团”,则实际上是一支番号为“察南游击支队”的敌后武装。

      1938年6月17日,“蒙疆”的日军司令官莲沼蕃(日后阿部规秀的顶头上司)向日本陆军省递交一份《抗日义勇军察南游击支队第一次干部会议记录》。日军的记载是,这会议记录是常岗兵团(即独立混成第2旅团,阿部规秀39年当旅团长的部队)在“张家口东南”缴获的。

      会议记录上的出席人员显示,察南游击支队的司令,就是张诚德;另有一个察南游击支队第一总队长魏震亚,是晋察冀边区一个著名的抗日烈士(多被据谐音误写为魏振亚)。

      那么,这一支部队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样的呢?

      张诚德绰号“夜猫张”,被传说为出生时贼星落院,寒光四射,其人视力极强,夜观物如同白昼。他本是察哈尔省的有名土匪首领。1927年,这一路土匪在张家口被晋军收编,张诚德成为张家口警备司令。中原大战期间,张诚德又叛离晋军投靠东北军。1930年10月22日,他致电张学良,表示欢迎东北军进驻张家口。从此,他成为张学良的部下。西安事变时,张学良为了扩大抗日力量,派已成为东北军骑兵师师长的张诚德,到察哈尔省召集东北军的旧部。但是,张诚德被察哈尔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刘汝明下令驱逐出察哈尔省境。

      七七事变之后,共产党在华北敌后协助组织各种抗日游击队,“以成仿吾为首在岢岚县一带成立了一个抗日民众团体‘华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共产党领导)。我党通过这个团体帮助张砺生组建了‘察绥抗日游击总队’,张任总队司令。总队建立后,张砺生给张诚德部‘察绥抗日游击总队察南支队’的番号,并任命他为支队司令”。(曾是张诚德上级的张砺生抗战中三次到延安,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新中国一届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

      这就是日军缴获的会议记录中“察南游击支队”的由来。而根据这份会议记录,察南支队也曾打出“抗日义勇军”的旗号,这和地方史志有魏震亚的部队自称“义勇军独立纵队”的记载一致。

      1938年春节之前,到张诚德部当政治部主任是共产党员陈凤桐。“抗日游击支队的委任状都由陈凤桐掌管,在陈的背包里”。“察南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当时政治部共有十来个人,大多数为知识分子,其中有两名北京大学学生,五名中学生……”(上述记载见《怀来文史资料》第3~4辑,赵地口述、梁占鳌整理的回忆文章)。

      张诚德部在敌后抗战之中,不仅他的部队番号确实是来自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队伍之中曾有共产党干部做政治工作(陈凤桐离开张诚德部之后,曾担任雁北支队政委,转业调任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农林牧植局局长。建国后,曾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而且也曾经得到八路军部队的直接支援。

      根据杨成武回忆录的记载,1937年冬,张诚德“带着一个保镖从察北赶到阳圈,要亲自到蔚县看看,看是否真有一支红军改编的部队,看这支部队究竟怎么样,能不能打得过日本人”。八路军准备了一些酒和菜,请“张夜猫”吃了一顿饭。杨成武和“张夜猫”谈了一次话,他跟杨成武表示,“对八路军的军纪、战绩、抗日热情和军民关系深为敬佩”。1938年冬天,张诚德只身骑个小毛驴又来到涞源杨成武部的营地,告诉杨成武说他本人在察北一带的马队,被日军打散了,现正在重新组织,经费困难。八路军“便资助了他二百块银元,又根据他的要求,委了他个‘察北游击司令’的官衔,请他喝了两杯酒。傍晚,他骑上小毛驴,兴冲冲地走了”。

      张诚德还曾派出人员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求援。五支队赵侗司令员、高鹏副司令员、纪亭榭参谋长等领导痛快地答应了张诚德的请求,由军分区司令部通知地方政府筹运粮食,并赠给5万发弹药。得到援助之后,张诚德等人表示:“有八路军这样的靠山援助,我们抗日后顾无忧”。

      可见,正是这些“亲共”的表现,张诚德部被日军的情报称为“共产匪团”。

      “1937年9月,王震旅长奉命率三五九旅东渡黄河,进入晋绥、晋西北抗日前线,连克宁武等7座县城,为开创晋绥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尔后向晋察冀边区挺进”(见1995年《文史月刊》的文章《王震旅长在灵丘》)。雁门关以北随后渐渐成为巩固的抗日敌后根据地。国民党军统人员回忆,当时雁北十三县的乡村都是共产党的敌后根据地。只有“晋察交界的灵丘一带的张诚德所部,不属于共产党”。

      在敌后根据地建立时,这个“察南支队”之中的魏振亚部首先配合八路军三五九旅一起战斗,且得到新的番号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成为一支抗日劲旅。地方史志之中有这样的记载:“(1938年)三月初阳高中部丘陵出现一支自称‘义勇军独立纵队’的抗日武装。纵队司令魏振亚,原阎锡山某部一名排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秘密串联下级军官和士兵400多人起义,建立抗日武装,深入敌占区,神出鬼没打击侵略者。因此,群众称他们为‘飞龙魏队’。五月三十日魏队驻杨塔村”(见山西省《阳高县志》)。

      “一九三八年五月,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在团长陈宗尧、政委刘子奇的率领下进入我大同县东南乡七一八团与所收编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前身是由魏振亚绰号‘魏飞龙’所率领的一支游杂部队)攻打聚乐、罗文皂车站,以切割日寇平绥线交通。一九三八年九月,日寇调集军队向大同县东南乡扫荡;我七一八团将阳原出动的一股敌人包围在小石庄给予致命打击后转移到灵邱保卫晋察冀边区。魏振亚率领晋察冀边区抗日游击队第一支队健儿,坚决抵御日寇于大王山上。经英勇顽强的战斗,在大量杀伤敌人之后,壮烈牺牲”(见《大同文史资料》第10辑的记载)。

      另有这样的记载,1938年6月间,这一支抗日武装袭击张家口日军飞机场。正是魏振亚的部队首先攻击机场仓库,“油料着火,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日”。魏振亚的部队为袭击机场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抗战最坚决的魏振亚殉国之后,张诚德部被打散,重新组织的武装抗日渐趋消极,张诚德他土匪的本性也渐渐暴露,部下军纪败坏,“敲榨勒索人民,到处抢掠财物,危害乡里,破坏扰乱根据地建设”(见 《大同市志 (下册)》的记载),实际上已成为土匪。

      为阻止又变成土匪的张诚德危害抗战,1939年7月14日,八路军三五九旅包围了张诚德部驻地,其部众主力被强制整编。张诚德在关押之中企图逃跑,被镇压。这一次强制整编无疑是及时的,张诚德的残部胡锡侯逃出,没有被八路军整编,继续充当土匪。后来他率部叛变投降了日军。于是,这一路没被整编的张诚德残部发展的武装,就成为了日本侵略军的帮凶。而张诚德之子张甲清也是率部投敌而成为日寇的爪牙。张甲清是骑三师九团团长,没有随“察南支队”留在察哈尔敌后,而是随骑兵第二军由晋西北调驻豫皖边,1939年“驻豫皖边时,骑3师9团团长张甲清率部叛变”(见《辽阳文史资料》第9辑)。

      而被强制整编的“察南支队”部队,成为八路军三五九旅一部分,随三五九旅返回陕甘宁根据地,得以参加屯垦南泥湾和八路军南下支队,成为革命力量的一部分。日军统计1940年的“华北共产军”的时候,“察南支队”确已成建制融进了八路军的队伍。

    • 家园 7、阿部规秀:一个被低估的战果

      萨苏兄的文章《阿部规秀》(就是那篇补又补的)的唱和之作——

      1939年11月15日,日本海军第2航空战队司令官鲛岛具重少将,到达东京走马上任,成为天皇的侍从武官。从这一天起他可以把一枚带有皇室的菊花标志的侍从武官徽章,“缀于制服衣之右胸部乳下”。

      鲛岛具重是一个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日本将领,早在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时,1931年12月1日才刚担任日本海军“上海陆战队”的指挥官,军衔还是大佐的鲛岛具重,一下成为日军在上海发起猛烈攻击的急先锋(几天后,植松练磨少将接任陆战队指挥官,鲛岛具重改任参谋长,仍一直参与作战指挥)。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鲛岛具重又率领日本海军的航空战队(他麾下曾辖有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参加攻取连云港的作战。随后又率领航空战队参加攻取武汉、广州的作战。在广东的登陆作战中,鲛岛具重的麾下还曾辖有“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航母”——著名的“苍龙” 号。

      这一个在中国“侵略有功”的鲛岛具重,被调动到天皇的身边,成为天皇的一名侍从武官。

      天皇侍从武官官制是根据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敕令设立的。规定“侍从武官常侍奉仕天皇,司传达关于军事之奏上、奉答及命令,又观兵演习、行幸及其他祭仪、礼典、宴会、谒见等,则陪侍扈从。侍从武官可因演习及其他军事上之视察差遣之”。侍从武官都同时担任大本营参谋官。侍从武官中有“陆军将官及佐尉官五人,海军将官及佐尉官三人”(但只在侍从武官刚设立时有个别尉官任职的记录,正常情况下都是将官及佐官),“以侍从武官高级资格最老者”担任侍从武官长。

      裕仁天皇即位后,“日本军队方面开始了灌输天皇制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新的一轮努力……天皇的侍从武官的地位和权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和加强。”(见(美)赫伯特·比克斯《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而从任职履历来看,绝大部分的天皇侍从武官,在卸任之后都被委以重任,成为日本军队的重要将领。例如鲛岛具重,1942年10月他卸任侍从武官之后,成为日本海军第四舰队的司令官。

      鲛岛具重上任后,海军侍从武官一共三名。另二名海军侍从武官为:醍醐忠重大佐、山澄贞次郎中佐。

      而此时在任的陆军侍从武官却仅仅只有四个人:清水规矩少将(是以大佐军衔任侍从武官职,任职期间晋升少将)、沢本理吉郎大佐(任职期间晋升大佐)、德永鹿之助中佐、横山明中佐。那么,也应有一名来自于陆军的侍从武官和鲛岛具重一起到任,才符合天皇侍从武官的官制。

      实际上,确实还有另一个“侵略有功”的日军陆军将领,本就应该是和海军将领鲛岛具重同时从中国的战场调动到东京上任的。而且,这个将领若是成功到达东京走马上任,就将刷新天皇侍从武官的一个军衔的记录:唯一以中将的军衔从军队调任天皇侍从武官的日军将领。

      从1896年设置天皇侍从武官官制起,前后八任的侍从武官长,只有畑俊六一个人是以大将的军衔上任(且也只担任这个职务几个月),余下七任的侍从武官长担任这个职务时,他们的军衔都只是中将。这个时候任职天皇侍从武官长的莲沼蕃,也仍只是一个中将的军衔,到1940年12月才晋升为大将。日军的这个陆军中将一旦和鲛岛具重一起上任,就会出现有一个侍从武官和顶头上司的军衔一模一样的情况。

      这一个险些就刷新了天皇侍从武官的军衔记录、成为和侍从武官长军衔平级的“预备”天皇侍从武官,是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日军中将,名叫阿部规秀。

      (注:另有村木雅美中将于1912年,即大正元年的8月5日兼任天皇侍从武官。但这一个当侍从武官的中将,他之前早已是皇太子嘉仁的东宫武官长兼东宫大夫,他的这次兼任有临时过渡的性质,当年7月30日凌晨明治天皇去世,村木雅美为皇太子嘉仁的继位而位列天皇侍从武官之一,在职没到2个月就于10月3日卸任)

      同样是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的阿部规秀,已是没有办法和鲛岛具重一起到天皇的身边当官了。就在鲛岛具重上任8天前的11月7日,阿部规秀在中国河北省黄土岭被八路军用迫击炮击毙。

      鲛岛具重就任天皇侍从武官的那一天,八路军这边仍是还不知道击毙阿部规秀的确切消息。大约是11月19日后《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开始发出报道才知道。曾在《解放军文艺》社任副总编辑,把黄土岭战斗写进小说《长城烟尘》的著名作家柳杞,当时在晋察冀军区当一名文化干事,也身处于黄土岭的前线。他在1939年11月19日这一天的日记写下:“在雁宿崖、黄土岭我们杀伤敌千余名,被敌方称之为‘名将之花’的阿部中将也被打死,这个消息是千真万确的,敌方报刊都在哀悼这个敌酋的死亡。”

      作为黄土岭战斗指挥员之一的陈正湘也回忆“几天之后,敌广播和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才知道确是击毙阿部规秀。

      中方史料广泛记载了《朝日新闻》的有关报道,就是这一些报道中提到了阿部规秀这个已为中国人熟知“名将之花”的称号。但明显是为避免展示八路军的战果“涉皇”,有失皇室的体面,《朝日新闻》等媒体都没有报道阿部规秀已成为天皇侍从武官的情况。于是,中方各种史料虽把阿部规秀作为重要的战果,却一直无从知道这个战果是被低估的。

      《关于陆军中将阿部规秀战死的报告》载: 

      “阿部规秀指挥独混第二旅团进攻八路军前一天,即十月二十五日,接到了日本天皇的‘圣旨’,将其调任持从武官。由于部队已经集结完毕,而且自己也希望能够打个胜仗后回国,二十六日,阿部规秀仍然坚持自己带队出发,希望取胜后离开前线。”

      而根据中方史料的记载,《朝日新闻》的报道记录了阿部规秀启程到黄土岭一带前,在家信中写道:“……爸爸从今天起去南方战斗!回来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十四日,虽然不是什么大战斗,但也将是一场相当的战斗。八时三十分乘汽车向涞源城出发了!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最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此地已经下了两场雪,然而比起北满来,还是暖和的,所以还好过。……圣战还要继续,我们必须战斗。那么再见。”

      现在对照鲛岛具重上任的日期是11月15日,“仍然坚持自己带队出发,希望取胜后离开前线”的阿部规秀,跟家人说的“回来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十四日”,应就是指准备在那一天归国就任天皇侍从武官。

      实际上,阿部规秀若是得以按照他家信说的“十一月十三、十四日”返回,他就不仅是刷新了天皇侍从武官的军衔记录,也会成为一个极其罕见的没有读过日本陆军大学、不是“天保钱”组(陆军大学毕业徽章类似日本江户天保年间发行的天保通宝)成员的陆军侍从武官。阿部规秀调任天皇侍从武官之前,曾以将官的军衔担任这一个职务的,除去第一任侍从武官岡沢精,早期任职、特殊情况的村木雅美,余下的山根一贯、西义一、大内义一、瀬川章友、川岸文三郎、町尻量基这几位少将,都是陆军大学的毕业生。而且,在天皇下诏调任阿部规秀的时候,在天皇的身边等着阿部规秀成为同僚的清水规矩、沢本理吉郎、德永鹿之助、横山明,也都是陆军大学的毕业生,他们身上都揣着响当当的“天保钱”。不是“天保钱”组的日军陆军步兵军官,可以做到陆军中将,根据查询的史料,在阿部规秀同时代的日本军人中也是极其少见(即使是非步兵军官正常也需深造才可以获得这样的军衔,例如阿部规秀的陆军士官学校同期同学,比阿部规秀早几个月晋升中将的小须田胜造,他是军工厂的军官,读了陆军士官学校后也还读了一个陆军炮工学校高等科,又接着到帝国大学深造)。

      阿部规秀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九期毕业生。当时天皇侍从武官长莲沼蕃,则是陆军士官学校十五期的毕业生,他虽是1935年已晋升中将,但根据毕业的年份,和阿部规秀的军衔晋升速度几乎一致。而且,莲沼蕃当侍从武官长之前,以中将成为驻蒙军的司令官,就已是阿部规秀的顶头上司。这样,无论是在驻蒙军还是天皇的身边,莲沼蕃都遇到和作为下属的阿部规秀军衔是平级的窘境。从这一个角度看,不是陆军大学毕业生的阿部规秀,确实应有担得起“名将之花”这一个称号的实力。

      阿部规秀于陆军士官学校十九期的1068名同学之中,在他晋升中将时,一共也只产生十余名中将。这一期的毕业生中,成为大将的有五人:今村均、田中静壱、塚田攻、河辺正三、喜多诚一。其中今村均、田中静壱、塚田攻都是1938年晋升为中将,只比阿部规秀早一年;而河辺正三、喜多诚一则都是1939年才晋升中将,和阿部规秀是同年的。

      而成为天皇侍从武官的,以大佐的军衔当上侍从武官的清水规矩,卸任后成为41师团师团长,日后成为第五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就是这个军的第一任司令官);仅仅只是以中佐的军衔当上侍从武官的沢本理吉郎、德永鹿之助、横山明,日后也都能够当上要职,三个曾经的中佐,分别成为日军缅甸方面军司令部附兼伪缅甸军军政顾问、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第18师团参谋长。

      据此可见,阿部规秀在黄土岭没有被八路军用迫击炮击毙的话,无疑是或会有机遇可以再上一个台阶,和他的这五位同学一样,取得陆军大将的军衔,随之担任更关键的日军军职。

      根据阿部规秀的上述履历和被天皇选中的事实,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靠带兵打仗升官,也是主要靠战绩得到赏识的将领。他的性格也就随之有骄横的一面。“蒙疆”地区的伪军将领李守信很熟悉阿部规秀,他回忆:“阿部,他大个,比我这个还大,走起路来迈前步跟后步,象戏台上的人。骄傲,发横,骂人……”(见柳杞的文章《忆昔征战黄土岭》之中的采访记录)。

      阿部规秀的家信之中这样的语句“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最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也是充分展现出这个已成为天皇侍从武官的中将不可一世的骄狂。

      但不管他怎么样得到天皇的赏识,也不管他怎么骄狂,终究是丧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虽是不知道阿部规秀已调任天皇侍从武官,中方史料长期低估阿部规秀这个战果,但英勇的中国军民,毕竟以实际的作战行动干掉这个被天皇看中的得力将领,没有让天皇侍从武官的军衔记录得以刷新。

      当年在黄土岭战地一线的柳杞,建国后曾重返黄土岭,到阿部被击毙的独立家院访问。这一家的女主人,以中国人民的豪情,笑谈阿部规秀:

      “当年他披黄带红,满身金洒洒的,神气着哩。今天我们在这里垒上鸡窝,公鸡叫母鸡啼,叫这老洋鬼子永世不得翻身!”

      关键词(Tags): #阿部规秀(大圆)#天皇侍从武官(大圆)#鲛岛具重(大圆)#名将之花(大圆)元宝推荐:黄河故人, 通宝推:南京老萝卜,老拙,人间重晚晴,daharry,履虎尾,回旋镖,谷品三斋,不远攸高,路人癸,南寒,桃源客,李根,jufeng,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花老胡

        送花。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日军中好像中将级别的旅团长并不多啊。

        • 家园 介绍几个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的军衔情况

          阿部规秀的前任上野亀甫,当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一直只是少将,且以少将军衔退役的。

          接任阿部规秀的人见与一,也是在这个旅团长的官职上晋升中将,其后也当上师团长。

          人见与一的后任真野五郎,当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一直只是少将,改任65旅团长后晋升的中将,但过半年就是师团长。

          中将旅团长,其实就离师团长很近啦……

          • 家园 你忘了第一任旅团长常冈宽治

            第一任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常冈宽治,1938。3。1上任就是中将,一年后调任留守第9师团长。我军战史曾长时间误记此人被击毙。

            • 家园 知道常冈宽治的情况

              综合情况应这么说:

              这个旅团前后九任旅团长,有四任曾以中将军衔担任旅团长职务,有四任一直是少将军衔(最后一任是个大佐代职)

              有中将军衔的常冈宽治、人见与一、真野五郎,都成为师团长。

        • 家园 步兵旅团的旅团长中将级别的极少,但...

          步兵旅团的旅团长中将级别的极少,但独立混成旅团的旅团长中将级别的相当多。日军前期的独立混成旅团有点像个小师团,遂行独立的战斗战役任务,兵力也多于步兵旅团,其下属的独立步兵大队的大队长很多是大佐,和一般的步兵联队长军衔相同,而一般的步兵大队长的标准军衔是少佐(后期主要是大尉)。

          关键词(Tags): #军战史
          • 家园 独立混成旅团中将级别的旅团长,或离师团长就一步之遥

            独立混成第3旅团中将旅团长佐佐木到一

            这是日文史料中的履历:

            昭和13年3月1日 陸軍中将 独立混成第3旅団長

            昭和13年8月31日 支那駐屯憲兵隊司令官

            昭和14年9月7日 第10師団長

            6个月改任宪兵要职,一年半当到主力师团的师团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