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TG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决策没啥失误并复老广兄 -- 黄河清

共:💬72 🌺78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如果你否决,出现任何不好的现象都会怪在你头上,

        因为没有比较,所以即使是好的现象也不会算在你的身上。

        我觉得这是人之常情吧。随便在我们身边的群体里都会看得见。15个人去吃饭,10个人想吃麻辣小龙虾,剩下5个人知道吃那个有地沟油,坏肚子,决定自己在家做着吃。现在你跳出来,说不许去,结果大家都用手指头戳你,觉得你碍着别人吃美味,但凡谁觉得饿了也怪你,这时候你的威望反而是降低的。

        需要指出的是,就算不否决,对中国的伤害也有限,就算你把中国在那的场子给炸了又怎么样,更会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替我说话了,我占了理了就好说话,短期的经济损失根本就不算什么。

        所以这事最好的做法就是,准确的做出预测,并告诉那些肚子不好的人,你们丫跟着肚子好的人,那是要吃亏的,是要拉肚子的,要是人家不听你的,就让一切自然发生好了。如果你真的预测对了,自然就会建立起威望,以后你再劝,人家就会听你的,根本不用什么否决权,这事别人就替你办了,就把那些不同意你的意见的人给排挤了。

        这就是政治,其实没啥复杂的。每天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所以,谈不上什么后悔,后悔俩字跟中国不沾边,现在中国做的无非就是:你看吧,当初你们丫不听我的,现在吃亏了吧。就差说一个“该”字了。下次怎么办,你们看着办吧

        • 家园 TG若投反对票,禁飞区决议无法通过

          因为是一票否决制,中国本月还是安理会轮值主席呢。西方十国赞成票的前提下,中、俄、德、印、巴西五国除了德国是真心不想否决外,其他的我估计都是不想当出头鸟,毕竟该提议被抹上了一层“保护利比亚平民”的油彩。

          中方说“有严重困难支持该案”,但总不能落下阻挠人权卫道士保护利比亚平民的话柄,再说卡扎菲已经把反政府军搞得差不多了,卡扎菲本人也该有人来压一压他,否则重回权位后会更加张狂专制,难以合作。所以弃个权也无妨。

          但目前的态势,希拉里已经挑明了要卡扎菲下台,北约就等着要帮利比亚反政府军打内战了。我觉得还是需要给美英法一些政治压力的,不能让他们把卡扎菲彻底打垮。“反对滥用武力”是最好的理由,CCTV这几天也在滚动报道西方轰炸伤及平民的事。

          未来的中帝,如今在利比亚一事上明显地局限于人权VS主权这个老题目了。以美帝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作解释时比TG滑头得多,这个是TG应该学习的,不能一句“人权不能超越主权”就了事。谁大谁小,还不是看需要。

        • 家园 哈哈。解决的好。老铁很同意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4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3。本帖花:1

      • 家园 嘿嘿,你没觉得TG和MD正在一起喝着小酒?

        前两天MD牵头发战斧,TG放水,促成开打;

        现在MD把担子扔给NATO,TG开始加入/掀起“平民死伤”的大合唱,增加公鸡派出地面部队的阻力,这哥俩打什么主意?就是生怕利比亚的事结束的太快,好不容易把高卢鸡摆上台,怎么也得把它闹得半死才行啊。

        中美都不缺利比亚那点油,也不图那块的地缘利益。奥巴马想的是法国狼狈了,游资回流美国,有利大选;中国这边想的是亚洲格局随着日本遭灾要大变,整合好了利益大大的,自己这摊子事而忙不过来,世界上越乱,遏制中国的压力就越小。

        萨克奇和所有法国人一样,拿破仑心结太重,步子迈得太大,扯着了。

        • 家园 在开打前俺就猜想法国是真想打

          英国是假想打;德国是真不想打,意大利是假不想打;老美是不得不打,TG和老毛子是不得不 不打!

          为啥涅?晚点咱来解释!

          来了抗铁牛!

          法国是真想打:理由一大堆,比如法国人的拿破仑情节,比如萨科齐的选举,比如地中海联盟的雄图伟略,比如在北约中的领导地位,又在自个儿家门口,传统的势力范围等等等等,扛大旗搞定利比亚建立一个于己有利的政府,建立同法国的特殊关系,这时候挑头好处太多了。天时:茉莉花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地利:就在家门口;人和:有阿盟提议这个虎皮扯起来,三者一样都不缺,不打才是傻子呢。

          英国是假想打:自个儿航母都快和法国共用了,舰载机都没;跟着老美在伊拉克阿富汗一毛钱好处没捞着,白白损失不少士兵;卡梅伦削减军费手笔实在不小,再不找点由头大英帝国就变成小英帝国;打吧太费钱,不打吧太有损自己在北约和欧盟的地位了。所以撺掇着法国挑头自个儿跟着上,搞不定法国损失最大,显得咱兄弟伙情深意重哥俩好能共患难;搞定了战果分一半,啥都拉不下。

          德国是真不想打:欧债问题尚未解决,等着德国出大力背黑锅,一堆国家等着去救命,要是用北约欧盟的名义干一仗,德国又得出钱。08危机以来独善其身和TG一样占到了最大的便宜,何必费这个钱去成就英法呢?搞定了英法拿大头,地中海沿岸本来就是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没德国啥事儿,想占便宜还的先扔钱;搞不定的话,难保北约和欧盟不私下里让德国出面擦屁股,出点钱买单。要是陷入泥沼,欧盟或者欧元分崩离析都说不准呢。

          意大利是假不想打:无论是在北约和欧盟中,意大利都不算是最有分量之一,军力财力国力,注定是个打太平拳的角色,说不想打其实就是说不想出军费出人力,要是局势明朗英法一锤定音,那肯定是要掺一脚的,所以说不想打但是为盟国提供进攻的空军基地。

          而美国是不得不打:北约的抗把子,龙头老大,在这种和盟友共进退的时候,是容不得犹豫的,否则危及自己的威信。但是伊拉克阿富汗两大泥潭还没脱身呢,所以派一艘航母,飞几架次扔点炸弹导弹,然后移交指挥权是上佳选择。

          老毛子和TG情况虽然不同,但选择一样,打酱油喊口号,义正言辞,最好等到局面变成不可收拾把英法美都陷进去才好呢。老毛子是有枪有炮有人有飞机有航母,但是没钱,TG是有钱有枪有炮有人,没有航母没有飞机,此其一;迢迢千里路途遥远,又是北约欧盟家门口,无天时地利人和,此其二,因此没得选。

          通宝推:愚弟,诸葛神候,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明报》抄你的?

            法国养不熟 胡锦涛被迫对萨科齐强硬

            《明报》 2011-03-30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以罕见的严厉口吻「教训」了到访的法国总统萨尔科齐之后,虽然还和他一道共晋了「工作晚餐」,但这与他上任之初访华时享受的胡总私人晚宴款待,显然待遇迥然,表达了中方对其态度的变化。

            当然,萨氏今次不是官式访华,只是来南京开会,路过北京。但从法方选择中国作为会议地点,而中方又欣然配合来看,中法关系本来应该比现在更加融洽才对。

            除了胡总对法英美联军在利比亚军事行动高调抨击外,内地媒体昨天也喊出了「中国经济存在被欧债危机绑架的风险」的口号。可以说,法国在今次利比亚战事的高调表现既令北京不爽,欧盟的分歧令欧债危机恶化更令中国忧心忡忡。

            对于今次利比亚战事,本来北京是抱事不关己的心态,尊重利比亚的邻国及阿拉伯联盟的取向,与另3个金砖国共同进退,对利比亚设禁飞区的联合国决议投了弃权票。本来中方预计,利国的地面战争很快就会结束,要麽是卡扎菲被迅速推翻,要麽是反对派不堪一击作鸟兽散。现在局面却重演当年南斯拉夫的战局,不由得勾起中南海的不愉快记忆。内地民间舆论亦对联军攻利质疑纷纷。所以昨天胡总的一番重话,不仅是说给萨尔科齐听的,也是讲给内地民众听的。

            内地网民对今次西方各国对利比亚战事的态度的总结是:「法国是真想打,英国是假想打;德国是真不想打,意大利是假不想打;美国是不得不打!」而今次法德的分裂暴露出欧盟一体化的软肋。法国在欧债危机吃紧之际,为争取明年大选选票,仍坚持花大钱攻打利比亚,置法德联盟于不顾;中方的好朋友默克尔总理又在内政上焦头烂额;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债危机而对欧元出现大幅升值,这一切,都令当初力挺欧洲的北京心寒。

          • 家园 有宝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美国的那段不能令人信服

            作为北约老大,是在何种情况下才是一定要出面呢?那就是北约自身要求出兵利比亚,可现实是德国就弃权,指挥权移交北约都还在讨价还价中努力。

            这点分析不清楚,那么对其他国家的举动也就不能解释明白。

            • 家园 法英把军事行动的名义置于北约之下

              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主要是考虑到万一战事久拖不决,可以转移道义上和财政上的压力,毕竟北约28国分担比两家分单要好的多。

              而美国是北约老大,任何对外的军事行动没有老大的首肯就付诸行动是不现实的,当初法国是老美一力拉回北约,如今法国发起的这个行动老美不予以支持也说不过去,更何况可以将此次的配合换取将来老美行动时要求法国合作。

              正是因为看到借北约名义的弊端,德国才心不甘情不愿,英法在向北约移交指挥权才需要讨价还价。

              • 家园 或许你没注意到这几个细节

                最开初,北约框架,法国是不同意的,在联合国框架下法国却突然跳得很高。

                在禁飞区行动后,是美国提出要转移指挥权到北约框架下,英国表示同意,法国最开始也是不同意的,在北约会议上法国 和德国都因为不同意见而离场过,但最后法国还是同意将指挥权转移到北约框架下。

                再接着我们就看到萨科奇居然弄出个政治指挥权的说法,这真是令人有些啼笑皆非。

                • 家园 这个就是英国人的作用了

                  英国人怕法国人在地中海一家独大,折腾了这么一出,所以我说他是假想打,目的在于掺和。

                  我为啥把这几个国家单独拿出来说事儿,就是因为他们之间一环扣一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才有目前的局面。

          • 家园 这个描述真是有趣,花上花上
        • 家园 花吴刚的思路

          第一次读到这种另类的思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