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再谈四代 -- 晨枫

共:💬640 🌺52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推荐一下这个楼,堪称近年来在天涯看过的最爽的一个系列了

      [军事广角]摆上桌的筹码——从博弈角度解析歼二十

      外链出处

      我从头追到尾,LZ时调侃时严肃,有有理有据的政治解析,也有细致独到的技术分析,人品非常不错,有谦谦君子之风,言语风趣深入简出,年纪不大却能够很老成,战略忽悠局看来代有人才出阿。至于说回复那就更是欢乐的了不得,有JY也有左派,有争论的也有打脸的,有热烈讨论的也有进一步爆料的。

      今天lz刚刚收尾,结尾的后记又走了煽情路线,不好意思地说,看到最后头的后记居然老泪纵横了我,太不容易了。请允许我全文转载lz的两个后记。

      后记

        ——择日争锋

        接近两周的时间,这篇有关黑丝带的长文也终于写到了最后的部分。就像有些网友说的,写的有些荒腔走板,因为笔者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努力提高和完善,希望在未来黑丝带真正服役之后,写出一篇比现在水平好一些的文章。

        这篇文章对黑丝带的亮相时机、登场原因、产生的影响以及其真实性能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推测,此外还穿插了一些其他的内容。分析推理出的结论因为水平有限和所掌握信息较少的缘故,肯定会有不少的谬误,有些结论也完全是臆测,因而不可尽信。如果特别关注这个首款国产隐身战机的朋友呢,可以自己去收集信息并分析判断,相信大家一定会得到比在这篇文章中更合理、更接近事实真相的判断。

        看到有不少网友在回复评论中认为我把黑丝带说的太好、太强大了,是意淫、是忽悠。看到这些我很欣慰,因为不轻信、不盲从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值得人称道。我爸爸在刚刚看到黑丝带时对它的评价也非常低,所以批评和质疑黑丝带并说我瞎YY的网友我也非常尊敬你们,因为你们和我的父亲一样,是理性而冷静的,有不被成绩和胜利冲昏头脑的清醒,值得我尊重。同时我也充分理解你们的质疑。

        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曾经苦难深重的民族。

        170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受的苦难和折磨是这世上所有的民族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当今的ZG或许存在诸多的不完美、让人不满意的地方,甚至是一些尖锐的矛盾,但如果我们回首之前100多年的历史,足以让人把眼泪哭干。按照马科斯所说的,从十五世纪以来人类实现了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将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在了一起,这个世界成为了一个整体。我们作为一个曾经辉煌的伟大民族,融入这部由西方白人主导的世界历史时,曾伴随着巨大的混乱、痛苦和血腥。我们的近代史是混乱的,这种混乱给人们带来的伤害至今仍如刀伤般刻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

        在北京见面打招呼的一句话经常是您吃了吗,早上见到了问吃早饭了吗?中午见到了问吃午饭了吗?晚上遛弯见到了问吃晚饭了吧。这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最深切体会过饥饿的恐怖的民族。反反复复的饥荒几乎比外国侵略者的残杀还致命。这句“您吃了吗”是我们曾经历的诸多苦难的印记之一。

        但这远远不是我们曾经历的恐怖的全部。我的父亲和我并不使用同一个姓氏,这绝非代表我没有传承他的血脉,我们是亲生父子。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的爷爷在我父亲之前曾有十多个孩子,但在解放之前的混乱中他们都早逝了。有的死于侵略者的屠刀,但更多的死于饥荒和瘟疫。我的奶奶曾经亲眼看着她的女儿因为缺乏治疗,发烧烧得眼珠子都掉了出来。他们也曾亲眼目睹战乱中的饥荒造成的饿殍遍野,看着一具具倒毙的尸体沿着河流飘下。这是多么恐怖的景象!作为一个质朴的农民,我的爷爷相信可能是姓氏带来的厄运,会让他的孩子养不活,在五十多岁得到我父亲时,他即欣喜又担忧,怕再失去他,于是就让他姓了舅舅的姓,因为舅舅家的男孩有几个存活下来了。为了逃过死神的追击,我的父亲有了不一样的姓氏。多年后我出生了,幸运地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于是父亲让我重新回归了爷爷的姓氏。

        这些惨痛的苦难曾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连自己的姓氏都无法保住,在死亡边缘挣扎的经历让我们很难自信的面对自己是一个大国国民的身份,所以我深深理解怀疑者的怀疑,毕竟我们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不久。列宁曾形容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的苏联,说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像一个被打得奄奄一息的人,现在,谢天谢地,现在,他终于可以杵着拐棍走路了。同样的,60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养伤,肉体和心灵上的。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这个前段时间在养伤的人能飞快地跑起来,渐渐地在某些领域追上美国佬,这也许是很多人对黑丝带怀疑的真正因素吧。

        但我必须说,虽然前路依然坎坷崎岖,但,是的,我们在跑了,在努力地拼命地放肆地跑。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让我敬佩的那个印度青年说的:印度有印度的节奏,我说中国有中国的速度。

        就像你看到的这篇文章,我想它大概有进10万字吧,我写这些用了两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同样的文章也许sweetman那些美国佬会比我写的好,但我相信他即使有感而发并且全身心投入的写,同样的内容也需要他写一年。而除了写这些之外我还做完了我的工作。

        这就是我们的速度。虽然还我们所做出的东西现在还远远谈不上精美,甚至很多像我的文章一样稚拙可笑,但这就是我们的速度。我们一个人可以做5个美国人做的工作,只要有活儿干,有报酬。而美国人口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

        如果只让我对西方人说一句话,我想说我们只是穷,我们并不笨。这是土耳其诺贝尔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在《雪》中的人物发出的呼喊。在这里我引用,我们只是穷,但我们并不笨。

        在黑丝带试飞那天,我看到了黑丝带试飞降落的视频,墙外看花的爬墙党们发出了春雷般喜悦的欢呼,那一刻,我哭了,哭的伤心痛楚,也哭的酣畅淋漓。甚至直到写这段话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的拿袖子擦泪。我不是一个爱哭的人,上一次流泪还是近10年前,一个年轻的飞行员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丧失了生命,一个被誉为铁汉的总理哭着向他的父母下跪,呜咽着说我对不起你们,看到这一幕的我痛苦流涕。

        10年后,听到那春雷般的欢呼声,我再次抽泣。这是被压抑了太久的欢呼。这样的欢呼让我回想起了以前曾一次次看到的希望,所以有了这样的一篇文章

      最后的狗尾续貂——还有几句想说的话

        在21世纪的头几年中,我也曾和很多人一样,对我们失去过信心,仓皇过、失落过,甚至为某些丑恶而黑暗的角落而愤怒。但也有一次次的希望之光在我眼前滑过。那些光芒让我感受到了我们的力量。说来有点好笑,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力量竟然是在一个网络游戏里,那里人人助人为乐的气氛让我惊讶,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认为会玩那个游戏的人都是好人,当然这也让我付出了代价。在那之后,我开始关注我们网络上的东西。网友们一次次振奋人心的表现让我不断感受着一个新的大国灵魂。也正是这样的力量一次又一次的帮助、拯救着中国,推着他快速前进。在申办奥运成功的那个晚上,千千万万的人走上街头,与素不相识的人一起欢呼握手。在听说我们的高铁产业可能又要被日本人把持,千千万万的人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在奥运圣火传递收到卑鄙的干扰时,也有千千万万的人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国家,而我的MSN上也亮起了一片又一片的红心,大家的MSN名字突然多了一个共同的姓氏 love china.后来我们也看到年轻人的志愿者们在几次盛会中忘我的服务。类似的感动一直也鼓舞着我。

        在2011年1月11日这个略显寒冷的日子里,成都机场外的欢呼让我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感。我为那些爬墙党骄傲,他们和千年前的苏爷一样有着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一切的傲骨,如果不爱自己的国家,谁会冒着凛冽的寒风和被驱赶的危险去围观、去偷拍,我也为这些偷拍党身后数以亿计的网友而骄傲,他们分散在天涯、超大、飞扬、网易、百度等等等等各个角落。

        黑丝带再先进也只是一款战机,无论她有多厉害仅凭这一件武器还改变不了中美之间的军事平衡,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但她是中国速度的体现,是一个奋起直追的民族的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她的微笑和那声“世界,你好”,也是一个新崛起大国的啼声初试。我们真正的力量是站在她背后的千千万万关注本国发展的年轻人,那一声兴高采烈的欢呼是我们期盼已久的自信。我们看到现在的西方和俄罗斯甚至日本、韩国并没这么多人关注同样的东西,也看不到围观者为新武器而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是巨大的反差,也让很多西方的精英焦急和感叹。有了这份力量,我相信我们最终必将笑傲世界。因为我们有这样的70、80、90后。

        宋晓军先生曾说黑丝带的设计师里有很多80后,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它流畅的外形有着一代新人的气息。近百年前,在屈辱和痛苦中彷徨的中国知识界,在不断尝试学习西方经验碰壁后,认识到光学习经验不行,好的制度、方法还得有一代新人去执行才行。所以有一本杂志叫做《新青年》,也有了鲁迅等人放弃学医,改医中国人的心灵。那些代表着苦难中的人们对一代新人的呼唤。百年后这些人终于来了。就生活在所有人身边。中国的70,80,90后都是这样的人。他们:

        爱上网,爱电影、游戏、动漫等等时尚娱乐,

        也爱自己的国家。

        不爱长篇大论,讨厌形式主义。

        和你一样,

        他们是中国的70,80,90后。

        黑丝带是第三代中国人设计的战机,将由第四代中国飞行员来驾驶。不管你怎么看她,她最终都会盘旋在东北亚的上空。

        前面有人对最近这次历史性的访问感到灰心,认为我们只得到了些表面上的浮名,美国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或者也有人认为我们真的完全被他们忽悠了。

        这也许是事实,也许不是。

        但即使是被忽悠了又如何?我想引用一个俄国外交大臣在克里米亚战争后的话来说明,当时俄国战败了,丢失了刚刚夺取的出海口,但在签署屈辱的停战条约时,俄国的外交大臣说:俄国不抱怨,不沮丧,俄国在积蓄力量。

        这代表了那个时代俄罗斯的大国胸襟和气度。在2011年的中国我认为我们也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我们不抱怨,我们在积蓄力量。

        目前我们的武器不是最先进的,我们的硬实力、软实力也和美国相去甚远。但有了这数以亿计的新人,我想说:我们怕什么呢?

        美国在当今世界确实是全方位领先的。军事、经济、政治都是如此。但从第三代中国人开始,我们已经对象征美国全球霸权的美国军工体系、美元、华盛顿共识发起了冲击。黑丝带确实像是一把锤子,她代表着一大批中国武器正在慢慢敲碎美国霸权最粗的一根支柱——美国军火工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成长,人民币最终肯定会获得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也许意味着美国经济霸权的消失。在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里,我们似乎已感到这种气息,人民币成了全世界投资者最热捧的货币,尽管它还不能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而在圣彼得堡,我遇到过一位在兜售集邮册的老人,他的穿着和气质很像一位老工人,我对他的相册感兴趣,他开价3000卢布,绝不还价。我让导游帮我告诉他虽然我很喜欢它的邮册,但我身上没有那么多卢布了,因为第二天我就要离开俄罗斯,卢布么剩下多少了,为了表示诚意我打开钱包给他看。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老人马上痛快地说付中国钱也可以,而且开价只要150人民币,我让导游提醒他150人民币换不到3000卢布,即使在黑市也不行。但老人表示没关系,他会把钱留到值3000卢布为止。最后我给了老人家300元人民币,和他愉快地握了握手完成了交易。300块钱对我来说并不是特别大的数字,但这段经历让我难忘,那位老先生出售的是一个人长时间的爱好和积累辛苦得出的成果,那些按时代细致整理的邮票反应了一个曾经的世界强国的辉煌,这些远不止300人民币。更让我感到独特的,是他希望要人民币这个事实。我想很多在非西方国家旅行的人们也许有相似的经历或感触,人民币已经逐渐了人们愿意喜欢接受的东西,这是对我们国家的一种认可,也是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基础。虽然人民币汇率在近期必须被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因为过快的升值将会导致中国商品全面退出全球市场,从而严重冲击中国经济。但我想我们应该知道,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背后,除了伤害中国经济的阴谋和全球货币投机者的贪欲外,也有着这些普普通通的外国老百姓对中国的接受和认可,它逐渐成为储备货币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但更让美国人畏惧的,不是黑丝带和人民币,是全新的中国模式。这个模式现在尚在雏形,还有很多不完美,很多争议。但它的轮廓渐渐开始清晰。虽然以我的水平,我无法向你准确描述中国模式什么样的,但它就在那里。30多年的经济奇迹就摆在那里等人们去解读。这种模式的威力之强,超过一切武器,对美国的冲击远远超过黑丝带和RMB .这种模式是饱含着一个延续5000年的文明对人类未来的思考。

        美国人推崇他们的三权分立,推崇他们的两D制,就像前面所叙述的好太灵模型一般(Hotelling),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让执政者必须遵循中间路线,这意味着国家可以凝集最大多数的社会共识,从而推动社会稳定和有序的发展。他们不能理解现在这样的中国,因为他们觉得一条街上如果只有一个人开店的话,他就是垄断者,他会把店想开到哪里就开到哪里,必须有一个竞争者才会让他回到最中间的路线上去,这样从长期来看才能保持策略性稳定性。但像我再前面指出的那样,我们天生就知道往中间站,这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共识,掌握的权力的人必须给予公平,而唯一公平的办法就是站在中间,走中间路线,因为这是唯一离每个遥远的点都最近的地方,也是唯一可以最广泛凝聚民心士气的路线。这不仅仅体现在儒家的中庸文化里,也体现我们国家的名字里,我们叫中国。如果有人偏离了航向,在每一个普通人心中的准绳都会很快衡量出来,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督促掌舵者调整航向,这也许将是我们的模式不同于之前任何西方文明的地方。而我们看到我们文明的力量也在渐渐由内而外的发散,这次历史性的访问中,孔子学院里咿呀学语的学生将来会帮助世界认识中国文明的真正内涵。

        十多年后,我们将看到一个经济总规模世界第一、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和令全世界侧目的中国模式的中国。虽然其总实力和美国相比也许仍然处于下风,因为按照保罗.肯尼迪的计算方法,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转化为综合国力时需要扣除维持人口基本生存所消耗的部分,鉴于中美人均产值的差异,我们在计算两国国力大小的时候还有必要乘以一个(1—恩格尔系数),加上美国近300年和平环境的积累,到我们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时中美差距仍将是明显的。但这不会妨碍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大国拥抱这个世界,这是一个比西方文明更温和、更有善意的模式,我们不需要替代谁,因为我们一直就在这里,我们只是把自己展现给这个世界。

        如果这样的过程也有人想阻挡,那并没有关系。像最终版本的黑丝带一样强大的新一代中国人会与之——择日争锋。

        

         (全文完)

      关键词(Tags): #博弈论 j20 战忽局
      • 家园 读来不错的文字,但无法证实向王伟父母下跪的总理的确存在

        所以无视之

      • 家园 李光耀:中国未必是柔和的霸权

        [URL=]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world/2011/01/110124_lee_kuan_yew_by_jiangrui.shtml/URL]

        新加坡太上皇李资政,

        以前为了掩人耳目,派老吴出来做摆设,

        现在儿子李显龙做了二世,

        老婆做了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溪基金的老板,

        钱权都抓完了, 还没有人说他。

        他对新加坡有清晰的定位。

        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确切地说是西方剥削东方的桥梁。

      • 家园 这个帖子有严重问题

        暴露了隐蔽战线的战士,危害极大,必须尽快删除。

        【引用原帖第10页】

        刚才看到了成都网友打印的通缉平可夫的传单,和绝大多数人嘻嘻哈哈的态度不同,我感到很心酸。

         老张毕业的大学很一般,但那只是因为他出身的中学环境限制所致,他本人颇具语言天赋,而且很刻苦,当年他能在那批人里面被选派到这个职位,就是因为超强的外语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入职时,他已经在外近10年了,但是偶尔几次国内遇到,还是说过几句话的。我们这行通常话都不多,尤其外勤和有公开日常掩护身份的。但老张是名人,即便在我们这个牛人无数的行当里。

          05年,我俩意外的在阿布扎比相遇,当时我以参展商的身份四处晃悠,突然遇到老张穿着阿拉伯服饰,带着俩小日本摄影师,正在采访我的掩护公司,我没动声色走了过去,他看见我,目光中一震,我俩谁也没说话,他侧了下身继续用阿拉伯语装模作样的跟人聊着。他走后,我问跟他对话的哥们儿,那人是谁?看着是个中国人怎么说阿拉伯语?那哥们儿轻蔑的说,你不认识他?平可夫,大嘴巴,净埋汰咱们装备,还不说中文,我都想抽他……不过,他阿拉伯语说的倒是真好!这个小哥们儿是北外阿语专业硕士。我点点头,走到一旁,看着老张的背影,感慨万千。第二天,他又来了,我没遇到,听人说,他换了套西装,改说俄语了。

          还有什么会比被自己深爱的祖国人民误解更令人委屈的事呢?即便他是个潜伏者。

          黑丝出来前,我们内部安排通气会开完,大家就聊到老张,说这次他肯定又该“风光”了。我知道,对他来说,就是压力突然加大了。如何在这中间搞好平衡,既做好本职工作,保持可信度,又不能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但还不能被敏感的敌人抓到破绽,何况,老张对我们的四代期待已久,我怕他会忍不住出问题,即使他是个老战士。

          这两天,看到他的发言,我不由得替他捏了把汗,也许是有新任务我不清楚,但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来看,他有点危险,态度倾向性有些明显,与以往的他区别较大。但是我理解,作为一个老军工,不激动是不可能的。

          那天,双流机场人很多,但我不经过那些地方,一辆普通民用车牌的小车直接等候在廊桥外楼梯下,我按照命令接到了老张。看上去,他几天没有刮胡子,邋里邋遢,还换了副黑框眼镜。我们什么都没有说,就是紧紧的握手。到了地方,我指着二层那个开窗的房间对他说,上去吧,老板在等着你。

          他们说了什么我不知道,反正那天晚上,我们都有点喝多了,送老张回招待所的路上,我扶着他,他踉踉跄跄的边走,边哼着那熟悉的旋律,“……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紧紧架住他的肩膀不让他倒下,任泪水滑过脸颊,四周无人,只有天上的星星在静静地聆听。

          第二天我就回北京了,后来,有同事说收费那天晚上,成都是个阴冷的冬夜,看到老张穿着臃肿的棉服,独自坐在一家小饭店里,面前摆着一碗早已经凉掉的担担面,低着头不停的翻看着无敌兔相机里面的照片,久久无言,也许他想起那天上级首长拍着他肩膀勉励他的话语……看了好久,他收好相机,刚要拿起筷子,却突然双手掩面,大滴的泪水顺着指缝缓缓流下……

          祖国万岁!我知道这一定是他当时想说的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hiahia,还有这个呢,章家墩同志和观海同志也都暴露鸟

          作者:纪念2010年的足迹 回复日期:2011-01-26 16:33:59 

                忽悠局2010年总结暨2011年工作展望的内部会议纪要送到了我的桌上,看到一些同志关于家敦完成使命可以退休的提议,我陷入了回忆……

                 那一年,我也17岁,他也17岁……(注1)

                 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份里,我们相识于某个培训班中。他给我的第一眼印象,并不象很多热情如火的青年,更象是一个天生就学识渊博的学者。接触多了,才发现他骨子里同样涌动着一腔爱国的热血。学习之余,他总喜欢躲在角落里看各种关于经济的书,而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偶尔会对我说,“未来,经济将成为大国角力的战场,而不再单纯的是军事或者政治制度方面。我一定要在这方面为祖国做出我自己最大的贡献!”他的目光是那样的坚毅,另我肃然起敬。一起学习的时间很短暂,结业的时候大家都交上了自己的作业,如我所料,家敦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经济学宏文,唱衰我们的经济,博学的教导员用了很久才找到其中的漏洞。

                 一年多以后我如愿入伍,进入了我喜欢的军事领域,而家敦,据说,后来去了美国,他所向往的经济发达国家。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回到局部工作,我和他之间也再没有联系,他就仿佛消失了一般,有人说他早已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也有人说他已经被糖衣炮弹所击中。

                 时间定格在2001年,我们入世的进程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作为经济上的外行,我常常因自己不能为国家做点什么而自责。就在此时,西方悄悄地流行起一本书来,书名叫做《中国即将崩溃》,还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作者正是家敦同志。我认真的读了这本书,书中引用了翔实的数据,罗列了大量的现象,让我也产生了一种自己生活在拉美化国家的错觉。11月份,我们仅花费了如哥伦比亚般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力气,成功的加入了WTO。那一刻,我似乎又看到了家敦眼神中坚定的信仰。直到我就任局长一职,才知道他依然是我们最优秀的同志之一。之后的家敦似乎又沉寂了,除了配合台湾司的高层有过几次简单的行动,就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尽管他的论调多年来始终为西方所推崇。

                 如今,家敦口中十年的期限已经近了,有些同志说他这几年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了,有些同志羡慕他可以光荣退休了,更多的同志却是在抱怨,比如最近几天(1月 18日到20日,笔者注),观海同志就和局里的同事反映,如果当年把时间延长到15年,就可以给他更充分的时间去实施大折腾计划了。听到这个汇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观海还是太年轻啊,世界上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忽悠。家敦同志是多么的远见卓识,十年时间,刚好我们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即便当初说15年,现在,还会有几个西方的学者和政客相信呢?我们工作的境界,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留有余地的随时调整忽悠的内容,从而形成连环忽悠。家敦同志是多么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个时间点啊,而且与我、弘毅等同志这几年主要工作结束的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

                 我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大洋彼岸,我仿佛又看到了多年前在别人酣睡中依旧秉烛夜读的那个身影。都说十年磨一剑,我相信,这十年里,家敦同志一刻都没有停歇,很快的,我就会收到他新的工作计划,而世人也将会看到他十年来的心血。

                 忽悠的工作向来如此,在外人看来,我失去了军事评论的权威,汉和该考虑停刊,家敦的论调也已破产,我们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但这恰恰是我们继续将对手忽悠进死胡同的绝佳时机。祖国正面临着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拥有坚定信仰的我的同事、战友们,怎会轻易放弃曾经的誓言,我们会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2011年,我们再出发!

                注1:生于51年末的家敦同志仅比52年出生的局长大几个月,他们一起培训的时间发生在上半年,那时,他们同为17周岁。

                 节选自《数忽悠众生,还看TG——一位少将局长的回忆录》之:2011年,我们再出发

                 战略忽悠局宣传处出版 2030年第一版 有删节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