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鄂国金佗稡编续编校注》记 -- 古城老农

共:💬194 🌺2120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赵宋是一个另类的王朝

        飞鸟未尽,良弓已藏,狡兔未死,走狗已烹,敌国未破,谋臣先亡。

        北宋,南宋一以贯之。

        宋朝哪怕只想守成,有两个地方必须要搞定,一是关中陇右,二是幽云十六州。这两个地方不但是传统汉区,也是抵御北方草原民族入侵的关键节点。好嘛,天下未定,赵匡胤先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就算是天纵英才,想以一已之力平复全国,也是难如登天。更不要说人亡政息,宋太祖死后,赵匡义略微试探了一下就做了缩头乌龟。

        • 家园 有宋一世,都在防范武将学习宋太祖“陈桥兵变”的经验。
        • 家园 燕云十六州要平定没那么轻松

          哪怕赵匡胤不死也未必解决的了,北宋建立时燕云已经被割出二十余年,等南方平定则是三十多年,不进行平定南方,杯酒释兵权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行动北宋就只会和五代一样是短命王朝,破坏较小的南方的赋税是北宋北伐极为重要的输血线,北宋宁肯选择开封而不是关中作首都就是因为京杭运河只能到开封。此外燕云地区自安史之乱后与中央关系就一直非常微妙,离心的倾向始终存在,这也是异族统治的便利之处。而这段时期辽在燕云实行的汉制政策获得不少成果,当地中上层民众对辽的认同感已然形成,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进入政府,反抗的意识自然不会很强烈。最重要的是,燕云是契丹学习封建制的窗口,也是辽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怎么可能轻言放弃?契丹高层中汉族官僚和契丹统治者同心协力,即使周世宗时期对辽国的作战也是互有胜败,远没有占据决定性优势,北宋就算能短期收复燕云也无力灭辽而只可能成为拉锯战,最后还是得在谈判桌上达成均势认可。

          • 家园 因为没做成,所以不轻松

            失败了,怎么分析都是必败;成功了,也总会有成功的理由。

            隋炀帝加唐朝三帝征高丽轻松不轻松?

            明成组五出漠北轻松不轻松?

            康雍乾三朝百余年降服准格尔轻松不轻松?

            本朝太祖抗美援朝轻松不轻松?

            宋开国二帝的位不正,用在内耗上的精力太多,因此可以理解他们对外族时的软弱。但说实话,宋开国时面临的困难比其他朝代小多了。

            • 家园 辽国可不是那些对手能比的

              作为游牧和农耕结合的民族,背靠东北这个纵深,有一批忠心的汉族知识分子的辅佐,战斗力和持久性都非那些对手可比,军政实力已经接近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而且燕云十六州对于辽来说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地带,财赋的主要来源地,也是保护辽国中心区的重要屏障,北汉或许可以放弃,但燕云诸地绝不会轻言放弃,会尽全力来加以争夺,即使是周世宗时期对辽的作战也惨败过,在太原城下丢失粮秣数十万,以是观之辽兵可不是纸老虎,兵凶战危,一旦开战就很难收手,宋朝有砸锅卖铁打持久战收复燕云的决心么?即使是军事强大的美国,在越南不同样搞的灰头土脸,现在的天朝在钓鱼岛黄岩岛乃至台湾问题上不同样是不轻易动武么?

              • 家园 就是这样

                宋朝有砸锅卖铁打持久战收复燕云的决心么?

                答案就是没有。

                正因为如此,才显得辽国那么强大。汉朝从汉武开始打击匈奴,一直到窦宪才完成。唐征高丽父子两代人,清讨准格尔祖孙三代。这都是以国力相耗。汉武帝打匈奴也曾损兵折将。认真比较起来,辽并不比其他几朝的对手强大很多,只是因为宋始终

                奈何不了她才特别强大。

                归根揭底我们说的是一回事,“对手强大”和“没决心打”互为因果。

                • 家园 宋朝搞文化搞得好

                  某段时间也算政治清明!

                  国祚也算正常!

    • 家园 学习了好文,花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古文不太明白,但做人像岳飞那样的,太不容易了,专业要求太高了。

      岳飞用兵打仗,讲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兵法并不迷信,可是做人却没有那种悟性

      后人若以薛弼之巧于避祸为高人一等,则薛弼且不忍亦不敢以此自居。高明之士,于忠义之事,虽勇不足以亲身力行,而于忠臣烈士,则崇敬有加,未尝以愚相轻,亦未尝以智自得也。若仅以忠勇为愚,以圆滑为智,则为侥幸之小人而已,何高明之有哉
      做人象后者就不错了。

    • 家园 学习了。

      送花赞扬。注:送花、宝推可能得宝 关闭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补充一点看法.

      古城老师讲得很细致,不过重点是分析皇帝和岳家军阀的互相猜忌.当时的所谓利益集团里,高宗这个皇帝集团不是独大的,甚至是很小的.搞垮岳家集团,只怕不是皇帝一人独力为之.我更相信是江南的利益集团倾轧的结果.

      岳飞搞北伐需要的钱,粮,兵,要牵涉多少势力?你拿着这些硬货去搞成了,我们这些提供硬货的人就有好处了?

      • 家园 来,给咱说说,岳家算什么军阀?“江南利益集团”

        又是什么东东?还有,“岳飞搞北伐需要的钱,粮,兵,要牵涉多少势力?”,你给咱讲讲呗,多少势力是啥?

        • 家园 你这口气挺不友好的

          不过聊聊也无妨.

          首先你对军阀的理解就有问题.军阀是个中性词.

          我说几个点吧,至于能不能串成线,大家伙斟酌.

          1.赵构刚跑到南方,势单力孤,空筒子皇帝

          2.北伐首先最符合国破后,失去土地逃到南方的原北方地主集团的利益

          3.岳飞北伐,需要南方的地主集团出钱出兵,争取到的利益是否能均沾存疑

          4.当时岳飞军队的势力已经傲视群雄,如果岳飞的军事主张得以全面实施,岳家军势力会更急剧地膨胀,南方地主集团的各个派系是否会安之若素存疑

          5.岳飞干涉皇帝立太子,先不考虑空筒子赵构的感受,假设高宗同意,那么岳飞就有了干政的威望,而且拥立太子有功,将来他的势力也必定更大,其他派系会否安心则存疑

          6.仅仅为了平衡各派系利益,也有足够理由遏制和削弱岳家军的实力

          岳飞是英雄,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的所谓军阀倾轧,只是立足南宋各集团内讧的角度来观察,没有任何对岳飞的品格能力等个人方面的否定.

          • 家园 好吧,那我口气友好的请教一下

            首先呢,阁下说我对军阀理解有问题,自然我对“军阀”二字自有我的理解,但这种理解,自问在这个贴中并没有诉诸文字来解释,请问,你从何处看出我对军阀理解有问题的?

            再者,你说军阀是“中性词”,那就是中性词么?军阀是个贬义词,这个应该是个语文和历史的常识。如果你想去掉其中贬义,是不是应该先声明一下,免得别人误会呢。

            好了,还是回到我的问题,在你说“几个点”之前,对咱的三个问题:

            1岳家算什么军阀?

            2“江南利益集团”是什么东西?

            3“岳飞搞北伐需要的钱,粮,兵,要牵涉多少势力?”,这里面的“多少势力”是啥?

            根本没有正面回答。

            既然如此,我也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对你说法里有什么“点”其实一点不感兴趣。我的兴趣,就是想考察一下阁下的历史常识罢了。在下自问,史学方面,还算个刚入门的小学生。现在又人告诉我炎兴年间,南宋有一个“江南利益集团”,赵构构刚跑到南方是个“势单力孤,空筒子皇帝”云云,这些瑰丽雄奇的说法和我所学有十万八千里距离。那我自然坐不住了。

            既然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那我就要问了。从一个最简单的开始吧,阁下说“岳飞北伐,需要南方的地主集团出钱出兵”,那我请问,

            岳飞第一次北伐前,其部队每月固定支出多少钱,多少粮?其钱粮自何地供应?以何名目供给?

            请以史料回答。

            • 家园 岳飞算得上军阀

              皇帝让他去打仗,他心情不好不想干找个借口回家休养,那支军队别人又指挥不动

              • 家园 wow,这么掷地有声,熠熠生辉的结论,敢问

                是哪个位面的历史啊?给咱点史料好不好,,哪年“皇帝让他去打仗,他心情不好不想干找个借口回家休养”,此事记载于那本书,书是谁写的。劳您大驾,给咱一一说明白了好不好。

                还有,如果我现在就贴出来“别人指挥动”岳家军的史料,您准备如何吃下去自己的话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