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回国出差一周,聊聊对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见闻(壹) -- 乡下大西瓜

共:💬81 🌺1148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拜耳
          家园 不是子公司

          给集中营生产毒气的叫法本公司,后来拆分为Agfa/BASF/Bayer三家公司。

          所以,不是子公司,而是老子公司。

      • 家园 如果CRO占了外企药企的大头,绝对是颠覆性的。

        怪不得李克强主抓医改呢。

        • 家园 让他们去找中国人作CRO吧

          先是去工业化,现在连研发都去了,慢慢的他们还能剩啥?

          我研究生时候就读的研究所当年也是给外国人做化合物赚钱,十多年过去,现在研发搞得风风火火,转让费动辄上数千万。所以卖研发不见得就是坏事。

          要说还是有些企业在踏踏实实搞研发的。与本主题无关。略。

          • 家园 【讨论】

            制药企业的CRO,就是制药行业的农民工,不要高估这些CRO能够创造利润!制药行业的真正利润都是那些拥有化合物专利的专利药厂,一般都是毛利率80~90%,净利润率在20~30%

          • 家园 除了不能去贪婪,其他都可以“去”

            要不是贪婪的华尔街,中国其实追赶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

            美国的底子还是很好的,相信如果美国现在转到TG的体制,中国几乎没有机会超越美国的。

    • 家园 【讨论】有老乡的同学,在国内做专利代理,混的风声水起,

      看的小可羡慕啊。

      带路党大好

    • 家园 兄台帮忙评论一下这个“柯达控告苹果RIM胜诉”大案

      wukw:【讨论】柯达控告苹果RIM胜诉 可获超10亿美元授权费?

      感谢先。

    • 家园 花一个,鼓励

      听起来值得了解。。。。。。

    • 家园 好文要花,再请教

      如果查询过期专利一般到哪查呢,国家专利局的网站么,网上一搜倒是一大片,可好多总是感觉不靠谱。国外呢,比如德国。

      • 家园 CNIPR上专门有入口可以查失效专利

        不过个人认为,失效专利,或者是期限届满失效,或者是没到期失效。届满失效的,往往历史悠久,是否有借鉴价值,或者是否没有人注意到都是存疑的。没到期失效的,除非是像楼上说的那家集团老总那么颟顸的,否则恐怕可实施性不能过高估计。

        另外,实际上那家企业老总的考虑未尝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根据楼主的透露想来是一种日化企业,在这个领域的大头就那么几家,大家彼此相安无事,互相下拌的事情少不了,打专利战的可能性不大。专利基本上是给投资人看着好玩的。跟药物领域不一样。

        • 家园 我和这家企业合作多年

          当初刚刚开始学习撰写的时候就是和他们的科研人员合作,来来往往很频繁,所以写这段也是参杂个人感情,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我非常厌恶看到超市里都是P&G的产品,其实中国企业做的东西一点也不差。如果能在知识产权上给外企设绊子,我是乐见的。

          随着国资进一步退出竞争领域,这家企业的前途也堪忧。

      • 家园 专利局的网站是一般技术人员的首选

        但是中国专利局的网站检索功能很少,推荐使用www.cnipr.com,免费数据库,这个网站和专利局共享数据库,功能多,国内外的法律专业人员也喜欢用这个。

        美国的专利,用google patent,比USPTO的检索功能强大很多,而且文本都OCR过了,从图片变成了文本,很方便。

        欧洲的专利,就用EPO的http://www.epo.org/searching.html

    • 家园 大胖子?
      • 家园

        第一站是上海,只有一站——大西瓜的老巢,往南往北人脉不通。

        话说我们的业务分三块,我也安排了老板一行的三大去处,企业——律所——政府。

        先说企业,为了让前来试水的老美对中国现状有个大致轮廓,我们拜访了三种类型的中国企业,首先是家老牌上海国企,估计三十岁以上的中国人都用过这家企业的东西,人多,食堂大,很能唬人。第二家是挂着合资牌子的民企,不过是在纽约上市的,算是行业里混得好的;第三家就是典型的欧美独资公司,就是纯粹到坐在会议室不用我开口,两边沾亲带故聊得火热那种。

        先说国企,接待我们的阿姨是法务部的头,带了个助理小姑娘当翻译。阿姨说了几桩八卦:

        一,去年集团副总审查帐目,发觉整个集团在各种鼓励专利的政府优惠政策指导下几十年如一日倒是搞了数量庞大的专利,每年维持这些专利花费巨大,于是老总大笔一挥,曰:不要了。于是这些耗费研究人员和法务人员大量心血做出来的知识产权,就因为欠费被停机了,而且是永远停机。阿姨痛心地说,这些东西,就算是卖给乡镇企业,每个也能搞个三五万呀,太可惜。

        二,集团的研发部门留不住人,在市郊硕大的研发中心空荡荡的,工程师待了一段时间马上跳槽走人。

        三,集团有个拳头产品要打入欧洲市场,碰到很多知识产权的障碍,可惜法务部无人熟悉欧洲的情况,只能先委托国内的律所,国内律所转包法国律所,法国人发过来的帐单合同大多不懂,毫无砍价能力,只能任人宰割。

        由于我们公司有一个子公司专门负责提供知识产权课程,涵盖欧美从申请到诉讼的所有内容,有浅有深,这个时候精明的老板就提出愿意向中国客户提供免费课程,双方一拍即合。

        第二家公司在朔风野大的浦东,接待方是一大姐,总算会说英语,省了我一番里通外国。虽然是上市公司,也有很多产品销往国外,但是在知识产权这种摸不着的事情上,公司头头估计还是精打细算的,一般一个发明就申请一个专利,不像国企那样挣政绩全面铺开,当然也不像欧美企业或者中兴华为那样用一张严密的专利网把发明重重叠叠保护起来。公司对于发明的评估以及申请的过程尽量由内部研发和法务完成,能省一个子儿就省一个。

        于是会谈过程中,我们就要对大姐进行温和洗脑,有些事情还是要让专业的人去做,让工程师们安心工作,发明评估这样的脏活就应该让我们这种公司完成,绝对保质保量,我们价钱透明,流程透明,比国内大律所便宜,比国内中小公司质量高。

        抱歉第三家明天再写,在下困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