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再谈印度 -- myDday

共:💬283 🌺258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印度在与敲键盘相关的行业”是驴粪蛋 - 表面光

        我们公司就经历过OUTSOURCE然后再INSOURCE的过程,因为外包给印度的软件质量差,价格也便宜不多,最后还是我们自己干更省心。

      • 家园 他们“敲键盘相关的行业”也做得不怎么样啊。

        我和周围的朋友是做软件类高级开发的,其实起码我们碰到的印度开发人员都是很烂的。明白开发道道的老外给印度人写的Code起了个名字:spaghetti - 意大利面条。形容其代码象意大利面条一样纠缠在一起,晦涩难懂。我个人也有类似经验,我10条以内代码可以完成的简单明了的逻辑与功能,印度同事的Code可以写到100条,里面自然bug层出不穷。还有不少印度同事写的小程序崩溃整个ERP系统的情况,而且还是经常出,过两天忘了就出同样的错。

      • 家园 You made my day
      • 家园 天呐

        看着圆筒,直接商量出一个直径来,然后拿钻头就打个口。
        看到这我真昏过去了。

        印度的IT人员素质个人感觉也不怎么样,接触过一些跨国IT巨头印度的员工,有一般员工也有经理级别的。动手实验时感觉即使不能说是死笨笨死笨的吧,也能说是出了问题就僵住不知道怎么办了,而且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喜欢钻牛角尖胡搅蛮缠。

        • 天呐
          家园 这个么倒也不光是印度人

          平心而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大陆人是最能解决问题的;在问题面前,跟我们草根民众一比,神马人种都是浮云。

          其次就是老美了。再然后,其它种族实在不是解决问题的料、制造问题还是可以的……

      • 家园 种姓制度真是荼毒工业文明的一大神器
    • 家园 【原创】再谈印度 续3

      还是回来说工厂里的事吧。他们的效率就是这么低下,你还真别不信,如果让你碰上了,哭都没地方哭去。该我倒霉,让三哥瓷瓷实实的折磨的不轻。

      话说头天跟他们的头头及所有工程人员开会,安排好了下面要干的事情。按国内的习惯,立刻有人就开始张罗开了,也许都不用你操心,一切准备就妥当了。但是,别忘了,这里是印度。

      第二天,印度国防部的车(还真就在车牌下面有行红色的小字:国防部),早上八点,把我们接到厂区。上来一通寒暄,招呼点吃喝的,八点半,正式开始干活。我一看,傻了,昨天开会要求的事情,啥都没干,感情那帮老哥开会完了,也就散了。

      于是重新布置一下,工程师们一个个的摇头晃脑,全都应下来了,然后自然而然的就散去了。一问,找工人去了,要把工人们叫过来干活。崩管有没有技术含量,工程师亲自动手,是很丢人的事情。

      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工人,懒懒散散的把家伙事儿展开了,又都悄无声息的散去了。我一个人傻傻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一问,感情九点的早茶时间到了。

      九点半,在我的催促下,聚拢了几个人,让他们重新开工。干了没几下,人又闲了下来。感情少了样工具,派人去找了。又过了好久,快十点半了,好不容易工具找来了,总算可以开工了。上来一个工程师,陪着笑脸,问我能不能商量个事儿。我说没问题啊,你说吧。

      “我们这里,工人11点吃饭,快吃饭了,能不能吃饭完了再回来干活?”

      “现在才10点半啊?!”

      “需要洗洗手,休息一下啦……”

      爱怎么地怎么地吧……

      晃晃悠悠等到11点半了,怎么不见有人回来干活呢,身边的印度工程师们也没了影儿。一追问,感情工程师们是不会跟工人们一起吃饭的,所以他们开始准备去吃12点的午饭了。

      工程师不在,工人们自然没有自觉工作的义务了。工人不在,工程师们更没有理由动手干活啦。这个吃饭时间的安排实在太精妙了:原本规定的半个(或者一个,我实在是糊涂了)小时的各自吃饭时间,等于给了两拨人各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12点半多了,来了几个工程师,正要声张着要他们开工,旁边的印度人跟我说,该咱们去吃饭了,他们的领导作陪:这里的高层是中午一点开饭……

      饭堂还在巨大的厂区的另一头(绝大部分是荒芜的空地),好在有专车接送。下午快两点了,回来一看,根本没人动,场地上连人影都没有。一问,工人是分两班倒的:早班从早七点到下午两点,然后一班是两点到晚上九点。所以上一班的工人开始准备下班了。

      两点半了,第二班的工人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工程师们上去交代了下任务,就闪了。这边工人们依旧懒散的左右晃悠着。我还以为他们能干点啥出来,突然就发现,人都不见了。原来是下午茶时间开始了。

      三点半,好不容易抓了几个人过来,总算有点要干活的意思了,磨磨蹭蹭的,一会儿缺这个,一会儿少那个……晃晃悠悠就四点半了。又凑上来个工程师,要跟我商量点事儿:快到下班时间了,我们五点下班,你看,要不我们就停了,明天继续……

      三哥,小D我叫你一声“哥”行吗?!

      无奈的挥挥手,他们爱怎么地怎么地吧……一帮人瞬间就消失了。陪我的印度人看着我,凑过来开导道:“小D呀,蛋定,蛋定!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了,这里是国企,如果他们不高兴了,心情会不爽,干活速度会慢下来的……”

      我是真的服了。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啥也没干。照这个速度,小D我得在印度度过正月了,说不定二月二我也得在印度龙抬头了。

      不行,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再说了,是他们求我,大不了我拉到不干了。于是找到他们的头头,告诉他,月底前,我必定走,你们必须配合我干完必要的事情,否则后果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要说这个研发部的头儿,也挺可怜。整个分厂的研发技术中心归他管,手下11个工程师,外加四个画图员。画图员是干嘛的呢,估计现在国内已经绝迹的那种大画板,两米来宽,一米来宽,斜着架在架子上,人要站着,趴在上面画图。学么了一圈,整个部门也没两台电脑,估计电脑制图还没普及呢吧。

      几天呆下来,这些工程师,我也学么明白了,有一个专门负责大家的……说白了就是后勤。还有一个专门给头头输入打印各种表格、文件。做PPT的是另外一个。真正能懂点技术,干点活儿的,都是那几个年轻,没几年经验的小伙子。而这几个人,当着他们的头儿,直接告诉我,他们干几年就走:攒经验,然后换个薪水高的私企干去。

      由此就得说说印度工厂里的工作质量了。先说说他们的工资。一个两年工作经验的年轻工程师,在国企里大概一个月能拿两万五到三万卢比,大概合一千公斤大米。但是,他们在国企里是呆不长的,因为工资太低,他们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攒点经验值,然后跳槽去私营企业,基本有个三年的工作经验,就可以挣到五万卢比一个月,大概一吨半多的大米。

      在印度呢,最高工资的工程师是搞IT的。基本起薪五万卢比,稍微好点的工作或者公司,八万卢比轻轻松松。剩下的就靠年头了,年头代表资历,资历决定工资。

      工人呢?那些真正干苦力的下等人,几千块一个月,好点的能有个一万左右,也就是二三百公斤大米。稍微有点技术的工人,大概一万二起,然后就是攒年头了。到55或者60退休的时候,在今天的印度国企,可以拿到五万五卢比,大约不到两吨大米。

      按说这个人工成本相当高了,至少跟中国比,没啥竞争优势。但是没有人满意这个薪水,都说太低了,所以呢,大家都是磨洋工,能混就混。工人的流动性最大,动不动就跑了。听说在这个企业,工人基本半年就全换一茬。只有那些操作复杂设备的工人,比较稳定,估计薪水还比较不错吧。或者按印度人自己说的,在这里的好处就是没有压力。

      可是他们又不愿意付高点的薪水去顾有经验的工人,于是很多岗位上都是新手,又基本没受什么教育,基本啥都不懂,但是胆儿大,什么都敢给你整。

      说到教育,印度没有免费义务教育,干啥都要交钱。家里有钱还好,没钱,基本一辈子别指望了。没有指望,你只能干下贱的活儿,更没钱,你的后代也没机会去念书。所以,在印度,没有鲤鱼跳龙门那一说,认命吧你。这是印度当今最大的问题。

      家里咬牙撑着,让你熬到了高中毕业,该上大学了吧。学费,最便宜,当然也是最次的学院的学费,怎么也得五万卢比一年起价吧,大约一吨半多大米。依学校好坏,费用递增。最贵的,不骗你,二百五十万,一年。大约80多吨大米,小两车皮了。要我说,这个学费,够在美国念两年MBA了。

      以上所列数字,不含生活费等其它开支。

      未完,待续……

      通宝推:诸葛神候,逐水而行,ATP,史文恭,
      • 家园 "没钱,基本一辈子别指望了"对老三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这

        国家折腾啥都没戏

      • 家园 【讨论】貌似现在印度的外包也开始转包中国了

        呵呵,印度的外包业说穿了就是一群大忽悠。

        印度的外包,起源是老美资本家们为了降低成本搞出来的东西。本来,美国成本高,把软件和相关服务业放到印度去搞,印度理论上说也是英语国家,不存在语言问题,那么也是增长业绩的方法。

        问题在于这东西搞成了一窝蜂。而且大多数的所谓“外包”就是在玩数字游戏。

        老美的 CEO 们其实并不关心自己公司的长远发展。他们更关心自己一年能拿多少红利。于是和中国一样,往往“穷庙富方丈”。君不见 GM 的前总裁拿着千万年薪,坐着私人飞机跑去国会要救济。

        那么“外包”的直接效应就是当年就能砍掉一大票人工。而要做的东西呢,往往要好几年才验收。于是从公司报表上看,“外包”当年的利润当然就非常高了。至于几年后东西是不是能做出来,老美 CEO 们可不管。到时候他们早就跳槽了。有些精于此道的,来个细水长流。年年都“外包”,年年都利润高企。等到了交货那年,他就拍屁股走人。于是在他的履历上就只有“成功”二字,而“失败”的烂摊子都是继任的。

        老印前几年就充分利用了这种腐败,从老美那里拉来了越来越多的生意。问题是老印能说不能干。楼主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脱节的问题其实是印度的常态。老印基本上忽悠的本领很强大,但一旦实际动手就啥也不会了。

        这类烂尾外包项目在美国越来越多的时候,前面说的那套忽悠就越来越玩不转了。毕竟当 CEO 们跳槽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前任也玩了同样的把戏,那就不好玩了。

        所以现在就到了“挤兑”的时候了。老印 CEO 们结果发现第一他们养的 IT 职工的工资已经直追美国,第二这些高薪职工还干不出活来。于是就向美国同行学习,也转包吧。

        呵呵,至少转包中国不用担心交不出东西来吧?

        • 家园 电影里的印度外包也让中国抢走了,不过是因为中国人工便宜

          今天经人推荐,看了印度电影《世界是平的》。电影里的印度依然沿袭着一贯的无敌:印度人什么麻烦都能迅速摆平;西方人眼里,印度的问题只不过是西方的偏见罢了;印度年轻人丢了工作根本不当回事--因为他们不出一周就能重新找到工作(美国人丢了工作就太沮丧了,搞不好就睡马路了);美国帅哥追印度丑女没追上(这个绝对是我的眼光有问题,那个肯定是个美女)。

          -------------令我更加震惊的分割线----------------

          后来印度的外包生意被中国抢走了,因为中国人工是印度的二十分之一。那个美国帅哥打死不来中国,公司只好派一个操着印度英语(电影中说那是标准伦敦腔,我out中。。。)印度人,来上海培训中国人英语!----以后上海小资们我更甘拜下风了,都说伦敦英语啦。。。

        • 家园 电影《outsourced》(世界是平的)讲的就是这个

          一开始美国企业的客服外包给印度,然后派美国经理到印度把关;到最后美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又把印度公司的外包业务转移到更便宜的中国上海,当然,这个美国经理本来也应该转派到上海的,但电影处理戏剧化了;让他培养的印度经理到中国去了

          这就是资本的残酷

          当然,以前好像也有文化的差异。

          有一个事情是这样说的,有一个项目牵扯到中国,然后欧美的资本家就找了他们熟悉的亚洲人——印度人来干,印度人又不懂中国的事情,于是他们找了他们同样熟悉的中国人——香港人来干,香港人发现他还是不了解具体情况,然后他们就找了在中国内地投资的港企来干。

          最终到头来,这个中国项目,还是在中国的外企的中国员工干的这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